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俺们需要工地医院,可他们是地下行医,肯定不合法”
北京市东四十条附近的一家建筑工地里,有一家简陋的“工地医院”。两张单人床,一只柜子,一张长条桌就是这个医院的全部家当。医院的主人刘万金就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既充当办公室,又充当医务室的小屋里为农民工看病。来自河南新蔡县的刘万金自2003年就成了这个100多名河南籍建筑工人的“专职医生”。每天都有人来找他看病,其中不但有本工地的工人,还不乏附近其他工地的民工。
记者到一处农民工居住聚集区,几经打听才发现了这样一家小诊所。这家诊所玻璃窗户上只贴着一个“红十字”标记,诊所主人是一位残疾人,来找他看病的都叫他“杜医生”。杜医生白天却不看病,只有晚上才在诊所,白天他和其他农民工一样在工地打零工。杜医生来自四川一个偏远的乡村,曾经在四川南充医学院进修过。他诊所里只有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农民工有病也只是让他给开点药,很省钱。据他说,一盒感康进价9块多,他按3天的剂量买,只能赚两块多钱。采访过程中,杜医生始终没有放松警惕,他一再地强调自己只是替老乡看病,并没有大规模的行医,行医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看着周围的老乡在北京看病实在太难,才开了一个这样简陋的诊所。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合法,时常担心小诊所哪天会被卫生局或城管局查封。对此,杜医生眼中充满了忧虑和茫然!
在不少大城市的医院门口,大多游荡着一些“医托”。许多农民患者被骗得只剩下回家的路费,有的甚至被骗了还不知道。“医托”就像苍蝇一样,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医院拿他们也没办法——
探讨篇:一个“医托”自曝坑人内幕(1)
我姓刘,老家在湖南衡阳。2005年4月来宁波后,就跟朋友每天从大医院去把病人介绍到小医院,每拉到一个病人可得15元介绍费。刚开始,我只要站在边上,他和病人谈话时我附和几句,就像相声里头的捧哏一样,还有就是怎样套取病人情况,如何搭讪。我跟了他3天就算“出师”了。我拉的病人去那个门诊部是由几个人承包的,里面有一个医生,一个抓药的,外加一个既是负责人又兼管收钱的人。在该门诊部和我一样每天在大医院为他们拉活的有十多个人。我们都是拉些慢性病人。门诊部说这些病人医好医坏一下反映不出来,好糊弄,没有大危险。一般不拉急重病人,因为这种病人有危险;有医保卡的不拉,因为不好报销;本地人和年轻人不拉,因为他们一般不会轻信外地人的介绍。门诊部一般给病人都开中草药,因为中草药在价格上容易做手脚。收费多少,要看病人口袋里有多少钞票,多的一两千元,少的几百元,疗程可长可短。
就你这病,上大医院几下子就把钱整光了,走,我带你去一家价钱低、见效快的医院
领到工钱;买好车票;在北京打工的四川省绵阳市柴庙沟镇农民谭卫朝就要回家过年了。可不知咋搞的,这几天胃总是隐隐约约地疼。他到附近诊所看了看,吃药不管用,便想到市里大医院瞧一瞧,赶在回家前把病治好。
2005年12月23日一大早,谭卫朝坐车来到了北京某医院。刚走到门口,一名中年妇女笑眯眯地拉着他的胳膊:
“哎呀老乡,咋在这里碰到你了。”
谭卫朝一愣;觉得不认识这个人。可听着那妇女一口的四川话;便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今天碰到我算你走运喽。就你这病,上医院几下子就把钱整光了。走,我带你去个地方,也是这家医院一个名医开的,价钱低、见效快。”
旁边一个拿着CT袋的陌生女子也附和:“就是就是,我弟弟也是在那里治好的。”
没等谭卫朝反应过来,这名“好心女子”就把他七拐八拐带到一家诊所。在那里,一个自称“孔教授”的人给他开了680元的胃药;谭卫朝回去吃了两天,没想到胃反倒疼得更厉害。他赶紧拿着药到另一家正规医院让医生看了看,结果被告知受骗了。老乡让他去找那家医院;可他既无处方;又没发票;只好自认倒霉。
像这样的“医托”骗人事件,某医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每个月都要发生好几起。一些农民患者被骗得只剩下回家的路费,有的甚至被骗了还不知道。
