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的导火线就是中秋事件。中秋之夜杜荣林组织战士驱散围困营房大门的地方人员,隔天事情就闹得沸沸扬扬,孙保田副司令打电话来了解情况,问杜荣林是否开枪了?杜荣林报告说,他不过让战士们在汽油筒里放鞭炮,用的是打鬼子那时的招数。地方人员没有战斗经验,一听响声就吓毛了。当时副司令员还挺高兴,下令说:“无论如何守住大门,特别要管好军火仓库,但是不能开枪。”部队面对海峡对岸之敌,时刻准备战斗,军火库房当然必须看牢,不容地方人员抢夺去用于武斗。副司令员还特地交代杜荣林小心谨慎,说:“现在情况非常复杂。”
当时他们没料到此事竟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地方造反派在闽南各地张贴“打倒杜荣林”标语,到处开会声讨,还把这事一直闹到北京,告状直达中央文革小组,称杜荣林率守备部队介入地方事务,保护走资派,藏匿国民党特务,与群众组织对抗,竟敢开枪伤人。一时如古诗所说:“山雨欲来风满楼”。上级为平息事态,将杜荣林紧急调离部队。看看不能如此了结,终于还是决定杜荣林停职,送后方审查。杜荣林黯然离开前线。
杜荣林并不后悔,他认起真要干的事,从不管风险如何。离开守备团之前,他用自己的吉普车把陈石港送到泉州附近乡下,当年陈石港干“游寄队”时曾在这一带活动,有一些曾同生共死,如杜荣林一样可靠的铁杆老友。杜荣林亲自督车,把陈石港秘密送进一户农家,让他潜藏以待来日。分手时陈石港紧紧拉住杜荣林的手,连声要他小心、保重。杜荣林说:“不怕,反正他妈的还有什么好事要来就让它来吧。”
杜荣林进了一个偏僻山区的部队农场,开始他的隔离审查日子。农场位于闽西,规模很小,二十几个兵,三四百亩地,种水稻,养猪,场区建有一排土坯房,墙未抹灰,夯土地板,摆两张竹床,条件极为简陋,除军事化管理外,与当地地方小农场无异。杜荣林隔离之初颇受优待,给单间,伙食加菜,有时间从事一些简单劳动,不下大田,以“反省交代”为主。除行动没有自由,不得与外界联络外,没有太多其他限制。后来形势渐渐严峻,审查人员换了一批,口径开始变化,不再限于追究文革中指挥失误造成中秋事件问题,审查范围大有扩展,包括他与跑到台湾的岳父的关系,与金门战役中投敌分子王锁柱的关系等等,都要求他做出交代。所有问题汇总而至,杜荣林明白自己麻烦大了。
有一天晚间,杜荣林沉沉入睡。深夜猛一翻身坐起来,身下旧竹床吱地一声尖叫,散架了一般。杜荣林一声不吭,凭息静气倾听,外边田野上有风呼呼吹过。
他的脑子里有一个声音,也许是在梦中。他觉得那是女儿的声音,她在叫爸爸。
后来他才知道,那些日子,女儿杜山果然找过他。杜山并不知道父亲此刻呆在山沟中一间土坯房里,身下旧竹床在吱呀发响,以为他是在某一家兵工厂里忙碌工作。杜荣林停职审查是军内的决定,不对外公布,家人并不知情。杜荣林离开守备团后一直未能获准返家,只留了封信让有关方面转交家人,信里说自己奉调闽西一家保密单位工作,留了一个通讯地址,称“35信箱”。该信箱为杜荣林未到任的兵工厂的通讯代号。杜荣林特别交代说,由于保密工作要求,一段时间里不要联系。什么时候可以联系他会告知。但是杜山等不及了,有一天她守在邮电局打了一整天电话,通过长途总机一站站接转,一次次询问,千辛万苦找到所谓的“35信箱”,该信箱的电话员对杜山说:“这里没有杜荣林。”
杜山只得放弃电话联络。她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寄往“35信箱”,这封信用了几年时间才送达杜荣林之手。
事后杜荣林总想,当时杜山要是能跟他联系上,事情可能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劫数。
那几天里,杜荣林浑然不觉中,他的家庭在数百公里外遭受一场冲击:秦之川的名字突然出现在大字报上,被公诸于众。时地方上开展“清理阶级队伍”,沿海一带,凡与海外、台湾有关联的人与事无不受到高度警惕和特别关注,人们互相揭发,无数家庭和个人的隐秘被一一曝光。杜家难以幸免。
