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只剩下东南河村、东河村无人报名。对于东南河村,我准备暂且放着,南镇派出所正在调查该村主任涉黑的事实;对于东河村无人去,我不理解。
我问组织部长,小溪不是东河村的人吗?她为什么没报名?组织部长说,我们找她谈过,她没有这个志向。另外,我觉得小溪太过文静,恐怕挑不起村支书这副重担。
我说,她挑不起这副担子,谁挑得起?我决定亲自找小溪谈谈。小溪是南镇团委副书记,一个文静漂亮的女孩子,其姐姐就是副镇长王蓉。如果小溪挑起东河村支书这副重担,王蓉不可能袖手旁观。姐俩齐努力,何愁东南河村的面貌不改?
没想到,小溪一进我的办公室,就对我说,我知道您找我的意思。我不行。不光我,东河村谁去了也不行。我村派系斗争太严重。如果搞不好,还会把我毁了。您没听说,东河村毁人不倦吗?我说,东河村是你的家乡。你不热爱,谁热爱?你不建设,谁建设?你难道指望外人改变你家乡的面貌吗?小溪说,我有这个心,没这个本事。
我说,你现在的本事还小吗?你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到镇里工作后,又当了团委副书记。东河村还有多少人比你本事更大?前一阵子,我镇和北镇青年开展挖河竞赛。眼看着我镇不敌北镇,落在了后面。你急了,往河堤上一站,小手一挥,小口号一喊,累死了南镇多少傻老爷们?结果,南镇顺利夺得劳动竞赛第一名。你说,你的 本事还笑小吗?你不出山谁出山?你不胜任谁胜任?
闻听此言,小溪不好意思地笑了。她说,什么都别说了,我去挑这个担子。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我说,你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镇党委是你坚强的后盾。
另外,镇里对东河村党支部的要求,与对其它群众基础较好村的党支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你只要能稳定形势,就是最大的胜利。小溪说,我一定努力。我对小溪面授机宜。东河村是个平原村,可以大唱、特唱‘田园经’。在稳定人心的基础上,以种、养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多种业态链接并存的生态产业。
听了我的一席话,小溪高兴地领命而去。值得高兴的是,小溪没有让我失望。本来,东河村的园艺业有一定基础。只不过,这些年来,搞园艺的多了,东河村的优势不明显了。
她到任后,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园艺业的升级。在她的手里,实现了由种花改种盆景的第三次飞跃(此前,东河村的园艺业经历了种粮改种树、种树改种花这两级跳)。东河村引进的盆景动辄每盆上千、上万、几十万、上百万。可以说,东河村在地里种出了金条。
与此同时,小溪围绕园艺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实现了农业旅游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小溪的姐姐王蓉功不可没。由于有王蓉的支持,小溪干起事情来,无后顾之忧。
再说南镇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到南河村上任后,大力推行艺术立村。首先,他对南河村的环境进行整治,将整个村庄建成了大花园。其次,以现代农业为支柱,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及关联产业。
第三,在振兴农业的前提下,吸引各种与艺术有关的二、三产业项目落户该村,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传统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在他的大力推介,南河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55、民富之休闲产业
闻讯后,我决定到该村看一看。进入南河村,只见一条笔直的水泥大道伸向远处的群山;道路两侧,是一幢幢温室和大棚,种植着名特优新农作物品种;温室、大棚的外侧,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麦苗碧绿,如水葱般茁壮。
进入村里,整齐划一的街道两旁,利用民居建起了一间间手工艺作坊。如画廊、根雕、草编、竹编、柳编、陶艺、茶艺制作中心、农林渔体验馆、花、鸟、鱼、虫交易馆。
