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嗲U庑┤思乙淮温虻牟换岫啵簿褪巧偕俚某⒁怀⑾省P》访且埠芰榛睿热缢迪柿饨且膊槐卣锏穆簦思姨羯弦恍“眩且部铣屏寺簟<确奖懔舜蠹遥且惨虼俗饲�
“新鲜的菱角。新鲜的莲蓬莲子,御赐/石牌楼连家荷塘出产的菱角、莲子……”
一时间,城镇的大街小巷。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叫卖声。
连守信还和五郎往府城里去了一趟,给沈家送去了一车的鲜菱角、鲜莲蓬,还有鱼塘里挑的最肥的鲜鱼。
沈家并未将东西作价,而是回了许多的礼回来,并说好了日期,让连守信再送一车去。据说,沈府的那些女眷,都极喜欢鲜莲蓬和鲜菱角。
“六爷在家没?”连蔓儿就问五郎。
“在家, ……六爷对鱼倒是平常,鲜莲子和菱角他挺喜欢的。”五郎就道。
鲜莲子和鲜菱角在这盛夏吃。味道清香不说,还最能清热消暑。
“那小胖那?”
“他都喜欢。”五郎就笑了,“还跟我抱怨,说是在家不能出门,特别想看咱家荷塘现在是啥样。……还问了大花、大胖和小胖……”
连猫猫狗狗都问到了,这沈小胖也真是。连蔓儿不由得莞尔。
鱼塘和荷塘的出产都卖了一段时间,这天傍晚,一家人就坐下来清理账目。
“鲤鱼卖了一千二百斤,草鱼卖了八百斤,鲫鱼卖了四百斤,白鲢鱼是七百斤,花鲢鱼六百斤,桂鱼三百斤……”连蔓儿将每天记录的账目合计起来,“一共收入折合银子是五十七两八钱。”
连蔓儿又将当初开挖荷塘和采买鱼苗的账目拿了出来,和小七计算鱼塘和养鱼的各项成本。最后得出,将大部分的成本都摊到这些收入当中,她们的纯收益还有四十八两。
而鱼塘里,还有一半的鱼没有卖,可想而知,等那些鱼都卖出去之后,连蔓儿家的收益会有多少。
“那这菱角和莲蓬那?”张氏就问。
连蔓儿和小七就又翻另外的两本账目。鲜莲蓬,一共卖出一千个,鲜菱角卖出一千五百斤,这个收入合计有五十二两五钱银子。开挖荷塘的费用,以及平时照管的费用已经摊入了上面鱼塘的收入中,只需要减去莲藕种和菱角种子的成本,就是她们从荷塘中得到的纯收益。连蔓儿计算出来的纯收益为四十二两银子。
因为鱼塘和荷塘的成本都摊销在了这两笔收入中,那么这一年将来再卖鱼、卖莲子、菱角、鸡头米、尤其是莲藕的钱,就完全是纯收益了。
莲藕还一点都没有卖,而那一塘的荷叶也能卖给药铺。一家人想到那个收益可能的数字,都不由得两眼发亮。
“没想到,这鱼塘和荷塘,还真挣钱啊。”连守信感叹道。
“那当然了。”连蔓儿笑着点头。做地主,光种地可不行,只有不断的发展副业,才能带来滚滚的财源。
第五百零四章 送菱角
卖了这些天的鱼、鲜莲蓬和鲜菱角,连蔓儿家挣得纯收益合计九十两银子。而且,估计到了秋末,最后收获的时候,这个数字还要翻上几番。一家人自然是高兴,干劲更足了。
连蔓儿家鱼塘和荷塘里的这些东西,鱼还可以在别的地方买到,但是这鲜莲蓬和鲜菱角却只有她家有。虽是种来就是为了谋利的,但张氏还是送了点给几乎亲近的人家尝鲜。
吴家兴家,王幼恒、王举人家这都不必说,肯定是都有的。即便是村里,张氏也挑着送了几家。
这天过了晌午,太阳没那么毒辣了,连蔓儿正和连枝儿坐在院子里的阴凉处做针线,张氏就提了个篮子从外面回来了。
“蔓儿,你先停停手。”张氏就对连蔓儿道,“把这菱角给你大姨奶家送去。”
张氏说着话就将手里半篮子刚摘下来的菱角递给了连蔓儿。
这两天是听人说二丫的奶奶因为天气太热,身子不大舒服,吃不下饭。这菱角剥了,加一些米熬粥,最是清香宜人,可以解暑气,益脾胃。
连蔓儿就答应一声,将手中的针线放回针线笸箩里,接了张氏手里的篮子出门来。连枝儿因为年长,又是定了亲的人,再加上生性就安静,没连蔓儿那么外向,所以家里像这样要往外跑的活计,一般都是让连蔓儿做。
