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作人在回忆儿童时代的生活时,曾写下一组《儿童杂事诗》,其中的《花纸》第二首云:
老鼠今朝也做亲,灯笼火把闹盈门。
新娘照例红衣裤,翘起胡须十许根。
有人认为,“老鼠嫁女”根源于原始社会的鼠图腾崇拜,它反映了人们对鼠既憎又敬、即逐又宠的矛盾心理。在过去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民以食为天”,老鼠偷吃粮食,因此,人们采用“嫁出”的方式将之拒之门外;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家中无鼠光临,则又是自家藏粮不多的征兆,于是,人们又希望家中有老鼠的踪影。
又有人认为,“老鼠嫁女”是一种生殖崇拜。靳文林先生写道:“鼠是‘子神’。民俗以鼠喻子,是作为人类子孙繁殖的象征。故放在‘人日’嫁女,以鼠喻人……‘人日’就是人类子孙繁衍之日……在古老的民间剪纸《老鼠嫁女》中,抬轿的是老鼠,轿里坐的老鼠却是繁衍之神抓髻娃娃,这个意思是不言而喻的。”
史载鼠案
制定法律,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但是,由于各国法律千差万别,它有时竟涉及对动物的审判,并产生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判决。
埃及灭鼠法载明,杀死一只老鼠奖赏5埃镑。菲律宾政府规定,灭鼠最多的妇女将荣膺“美女王后”的称号,并可获得农业机械。印度尼西亚某州要求男性公民在结婚前杀死25只老鼠,并将死鼠上交有关部门“验明正身”。然而,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丹佛法律却规定,虐待老鼠是犯法行为。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曾把老鼠视为同人类平等的社会成员,对于它们糟蹋粮食、扒墙盗窃、传染疾病等恶行,非但熟视无睹,而且还设立动物法庭,指定老鼠的律师为其罪行辩护。
1840年,法国普罗旺斯省农村鼠患严重,农民们向动物法庭提起公诉。奥杰纳主教将此案定为“民事诉讼”,同意受理。开庭时,在场的除公诉人外,还有老鼠的律师西亚利奈,以及23名法官。本来应由被告出庭,可是西亚利奈一开庭就指出:“被告无法出庭。因为第一,农村中的老鼠居住得太分散,无法接到传票;第二,它们都住在深穴暗洞中,传票无法送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被告如果要来出庭,则须穿过森林,翻过高山,涉过河流和沼泽,而这中间的每一步都潜伏着可以使它们丧命的猫、猫头鹰、黄鼠狼等,所以它们根本不能出庭。”
辩论结束后,奥杰纳主教宣布:“缺席的被告们,你们也是神的造
物……我陈述了你们的罪状,祈求神的慈悲,告诉你们该去的地方,不要再在我们这里居住……”
这个“驱逐出境”的判决,立即遭到西亚利奈的反驳。律师郑重声明,法庭要尊重事实,确定每只老鼠的罪行,然后区别对待,绝不能一概而论。法庭无可奈何——这场官司以老鼠胜诉而告终。
据传,我国也有过一起鼠案。明代嘉靖年间,一个太监想讥讽一名御史,便缚一老鼠前往告曰:“此鼠咬我衣服,特擒来请御史判罪。”御史略一思忖,果断判曰:“此鼠若判笞杖、放逐之罪,则太轻;若判凌迟、绞斩,则太重。本官决定判它宫刑。” ——太监就这样讨了个没趣。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鼠与文学
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晋人郭璞的《飞鼠赞》,活脱脱写出了鼠之飞姿:“或以尾翔,或以髯凌。飞鸣鼓翰,倏然皆腾。”
然而,老鼠毕竟有太多的“缺点”,它猥琐鬼祟,恰似人中孬种,因而我国《诗经》的《相鼠》和《硕鼠》两篇,都以鼠兴人,刻画出了天下贪官污吏和无耻之徒的卑劣贪婪和凶残狡诈。《硕鼠》云:
(译诗)
硕鼠硕鼠, 大田鼠,大田鼠,
无食我黍! 甭想再吃我的谷!
