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宁公司的作风比机关还机关!”拂袖而去。话传到李宁耳朵里,李宁相当不悦。
1998年,公司看似马上就能超过10亿元销售额的希望破灭了。李宁希望构造出一个有战略目标、清晰定位和强大系统,由职业化经理人团队组成的全新的运营系统。
四年的时间过去了,陈义宏努力了,但未能胜任。
陈义宏是一个凡事喜欢亲力亲为的人。但此时,从总体发展上看,这种做法已经影响到了公司的进程。他对生意充满兴趣,喜欢每件生意自己去做。他亲手建立了佛山设计研发中心,但“包括一双鞋子什么颜色,一件衬衣什么款式,他都要插手”。
陈义宏靠悟性做生意。“那不是一个品牌公司的做法”,李宁说,“未来的李宁公司是要靠一个流程、一个岗位和组织能力来完成一个生意,而不是靠一个人。”
作为创业###,陈义宏带领李宁踏出了走向品牌公司的一大步,然而现在,他似乎无法突破公司发展的瓶颈。
在李宁看来,陈义宏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很多很好的商业创意,是一个适合当老板的人。“但不太可能让一个这样的人按照流程走路。”李宁说。
“你要找一个助手。”李宁对陈义宏说,并指出他不应该再插手具体的事务。
陈义宏没有反对,推荐了新的职业经理人张志勇,但是他十分失望。“这里已经不需要我了。”他对李宁说,“我出去自己干吧。”2001年,陈义宏主动辞去李宁公司总经理的职位。
一、知人善任,专业人才引领企业腾飞(3)
李宁望着昔日并肩战斗的战友,真心实意地挽留他,李宁不愿意让一个创业伙伴如此离开。此时,李宁公司正在与意大利Kappa进行谈判,希望代理其品牌在中国大陆及澳门的独家使用和经营权。不少实力稍弱的国际专业运动品牌,希望借助一个“跳板”来进入中国市场。
这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
李宁建议陈义宏来负责组建并管理这个品牌代理公司,并承诺给他股份及保持他在李宁公司的原有待遇。这样,陈既不用离开公司,可以有稳定的收入,又有自己的事业可做,两全其美。而且,比起离开李宁再创业来,起步的台阶要高得多。
“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也不会拦住他发展,就像当初没有人拦住我发展一样。”李宁说。陈义宏接受了这个建议。
2002年2月,李宁公司同意大利Kappa公司(“背靠背”品牌)签订合同,并成立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成为Kappa在中国地区的总代理。在新的“动向”公司里,李宁公司持有80%股份,陈义宏私人拥有的北京佳利风公司持有20%。在经营和财务上,动向体育完全是独立运作。
陈义宏和老东家李宁分道扬镳,似乎是市场的选择,也是个人对理想的选择。
用陈义宏自己的话来说:“李宁品牌的树立,不言而喻,有我的心血努力。但是对‘李宁’的个人感情,代替不了实现新的理想的冲动。”所以在这样的情势下,李宁和Kappa似乎没有什么冲突。
李宁公司的“###难题”顺利解决。在老朋友聚会的时候,陈义宏和过去一样,背后叫李宁“领导”。这是亲密合作时的戏称,也是保留的敬意。
2005年7月,陈义宏出资万元购买北京动向其余80%的股权,正式成为北京动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板。
离开了李宁的陈义宏对于李宁公司——这家自己曾经为之奋斗了14年的公司——心底仍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从李宁品牌半岁的时候,我就和他在一起。现在他已经初中毕业了,要上高中了,以后还要上大学,希望他能够很好地达到李宁的目标。这条路可能非常艰苦,腾飞要靠智慧,靠团队,靠决策者,所有的因素都要很好地配合起来,而我会一直关注他。”
陈义宏说:“14年,在人生旅途中是很漫长的阶段,在李宁公司的14年对我的人生非常重要。而在加入李宁公司之前,我甚至没有在一家单位工作超过3年,是李宁公司成就了我。”
3。职业经理乘风破浪
1997年以后,李宁公司进行了两个在人事上的重大变革:第一,让自己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家属离开公司;第二,寻找一个能够带领企业走向现代化管理的职业经理人。这两个举措把李宁公司带离了迷茫的沼泽,走向了“二次发展”的阳光大道。
在这次变革中,陈义宏退出,张志勇走向了管理的前台,成为了驾驶李宁公司的舵手。
张志勇,出生在新疆阿克苏,父母均为上海人。高中毕业后进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读书,后来又完成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之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并于1992年12月加入李宁公司,当时李宁公司还是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
张志勇具有严谨务实的态度,进入公司后,一直受到陈义宏的器重和提拔。刚开始张志勇只是一名普通的财务部员工,在工作中他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加上公司的“推”选,1999年4月起担任北京李宁财务总监,参与公司的年度计划和预算制定。
张志勇任财务总监时,李宁公司的储运部、子公司、管理部都划至财务总监进行分管。在这种环境下,张志勇逐渐成长为称职的财务总监,成为综合性的优秀管理人才。在平时的工作中,张志勇不满足于简单地做财务,一直都在主动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除了财务分析报告,他还提交涉及运营的报告。
2001年3月,陈义宏辞职后,张志勇正式出任李宁公司的总经理。2004年出任李宁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成为李宁集团的第三任接班人。
张志勇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如果说是陈义宏带领“李宁”走向了第一个辉煌的话,那么张志勇则让李宁品牌这艘巨轮从迷茫中清醒过来,转变了航向,驶向未来的黄金海岸。
一、知人善任,专业人才引领企业腾飞(4)
在张志勇就任李宁公司总经理的时候,他用了一个星期总结出三个管理目标。
“我们要制定明确的战略。”他希望员工能够很清晰地了解李宁的梦想和公司的发展目标。他认为中国公司缺少对公司能力的积累,只是在抓机会。“今天走一步,明天走一步,所以打不过人家。”只有明确了战略目标,才可能根据它实现能力的持续积累。“第二,一定要把个人能力转变为组织的能力。”为此,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流程和容纳每位员工掌握的资源的知识库。“最后,培养接班人,为自己,也为公司的每一个岗位。”
