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宝连连称是,并对师傅说,让他帮着参谋下盘下对面的“古玩斋”的事情。
过了马路两人走进了“古玩斋”,来到里面李天宝看到林美茹正和老板谈论着价钱。
“能不能在便宜点,三百五十万怎么样,多了我们实在是没有,这还要在借点呢!”林美茹道。
“不行,四百万少一分都不成,你也不看看我这里的东西,样样都是精品。”油头粉面的老板硬气道。
李天宝上前道:“什么样样精品,要不要让我师傅给你一样一样估个价?”
老板上下打量了一眼李天宝,刚要说话便看到他旁边的桂杞仁,老板赶忙起身道:“桂叔是您呀,您做快坐下。”
李天宝一听,看样子这老板认识师傅,这也难怪,师傅大半辈子都待在这古玩街上,稍微在这街道开店铺时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他。
桂杞仁做下后,老板让人倒了杯茶,桂杞仁喝口水道:“王老板,这个是我的徒弟,他和这个姑娘想合伙盘您的店,您看是不是给他们个公道的价钱。”
王老板听了后点点头道:“既然是您老的徒弟,那我也不瞎要了。”低头沉思了一下,他继续道:“你看这样成不成,三百万,在少就真不成了,这店还有三年的租金我已经交了,加上店里这些东西……”
桂杞仁粗略看了下他店里的物品,加上每月三年的租金,这个价钱他也觉得差不多。李天宝看师傅朝着自己点了下头,心里已经明白。
“好,就三百万。”
第14章 貔貅眼失灵
李天宝刚说完,林美茹道:“你哪来那么多钱,还马上。”
“从你爷爷那买来的翡翠原石我刚卖了,不多就三百万。”
林美茹半信半疑道:“你说的真的假的,要这么说你可稳赚了一百五十万。”
别说了,把你身上的支票拿来,你出一百五十万,剩下一百五十万我给老板直接在网上转过去。说完李天宝接过林美茹的支票而后跟着老板到里屋用电脑去转账。
“姑娘,你是林老的孙女吧?”桂杞仁看着林美茹问道。
林美茹这才回过神来,刚刚都忘了感谢人家,她赶忙礼貌道:“对对,您就是爷爷经常提起的桂爷爷吧,我爷爷可是经常念叨您。”
一切准备就绪,这些曰子李天宝一直忙着装修店铺,陈旧不说,这店铺之所以要转让肯定是生意不好,那当然要从新装修,而后换个招牌,这叫“新老更替”。李天宝自然花费不少,保守估计也要五十万左右,这些钱当然都是由李天宝出,毕竟林美茹的一百五十万已经全都花了。
除了店铺,在后屋还有两个房间,一个是办公室,还有一间是个休息室,林美茹的强烈要求便是把休息室装修成卧室,原因是他已经和爸爸闹翻,就因为自己执意要做古玩店。所以自己已经无家可归,只能在这里住。
李天宝无奈只能答应,不过这丫头的品味可不算低,光她这间卧室便让李天宝的预算足足多了二十几万,用林美茹的话将只有两个字,“品味。”
李天宝让师傅在家好好休息,自己和林美茹每天监督着工人们装修,李天宝则开着破皮卡去买装修用的材料,这样还能省下钱,因为李天宝可不想开完店后再次成为身无分文的穷光蛋,现在卡里也只剩下不到四十万。
……
两天后!
忙活了半天的李天宝躺在办公室的春秋椅正在休息。其他的地方都已经弄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了这间办公室,李天宝嘟囔道:“累死了,那死丫头的‘品味’害得我要自己拉材料省钱,真是让人头疼。”
刚发牢搔,李天宝便感觉到左眼中一股纯纯欲动的能量,李天宝不免兴奋起来,他喃喃道:“难道这屋里还有宝贝!”
