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载网
青石板上创高产当代愚公续新篇(2)
人物档案
张贵顺1999年农历正月十七逝世,享年87岁。
他是闻名全国的农业劳动模范,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人间奇迹,追随周恩来总理两次亲莅视察的步履,三次重新安排九岭山水,“当代愚公”成为飘扬华夏的一面旗帜。
他历任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东旧寨人民公社主任、遵化县委副书记,还当过一届河北省人大常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感叹半个世纪的变迁——一个沙石峪人的生活年历
60岁的李凤中是土生土长的沙石峪人。1956年,因为一次交通事故,李凤中的脚落下了残疾。村里让他放个牛,看个车,照样挣工分,算是对他的照顾。
“那个时候生活苦啊!”李凤中告诉记者,1962年,他去接走亲戚的母亲回家,表嫂特地给他做了饭吃。所谓的饭,其实连个米粒也没有,就是拌菠菜。他接了母亲往回走,走到半道又饿了,找了个亲戚家吃饭,做的还是拌菠菜。
直到1974年,28岁的李凤中才定了亲。提起那个时候的生活,李凤中满怀辛酸:“我媳妇生孩子,家里连熬粥的米都没有,还是跟别人借的。”
1983年,沙石峪要实行大包干,李凤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三天三夜睡不着觉,把媳妇叫过来说:“咱村要大包干了,咱俩离婚吧。往后我要能过得下去,你还回来;要是过不下去,你也别跟着我受罪,咱俩的情分就算到头了。”李凤中腿脚不好,又刚刚盖了房子,落下了700块钱饥荒。他认为,不实行大包干,4年能还上债;实行了大包干,还不清债就得当房子卖地,过苦日子。
看到这种情况,老书记张贵顺给李凤中出了个主意,他帮李凤中贷了20块钱,买来树籽和塑料薄膜。1984年春天育种,1985年春天,李凤中的树苗一下子卖了800块钱。加上种葡萄的收入,李凤中不仅还清了外债,还花120块钱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
2004年年底,李凤中的儿子结婚,他摆了14桌酒席,李凤中说:“不是我铺张浪费,确实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告诉记者,儿子在采矿点上班,女儿在唐山的饭店打工,自己种果树、养猪,一年也能收入万把块钱。
“看那时候的光景,谁能想到我也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李凤中指着他家的###接收器给记者看,“一家安两个‘电视大锅’,在沙石峪我是头一份!”
编辑点评
建设新农村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
时下;随着新农村建设紧锣密鼓地开展,城市加大了支援农村的力度,工业进入了全面反哺农业的时候,部分农村干部产生了“等、靠、要”思想,这是很不正常的。无论何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决不能丢,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财富。如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决定了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必须发扬广大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等、靠、要”思想。否则,建设新农村就成了一句空话,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也只能成为墙上画饼。建设新农村不能指望财政补贴“补”出来,也不能靠富裕地区帮助“帮”出来,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广大农民群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干出来。
采访札记
沙石峪明天如何发展?
老典型一定要有新发展,这是沙石峪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军上任后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来沙石峪前,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绝大部分是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石峪人民的愚公精神,最新的一条报道是:2005年年底,沙石峪通过国家级专家组的验收,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开发旅游,是前几任书记都考虑过的事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实施。”周国军说,2000年,他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之后,就想找点带领群众致富的项目,上企业,一是没有资金,再一个怕污染环境。2005年,随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很多地方的党支部都组织参观团来学习考察,周国军坚定了办旅游的决心。
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沙石峪显得有些冷清。周国军指着一个院落告诉记者,这是农家游的旅馆,对面废弃的学校也将改建成旅游接待站,加上万里千担一亩田,张贵顺墓,还有中阿友谊树等景点,沙石峪的开发还是很有潜力的。
“要没有过去的光环,我们还真难评得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旅游,我们的硬件建设‘活儿太糙’。”周国军告诉记者,“规划都有了,下一步资金到了位,我们准备做好土特产、纪念品的购售及接待工作,并将规划复建张贵顺故居。”
老典型怎样在新形势下焕发生机,沙石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周国军的规划不只是安于小康村的现状,他说:“沙石峪的发展靠的就是艰苦奋斗,忘了艰苦奋斗精神那就是忘本哪!旅游开发好了,村民不出家门就能有活儿干,那才是真正的小康!”
