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去缅甸,带上佛的微笑-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尚们排成整齐两列走来,怀抱紫金钵,光头赤足,顶天立地。他们佛晓时集体外出化缘,10点前回到寺院,将食物充公,再统一分配,实行典型的平均主义。还有穿白色僧衣的小和尚,看起来比较另类,他们是刚刚遁入空门的弟子,稚气尚未脱尽。千百僧人在门口领到饭食,即到首层的大厅里开始吃饭。

    僧人以入门时间来排长幼次序,根据餐桌的情况就可以判断。主持坐靠背椅,餐桌较高,食物丰盛;次则围坐于床样木凳上,中间有饭桌;小沙弥只能席地而坐,食具简单。据说食物并非都靠化缘得来,这里由政府拨款,提供膳食,将其打造成曼德勒一景。所以,只要不对着他们的面门照相,和尚们都不介意,有些甚至拿出相机,和游客互拍。

    司机从来都是最好的导游。向曼德勒市区西南16公里,就到了阿佤大桥,他将车停下来,示意我们拍照。这座钢架结构的大桥于1934年由英国人建造,共16孔,连接实皆和曼德勒,是伊洛瓦底江最大的桥梁。桥头有全副武装的士兵,似乎战备状态,不过,他对我们的停留未加干涉。

    1942年4月下旬,随着战局的发展,中国远征军长官部拟订的〃曼德勒会战〃成了纸上谈兵。4月25日,在仁安羌战役中吃了亏的日军经整顿补充,重占仁安羌,随即沿伊洛瓦底江向曼德勒推进。26日开始,英缅主力通过阿佤大桥撤退。30日腊戍失守,曼德勒会战破产,中国远征军全线败退。当晚23时50分,英军炸毁阿佤大桥,军团长斯利姆(WilliamJosephSlim)后来回忆:〃这既是一个可悲的情景,也是一个信号,我们丢掉了缅甸。〃
e米e花e书e库e ;www。7mihua。com
第12页 :
    第二天,中国远征军主力撤出曼德勒,随后炸毁了北边的伊洛瓦底江大桥。1954年阿佤大桥才得以重建,直到1998年,该桥还是伊洛瓦底江唯一的桥梁。此后又兴建多座大桥,包括不远处由中国武桥重工集团参与建设的耶达纳崩(Yadanabon)大桥。

    对岸就是实皆山,草木葱翠,寺塔林立,如一折屏风,我不由欢喜起来。虽然不能将其卷起来带走,但可以摄入到镜头留存。伊洛瓦底江右岸就是实皆(Sagaing)省,实皆山下的实皆古城建于14世纪,与曼德勒和阿佤古城以铁桥相连,1760年成为缅甸贡榜王朝的首府,1764年又迁都阿佤。

    山路多台阶,有断断续续的风雨棚。途中有座乌敏(UminThounzehao)佛寺,墙壁和地砖非常漂亮,有30个门,供45尊佛,华丽得让人惊叹。西面是斯里兰卡风格的贡慕都(Kaunghmudaw)佛塔,建于1636年,以纪念实皆再次成为阿佤王都。塔高46米,有巨大的圆顶,据说建筑灵感来自某王后完美的乳防,所以得名〃乳塔〃。

    附近有观音寺,由缅甸华侨建于1773年,碑文刻着5000余中国玉石商人的名字,他们大多来自云南腾冲与和顺。据说,和顺现存的姓氏家谱中,还可以找到碑文中人。清朝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流亡缅甸,曾留宿观音寺,寺里还有他的墨宝。

    歇息几次,终于达顶。姑娘们汗流浃背,到小卖部里买汽水喝,我则脱掉鞋子,去看山顶的松乌蓬那信(SoonUPonyaShin)大金塔。该塔建于14世纪,据说藏有两颗佛牙舍利。旁边是金碧辉煌的殿堂,正中为佛祖结跏趺坐像,方面阔耳,唇若涂丹。

    中午的太阳将地皮晒得发烫,赤脚走路,就像跳舞。日本人在实皆山建了许多佛塔,以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阵亡者。我打听具体位置,惹得当地人好奇,以为我是日本人。不知缅甸人如何看待那段历史?也许对他们来说,那场战争根本没有谁是谁非,他们不能左右自己的历史,英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和美国人,在缅甸人眼里,都是侵略者。

    从寺院后门出去,爬上一段斜坡,赫然看到日本人所建的缅式佛塔,顶端搭竹杆架子,正在维护期间。基座四周刻满名字,还有首七言诗。旁边立观音像,如穿和服的日本女子,低眉顺眼,与中国寺院所见不同,底座刻〃镇魂〃。