三岁贯女, 三年把你养得肥,
莫我肯顾。 你却不把我照顾。
逝将去女, 何时才能离你去,
适彼乐土? 到那安乐好国土?
乐土乐土, 安乐国啊安乐土,
爰得我所? 我的归宿在何处?
……
唐代诗人曹邺的《官仓鼠》,同《硕鼠》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在散文方面,《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也以社鼠比喻小人,意义深远。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害怕什么呢?”晏子回答:“最害怕躲在社庙里的老鼠。”景公又问:“这是为什么?”晏子再答:“社庙是把木料捆扎起来,再涂抹泥土修成的,老鼠在里面打洞后,躲藏起来。人们想用火去熏鼠,又怕烧坏社庙,想用水去淹鼠,又怕冲坏社庙上的泥土。这些老鼠之所以不能被杀灭,是因为它们躲在社庙里啊。国家也有这样的老鼠,他们就是国君左右的小人。对内,他们蔽善扬恶,欺骗国君;对外,他们独断专行,压榨百姓。不诛灭他们,国家会乱,而要诛灭他们,他们却又被国君庇护着、厚爱着,这些人也就是国家的社鼠。”
此外,柳宗元的《永某氏之鼠》,大声谴责了那些“窃时以肆暴”的胡作非为之人;苏轼的《黠鼠赋》,讲了一个老鼠身处绝境而机警逃身的故事;蒲松龄的《大鼠》则向人们指出,要用“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的军法来剿杀老鼠。这些历史名篇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思想道德上,都对中华民族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外国作家中,伊索的寓言《老鼠开会》、匹诺脱的寓言《老鼠和大象》,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老鼠开会》说:一群老鼠开会,讨论怎样通知大家猫来了。在许多建议中,最受欢迎的是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老鼠听见铃声,就可以在猫到来之前躲进洞里。可是在进一步讨论谁去把铃铛挂在猫的脖子上时,却没有哪一只老鼠敢去做这件事情。
汉语中与鼠有关的四字词语形象生动,大多姓“贬”:鼠牙雀角、鼠目寸光、鼠目獐头、鼠肝虫臂、鼠窃狗偷、鼠窃狗盗、鼠腹鸡肠;十鼠同穴、十鼠争穴、老鼠见猫、老鼠过街、两鼠斗穴、投鼠之忌、投鼠忌器、社鼠城狐、穷鼠啮狸、狐鼠之徒、首鼠两端、首鼠模棱、捉鼠拿猫、梧鼠之技、掷鼠忌器、猫鼠同眠、偃鼠饮河、器鼠难投;虫臂鼠肝、抱头鼠窜、虎头鼠尾、狐奔鼠窜、狐凭鼠伏、狐潜鼠伏、狗偷鼠窃、狗盗鼠窃、贼头鼠脑、贼眉鼠眼、狼奔鼠窜、狼贪鼠窃、掉头鼠窜、雀角鼠牙、蛛丝鼠迹、獐头鼠目;以狸饵鼠、以狸致鼠、目光如鼠、进退首鼠、孤雏腐鼠、城狐社鼠、胆小如鼠、掘室求鼠、罗雀掘鼠。
汉语中含“鼠”的俗语数量可观,也颇风趣: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只死老鼠坏了一锅汤;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滚汤泼老鼠,一个也跑不了;猫哭老鼠,假慈悲;老鼠尾巴生疮,有脓也不多;腰里掖个死耗子,冒充打猎的;苍蝇找烘缸,老鼠找米仓;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鼠摆尾巴——小玩艺儿;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鼠舔猫屁——找死;狮子捉老鼠——大材小用;鼠狼生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鼠的故事
古哲智慧
黠鼠赋
《苏东坡集》:
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子夜里坐着,有老鼠在咬东西。他拍打坐床,声音停了。但是,隔不一会儿,咬声又起。苏子让童子拿蜡烛去照,童子发现了一只空袋子,那吱吱的响声就是从袋子里传出来的。苏子惊讶地说:“嘻!这只老鼠被关在袋子里,跑不了啦。”打开袋子一看,里面寂静无声,好像什么也没有。举起蜡烛在袋里搜索,只见里面有一只死老鼠。童子吃惊地说:“这老鼠刚才还在咬东西,怎么一下子就死了呢?先前是什么声音呀?难道有鬼不成?”翻开袋子,老鼠落地,撒腿就跑。再机灵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苏子感叹道:“呀,这只老鼠真狡猾啊!被关在皮袋里,皮袋是坚硬的,老鼠不能够钻透的。所以它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皮袋,用声音来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化神龙,捉住蛟龙,捉取乌龟,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它们,却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变化中,人的智慧在哪里呢?”