为了吸引城里人观光、旅游,老于打出的广告词是,‘到南河来吧。走在绿树成荫的乡间小路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置身于和煦的春风里,提着一篮水果,你可以边走边吃,悠闲地转上一天’。许多人受这句广告词的吸引,纷纷到南河村旅游。南河村靠吃艺术饭迅速致富。
手头有了几个钱的农民,干起了的更大的买卖。有的农户炒起了兰花,有的农户炒起了蛐蛐、蝈蝈。农户手里的兰花,大多是名贵品种,动辄几千、上万、十几万元,一株名贵兰花可以换一栋别墅;农户手里的蛐蛐、蝈蝈,动辄价值一头牛钱。有的农户还把买卖做到了国外。
有人扣帽子,说养花、斗蛐蛐是资产阶级的东西,玩物丧志,应予取缔。在这场争执中,南镇党委、政府始终站在农民一边。我认为,人民生活富裕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高了。
养花、斗蝈蝈可以怡情养性,与资产阶级思想不沾边。至于有些人利用这些东西搞赌博,是参赌人之过,非工具之过。在南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南河村的各项事业获得健康发展。
鉴于群众对西南河村委会主任意见大,我再次找南镇派出所所长惠兰商量。惠兰说,别着急,快有结果了。几天以后的夜里,省公安厅神兵天降,将西南河村黑社会团伙成员一网打尽,大快人心。
我正在考虑村书记人选时,镇政府小车班司机主动请缨,要求回西南河村担任支部书记,我感到十分惊讶。经了解,此人可用。于是,我找司机谈话。
他自我介绍说,我在部队即入了党。复员后回到村里,因受涉黑的村主任排挤,只好到镇上谋了个开车的差事。我除了有本事,是本乡本土人,便于开展工作外,还不乏忠心,对您的忠心。
我说,你要这么说,我还真不敢用你,因为你的思想存在问题。你是国家的人,不是我的人,我雇不起你。不要对我个人忠诚,应该对国家和人民忠诚,对真理忠诚,对事业忠诚。
司机说,我记住了您的话。我说,既然你执意回村,我举双手欢迎。鉴于你资历浅,为避免人说闲话,镇党委不能任命你担任书记,可以挂一个副职。正职由一位镇党委委员兼任。如果你干得好,再考虑任命你当书记。司机说,没问题。
司机上任后,带领村民们治穷致富、治乱致安,镇里各部门对口支援该村的经济建设。经过不到一年时间,西南河村利用地多粮多的优势,建起了鸭场,集孵化、饲养、屠宰、分割、冷藏、羽绒、饲料加工一体化的集团,日屠宰2万只,年宰杀800多万只,固定资产800多万元,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带动了周边许多市县的规模养殖户。
于是,西南河村形成了以粮食和蔬菜种植为基础,以鸭业集团为龙头,集肉鸭、油料、兽药、纺织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结构。不但解决了本村人就业,还吸纳了其它村的劳动力。一个欣欣向荣的新西南河村立即展现在世人眼前。
56、民富之事业留人
这一天,我与南镇党委组织部长研究南镇人才发展战略。我说,什么样的人算人才?有人以当官与否、当官大小、职称有否、职称高低作为人才分类的标准,这样就埋没了许多人才。当官的毕竟是少数、有职称的毕竟是少数,可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组织部长点头同意我的观点。
我说,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必须发现人才、提拔和使用人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南镇之所以经济发展慢,是因为缺少各方面的人才。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招聘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组织部部长说,“根据中央的意见,结合本地实际,我草拟出了本镇人才发展战略,请您过目。”我仔细看了,十分高兴。我说,“尽快开会研究,迅速下发。我希望,随着该战略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到两镇建功立业”。组织部长说,好。
组织部长刚走,即有人敲门。我喊了一声请进。门被推开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走了进来。我站起来,请他们落座,两个人十分拘谨。
我问他们所来何事?女青年说她叫英,是南镇卫生院的医生;男青年说他叫雄,是南镇中学的老师。他们此来,是想调出南镇,到市里工作。我说,“这事你们不应该找我呀。”他们说,两人的父亲,与我母亲熟识。是我的母亲让他们两个人找我的。
