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去缅甸,带上佛的微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存的柚木柱子,以及贡榜王朝时期的名臣武将雕像。

    不多时,沿中轴线走出后门,园里的夹竹桃开得正闹。再往西已无路可走,问摆摊子的当地人,告知西门不能出去,只能从原路返还。有军人过来,也是如此说法。我有些沮丧,今晨没有休息,人字拖不太合脚,现在每走一步都觉艰难。

    军人看到我的无奈和倦怠,咧嘴一笑:〃外国人,我送你过去〃。我大喜过望,戴上头盔,由他载着往东门驰去。他是位军官,门口的士兵举手行礼,可惜,只能送到这里。谢过军爷,到马路边拦车,终于有皮卡过来,售票员说途经酒店,我便自觉地挂在车箱后面了。

    小贴士:
第5页 :  〃世界上最大的书〃
    外国人只能从皇城东门进出,这里出售10美元的曼德勒景点通票,包含阿佤和实皆古城。虽然为新建的山寨王宫,买了票不妨进去参观。

    〃世界上最大的书〃

    九月末的曼德勒,中午的高温仍然使人难以消受。昨夜车马劳顿,早晨又爬山进宫,回到酒店便赶紧休息,直到下午4点才起来。辛荑也显得精神,租辆自行车,去寻访曼德勒山脚的佛塔和僧院。

    曼德勒山是佛教圣地,其东南的佛教建筑群当然是非去不可的所在,主要有〃独特〃(Atumashi)僧院,瑞难陀(Shwenandaw)僧院、山达牟尼(Sandamuni)佛塔、固都陶(Kuthodaw)佛塔等。早晨我大致看过,但还是陪辛荑再度光顾。从市中心出发,沿护城河骑行五六公里,很快就到了。

    山达牟尼为长方形佛塔群,白色塔林围绕中间金色的主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敏东王迁都曼德勒,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因损害到贵族保守派的利益而屡遭反对。1866年,反对者怂恿他的两个儿子发动政变,敏东王大难不死,逃出升天,但协助他登上王位的加囊亲王却当场被杀。为了寄托对老弟的哀思,敏东王在其遇难地修建了这片雪白的塔林予以纪念,金色主塔中安放着亲王的骨灰。这片塔林,既是兄弟恩情,也是宫廷阴谋。

    四围每座小塔里都有一块精雕细琢的大理石碑,共1774块,上刻经、律、论三藏经文,以及评论和评论校审,形成密集排列的长方形塔林,建筑规模超过相邻的固都陶塔林。尤其从曼德勒山顶俯瞰,雪白的山达牟尼塔林气势磅礴,如排列整齐的士兵方阵,让人惊叹。

    金色的尖顶主塔建立在方形基座上,几个工人正在用黄白两色粉刷塔基。主塔及周围的小白塔挂满风铃,微风吹过,叮当不绝。行走其间,心静神清,这方佛门净土,仿若远离俗世。

    沿长廊出北门,前行不远就是固都陶佛塔,与山达牟尼如孪生兄弟。所不同者,山达牟尼白塔为渐次向上的尖顶,而固都陶白塔有倒钟形的圆顶,呈葫芦状,主塔仿照蒲甘瑞喜宫(Shwezigon)。佛塔入口,有雕刻着佛本生故事和守护神像的柚木大门,四个长廊富丽堂皇。

    固都陶佛塔建于1859年,由主塔和729块藏碑小塔组成,石碑两面刻满巴利(Pali)文《三藏经》(Tripi…aka),所以有〃古都碑林〃〃石经书院〃之称,又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书〃。其中410块石碑刻《经藏》(SuttaPitaka)三卷,111块石碑刻《律藏》(VinayaPitaka)五卷,208块石碑刻《论藏》(AbhidhammaPitaka)七卷,另有1块纪录碑林的历史源渊,堪称佛教稀世珍宝。

    如果说山达牟尼记载着〃胞波〃情谊,固都陶则撰写了佛法经典,因为佛教第五次经典结集的盛况都铭刻于此。1860年10月,敏东王就开始筹备佛教第五次经典结集,在固都陶佛塔周围的729块大理石碑上雕刻巴利文《三藏经》,耗时7年半完成。1871年,曼德勒召开第五次佛教集结大会,校对《三藏经》,宣布发现石碑上有一错字者,奖赏一个金元宝,结果没有人来领奖。据说第五次结集时,2400名僧人以接力方式诵读经文,用了6个月才将这本浩瀚的〃大书〃念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大的书〃。这次结集的赞助者就是敏东王,其实,他当时也不富裕。
第6页 :
    藏,梵语意谓〃容器、谷仓、笼子、篮子〃等。《三藏经》又作《三法藏》《大藏经》,即经藏、律藏、论藏,合称三藏,佛教圣典。高僧精通经、律、论三藏者,称三藏法师,如《西游记》中的唐三藏;精通经藏者,称经师;精通律藏者,称律师,精通论藏者,称论师。