目标是进城后人生地不熟的农民患者,药品提成在50%以上;巨额回报诱惑力大
据医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游荡在这家医院门口的“医托”大多来自湖北、河南农村。他们分散在医院周围,有的拿着CT袋,有的抱着小孩,还有的拿着医药广告等等。他们把目标紧盯住那些进城后人生地不熟的农民患者,一旦拉上关系,就趁热打铁,领着患者去所谓关系好的“教授”处看病。
据了解,在北京好多大医院门前,大多游荡着一些“医托”。这些“医托”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到医院门口“上班”,天天风雨无阻。据悉,像北京、重庆、成都等地,“医托”团伙成员多的有50多人,且分工明确,规矩严格;还有打手专门监督维护“行规”。
雇用“医托”的诊所和一些医疗机构,有的根本就没有营业执照,所谓的医生也大部分没有行医资格。为了争夺病人,他们给“医托”的提成在50%以上,甚至更高。有个“医托”“忽悠”了一个农村妇女买下5000多元的药,提成就拿到3500元。而所开的药全是中草药,“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20多元的成本要卖到上千元。
按照治安管理条例,对“医托”的处理也不过是让其退还所骗钱财,行政拘留15天,或者罚款200元,惩罚措施缺乏威慑力
在与“医托”较量的两年多时间里,公安部门曾与医院联手对“医托”打击了数十次;这些人也不知被抓了多少回;可患者上当受骗来报案的少之又少。某医院保卫部门负责同志说,医院定期向公安部门汇报情况,组织专项打击“医托”活动,每天还派一名保安人员在医院门口巡视,驱赶“医托”。但这些措施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公安机关对“医托”的处理也不过是让其退还所骗钱财,行政拘留15天,或者罚款200元;这些惩罚对“医托”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威慑力。而医院张贴的一些提醒或警示标志,有时也很难发挥作用。有时看到“医托”在医院门口行骗,医院保安人员能做的就是告诫患者不要上当。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探讨篇:一个“医托”自曝坑人内幕(2)
曝光典型案例,揭露骗术骗局,并对雇用“医托”的医疗机构或个人予以严惩
某医院保卫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大部分被骗的农民患者都是因为文化水平低;片面相信一些所谓祖传秘方和立竿见影的疗法,有贪小便宜的心理。而工商、质检和卫生主管部门综合治理力度也不够。他建议有关部门经常向社会曝光典型案例,揭露骗术骗局,公示查获雇用“医托”的医疗机构,提高群众辨别和防范“医托”的能力;还应出台相应法规,对“医托”以及雇用“医托”的医疗机构或个人予以严惩,从而彻底消除“医托”现象。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医托”的存在,部分医院也难辞其咎。一些大医院的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就医程序烦琐,甚至出现医德医风不好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文化程度低,对医疗安全、科学就医要求不高的农村患者,极易被“医托”拉到其他医疗机构去就医,致使患者延误治疗良机,酿成不良后果。他们认为,要根除“医托”,首先要引导患者科学就医、安全就医;其次是各大医院要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适度控制医疗费用,设置不同病区,让患者在不同的医疗费用下得到优质服务;三是各大医院要简化就医手续,让患者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四是要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加县乡医院的投入,解决农民看病难。
相关链接
“我险些被医托害死”
