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事实上,我的儿子卡尔,他从一出生起就开始接受教育了。而且,我从来没有对他失去信心。〃   

  记得卡尔刚出生的那几天,我们全家人都陷入一种苦恼和不安的氛围之中。这时,就连一直支持着我的妻子也开始怀疑我了。   

  有一次,妻子悄悄地对我说:〃告诉我,为什么上帝会这样安排?为什么偏偏我们的孩子是个弱智儿?上帝对我们公正吗?〃   

  我说:〃亲爱的,请相信我,上帝永远是公正的。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没有将自己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我教育孩子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开发他的潜能。〃   

  妻子说:〃这个我明白,可是面对我们的小卡尔,你能够改变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吗?〃   

  我说:〃虽然我现在无法改变这个不幸的事实,但我能将他现有的潜能发挥到极点。尽管卡尔现在没有别的孩子聪明,但总有一天他会超过其他的孩子。因为即使是天生聪明的孩子,在出生时有很好的起点,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培养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其潜能,那么他终究也不会成才。我们的小卡尔虽然现在的起点很低,但如果得到了合理的教育,他的潜力一定会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会超过其他的孩子,超过所有人,他一定会成为德国最优秀的人才。〃   

  不仅对我的妻子,对其他所有关心小卡尔的人我都这样告诉他们我的观念以及我这种永不动摇的决心。   

  我为什么能够如此自信呢?因为我知道后天教育有多么大的力量。   

  事实上,从生下来起到3岁之前,是最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截然不同。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到三四个月,或五六个月,就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知道〃认生〃了。但他这时并不是对面孔的特征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整个面孔印像原封不动地作了一个〃拷贝〃印进了大脑之中。   

  婴儿的这种纯记忆式的识别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婴儿依靠动物的直感,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记忆识别能力,是成人远远所不能及的。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不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中的话,他就会毫无区别地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人的素质。         

◇BOOK。◇欢◇迎访◇问◇  

第17节: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7)         

  就像古谚说的那样:〃从你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样子。〃孩子到3岁时,就已形成了长大之后一些基本性格的质素。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所有的人,都毫无例外地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他们3岁以前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他性格形成及质素的影响。所以,3岁之前的这段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   

  给3岁以前的记忆时期〃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总的来说,生下一个健壮的孩子,这只是父母亲走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事情更琐碎,责任更重大。因为,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须担起教育者的重担。   

  专 家 导 读   

  老卡尔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虽然明白小卡尔在天赋上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但仍然坚信可以通过后天教育的方式,使他的智力超越同龄人的水平。老卡尔的识见的确高人一筹,他完整地掌握了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年轻的父母都能具备老卡尔的这种眼光和信心,就会比较容易使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   

  先天的禀赋固然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是后天教育对于孩子成长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先天的禀赋是一定的,个人在知识、才能、性格甚至道德品质诸多方面的表现都是在后天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塑造和被塑造的过程,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尚处于知识技能获得的阶段,本身还是一张白纸,可塑性最强。所以,老卡尔并没有因为小卡尔生下来并不是那么聪明过人,就放弃对他的培养。实践证明了老卡尔的坚持是正确的。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其中一位告诉大家,在他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从幼儿园学到的。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时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我们不得不感慨:人生发展固然要靠不懈的努力,但是,习惯早在学习之初就养成了。正是依赖于儿童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长大之后才会有所成就。   

  早期教育在全球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些先天发育正常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都可能被培养成天才。现在的早期教育可以说在胎儿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最近几十年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已经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而且相当善于模仿。如果从婴儿具有求知欲的时候开始,能够用适当的方法引导,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大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隐藏着未来的命运,隐藏着人性的秘密,早期的毫厘之差会导致日后生活的重大偏离,成人的幸福是与他在儿童期的那种生活紧密相连的。〃天赋优越只提供了发展的基础,而那些卓越有成就的人,大多数受益于儿童期良好的早期教育。   

  比如动作练习,3岁之前对孩子进行训练是相当有效的。我们应该知道,这个时期的小孩很善于模仿,他们可以一再地重复一个动作,没有失败的意识,更谈不上害怕被人嘲笑了。   

  早期教育是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一个人后一阶段的智力源于前一个阶段,年龄越大智力越固定,早期跟不上,其损失是任何时期无法补救的。从小在狼窝里长大的〃狼孩〃,回到人间后任凭怎样苦心教育,终究不能恢复人的本性,道理就在于此。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作为100%,那么4岁就已经达到50%,4~8岁再获得30%,8~17岁又获得20%。         

