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李大人呀,您是不知道呀,军粮是早就送过来了,只是路上被倭寇给劫走了,还死伤了不少人,这些军粮是我七拼八凑才弄来的。”谢孟亭苦笑着说道。、
“遭遇倭寇?”李旺祖一愣,然后说道:“好了,只要人没事就好,现在军粮也算是按时送到了,你也该松口气了。”
“可不是嘛!要是误了大人的军机,小老二就是死了都赎不了罪呀。”谢孟亭擦了擦额头额汗,一颗心这才落了地。
“嗨!说那丧气话干什么?”李旺祖安慰道。
“李大人,军队这是要开拔?”程仲好奇的问道。
李旺祖的笑容马上就收敛了,他看向程仲,目光中带着审视,虽然只是军需官,但是那种见惯生死的威严还是让程仲感到压迫!
军队行止那是军事秘密,是不容泄露的。谢孟廷懂的规矩,虽然和李旺祖熟悉倒也没有问。
而程仲则没有在意,见到李旺祖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便开口问道,却没有想到犯了忌讳。
“李大人,这是小侄,一直仰慕戚将军,这次是跟着我来见见世面的,不懂规矩,大人不要见怪。”谢孟廷连忙说道。
李旺祖的脸色这才好看起来。
说道:“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戚将军刚刚剿灭了会稽城下的倭寇,军队很快就要开拔了。”李旺祖轻描淡写的说道。
倭寇被剿灭了?明军大获全胜?
程仲愣了一愣。
然后又对李旺祖说道:“李大人,可否借您的笔墨一用?在下有一副对联想请李大人转呈戚将军。”
“对联?”李旺祖面色怪异。如果程仲有别的要求,李旺祖自然一口拒绝,但是送对联这件事,李旺祖还真不好拒绝。因为戚继光虽然是个将领,但是平时就是喜欢和读书人打交道,现在军帐中还坐着一位呢。
“在下别无他意,只是想表达对戚将军的敬仰之情而已。”程仲见李旺祖迟疑,又连忙说道。虽然很想见戚继光一面,但是程仲也知道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秀才,而戚继光军务倥偬,如果强求,不但让谢孟廷为难,而且也显得不知进退了。
“那好吧,小哥请跟我来。”李旺祖将程仲和谢孟廷二人引进里屋,让属兵拿了笔墨纸砚过来。
程仲想了像,然后挥毫泼墨,写下了酣畅淋漓的一副对联:
“武威贯东南,海晏河清,赖将军手提三尺;义举铸春秋,兰薰桂馥,感赤子心仪十分!”
这幅对联是程仲后世后然看到的,此时写下来确实应时应景。
戚继光刚刚取得了对倭寇的大捷,此副对联当是祝贺。虽然海晏河清等语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却表达了程仲对戚继光的敬仰,算是拍拍马屁了。
李旺祖是个粗人,平日里就知道用笔蘸墨在粮草簿上打勾划叉,除了自己的名字,大字都不认得几个。而谢孟廷虽然是识文断字的,但是对于对联中的含义也是知之甚少。
就在满腹狐疑中,对联被送了出去。
事已至此,谢孟廷的责任已了,一场大祸消弭于无形,全身轻松。
“贤侄呀,感激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之前因为要赶着把军粮送到,所以连一顿好酒都没有招待,现在事情已了,我想请车队所有的兄弟好好喝一杯,你看怎么样?”谢孟廷说道。
车队中有一半是漕帮的兄弟,因此谢孟廷做什么都会先征求程仲的意见。
“如此最好。”程仲喜道。漕帮中大多是一些好酒好肉的汉子,这几天为了不误事,所有人都不允许喝酒,此时恐怕肚里的酒虫早抗议了,好好的请他们喝喝酒,也算是个答谢。
“好!我这就让人去会稽城最好的酒楼订上二十桌!”谢孟廷在宁波城大赚特赚,可不在乎这点小钱。
程仲看了一眼军营,心中有些失望,最终还是没能和戚继光见上一面,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正当程仲和谢孟廷往外走之时,中军官却快步走了出来,高声说道:“华亭来的程仲程先生请留步!”
