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我不是说过吗,三五年内不结婚,你怎么又……”
“孩子,你在学堂时妈不提这事儿了,眼下你念不成书,娶了媳妇也有个伴儿,在咱们屯里,象你这么大岁数,那个不抱儿子了,噢,你是想娶田姑娘吧?要能娶过来,你爹也给你操办。”
杨天顺回校前,母亲几次问到田虹,还想接田虹来家住些日子,杨天顺对母亲说,他与田虹是一般交往,天顺妈不相信,现在母亲又提起这个话碴,真让他哭笑不得,他不想再解释了,反正他不点头,母亲再张罗也没用。
天顺妈唠叨着,见儿子不出声,怕话说多了,儿子不高兴,怏怏地走了。
也许是天意吧,就在天顺妈提起婚事不过三天,田虹来到杨家大院。
天顺妈喜出望外,把田虹当成未来的儿媳,拉住田虹的手不放。
淑英忙让杨奎去喊天顺。
连日来,杨天顺在家人的相劝下,心情趋于平静,所思所想也渐入条理,突然间田虹造访这使他着实一惊,想到两人见面,免不了谈起“事变”,他不是怕谈“事变”,而是不想与田虹谈,就目前情形看,两人界线更加分明,他不禁想起田虹说的“假如我们成为敌人怎么办?”那句话,现在应验了,他让杨奎回话说不见,转念一想,也没必要回避,他想去上房,刚欲出门,田虹在淑英陪同下进来了。
“我猜出你不肯认我这个朋友,涎着脸来见你。”
淑英笑说:“你错怪了天顺,他没少念叨你。”
杨天顺不见则罢,一见田虹,心中涌起阵阵波澜,他竭力控制着,不冷不热说:
“没想到你会来。”
淑英说:“你俩先唠着,小奎,跟妈走。”
屋内只剩杨天顺和田虹,田虹坐下说:
“你不会把我赶出去吧。”
“我的确不愿在我的屋里迎接敌人。”
田虹说:“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史,你的心胸真那么狭小?”
杨天顺想,田虹说的不无道理,他在田虹对面坐下,把糖盒推过去。
田虹不客气地剥块糖,放到嘴里,调皮的神情与事变前一样。
杨天顺说:“如果我没猜错,你来有事吧?”
田虹反问:“你说的事指什么?”
杨天顺语塞。
田虹咯咯地笑了,她看出杨天顺心怀戒备,想缓解一下气氛,再转入正题,这也是做特务的一个手段。
日本人占领太平镇,但无力控制山里,事变后,山里的零星武装,经常偷袭日本开拓团,抢劫财物,前几天,一个日本人组成的采伐队,刚进山里就被一群来历不明的人围住,杀死三个人,并扬言说,以后日本人敢进山,见一个杀一个。井谷率队开到日本人被杀的地方,搜剿数日,也没找到杀人者一点踪迹,留派一个小队保护采伐队。但兵力有限,如此分散不是长久之计。
川岛提出若要山里武装不袭击日本人,必须寻一个有名望的当地人,由他撑住门面,而这个人非杨仁德莫属,他所住的宝和屯连接山内外,山里的木帮,猎户,放山的,都与他有来往,胡子也不敢招惹他,不过川岛又说,杨仁德倔强,不会轻易答应。只能先找借口袭击杨家大院,让杨仁德惧怕,然后再拉拢。
田虹反对,她有很多理由,其中一条是,她与杨仁德接触过,深知若把他逼急了,他公开反抗,一呼百应,山里局面难以控制,她建议还是以拉为主,既使杨仁德不与日本人合作,只要他不出面反对日本人,也不应惹怒他。
井谷同意,并想知道杨仁德目前态度。
田虹知道这属于她的工作范围,请求前往,在她临走时,川岛意味深长地说:
“你此去又可见到你的朋友杨天顺了。”
田虹不悦说:“川岛先生,对我有怀疑?我与杨天顺交朋友,是出于工作的需要。”
川岛笑说:“开个玩笑,没别的意思。”
田虹也扪心自问过,她不同意川岛意见,除了为帝国利益,真的没有别的因素?不管承认与否,她不能不想到杨天顺,尽管她好长时间未见到杨天顺,但对杨天顺及其家的情况了如指掌,她授意二道沟的开拓团,专人监视收集杨家大院的情报。
田虹关切地问:“你瘦成这样,患的是什么病?”