我坐下来,闭眼打盹,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对我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了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自己心里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这是不专一的结果。这是你早说过的话,忘记了吗?”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于是命令童子拿着笔,记下了我的文章。
评点:最有智慧的人类,尽管可以“役万物而君之”,却难免被狡猾的老鼠所欺骗,原因全在做事时是否精神专一。专一则事成,疏忽则事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永某氏之鼠
《柳宗元集》: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永州有个人非常在意出生的时辰。他生于子年,而老鼠是该年之神,因此,他特别爱护老鼠,不许在家里喂猫养狗,还禁止童仆打死老鼠。老鼠在家里的粮仓、厨房里恣意糟蹋,无人过问。
鼠们还通过互相转告,跑到这家来大吃大喝。结果,这家人没有一样完整的器具,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全家人都吃老鼠享用后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晚上,它们又偷又咬,追逐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不能入睡。但是,爱鼠之人心安理得。
过了几年,此人把家搬到了别的州郡,另有人住进了他的房子。老鼠依然故我。新主人说:“老鼠是阴暗角落里的害人虫,偷窃捣乱,最为厉害,为什么猖狂到如此地步呢?”他借来五六只猫,把它们关在屋里捉鼠。他还撤瓦除砖,用水灌洞,甚至雇人来围捕老鼠。被杀死的老鼠堆起来就像一座小山。有人把一些老鼠扔在隐蔽的地方,还臭了好几个月哩!
评点:为非作歹的人虽然一时找到了“保护伞”,但忽视了这种庇护是不可能长久的,最终还是会遭到毁灭的下场。
越人溺鼠
宋濂《燕书》: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
老鼠喜欢夜里偷吃粮食。有个越国人把粮食装进肚大口小的坛里,任凭老鼠糟蹋。老鼠呼唤它的同伙跳进坛里,它们总要饱餐一顿后才肯回洞。越国人再倒出粮食,换上清水,并在水面上撒上一层细糠。老鼠不知底细,到了晚上又呼唤同伙一个接一个地跳入坛里。结果,这些老鼠全被淹死了。
评点:“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付像老鼠一样贪婪的敌人,最好的法子就是诱敌深入,集中力量,一举歼灭。
大鼠
《聊斋志异》卷九: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腹硕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里有一只老鼠同猫一样大,为害甚烈。宫里派人四处寻找好猫来灭鼠,但是,这些猫总是被老鼠吃掉。
此时,恰好有外国人进贡了一只狮猫,这猫的毛色像雪一样白。宫人把狮猫抱到有老鼠的房子里,关上门,暗中看它如何动作。这狮猫先是在那里蹲着,蹲了好久。老鼠探头探脑地从洞里爬出来,一见狮猫,狂怒地猛扑过去。猫为躲避,跳到案台上。老鼠也跟着跳了上去。猫往下跳,老鼠也跟着下跳。如此往返,不止百次。见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