第74章 马屁
中军官快步走出:“华亭来的程仲程先生请留步!”
程仲霍然转身!
也许是即将开拔的原因,中军帐中的布置非常简单,大帐中甚至没有扈兵。
正中的座椅空置着,右侧的一排座椅上并排坐着两人。
一人年龄在五十岁上下,儒生打扮,须发灰白,精神矍铄。另外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身高体壮,勇猛有力,却没有给人粗豪的感觉,想来便是戚继光了。
程仲进账的时候,两人正在说话,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
“华亭程仲拜见戚将军。”程仲施了一礼唱喏道。
戚继光抬起头来,看了程仲一眼,笑道:“你就是程仲?”
“是。”程仲没有多说,只是简单的应了一声。
“嗯,不错。”戚继光赞了一句:“很精神,就是文弱了一些。你是读书人?”
“是,在下忝为秀才,末学后进不值一提。”程仲口中虽然说是末学后进,其实颇有些自矜的成份,毕竟以他的年龄能成为秀才已经很不容易了。当然,比起戚继光这样一位年轻将军还是差了不少。戚继光此时不到三十岁,已经是参将一职,放在后世那都是师一级的干部,应该是少将了。
对于程仲年纪轻轻便中了秀才,不仅戚继光没有在意,连那老者也一点都不觉得如何。程仲并不知道的是这位老者可是大有来头,比起他来,程仲这点成就确实不算什么。
“对联写的不错。”戚继光又说道:“不过我戚某可当不起呀。海晏河清,这是戚某毕生的愿望,可是谈何容易呀!以后还是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多学些本事也好报效国家,造福百姓。”
戚继光虽然是允文允武,但是在军中呆的久了,说话也就不会那么文绉绉的。
程仲本来以为戚继光是吃了自己的马屁觉得舒服,特意要见见自己,表扬几句的,却没有想到浑然不是那么回事,戚继光的话语中竟然还带了几分告诫和教训。
这让程仲的心中嘀咕,怎么回事?难道是自己的马屁没有拍好?拍到马蹄子上去了?如果是戚继光并不喜欢自己送的对联的话,那又何必把自己叫进来呢?难道只是为了教训自己几句?
程仲不知道的是,此时在大帐的后面正有两双眼睛盯着他呢。
“就是他?”说话的是一个女人,不到三十岁的年纪,面目姣好,但却一身戎装,腰悬长剑,很是英武。她便是戚继光又敬又怕的原配正室王氏!
关于王氏和戚继光,历史上留下很多的传说,其中很有趣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抗倭名将戚继光是个妻管严,很受王氏的气,戚继光武功很高,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说几乎,是因为并非真的打遍天下无敌手。有一些人是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不知道谁高谁低,比如说号称棍法天下无敌的俞大猷,连少林武僧都不是对手。也有人是戚继光肯定打不过的,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婆王氏!
王氏将门虎女,小姐脾气十足,戚继光受不了,打不过,所以属下兄弟就出了主意,让戚继光将王氏请到军帐中,而在军帐中预先埋伏数十位军中好手!戚继光一个人打不过王氏,但是数十人一起上,双拳难敌四手,总该能打得过你王氏了吧?到时候戚继光就可以大振夫纲,一次性把王氏打服,以后王氏自然不敢再给戚继**受了。
主意想得很好,戚继光也接受了,将王氏请到了军帐中。
王氏看到军帐中数十位健硕的军士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王氏丝毫不惧,依旧凶巴巴的问道:“找我何事?”
本来仗着人多势众的戚继光腰杆子挺得挺直的,王氏一说话,戚继光便怂了。
但是戚将军毕竟是戚将军,怎么能临阵退缩?
在所有兄弟鼓励的眼神中,戚继光一挺腰,刷的一声拔出佩剑,高声说道:“特请夫人前来阅兵!”