“心病。”
田虹来杨家大院,是想通过杨天顺见杨仁德,同时她也看出了,杨天顺对其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当然了,就她本意来讲,她也想让杨天顺认识到,不答应与日本人合作,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作为关东军的特务,她对自己所供职的军队最清楚不过了。
“什么病,能对我说吗?”
杨天顺把自己在长春所遇及刘英的死讲了一遍,供以揭示日军的残暴,使田虹认清日本人的真面目,尽早脱离开拓团。
田虹始初惊诧地听着,待杨天顺讲完,她的惊色也消失了。
“战争是残酷的,你能活着回来,值得庆幸。”
“这种残酷是日本人制造的,他们惨无人道杀死许多无辜的中国人。我虽然活着,但没什么值得庆幸,我只感到愤怒。”
“你要保持冷静。”
“如果刺刀对准你的胸口,你能冷静吗?”
“我起码不会叫喊,那样会丧命的,我要在刺刀还未刺入胸膛的瞬间,尽快地躲避开。”
“那只有投降。”
“难道真没别的办法了?比如合作。”
“何必玩弄字眼呢?刺刀下的合作与投降有什么区别呢?”
田虹想,杨天顺果然不出所料,对日本人有着强烈的反抗情绪,她再婉转劝说,也不会得到期盼的效果,那么只好公开表明自己的意图。
“天顺,我就是为合作而来的。”
“与我?”
“主要是你父亲,也包括你。”
“你代表日本人?”
“是的。”
杨天顺讥斥地说:“你还能记得自己是哪国人吗?”
田虹一愣说:“我……我当然记得。”
“那你就不要对我说这种话。”
田虹思忖说:“我以朋友身份与你谈合作行吗?”
“你若把我当成朋友,更不该为几个钱给日本人效劳,人格比钱重要啊。”
田虹冷笑说:“高谈阔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不把你看为朋友是不会来的。”
杨天顺也冷笑说:“我让你失望了。”
“天顺,你太固执了,你知道你和你的家所面临的处境吗?日本人已成为东北的主人,张学良都败入关内,日本人还会把你们的小小大院当回事?”
“你在威胁我?”
“不,是衷告。”
“我看你是来下战书的。”
“随你怎么想吧。”
“那我的回答是八个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杨天顺慷慨激昂,他并不象母亲所说被日本人吓傻了,他头脑一直是清醒的,他因忧伤和压抑才沉闷的。
田虹见谈僵了,不想再谈,她不是怕,而是不愿听到杨天顺说出更多的刻薄话,加重她的心理负担,她黯然半响说:
“天顺,我真担心,你这样下去,会引来杀身之祸的。”
杨天顺火气未消说:“谢谢你的好意,我险些死去,已不把生命看得那么重要了。”
田虹内心敬重杨天顺书生气十足,又不乏男子汉刚烈的性格,她想,她要是个中国姑娘,肯定会与他站在一起,想到这儿,一种从来未有的诀别之念油然而生。她无比珍惜地说:
“天顺,我们好不容易见面,别再争吵了。”
杨天顺之所以这样担诚地暴露自己,是因为他在心底处还把田虹视为朋友,他想不通田虹为什么甘为日本人效力,若说她糊涂盲目,从另个角度分析她的话也不无道理,是受日本熏陶太深?不,以她参加开拓团的年限,不可能同化到这种程度。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至此杨天顺也未怀疑田虹是个日本人。
田虹又问:“天顺,你真把我当敌人看待了。”
杨天顺想说是,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他知道若那样说,不但伤了田虹,他的心也不会好受的。
“你怎么不回答呢?”
杨天顺长叹说:“你让我说什么好啊?”