去年国庆节时,家住福建同安汀溪镇褒美村的李金治口腔突然出现一团团的血泡,便到市医院就诊。候诊时,3个人过来与他搭讪。“你看的是血液方面的病啊,怎么不到海沧大桥桥头的XX门诊去看?”“我姐得的也是血液病,在医院花了17万元都没看好,去XX门诊那里开了中药;吃吃就好了。”“赶快去XX门诊看,不然有生命危险”。到了XX门诊,一名“王医生”为李金治把完脉后开了15服中药,总共花去446元。可是接下来的两天,李金治口腔右侧的血泡更大了。12月初,还在“服药”的李金治突然口腔血流不止,陷入昏迷状态。后经过市医院两次血浆置换治疗,李金治才有所好转。
“连送终钱都掏尽了”
60岁的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农民张朝20年前患上了糖尿病,患病之初,他到县里的正规医院治疗,医生告诉他,糖尿病只能长期服药,不能彻底根治。有一天,张大爷看完病后被一个“医托”的话给迷惑了:“您的病能根除,大医院的医生骗你,我给您介绍一家医院吧。”张大爷轻信了“医托”的话,在“医托”介绍的私立医院治疗了一年多。前两个月,张大爷病情还算稳定。可就在第3个月,张大爷的病情一反常态地突然恶化,血糖急剧升高,全身多个器官出了毛病。在这一年多里,张大爷辛辛苦苦积攒的3万块送终钱也被全部花光。
读者来信
“医托”之害
山东滨州市滨城区读者王麦菊:农民看病本已很难,如遇“医托”,则更是雪上加霜。我一亲戚在干活时,不慎让机器碰到头部,虽无明显外伤,却落下不时头晕的后遗症,严重时不省人事,多方求医不见效果,为治病现在已是倾家荡产,还欠下近万元的外债。全家人为此苦不堪言。但有病总不能不治,他便来到省城看病,不想一出车站,还没问清医院在哪里,就被一个“能人”截住,该“能人”自称认识专治疑难病症的专家,可以代为引见。我这亲戚以为是碰上了好人,却不承想落入了“医托”的圈套,花了3000元,病情不见好转。我的亲戚又来到省城,可笑又可悲的是,他通过手机,主动找到那个“医托”,还是到上一次那家门诊,2000多元钱又搭了进去。我们不理解:“你怎么还找那人?他是个骗子。”他说:“我有啥办法,到大医院咱没有熟人,也见不到好医生。再说,当天排不上号,我吃住都成问题。”现在,我这亲戚病不但没好,还因上当受骗,精神受刺激,病情更加严重。一家人整天除了打听偏方就是求神拜佛,根本无心生产。“医托”盛行,一方面是病笃乱投医,另一方面也说明正规医院与患者信息不对称。各医疗机构要合理组织医疗资源,安排好专家门诊,简化就医流程;医院要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牌、标语等,或通过广播和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进行宣传;雇佣“医托”的医疗机构,有关部门要追究责任。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平价医院陆续开张。对此,有人称道,有人质疑。作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尝试,更多人关心的是——
=
。。
探讨篇:平价医院能解决看病贵问题吗?(1)
治疗普通的肺炎或者扁桃体炎,每针只花07元。产妇分娩也只花费500多元,价格比普通医院低了五六倍。平价医院看病真不贵
2005年12月19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兴建的上地医院试诊,医疗费用低廉是这家医院最大的特色。据了解,该院首批备存的525种药物里,超过100元的只有6种,65%以上的都是小包装、每份不超过20元的常用药。
上地医院院长王玲告诉记者:“在上地医院,普通挂号费05元,主任号5元,一次B超检查只需要38元,药品价格比普通医院药品价格低,诊疗费用也低于北京市物价局所规定的水平。比如,抗菌消炎常用的注射用青霉素钠,一般医院药房最小规格为400万单位,需要198元;但根据成年人轻度疾病的治疗需要,上地医院药房向患者的起售量降低到80万单位,每支071元。也就是说,如果是普通的肺炎或扁桃体炎,在上地医院每针只花7毛1分钱。”
随丈夫来到北京做小生意的河南人——35岁的方女士,于去年12月28日住进了上地医院,当日下午生下了孩子,29日出院时只花了500多元。
据悉,一般医院的妇产科是“打包服务”,产妇一进医院,就须要购买被褥、尿不湿、婴儿盆和一次性拖鞋等等一系列附加服务用品。即使是顺产,一次分娩的价格最少也要2000元至3000元;剖腹产则高达6000元至7000元以上。但上地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