顿时把军帐中所有的士兵臊得都抬不起头。
当然这只是一些民间传说,并不足信,但是王氏英姿也可见一斑。
在王氏身边的也是一名劲装女子,如果程仲看到她肯定会非常惊讶,她的容貌竟然与纪英有七八分的相似!说是双胞胎恐怕都不会有人怀疑。
“就是这后生?虽然是一表人才,只是确实瘦弱了点。”王氏轻声笑道。
“姐姐,你别看他弱不禁风的样子,胆子却着实不小呢!可是姐姐叫他来做什么?要是被他发觉了,那不是都露馅了吗?”那女孩说道。
“能当妹妹如此赞誉的男子,姐姐当然要见识见识了。”王氏说道:“叫他来的是你姐夫,他又怎么知道我们的存在?再说了,即便他真的发觉了,那又如何?”
听到戚继光教训程仲要多读书,报效国家时候,女孩又不愿意了,嘟着嘴说道:“姐姐你看,姐夫又开始教训人了。人家程仲哪里不好了?什么叫以后多用些心思在读书上?要做个书呆子还是怎么的?”
“怎么?这就心疼了?”王氏笑道:“你这姐夫呀,又开始犯浑了,看我回来不收拾他。”
谁也没有想到在外威风凛凛的戚将军,在家中竟然如此的没有地位。不过这也是夫妻间的轶事,在人前,王氏还是很注意给戚继光面子的。
“元敬高才肯定能够得偿所愿的。”坐在戚继光旁边的老者笑着说道,元敬是戚继光的字。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将军志在高远,肯定能一逞抱负的。”程仲说道。封侯非我意思、,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十九岁时写的诗句,此时程仲用来自然又是拍马屁,不过拍的水平很高,不落痕迹。
戚继光果然感到很舒服,哈哈大笑说道:“偶然间的感慨,没有想到竟然被你听了去。来来来,坐下说话,今天午饭就在军中吃吧,加餐!”
本来戚继光得到王氏的授意,这才招程仲来见,否则就以程仲那么一副拍马屁的对联,戚继光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而且戚继光最讨厌的就是文人空谈,而程仲的对联言过其实,这个马屁非但没拍好,反而让戚继光心生厌恶。
本来想说几句话便打发程仲滚蛋的,但是此时一高兴竟然让程仲坐下来说话了。
戚继光和那老者所谈论的正是明军抗倭的事情。
明军长期疲敝,军纪涣散,这是事实。最大的问题是,明军单兵战斗力远逊于倭寇,以多对少还经常落败。
对于戚继光和老者的谈论,程仲并不擅长,后世的那些理论也根本无用,也便抱着藏拙的想法,一言不发,不班门弄斧。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事与愿违的,程仲最终还是说话了,而且说出了让戚继光闻之色变的言语!
第75章 应对
坐在戚继光旁边的老者不是普通人,他姓唐,名顺之,字应德,号荆川,嘉靖八年会员,曾官至兵部郎中、凤阳巡抚,后因触怒嘉靖皇帝被削职回乡。虽然是个退职的官员,但是唐顺之学问精深,特别御倭方面特别有研究,此次路过江南大营特来拜会戚继光。
对于唐顺之,戚继光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迎了进来,甚至将开拔的事情放在一边,和唐顺之深谈抗倭一事。
对于明军单兵作战能力差的问题困扰戚继光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多打少,还败多胜少。
此次,戚继光在胡宗宪处下了军令状才从义乌招募了四千矿工训练新军。其征兵标准的“四要”和“四不要”也是苛刻至极。但是这些义乌兵虽然不畏死,但临阵之时战斗力比真倭还是有所差距,而目前倭酋汪直新死,倭寇打乱,四处搅扰,形势已经不容许戚继光有条不紊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戚继光想听听唐顺之的建议也就显得很自然了。
“元敬呀,你这是考校老夫呢。”唐顺之呵呵笑道:“我刚刚在你的大营中看了一遭,对于如何解决单兵作战能力弱的问题你显然已经有所准备了。既然你问,老夫就说一说自己的浅薄见识,或许对你也有些他山之石的作用。”
戚继光连道不敢。
唐顺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说道:〃要改变这种状况,无外乎三个字。〃
〃荆川先生教我。〃戚继光连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