杜山受到了莫大冲击。有一天她在学校召集红卫兵组织头头开会,一位特别激进的高中女生突然发难,说杜山没有资格继续代表本组织出头露面,因为她的家庭有问题。杜山总说自己的父亲是军人,却从不说起自己的母亲、外婆和外公。为什么?因为她外公秦之川是国民党军官,1949年畏罪潜逃去了台湾,去台后还经常跟大陆家人秘密联系。杜山的父亲杜荣林也有问题,因为保护国民党特务,镇压群众运动,已经被撤职审查。
杜山整个儿懵了。她从来不知道世上有个什么秦之川,从来不知道这人跟自己还有关系。杜山跟外婆和妈妈一向格格不入,文革以来总住在学校里,很少回家,特别是父亲调闽西后,她就再没回过家,因此外头大字报沸沸扬扬,她是一概不知。
她去看了那些大字报,回家追问妈妈。秦秀珍承认了秦之川的存在,却一口否认互有联系。她说:“这些事你们孩子还不懂。”杜山跑到邮电局,打了一天长途,试图找到父亲,跟他说说这里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未能联系上。末了她给父亲写了封信。杜山在信中说,她从来都相信爸爸,不管大字报怎么骂,她都绝对相信爸爸。但是她不信任妈妈,不是因为妈妈偏心或者其他什么,那都不要紧,关键是她从来都认为妈妈虚伪,包括妈妈给她做好吃的,说是关心,其实也有引诱,让她意志不能坚定。她也一直对外婆有看法,早就觉得外婆不对劲,就像童话里会读诗,会说假话的狼外婆。以前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感觉,现在才有些明白了。杜山问爸爸为什么早不把家里的事情告诉她,那回学校宣传队到部队慰问演出,她曾经告诉爸爸外婆不正常,爸爸仍然什么都不说。也许爸爸有爸爸的道理,但是她还是觉得不管怎么说应当让她知道。她非常想跟爸爸谈心里的想法,这种想法她跟任何人都没法说,可是爸爸不在,她只能自己思考,自己做出决定。她要把事情彻底搞清楚,不让它像根鱼刺似的梗在心头。如果她错了请爸爸原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章 逢劫难(8)
她把信寄往“35信箱”,回头带着她的“前线红卫兵团”采取了行动。
她抄了自己的家。行动时间挑选在上午,这个时间秦秀珍在医院上班,可以避开彼此打照面的尴尬。行动之前,杜山把大弟弟杜海找来,要弟弟跟她一起造外婆和妈妈的反。杜海是初一年学生,知道造反怎么回事,他瞪圆双眼,一言不发。杜山一挥手不再勉强他,只吩咐道:“你把小路带到外边转,中午以前不要回家。”
他们从王碧丽的匣子里搜出了一些旧照片,其中有张旧日全家福,照片正中立着一个身着国民党上校军服,威风凛凛的中年男子,身边站着穿旗袍花枝招展的王碧丽,还有一个是中学生模样的秦秀珍。照片中的军官无疑就是所传的秦之川。照片背面录有一首词,词句悽婉:“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王碧丽的笔迹,录的是唐人林逋的《长相思》。
这张旧照片对杜家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
三天后,杜荣林被带离部队农场,坐上一辆军用吉普,从闽西奔往东南。
同车有两位军官,他们奉命护送杜荣林即返回闽南。
“上级命令给你四天时间,回家把事情处理清楚。你要沉住气。”他们告诉杜荣林,“你妻子死了。”
“不可能!”
“是畏罪自杀。”
震惊之余,杜荣林无法相信。
他认为妻子不可能自杀。他们这个家庭最大的麻烦就是跑到海峡那一侧的秦之川,秦秀珍碰上的灾祸只可能与秦之川有关。但是这麻烦再大也不会致她于死地,因为这是一个老麻烦,十多年来他们不断为之所困,早已心中有数,思想准备充足,再怎么折腾也不会让秦秀珍精神崩溃去一死了之。秦秀珍是个很好的儿科医生,工作认真,医术上乘,心眼好,为人低调,无论在医院还是在街坊中都很有人缘。她在家里有个自备药箱,三更半夜里,邻人孩子突发急病,连夜上门求助秦医生,她衣服一披就出门,菩萨般有求必应,从不推辞。她这样的人不会树敌,她不是引人注目的当权派,充其量就是有一个把家人丢弃跑到台湾去的父亲,在最激进的造反派眼中,抓她这样的人也不会有太大意义。他们会斗她,却不会也不必把她往死里整。
是什么天大的理由要让她抛夫弃子,选择离去?