连蔓儿对此并没有意见,就算没有上面的原因。连枝儿的针线做的比她好,让连枝儿多些工夫、安心地做针线,她也是愿意的。现在她脚上这双绣鞋,鞋面上的精致的绣花还是连枝儿给她绣的。
走过跨院。大胖和小胖就汪汪叫着扑了过来。这两只到了连蔓儿跟前,就猛摇尾巴,仰起头冲着连蔓儿撒娇地呜呜。如果站在这里的是小七。这两只肯定是要往身上扑的。每天小七放学,这两只都要在小七身上挂一会才肯下去。
其实,一开始,这两个家伙也是这样对连蔓儿。是被连蔓儿连续下狠手镇压了几回,它俩才学的乖了“文明”了。
狗狗这种生物,就是喜欢和主人各种身体接触。
连蔓儿就伸出手,在大胖和小胖毛茸茸的头上揉了揉。
“乖。晚上有肉骨头吃。”连蔓儿笑道。
连蔓儿放开了手,大胖和小胖也不走开,就都用脑袋蹭连蔓儿。这也是连蔓儿给它们养成的习惯,如果她揉这两只的头,这两只才敢用头往她身上蹭。
“二小姐。这是要出门?”长工老张就陪笑着问道。大胖和二胖本来是在鱼塘那边,是跟着老张回来拿东西的。
“是,去村里一趟。”连蔓儿就道。
“二小姐有啥事,就吩咐一声。俺们正好有空。”老张就又道。
“这事不用,你忙你的去吧。”连蔓儿就往院子外走,大胖和二胖就都恋恋不舍地跟上来。
那就干脆带着吧,连蔓儿想。
“我把它俩带走了。”连蔓儿冲老张打了个招呼,就带着大胖和二胖出了门。
一路进村,连蔓儿是慢悠悠地走。大胖和小胖就围着她跑前跑后的,时不时还凑到她跟前,求抚摸。
从连家老宅门口经过,连蔓儿见大门半开着,就往里面看了一眼。
连叶儿正提了一桶猪食往门口走,看样子是打算喂猪。
大胖和二胖都来过老宅。也认识连叶儿一家人,因此就都汪汪地叫了起来。连叶儿听见叫声抬起头,就看见了连蔓儿。
“蔓儿姐……”连叶儿忙叫道。
“叶儿,你先忙着,我去趟咱大姨奶家,一会回来找你玩。”连蔓儿就冲着连叶儿招了招手道。
“哎。”连叶儿忙点头应了。
从老宅门口走开,往前走就是一个十字路口。这路口往北走是通向后街的,同时可以到达二丫家,而往西走,就是英子家。
英子的爹就坐在自家大门前的大石头上,敞着怀,正在乘凉。
连蔓儿一眼瞧见,暗暗皱了皱眉,就只装作没看见。自那次英子的爹和娘要去她家陪客吃饭,和连花儿起了冲突,后来让她叫来长工给赶走了之后,英子的爹还找过一次连守信,并且还打发了英子的娘找张氏。
张氏没给英子的娘面见,连守信对英子的爹也没客气。无机可趁,再加上也许是英子给的钱还没花光,这两口子倒消停了许多。
连蔓儿瞧见了英子的爹,英子的爹也看见了连蔓儿。
“闺女,你爷又往家里捎信了没?”英子的爹坐在大石头上,扯着嗓门喊道。
连蔓儿就知道,英子的爹这是故意这么大声的,为的不是让她听见,而是让村里左邻右舍的人听见。不过是为了重复一件事,他跟老连家关系不一般。
连蔓儿没有应声,只是跺了跺脚,指着英子爹,嘴里发出一声尖利短促的唿哨。
大胖和二胖嘴里就吠叫起来,气势汹汹地朝英子的爹扑去。没错,刚才连蔓儿的那一声唿哨,就是向这两只发出袭击的命令。
她和小七将这两只小奶狗养的这么大了,可不是只想着给它们吃好了,打理了干净了别的就不管了。要了这两只小奶狗过来,是为了看家护院。为了这个,连蔓儿和小七可没少下功夫。
一开始,在人们看来像是玩笑似的训练,日复一日下来,终于有了成果。
就比如现在,听到攻击命令的大胖和二胖,迟疑都没有,就去扑咬目标了。
别看这两只还只是半大的小狗,但是那一身健壮的肌肉,张开嘴露出来的雪白、尖利的牙齿,还有那凶悍的叫声,可不是一般人敢面对的。英子的爹眼瞅着大胖和二胖冲他去了,唉呀妈呀地怪叫了一声,跳起来,就往门里跑去了。