“说心里话。”
“我从没把你当成敌人。”
田虹眸子一亮说:“那就是说我们还是朋友了。”
杨天顺不想欺骗田虹,也不想欺骗自己,说:
“是朋友。”
田虹眼中泛着晶莹的东西。
杨天顺不敢正视田虹了,她是他有生以来第一位异性朋友,但潜在的意识又极明确的告诉他,这位异性朋友最终不能与他为伴,他为此感到痛苦和悲哀。
田虹带着满足和绝望走了,杨天顺送她到屯外。
田野的庄稼已收割,一片凋零,一片狼藉,天空昏暗,几只觅食的鸟鸣叫着,让人听了心酸。
两默默地走了好一段路,什么也没说便分了手。
txt小说上传分享
血证(24)
二十四
日军没有袭击杨家大院,但二道沟拓民的挑衅从未间断,一次杨家大院粮车经过二道沟时,马拉下粪,拓民围住粮车不让走,逼车老板用手把粪拾起来,车老板不从,拓民打得车老板头破血流。杨天福得知,欲带炮手去二道沟找拓民算帐,被杨仁德喝住,他让刘小帽吩咐粮车,今后绕二道沟而行。杨天福说父亲胆小,不该那么怕日本人,他气不过,在宝和屯外设下卡子,扣下二道沟拓民进山拉柴大车,杨仁德知道了,喝斥儿子撤掉卡子,他对儿子说,今非昔比,事变后,以杨家大院和宝和屯的力量,与日本人对抗,那是鸡蛋磕石头。他主张能忍则忍,不要惹起祸端,但暗中也做着准备,托在省城朋友,又买了三十多棵快枪和子弹,增加了炮手,他已打定主意,日本人把他逼急了,强夺他的家业,他就与日本人拚个鱼死网破。他还派刘小帽联络周围屯子的大粮户,暗中抱成团。刘小帽跑了一圈回来说,不少大粮户已通过孙贵发与日本人挂上勾,将粮食低价卖给日本人。杨仁德暗惊,他想亲自找那些大粮户唠唠,又怕此事让日本人知道,引火烧身。
他恨日本人,不是日本人无缘无故来这儿折腾,他现时的家产,够吃几辈子了。记得天顺曾对他说过,日本人霸占东北,对每个中国人都将是一场灾难,当时他不信,而今天顺的话应验了。他虽还没陷入灾难,所面临的选择也够犯愁了。去奉迎日本人?那样做实在违心。他想找天顺唠扯,听听天顺有什么高见,可一见天顺整天愁眉不展,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杨天顺自田虹来后,逐渐从忧郁中醒来,开始注意打听时局消息,他让全生堂的董二鬼头收集报纸捎回来,虽说这些报纸已由日本人操纵控制,但杨天顺是个读文学的大学生,从报缝中能读到有价值的东西,他消沉时,以为事变后东北成了一潭死水,现在才知道,很多中国人,不甘当亡国奴,正奋起反抗。东北军将领马占山,崛起于黑龙江,在嫩江桥与日军展开激战,击毙击伤日军六仟多人,大灭日本的嚣张气焰。吉林的冯占海,李杜也揭竿而起,四处出击,与日军周旋。辽西的黄显声,郑桂平组织救国军,还有南满的共产党游击队,号召民众,燃起抗日烈火。一些民间团体,如大刀会,红枪会,也走入抗日行列,他们虽然没有明确的纲领,但喊出的共同口号是,把东洋人从家门口赶出去,连一些打家动舍的胡子,也认为日本人是与他们抢地盘,声称与日本人较量一番。
杨天顺一腔热血沸腾了,好男儿该有一颗报国之心,可是如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他决定到山里与一些零星武装接触,他对家人说出外散心,看望朋友。
山里的各色人物多与杨家大院相识或了解杨仁德的为人和名声,对杨天顺以礼相待,但听杨天顺说起抗日,人们不禁大笑。
杨天顺明白了,人们笑他穿长衫,留分头,拉远了与山里人的距离,后来他一改学生装束,换上短长衣,剃光光的头,娇嫩的下颏,生出短短的黑胡楂,这样他再去山里,人们热情的围住他,听他讲山外的情形,说到拿起刀枪,有的人递过枪,让他露一手,杨天顺窘迫了,在这方面,他是个低能儿。
一个绺子当家说:“小伙子,打仗不能靠嘴头子功夫,等你有了真本事,再提抗日吧。”
杨天顺脸红红无言以对,他回到家,决心掌握山里人说的本事,每天来到屯外山坡,练匣枪,大枪,骑马飞射,双手齐射,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不学便罢,若喜欢什么,就学个精,学个透。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