杜荣林满心痛切,一路东去一句话都没有,脑子里翻来覆去只有当年,当年他在昏迷中,耳畔有一声轻柔的声响:“轻点,他会痛。”
此刻他已经整个儿麻木了。感觉不到痛,只有一种直入骨髓,寒彻心肺的悲伤。
第八章 东南流窜
1.
罗进服刑的地点在江西南部深山里,那里有一些劳改农场,聚集着各类被判了罪的人。罗进在劳改农场常有一种做梦之感,因为此地山水和语言他相当熟悉,百无聊赖十分亲切。赣州离此不远,罗进曾在那里生活过,十多年前他带刘小凤和女儿随败军溃逃时,曾一起乘车穿过这一带山水。
罗进没有表露任何一点异常,没有谁知道他鸡零狗碎跟本地有许多私人关联。在被捕后的审讯中,罗进只说自己是台湾高雄人,光复后进入国民党军队,派到大陆参加内战,以后撤回台湾。他自己不说,就没有谁知道他的底细,包括他那些“###挺进军特别支队”的队员。这些队员里,除上尉副支队长和另一个士兵因拒捕被击毙外都捡了条命,几个家在大陆的士兵在审讯程序完成后很快获释,几个军官被判了刑。罗进是支队长,本次窜犯骚扰的主犯,尽管被包围后没有抵抗,非常麻利地率部缴枪投降,审讯后却予重判,处十年徒刑,审讯人员说他不老实。罗进在受审时只说给他的任务是进入闽南山区相机行事,建立秘密据点,没有具体目标,没有潜伏在大陆的接应人,让人觉得他的这一次窜犯就像小孩游戏似的随心所欲。审讯人员认为罗进隐瞒了一些重要东西,却也没办法彻底搞清。特别支队里只有罗进一个人知道任务和目的,他不说,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
罗进在劳改农场里做大田劳工,成天跟一队犯人在看守人员监视下扛着锄头下地劳动。罗进干活非常卖力,说话很少,时常木着个脸,从不给看守和管理人员找麻烦,也不跟其他犯人生事,从一开始就是个超级模范囚徒。没有谁注意到他劳作之余总在观察周围情况,木纳的眼睛里时而会闪出一种阴阴沉沉的光芒。
罗进在寻找缝隙。他认为只要有心,任何地方甚至石头蛋里都可以找到缝隙,罗进所呆的这个劳改农场在防卫方面更不可能无懈可击。作为一个为囚徒提供劳动场所的农场,必须拥有大片无法用铁丝网尽揽的水田、山林和道路,防护水平远不能像面积相对狭小的监狱那般严密,且非常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侵扰。一个关在牢子里的犯人最多指望老天来一场大地震,如果侥幸没被压死,他就有可能越残壁而出,逃之夭夭。而一个在劳改农场干活的犯人则可以指望各种天气,无论是暴日、风雨还是雷鸣,都可以为别有所图的犯人创造机会,提供条件。
罗进不动声色地准备潜逃。对他来说,十年的刑期太长了一些。罗进已经有过一次成功的潜逃经历,那一次他从九弯逃出包围圈,从闽西入粤东,再偷渡香港。他知道如今情况已经大变,共产党已经建立稳固的统治,军队和民兵在东南前线地带编织的防备网已经非常紧密,几至水泄不通之境,他的这一次潜逃绝不可能喝稀粥那么顺溜,罗进从自己率领的特别支队迅速覆没过程中十分刺骨地深切感受到这种状况。但是他还是打算冒一次大险。他决定离开台湾,离开吴淑玲潜回大陆,不是为了到劳改农场帮共产党种地来的。
。。
第七章 逢劫难(9)
罗进悄悄察看地形,他认为本农场北部是薄弱环节。这个农场南部山间有一条公路,是通往外界的便捷通道,但无疑也是防范最严密的方向。农场北部有一片断崖,崖下有一条小河,罗进估计小河穿越群山后将汇入赣江的某一条支流。由于断崖难以攀越,不是一个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