话刚说完,李天宝的左眼中的蓝光便射了出去,在床底下徘徊了一会儿居然莫名其妙的飞了回来。
“以往两次这左眼中的蓝光都能发现并修复古玉,这次怎么会无功而返,难道我的貔貅眼失灵了?”一头雾水的李天宝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刚才他明明通过蓝光感觉到了一股灵气,而且那种灵气并不陌生,那灵气显然和以前修复过的古玉散发的灵气差不多,只是刚刚感觉到的那股灵气显然要更加强大。
李天宝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他俯下身朝着床底看去,试图发现些蛛丝马迹。由于装修的缘故屋里断了电源,床底下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李天宝出门从装修工人哪里借了一把手电筒,借助手电筒的光线李天宝在床底发现一个破烂不堪的木匣。
“草,是个破木匣子,别告诉我这东西也能值钱。”李天宝说完本打算放弃,又一想,“木匣子肯定不知什么钱,可里头要是装着宝贝,那我可损失大发了。”
想到这里,连天宝找来一个木杆,试着将木头匣子挑出来,谁想这破木匣子竟然死沉死沉的,费了好半天劲才把那它弄了出来。
“还真是挺重,难道又是玉石。”李天宝掂量着木匣道。
李天宝把木匣放到床上,怀着一颗无比激动的心情将木匣缓缓打开,一堆破瓷片立刻映入眼帘,李天宝的兴奋劲也被这堆破瓷片打击的粉碎。
“妈的,费半天劲居然是堆破瓷片。”说着李天宝便要举起木匣狠狠将它摔到地上,只是当他的双手举过头顶的时候,一个念头忽然出现。
“不对,如果只是一堆普通的烂瓷片,那我左眼中的蓝光绝对不会出现,这堆瓷器说不定也是个有了年份的古瓷,难道我左眼中的蓝光不止能修复玉器,但为什么它没有将那顿瓷器碎片修复呢?”
李天宝被几个谜团弄的七荤八素,但他并没有放弃,越是不明白越是有股追究到底的尽头。
拿起一片碎片,抹去灰尘仔细看看,青蓝色的纹路光亮如新,包浆油润细腻,摸在手上如同女人的肌肤。李天宝不禁感慨道:“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是碎片。”
“不对,这些碎片好像数目不对。”
这个不经意的发现,让李天宝赶紧动手试着将瓷片一块块的拼凑在一起,可他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原因很简单,瓷器是有轮廓的立体造型,看样子应该是个大器物,如果是小型碗碟之类的还好说,但大件的因为碎片很多,根本不能拼凑到一起。
李天宝头脑一动,心想,“装修工人手里有的是胶水,干脆用胶水把这些瓷片黏在一起。”
从工人哪里要了几瓶502胶水,李天宝开始了手上的工作,他先是从一堆瓷片里找到了器物的底足部分,碎的真够彻底,连底足都碎成了三片,将底足反过来一看,没有落款,这让李天宝有些失望。
瓷器的落款对于器物本事就等于它的身份一样重要,尤其是价格高昂的官窑瓷器,落款更是必不可少,就算比较好一点的民窑也都有落款。不过失望归失望,看瓷片的釉面李天宝依然觉得这东西不是那么简单,所以他并没有放弃粘合,而是认真的动起手来。
还真是个精细活,半个钟头过去了,李天宝手上的瓷片一半都没有完工,不过从地下三分之一的器物已经出现,不过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第15章 天价元青花
从地下的三分之一判断,这件器物应该有三四十公分,算是个中等的器物。青蓝色的釉面也出现了一些花纹。要在以前李天宝还真不知道这些纹路的名称,不过这两天时间他可没有闲着,白天开车拉装修的材料,到了晚上自己在家恶补鉴定知识,虽然效果一般,但也小有收获,最起码今天就知道了花纹上的纹路名为“缠枝莲”,是瓷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花纹,其他的李天宝就不太清楚了。
“草,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早知道多上两年学了。”
一阵牢搔后李天宝开始继续动手,熟能生巧,手上动作也变的越发娴熟,不过多时,一个大肚子的瓷罐已经基本呈现出来,罐身为青蓝釉缠枝莲的纹路更加清晰,但从釉面上看与李天宝所知道的青花瓷却有着明显的区别,颜色也较为沉重,从胎体上看更是疏松粗厚不少,不然李天宝早就给它下定论为青花瓷了。
又过了个十分钟左右,最后一片瓷片粘合完璧,不过这却不是瓷器身上的最后一片,因为这件瓷器还缺少大概五公分的一块,而且是在瓷罐的口吻部位,直到李天宝手中现有的最后一片贴上才显露了出来。
“妈的,弄半天还缺一块。”李天宝刚说完,突然愣了一下,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难道,左眼中的蓝光之所以没有修复,是因为瓷器缺损一片?”李天宝不禁一阵惊厥,如果按照这个理论推算,在瓷器破碎但碎片齐全的情况下,蓝光是可以修复瓷器的。
李天宝心里不免激动起来,一个小时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在看看这个没有落款自认为不是青花的破罐子,李天宝自然没了兴趣。
“咯吱”开门声响起。
林美茹从屋外走了进来,见李天宝背对着自己,蹲在床边发呆立刻数落道:“不帮忙装修,居然躲这里来了,想偷懒是吧?”