我听了,感到十分为难。母亲向来说一不二,母命难违。可是,我刚刚与南镇党委组织部长研究了留住人才的办法。这个时候我如果放人,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说,“好吧,我同意帮忙,谁让咱们是老乡哪?请问,你们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闻听此言,两个人的脸马上红了。
雄说,“我在城里有女朋友,我们已经谈到了结婚的事。因我的工作一直没定下来,所以婚事拖后了。”英说,“我在城里也有男朋友,我们也谈到了结婚的事。也因为工作的事,婚事往后拖了。”
我说,“那我就难办了。你们也知道,南镇要求调到城里去的人,多了去了。你们都没结婚,也没有孩子,算不上困难户。你让我怎么跟市里领导张口呀。这样吧,等你们结了婚,有了孩子,再来找我。”两个人听完,悻悻而去。
两个人走后,我把南镇卫生院和南镇中学的领导找来。我问他们,英和雄在单位表现怎么样?”两位领导反映,英和雄表现不错,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不过,南镇水浅,养不了大鱼,留不住人才。这两个人早晚会调走。
我说,“一定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两位领导说,“怎么留?咱这里的条件,没法跟市里比。”我说,“扪心自问,咱们这里真的一无是处吗?”两位领导说,“也不是。这里给年轻人提供的机会多。不过,这番话,我们跟年轻人说过多次。
我们说,年轻人应以事业为重,调到城里不一定怎么样?可是,英和雄就是听不进去。”我说,“为了留住英和雄,咱们一起努力。另外,我觉得英和雄在城里的对象,不一定靠得住。我看他们俩倒是挺合适的一对。你们应该从中撮合撮合。”两位领导问,“您的意思是?”我说,“用事业和婚姻拴住英和雄的心。”两位领导说,“还是您这招高明。放心吧,我们一定全力促成二人的婚姻。”
半年以后,英和雄果真走到了一起。不久,南镇团委组织了一个集体婚礼,英和雄参加了。我应邀出席了集体婚礼。我郑重地向南镇卫生院和南镇中学的两位领导敬酒。我说,“我托付的事情,你们只完成了一半。你们还要给两位年轻人加码,让他们尽快成长。到那时,我再专程请你们。”
两位领导说,“这一点,请放心。”在婚礼上,又有青年男女向我提出了调动申请。我说,“你们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干出点成绩来,好让我给你们说话。”这些青年说,“一定一定。”
这时,英对我说,“您答应我们的事还算数吗?”我说,“当然算数。不过,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你们必须等有了孩子以后,排队等候调动审批,不要让别人说闲话。”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7、民保之人面樱桃
又是一年腊八,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瑞雪纷飞。雪停时,我信步走出办公室,向河东走去。扑面而来的,是经过雪滤后格外清新的空气。
来到原野,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不远处,几只雀鸟在雪地上跳跃。我蹲下身,扒开雪,露出绿油油的麦苗。这些积雪等于给麦苗盖上了一层棉被。慢慢融化的积雪,又为麦苗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来年必是一个丰收年。
沿着新铺的乡间柏油马路,我信步往前走。快进东海村时,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矗立在道路两侧。这是该村规划的种植产业区。掀开温室、大棚的两道门帘,热气扑面而来。一派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的,是姹紫嫣红的世界。草莓鲜红欲滴,黄瓜青翠诱人。
由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冬闲变成了冬忙。温室建在半地下,充分利用地温保暖,东西北三面用稻草坯所砌,可降解,保温性能好;正中及南面用钢筋或竹竿作支架、龙骨,覆盖上塑料薄膜。比同面积的砖混结构温室造价低一半,年人均收入2、3万元。种植特菜、特果,收益更高。还有农户以温室、大棚为依托,开办了生态园,既满足游客观光采摘,又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服务。
与种植产业区相连的,是水产养殖区。一池池裸露的坑塘已经封冻,渔人们正在凿冰窟,为鱼儿提供空气。一些不怕冷的游人们,持竿垂钓。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