    经藏,指佛祖诸弟子所传述的他在世时的说教,以及佛教徒所称有关佛祖言行的著作。南传佛教的经藏相当于《阿含经》,汉传佛教的经藏有阿含部、本缘部、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等。现存《阿含经》有两种译本,南传巴利文三藏的五部与汉译的四阿含。巴利语三藏中,经藏所含文学成分最为丰富,也是佛教文学的土壤和武库。

    律藏,即僧团日常生活规则和戒律。汉传佛教以《四分律》《五分律》与《僧祇律》三者为主流,《四分律》最为人所接受。《四分律》与《五分律》共百条,故又称为百众学。南传佛教律藏最为古老,也最接近佛教戒律的原貌。e米e花e书e库e ;http://www。7mihua。com

    论藏,指佛以自问答的方式论辨法相为经,佛弟子及诸菩萨又据此解释经义、论辨法相的有关著作。包含四种关于生命终极的究竟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法。论藏成立于公元前后,此时佛教已由〃初期佛教〃进入〃部派佛教〃。

    佛祖在世时,以〃声闻〃传承佛法,即弟子将佛祖的说法背诵下来,说法给弟子,弟子背下来再说给弟子的弟子。如此口耳相传,难免会出现纰漏,弟子们便采用两种方式纠正错误,一是师兄弟之间相互印证,发现差错找师父裁定;再则结集,佛教徒集会,会诵经文,经讨论、甄别、审核,最后用文字确定下来,成为经典。

    佛教历史上共有六次经典结集。

    第一次结集,即〃五百结集〃,著名的窟内结集。佛入灭三个月后,印度摩揭陀(Magadha)国王阿阇世(Ajatashatru)在王舍城(Rajagaha)七叶窟举办编集大会。由大迦叶(MahaKassapa)、阿难陀(Ananda)和优波离(Upali)主持。大迦叶选取五百弟子重述佛陀言论,由陪侍佛陀最久的阿难重述经藏,持戒第一的优波离重述律藏。完成重述后,检查字义是否有误,然后再重述检查每个字和段落。

    当时窟外尚有万余人要求参与,被大迦叶拒绝。窟外僧团便以最初五比丘之跋波(Vappa)为上首另行结集,此为大众部的起源,史称窟外结集,很多大乘佛经来源于窟外结集。

    第二次结集,即印度迦罗阿育王(Kalashoka)时的吠舍离(Vesali)七百结集。佛灭百年,有些和尚破戒,引起其他僧团不满。双方相持不下,召集七百弟子结集。这次结集使整个佛教分化,被指责违反戒律的僧侣离开长老部,另立山头,称为大乘僧团,也就是后来大乘佛教;而原始佛教的长老部,也就是上座部(Theravada),成为后来的小乘佛教。两部派的集会都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

    第三次结集,印度正法阿育王(Ashoka)时代,于国都华氏城(Patiliputta)举行的结集。佛灭后234年,阿育王信奉佛教,许多异教徒因此加入僧团,以得到国王支持,但他们坚持宣扬自己的思想,原始佛教的僧侣拒绝和他们一起参加诵戒。在帝须(MoggaliputtaTissa)长老的建议下,阿育王举办了第三次经典结集。混入佛教的十八派6万异教徒被逐出僧团,选出1000名僧侣,用9个月时间,完成经典结集。帝须撰写《论事》(Kathavatthupakarana),即〃争议点〃,以推翻异教徒加在佛教正法里的错误理论和观念。