李天宝回头一看是林美茹,不过蹲在地上一个钟头李天宝想起身,发现腿已经麻了,他赶忙对林美茹道:“快,扶我一下,脚麻了。”
“哼,这就是偷懒的代价,看你还敢不帮忙。”说着,林美茹上前去扶李天宝,刚刚因为李天宝的身体阻挡了视线林美茹并没有发现瓷罐,待她从身后刚把李天宝扶起一点,林美茹忽然看到床上的瓷罐。
“元青花”林美茹说完,不由自己的松开李天宝的身体,上前仔细端详起了床上的瓷罐。
“什么他妈‘元青花’,小爷的腰差点让你摔断。”李天宝说着赶忙起身,双手用力揉着屁股。
“元青花!”李天宝忽然警觉起来,看着林美茹认真仔细的样子,赶忙问道:“什么是元青花?”
“元青花不知道,但你应该听说过景德镇吧,“元青花”,顾名思义是元代的青花瓷器,青花瓷从宋代开始出现端倪,到元代正式成型,于今天已经超过六百五十年的时间,历史上并没有关于“元青花”的任何记载,世人对于“元青花”的概念和认识还要说道一个外国人。一个名叫珀希瓦尔大维德的外国人曾经收藏过一对铭文为”至正十一年”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个美国学者约翰波普博士根据这对纪年瓶,结合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藏品,从传世器物中辨识出一批与“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纹饰类似的青花瓷器,将它们命名为“至正型”青花。
曰后这对青花瓶成为衡量许多相同类型瓷器的一杆标尺,用这对瓷瓶上的纪年文字以断代,减少了许多费力的说理和繁琐的考证。系统认识和研究“元青花”的历史不过六十年,几乎所有的“元青花”瓷器都没有纪年身份,存世的相关文献资料也极其稀少,后来有人研究得出不算明确的结果,‘明朝推翻元朝后对前朝的瓷器和有关文献,进行过毁灭姓的打击所致。’
“元青花,那元青花和青花瓷有什么不同吗?”李天宝问道。
“跟你在一起开古玩店真是一大悲剧。”林美茹没有回头,而是继续道:““元青花”当然是指的是瓷器的烧造年代,从元代起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现在的收藏者大多收藏的是元、明、清三朝的。洪武前期青花瓷的质量不高,与元末瓷器很难区别,总之跟你说细了也说不太清楚,但我上学时的老师专门研究过“元青花”,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有关“元青花”的知识,虽然我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但能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听完林美茹的话李天宝还是疑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元青花’,我刚才看了,这罐子的底足没有款。”
“笨蛋,就是因为它没款所以我才觉得是‘元青花’,刚刚不是跟你说了吗,元朝的青花瓷器除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的两尊象耳瓶中的其中一个上见有纪年外,全世界也没见过第二个。如果不是这个瓷罐已经碎裂,我断不敢马上猜测它是“元青花”,不过碎裂有了一个好处,就是能够直观的查看到陶胚的内部情况,“元青花”陶胚比较粗糙,这点从圈足也能观察到,但是外露的圈足容易造假,但碎瓷片却不会说谎。”
“原来是这样,既然‘元青花’那么粗糙那价格肯定不怎么样了?”李天宝问道。
“虽然青花瓷到清朝康雍乾达到了鼎盛,但‘元青花’因为存世量稀少,所以价格不菲,一件‘元青花’的‘鬼谷子下山’瓷罐,当年就曾拍出过两亿四千万的天价。”
“两亿四千万?!我草,这破东西居然这么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