§虹§桥§书§吧§BOOK。  

第18节: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8)         

  部分家长担心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出现〃早慧早衰〃。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儿童的身心发展与大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联,婴儿出生时脑重量就已经是成人的1/4,3岁时已达到2/3。人脑细胞约140亿,其中大约70%~80%是在3岁前形成的,此时大脑结构已接近成人,生理特点与成人相似,这说明婴幼儿具备接受早期教育的物质基础。   

  儿童每种智能的获得,都有一个敏感期。所以,早期教育不应盲目,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不能错过关键期,也就是敏感期。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儿童在技能发展的敏感期内没有接受相关的训练,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期,带来一些不可逆的严重后果。蒙台梭利指出:〃孩子的智能发展有其敏感期,抓住敏感期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是培养超常智力结构的重要一环。〃   

  以下列出了孩子的9个敏感期。当然,每个孩子的敏感期会稍有不同,这取决于个体的不同以及环境的影响,父母需要细心观察。   

  (1)语言敏感期(0~6岁)   

  (2)秩序敏感期(2~4岁)   

  (3)感官敏感期(0~6岁)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5)动作敏感期(0~6岁)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9)文化敏感期(6~9岁)   

  以上的敏感期,我们还会在下一章结合老卡尔的教育经验更详细地阐述。         

※虹※桥书※吧※BOOK。※  

第19节:我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1)         

  第三章我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有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的。这个最佳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   

  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   

  为了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很简单,如果婴儿已感到了你的关心和爱抚,这就说明你已经在教育他了。这种教育训练是细小而繁琐的。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父母要随时随地解除孩子的不愉快,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能够成功地感知孩子的需要,便是父母成功的开始。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来的第一条成功的纽带,它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   

  我从儿子4个月时起,在吃母乳前,先给他点蜜柑汁,后来又添加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青菜粥等等。再过一段时间,开始给他喂汤,吃煮熟的鸡蛋、马铃薯等。大多数孩子爱吃谷类食物,这是他们最好的食物。然而,我儿子却不爱吃。我认为爱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所以只给他吃喜欢的食物。但是在他两周岁之前,不让他吃肉。   

  德国有句谚语,意思是〃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看来,食物同人的性格确有关系。曾经有人主张〃菜食疗法〃,他们说选择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给孩子多吃胡萝卜,牙齿和皮肤就会美丽;吃马铃薯就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就能发展孩子的美术兴趣;吃洋白菜和花菜会使孩子思想简单,成为平凡的人;吃青豆易形成轻率的性格。因此,可以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铃薯,让缺乏美术兴趣的孩子多吃菜豆,没毅力的孩子禁食青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   

  儿子出生后的头半个月,我们坚持定时给他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直到他能吃饭后,两顿饭之间仍然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他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也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吃得过多除了阻碍脑部发育,也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容易患上胃肠疾病。   

  人们总以为教育孩子就是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知识。其实,这些仅仅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看来一个孩子从初生的婴儿渐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教育的范畴。   

  遗憾的是,至今许多父母包括许多教育专家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就拿孩子吃东西来说,人们总以为吃得越多越好,越有益于健康。其实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吃得过多,必然有碍大脑的发展,还会使孩子从小大脑就充满〃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概念。因为对于婴儿来说,最令他难受的除了生病之外就是饥饿。如果婴儿一饿就给他大量的食物,让他吃得过饱,就会使他认为吃东西、填饱肚子是排除难受之感的惟一途径。在他长大之后,这种〃吃〃的概念,会转化为过于依赖物质的概念。   

  当然,在这里,我不是想要求父母对孩子所需的食物加以限制,而只是想提醒那些疼爱孩子的父母:一切都要有个限度,包括吃东西。   

  有一天,我看见妻子正在喂小卡尔牛奶,便走了过去。   

  〃怎么?刚才不是喂过了吗?〃我问道。   

  〃是的,我看他在哭,就想让他再喝点儿牛奶。〃妻子说。   

  〃不,卡尔刚才就已经吃饱了,〃我从妻子手中夺过奶瓶,〃他没有再吃任何东西的必要,至少他现在还不需要。〃   

  由于突然失去了美味,小卡尔〃哇哇〃大哭起来。   

  〃你是干什么呀!〃妻子不高兴地说。   

  这时,卡尔的外祖母走了过来。   

  〃上帝呀!你怎么能这样对待这个可怜的孩子。〃外祖母喋喋不休地抱怨起来,〃婴儿都是要喝牛奶的,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