也就是他坐的地方离门近,要不然,他还真跑不脱。他刚跑进门里,将柴门关上,大胖和小胖就追到了。
两只扑到柴门上,一边用前爪在柴门上挠,一边冲着里面的英子的爹吠叫。
狗爪子将那柴门挠的咔哧咔哧响,听着就非常的耍偌由狭街还返闹亓浚遣衩叛劭醋啪鸵豢爸馗海∫∮沽恕�
英子的爹再柴门里面早吓的两腿站站,嘴里连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了。
连蔓儿看着火候差不多了,这才又发出一声略长的唿哨,将大胖和二胖叫了回来。
再往那门里看,已经看不见英子的爹了。肯定是吓趴下了,连蔓儿暗笑着想。
“做的好。”连蔓儿摸了摸大胖和二胖的头。
…………
到了二丫家里,二丫的奶奶和娘都在。
“我娘听说我大姨奶不大爱吃饭,刚摘了点菱角,让我送过来。也给叔、婶子们尝尝鲜。”连蔓儿将篮子递过去说道。
“哎呦,咋送这精贵的东西啊,你们家这也是卖钱的。”吴玉昌媳妇忙推让道。
“可不是,我这也就是苦夏,连个病都不算,过两天就好了。还让你娘这么惦记着。”二丫的奶奶也道。
“大姨奶,苦夏就吃这个好。大姨奶,婶子,你们就别和我们客气了。”
客套了一番,吴玉昌媳妇才将菱角收下了。
“你们这日子算是过起来了。”二丫的奶奶就和连蔓儿唠嗑,“你爹和你娘都能干,好人有好报。你们几个也大了,你哥再考出来,你们家啊,那才真叫四角俱全,谁家也比不了的日子。”
又说到菱角。
“这个东西,我还是小时候见过一次,是晒干了的,有人从南边给带过来的。那时候我记事儿了,你奶怕都不记得了。那时候,老周家也过的是大日子。”说到这,二丫的奶奶就叹了一口气,“……不作法,都败花了……”
听她说起她娘家的事,吴玉昌媳妇和二丫母女两个就谁都不插话。
连蔓儿则是侧耳细听。周氏和二丫的奶奶都是没有娘家人来往的,周氏从来不说她娘家的事。连蔓儿所知道的,也是从众人的只言片语里面透露出来的信息。
周氏娘家原来是大户,非常富有,但是在周氏的爷爷那一辈,就败落了,原因是周氏的爷爷吃喝嫖赌,将偌大的一个家业给败了。
吴家在这青阳镇来说,也算是一大户。吴玉昌的爹在娶亲的时候,也是地主,家里有不少的房舍和田地,只是后来也败落了。不过现在,吴玉昌家还是村里能数得上的,日子过的好的人家。而连老爷子当时娶周氏的时候,也是人生最兴头的时候,在铺子里混的风生水起,手里积攒了许多的银钱。
由此可见,周家那个时候即便败了家业,但毕竟有老底子在,所以这堂姐妹两个才能各自嫁进吴家和连家。
看吴玉昌的相貌并不像二丫的奶奶,那么可以推断,吴玉昌的爹长的是相当的体面。而连老爷子在年轻的时候,也肯定是个高大、俊朗的男人。
连蔓儿从没听过周氏有什么嫁妆,依周氏的性情,若是有体面的嫁妆,肯定要时常放在嘴边的,那也就是说,周氏嫁过来的时候,是没什么嫁妆的。
这个年代做亲,都要讲究个条件相当。周氏能嫁给里连老爷子,仅仅是她自身的相貌不错是不够的,她另外还应该有一个吸引连老爷子的条件……
第五百零五章 午后
而这个条件,应该就是周家的家世,即便败落了依旧体面的家世。
周氏之所以与连老爷子成亲,还是二丫的爷爷和奶奶在其中牵线搭桥。这件事连蔓儿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因为周氏一和连老爷子闹翻了,哭闹起来,就要骂一顿二丫的爷爷。说要是他当初把连老爷子吹得天花乱坠,她也不会嫁给连老爷子,受了一辈子苦云云。
周家那边,应该也不是就一个人没有了。可这些年,却从不与三十里营子的这两位姑奶奶来往,其中应该有什么缘故吧。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