    1944年,日军在英帕尔(Imphal)战役中失利,退守曼德勒。而盟军则开始全面反攻,缅北由史迪威率领的中国驻印军向南攻击,滇西方向的中国远征军也收复拾地,将日军逐出国门。缅甸西部的英军佯攻曼德勒,趁敌不备,长途奔袭,抢占曼德勒西南的密铁那。此时日军已穷途末路,阻挡不住英军的钢铁洪流,只好放弃曼德勒,向南逃窜。1945年5月,克复仰光,英国重返缅甸。

    碑记表明,佛塔修建于1976年春,用日本人的话说,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殁诸英灵〃。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评价:〃如果说,在缅甸战役中,中国人是胜利者的话,那么在战后关怀缅甸死者的亡灵上,我们无疑是失败者。〃我们死了那么多人,连他们的陵墓和纪念碑都保不住,更遑论战后寻找或者重建。缅甸与中国常叙〃泡波〃情谊,却在某些年代,有意毁坏中国远征军的陵墓。

    一个身子佝偻的老人拖着扫把走来,他穿印有中文的白色汗衫。我分别用英语和汉语打招呼,但他只微笑摇头,大抵听不懂。只能猜测他是当地人,也许是日本人雇来的罢?

    三位姑娘正在欣赏实皆风光,见我回来,自去参观佛塔。这个平台能俯瞰实皆全景,伊洛瓦底江水波浩渺,实皆山翠绿如画,五百佛塔鳞此栉比,真是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第13页 :
    一个年轻人问我:〃曼德勒山漂亮还是实皆山漂亮?〃我说:〃都漂亮。〃他摇头否定:〃实皆山比曼德勒山漂亮许多。〃年轻人说曾在北京留过学,但几乎不会中文,仅能对年轻姑娘说〃中国宝贝〃。他又问:〃附近有座提达固(Thidagu)世界佛学院,要不要参观?〃因距离点有远,大家已然尽兴,摇头表示放弃。

    此君面部棱角分明,显然是印裔。殖民时期,缅甸曾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奥威尔《缅甸岁月》中那个削尖脑袋想挤进〃白人俱乐部〃的医生就是印度人。

    小贴士:

    游曼德勒周边古城最好租车,每天约3万基亚。注意,一定要说清楚,我托酒店租车,差点被讹,详见下文。

    我们的马车夫约十四五岁,穿着花裤衩子×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阿佤(Ava)在缅甸语中是〃宝石〃的意思,也称因佤(Inwa)。现存古城其实是个岛国,北面是伊洛瓦底江,东面为其支流米坦格(Myitnge)河,西南两面有运河分别连接两江。河道环绕四周,形成岛国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时至今日,去阿佤只能摆渡。

    码头上有摆渡船,往返1000基亚。在附近的排档里用过午餐,便乘船过江。对岸码头有许多马车,见游客们下船,赶紧招揽生意。树上挂着个牌子,写着每辆马车5000基亚,听人说可以商量,居然谈到4000基亚。四人分乘两辆马车,沿黄土路走进阿佤。

    我去过〃葫芦王地〃云南沧源,佤族人的创世史诗《司岗里》说:3500年前,辗转来到缅甸腊戌(Lashio)的佤族人分成三组,一组留在当地;一组跟着猎物向东,来到沧源,据说这组人马创作了著名的沧源崖画;大队人马继续南下,于3200年前到达佤城,在佤城居住了300年,后来因为被骗,迁到门肯(Kengtung)。500年后又争夺佤城,再次被骗,连门肯都输了,只好到山上去。佤城的来源是否与佤族有关,倒实在值得考证,姑且不管。

    公元13世纪末,蒲甘王朝被蒙元帝国所灭,缅甸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结束。随后群雄并起,孟族在南部建立勃固王朝,定都勃固;禅族在北部建立阿佤王朝,于1364年定都阿佤。从1386年开始,两个王朝爆发〃四十年战争〃,双方国力消耗殆尽。公元1555年,阿佤王朝被东吁王朝所灭。1635年,东吁王朝他隆(Thalun)将国都从勃固迁回阿佤,1752年东吁王朝覆灭。随后兴起的贡榜王朝统一缅甸后,于1783年将首都迁往阿玛拉普拉。阿佤繁华过尽,如风中残烛,徒留一声叹息。