    第四次结集,又称阿卢寺(Aluvihara)结集。公元前29年于斯里兰卡马特莱(Matale)的阿卢寺举行结集,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并将其写在叶子上,这就是贝叶经。贝叶经开始传播,唐人李商隐诗〃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即此。对阿卢寺结集,大乘僧团不予承认。他们历史上的第四次结集发生在公元70年,由迦腻色迦(Kaniska)王召集,于北印度迦湿弥罗(Kasmira)举行的大型结集,以世友尊者(Vasumitra)为上首。这次结集有五百阿罗汉参加,造《大毗婆沙论》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
第7页 :
г米г花г书г库г ;www。7mihua。com
    第五次结集,公元1871年,缅甸敏东王时期在曼德勒举行的结集,由超过2400名僧侣对佛教三藏尤其律藏进行重述、验证、比对,以确保无误。这次结集花了5个月的时间,方式和首次结集同样严谨。所有经文镌刻于729块大理石碑,上面建立三层小佛塔保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经,这就是固都陶佛塔。

    20世纪,研究东南亚经济的美国人麦克斯维尔博士认为,这次结集的花费,从高僧的衣食住行到大理石的开采、经文的镌刻等,约为今天的3亿美元以上。缅甸当时的日子并不好过,两次英缅战争,丢掉了半个国家,可谓国难当头,但他们依然举办这样的盛会,只能解释为,全民深信我佛慈悲,保佑众生。

    第六次结集,佛教最近的经典结集于1954年在仰光举行,由缅甸政府赞助。首相乌努(UNu)指示建造形如七叶窟的大山洞,邀请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和尼泊尔八个国家的2500名长老参加,同时重述和验证经典。比对结果用除印度外的七国文字撰写,在1956年才告完成。这次结集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正确无误的佛教正法经典。

    佛教六次经典结集,两次在缅甸,可见缅甸人对于佛法的尊崇。其实,最早传入缅甸的宗教是印度婆罗门教,但缅甸现在甚少供奉湿婆(Shiva)神,偶尔可见毗湿奴(Vishinu)像。按理,因地缘便利,印度教对其影响更大,但印度教对缅甸的影响还不如柬埔寨和泰王国,佛教反而在缅甸开花结果。斯里兰卡《岛史》(Dipavamsa)记载,阿育王曾派须那(Sona)和郁多罗(Uttara)两位长老到金地弘扬佛法,直到上座部佛教传入,才代替婆罗门教。

    附近是金字塔形独特僧院,门前有巨大的莲花盘,底层白色,上几层黄色,各层密布小塔,看起来雄伟壮观。一对情侣在僧院逗留,小伙子整理笼基时幅度过大,结果露出〃那话儿〃,不幸被我瞧见,缅甸人的笼基下面是否还穿内裤?其实,笼基是懒散的休闲装,动作幅度大,就会脱落,是以经常看到缅甸人当街整理笼基,就像西班牙人在斗牛。

    瑞难陀僧院(ShwenandawMonastery)已经关门,我和辛荑只好在铁栅栏外面观看。这座僧院为纯柚木建筑,方顶重檐结构,由数百粗大的柚木柱子支撑,门窗墙壁及廊檐都是柚木雕刻,精美绝伦。有人诗意地说,〃柚木寺每一寸肌肤都充满了翻飞的图案〃。

    柚木僧院不仅是缅甸传统建筑的典范,也记录了一段皇室故事。这座建筑最初在皇城内苑,是敏东王的寝宫,他死后,继任者锡袍王将整座建筑拆迁于此,改为僧院,所以柚木寺也叫金色宫殿。据说,锡袍经常来到僧院独坐冥思,这里还保留着他的狮子宝座。

    曼德勒山正门不远处就是加乌库塔奇(Kyauktawgyi)佛塔,里面有尊单块淡绿色大理石雕成的坐佛,重愈800吨,佛像四周有80多尊雕像,皆为佛祖门人。这座佛塔意义深远,由敏东王仿蒲甘阿难陀(Ananda)寺而建,于1878年完成。巨石来源于曼德勒北部12英里的萨金(sagyin)采石场,动用1万人花两个星期才运到这里。

    附近是国立曼德勒佛学院,为〃佛教大学国际协会〃的成员,环境不错,几个和尚在门口徘徊。我探头往里看,凝神拍照时,辛荑提醒,要下雨了。天色昏暗,黑云压城,看来要邂逅一场大雨,便赶紧回程。未几,豆大的雨点砸将下来,辛荑忽然发飚,将单车踩得飞快。

    小贴士:
第8页 : 如果只看一个景点,就去摩诃牟尼佛塔
    曼德勒山东南麓有许多佛塔僧院,部分佛塔在工作时间检查通票。柚木寺最好早点进去,五点左右就关门了,当然,此时开门的佛塔没有人查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