随之,张志勇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系列改革。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紧紧围绕着他的三个“施政纲领”展开。如今,这三个目标正逐步实现,李宁公司正沿着张志勇当初设想的方向一步步前进。
在所有的问题中,张志勇发现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公司发展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只要人力资源问题解决了,所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公司的管理问题、公司的市场营销问题、战略问题,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在张志勇上任之初,他和李宁就互相承诺:要消除中国很多企业存在的个人权威过重的问题,把个人的知识变成组织的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增长。李宁公司的人员问题似乎解决得相当顺利。这一切离不开张志勇的汗马功劳,也离不开李宁本人的大力支持。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张志勇推出了一个整体的规划,紧紧围绕薪金、福利、培训展开。他认为只有这三项互相配合,平衡实施,才能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力。
李宁公司提出,薪金和福利要与国际一流的公司拉齐。这是给最好的人才进入公司创造一个必要条件。这个措施随后显露成效,一批来自宝洁、可口可乐、杜邦、耐克等国际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进入李宁公司。他们带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在跨国大型企业里的工作经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张志勇也有独到之处。
在管理方面,他力求法治和德治的平衡,建立规范的管理模式。他毫不留情地批评做错的员工,但事后他会不惜时间和员工进行沟通,指出你究竟错在哪里,让员工心服口服。张志勇说:“法治是公司上规模的保证,但也必须营造出公司内部的温情。也许这样做会很累,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在渠道管理方面,张志勇进行了渠道变革。近10年来,李宁一直沿袭批发商渠道,由于利润波动,批发商改投其他品牌,李宁的市场迅速萎缩。针对这一弊病,张志勇开始大规模推动李宁专卖店策略。
走上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是张志勇对“李宁”最大的贡献。
张志勇带领着李宁公司全面展开专业化战略,进入专业足球装备领域和专业蓝球装备领域,开发了“铁系列”足球鞋、“Free Jumper”篮球鞋、“飞甲”篮球鞋、“Top Gun”系列篮球鞋,而“李宁弓”专业技术的开发,标志着李宁公司专业研发技术进入了国际高端行列。
根据数据显示,自2004年张志勇就任以来,李宁公司保持了每年30%左右的增长幅度,这个幅度超过了瑞士信贷对中国体育用品市场整体23%增长幅度的预测。
“张志勇是一个很好的经理人,非常严谨认真。”鼎辉国际投资李宁公司的时候,董事长吴尚志和张志勇彼此熟悉,并做出了上述评价。业内有个说法,吴尚志对人的评价是非常苛刻的,但他却毫不保留地把赞美给了张志勇,可见张志勇的能力和他在李宁公司的地位。
作为一个公司的总裁,他不喜欢让下属叫他张总,而是让员工直接叫他的名字。
在张志勇看来,这样不仅显得亲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平等的氛围:“员工有了好的创新思路,有不同意见,才敢、才会直抒胸怀,而这对公司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别人老是叫张总张总的,那么很容易产生等级观念,产生等级观念进而会产生官僚阶级,这对公司的影响是潜在的。
李宁向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张志勇在李宁公司享有极高的经营自主权,他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离不开李宁的支持和放权。 。。
一、知人善任,专业人才引领企业腾飞(5)
张志勇曾经说:“李宁作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却没有签单的权利,李宁的文件还要张志勇签名才可以生效。作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任。在中国的企业里,尤其是家族企业里,能把公司的大权交给一个外来人来掌握,李宁真的不愧是李宁。我想李宁品牌有今天,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把李宁公司比作一个足球场,张志勇说他的位置在中场。他说:“我现在位置是中场。作为CEO来说,最主要的职能是公司战略,第二是如何培养接班人,这是CEO非常关键的一个能力之一。最后就是如何真正建立结构导向,建立制度层,如何把一个人的能力变成组织能力。”
张志勇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不能再承担更多的战略任务,亟需最佳人选来接任。寻找接班人的行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但是具有体育行业经验、有全球性公司管理经验和中国精神,适合公司发展的核心管理者极其难觅。
如今,李宁公司制定出三个战略阶段,第一个战略阶段到2008年结束,第二阶段是2009~2013年,2013~2018年为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李宁公司的市场主要在本土,在第三阶段才考虑真正走出去。
“三个阶段实施之后,李宁公司将成为世界前5位的体育品牌公司。”张志勇说。如今,李宁公司已经进入全球体育运动公司的第二梯队,按照发展势头,近两年就可达到第二梯队最顶尖的公司。
在没有寻找到新的舵手之前,张志勇依旧要驾驶着“李宁”这艘航空母舰,勇往直前,向着第二阶段的目标前进。
4。国际化人才加盟
有人说,今天的李宁公司,可能是“洋务运动”进行得最彻底的本土公司之一。董事长李宁和执行总裁张志勇都是北大EMBA毕业。首席财务官陈伟成则来自路透集团,是一位马来西亚华人。主管市场的副总裁伍贤勇,是位34岁的非常严谨的云南人,之前在宝洁工作9年。还有很多拥有跨国公司背景的人才,如前班尼路总经理王鹂为李宁营销总监,主管市场的副总裁则来自宝洁公司。
李宁公司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力,企业不仅要有优质的产品,更要有一流的人才,这些人才要有国际眼光,要有策划意识及市场推广能力。
“李宁”拥有的第一批职业经理人有来自班尼路的王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