    1823年,阿佤取代阿玛拉普拉成为新首都。然而,一系列的大地震彻底结束了阿佤作为首都的历史,远离了这个国家的政治风云。昔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变成今日的农田和棕榈林,散落在田间陌上的皇城遗迹成为今人怀古的旅游地。

    阿佤与中国有段不甚愉快的历史。1661年清军攻破昆明,南明政权崩溃。永历帝朱由榔流亡缅甸,被当时缅甸东吁王朝的莽达(Bengtale)收留,安置在阿佤。落水的凤凰不如鸡,永历帝寄人篱下,度日艰难,甚至拿玉玺换粮食吃。同年8月,吴三桂陈兵缅甸,莽白(PyiMeng)乘机弑兄篡位,命令所有永历官员渡河,参加宣誓效忠的仪式。

    缅甸是明朝属国,向来纳贡称臣,居然如此无理,南明臣子严辞拒绝。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将永历君臣撵出住所,15岁以上的男人全部杀掉,皇室子孙也不放过。永历夫妇和太子夹杂在剩下的300余孤儿寡妇中间,饿了三天三夜。

    莽白终于将永历帝交给清军,翌年,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杀于昆明,终年39岁,明朝覆亡。追随永历帝的大批官军及民众流落于滇西缅北,或与当地部族冲突殒命,或与当地民族融合同化,或依靠武力独霸一方,或隐匿山中自成村寨。历经磨难,这些汉人最后演变为缅甸果敢族,聚居于掸邦第一特区。

    我们的马车夫是个孩子,穿着花裤衩子,约十四五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就出来养家糊口。他的英语词汇有限,交流不得。阿佤现存遗迹主要有四处,我们就这个孩子带着游览。古城到底惹人怜爱,田陌纵横,水流交错,一派田园风光。未几,掩映在棕糖树荫里的亚达拉(YadanaHsimi)佛塔群来到面前。
第14页 :
    原寺庙毁于1839年地震,现在成了废墟。遗迹苍老斑驳,红色的砖石裸露,残存雕刻则更添颓废。几尊佛像身上已经长出青苔,似乎手术后的髦耋老人。有株粗大的古榕,几乎覆盖了多半佛塔。树下的佛陀结跏趺坐,低眉顺眼,平静自然。他似乎正在打磨时光,世间万象,朝代更替,山河转换,他可知否?

    有卖画儿的民间艺人,作品比较奇怪,如同沙画,用一种黑色颜料,多为阿佤田野风光。他有些倦怠,也不积极揽客,就像佛陀,坐在那儿,任游人评说。

    宝迦雅寺(Bagaya)僧院有售票处,偶遇的两位姑娘没有买曼德勒景区通票,又不想现买,只好享受〃不得进入〃的待遇。这座由127根柱子支撑的全柚木的僧院建于1770年,气势磅礴,保存完好,也没有翻新的迹象。僧院内外精雕细琢,绵密绮丽,整幢建筑就像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不过现在殿内空置,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k米k花k书k库k ;www。7mihua。com

    当年的阿佤王宫以全柚木建成,僧院是王宫的一部分,皇室成员在此接受教育。迁都以后,王宫柚木被拆到阿玛拉普拉建造乌本桥,而寺庙则保留下来。曼德勒的三座柚木僧院,瑞难陀最为豪奢,这座则最为苍老。

    小车夫是细致入微,每到景点,他总会过来,打开后挡板,以便我们落车。南明瞭望塔(Nanmyin)应该是阿佤〃敌楼〃,高30米,建于1822年,是缅甸19世纪初建筑风格的典范。这里原为阿佤王宫,瞭望塔是皇家建筑,因地震更兼年久失修,塔身向左倾斜,变成了〃斜塔〃。塔名让人想起的南明永历帝,只不过他当时已经没有资格住进皇宫。据说以前可以登临,现今盘旋在外墙上的楼梯已经被封,严禁攀登。

    爬到倒塌的断墙顶远眺,可见伊洛瓦底江和实皆山,那座著名的〃乳塔〃也遥遥在望。

    塔下面有几个卖名信片的孩子,当我们登上马车,居然还在后面追赶。不知道辛荑说了什么,使纠缠她的姑娘转移目标,对我发起进攻。我拿出200基亚给她,说不要明信片。但她摇头拒绝,倒是出乎意料,只好由她挑了一张给我。

    一座完整的缅甸寺庙建筑群包括佛塔、庙宇、经堂、僧院和戒坛,通常塔和庙对外开放,供信徒们参拜,其余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