从农业旗帜到新农村典型(1)
大寨名片
人口:520人
人均年收入:5500元
第一产业:粮食
第二产业:羊毛衫厂、制衣公司等村集体企业和大寨中策水泥厂、大寨酒厂、核桃露饮品厂等合资企业
第三产业:旅游业、饭店、旅馆等
荣誉:中央文明委授予文明建设先进村称号,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100个文明村之一
一提起大寨,很多人都会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响亮的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在那个年代,曾经有1000多万人来到这个总面积仅188平方公里的偏僻小山村,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今天,当全国正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记者再次走进大寨,去寻访那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闻名海内外的小山村,去了解改革开放20多年大寨的崭新风貌。
从“七沟八梁一面坡”到高产稳产
还没进大寨村,寨门上那鲜红的字——“大寨”已经映入记者的眼帘,寨门墙上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八个大字依然鲜艳,这个在无数图片中出现的招牌字已成为大寨的标志性建筑,它和大寨一同经历着风霜雪雨,一直走到今天。
“地无三亩平,年年灾害多。”见到记者,已经77岁高龄、曾经担任过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宋立英老人这样形容刚刚解放后的大寨。她告诉记者,当年大寨一共有800亩地,分散在虎头山坡上,共4700块,极为零碎,最大的不过3亩地,而且地面不平,水土不保。加上经常有水灾和旱灾,村民的日子非常贫困。“那时候,大多数的人家都是吃糠菜。”
别看宋立英老人上了年纪,说起当年的事还满怀激情:“面对这样的艰苦条件,当时的村支书陈永贵带领全村群众,利用虎头山的石头,砌沟造村,垒坝造田。”
“当时全国人都知晓大寨人‘三战狼窝掌’的故事,就是陈永贵带领着大寨人用石头做坝把狼窝掌拦住,然后在上面垫土种地。随后,陈永贵总结了三战狼窝掌的经验,全面展开治理七沟八梁一面坡,搬山填沟造‘小平原’(大块田)的工作,使大寨土地变零为整,耕地从4700块,变成900多块,造成了保水、保肥、保墒的‘大寨田’。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大寨的土地亩产超千斤,比1953年(合作社时)翻了两番多。”
“1964年,在毛泽东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大寨一时间成了全国农业战线上的标兵,周恩来总理曾经3次陪同外国友人来到大寨视察工作,我们还接待了五大洲的上百个国家的元首和友人。”宋立英自豪地说。当然;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农业学大寨”演变为一场政治运动,这是大寨人所没有想到的。
从单纯型农业到农工商一体
走进今天的大寨,你会发现,在寨门的两侧,大寨土特产店、大寨纪念品店、农家饭店、农家旅店的招牌错落有致,不时还有村民热情地上前吆喝着。走进寨门,一排别致的现代化新房出现在记者面前。
“其实这还是过去的窑洞,只不过是在窑洞前又盖了一层崭新的房子!新盖的房子用来开杂货店买纪念品,里面的老窑洞就成了农家旅店。”村民贾翠兰曾经是“铁姑娘队”队员,如今她正在帮着儿子看管“大寨纪念品杂货店”。她告诉记者,村里在山上统一盖了小别墅,他们家已经搬进了别墅。“一个杂货店,一个饭店、一个旅馆,一年的收入就是两万多!”贾翠兰高兴地说。
与贾翠兰家一样,改革开放20多年,大寨在变化,大寨人的生活在变化,大寨人的思想也在变化。
“过去是全国学大寨,现在是大寨学全国。”这是大寨村村支书、全国人大常委郭凤莲曾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也体现了大寨人的思想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但大寨还在老路上打转转,固守着传统农业的思维模式。80年代末,大寨人耕种着700亩耕地,全村每年的总收入只有27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735元,集体经济没有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也是白纸一张。”大寨村原村支书高玉良告诉记者,“1991年年底,‘铁姑娘’郭风莲重新回到大寨担任村支书。当时恰逢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光靠‘说教’和‘号召’不行呀,必须让大家出去走一走,呼吸时代风,感受致富情。” 。 想看书来
从农业旗帜到新农村典型(2)
说干就干。当年,全村140来户人家,每户出1人,租来几辆大轿车把大家拉出娘子关。河南的刘庄、南街村,江苏的华西村不是有名嘛,组织部分干部和青年民兵去取“经”。
“参观后,我们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怀莲是当年走出去参观的代表,如今她已经是村妇联主任,“当时我们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致富快,农业加买卖。”
从此,大寨人摆脱了“以粮为纲”的陈旧观念,走上了村办企业的道路。1992年,大寨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随后,他们相继建起了羊毛衫厂、衬衣厂、中策水泥有限公司(合资)、酒业公司等企业,且均冠名“大寨牌”,近两年;他们又开发了“大寨核桃露”和“大寨黄金饼”等产品。
如今,不仅70%的大寨村村民都在企业里上班,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此就业。1996年以后,大寨正式搞起了旅游,新建了大寨展览馆,盖起了大寨宾馆,培养了大寨自己的导游,并动员老百姓开饭店、办商店,从此旅游就成了大寨的一个产业。2002年,大寨人又把虎头山建成了“大寨森林公园”。
据大寨村提供的材料表明:2005年,大寨经济总收入达11574万元,人均收入5500元,经济收入比1980年增长550倍,人均收入增长30倍。
从创富裕大寨到建和谐大寨
在虎头山上往下看,是最早盖起的3排12幢二层“小别墅”,在不远处的山冈上,一排排错落有致刚刚建成的二层小洋楼也已有村民入住。
“自己拿55万元,村里给补贴3万元,192平方米的小楼就归自己了。”村民张沈丽是刚刚搬进二层小楼的,走进她的家,屋子宽敞明亮,家具、电器等一应俱全,取暖的设备也由炉子换成了暖气,“我们这里烧煤便宜,每吨只要拿30块钱,其他的由村委会补贴!”
以郭凤莲为首的大寨领导集体,在村里兴办实体发展经济有所盈余后,改善条件加强服务,让村里人得到真正的实惠。在采访中,很多村民这样表示。
在大寨村,几年前就已经实行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金制度,60~69岁每人每月100元;70岁以上每人每月150元,党员200元,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学全部免费,大学生享受奖学金制度,本科生每人每年1000元,专科800元,中专500元。逢年过节,村委会还会为村民分发一定数量的米、面、食油等。
大寨的进步是从调整农业结构开始的。为了保证农业不落后,他们还提出了建设绿色园林生态大寨的目标。对农田,他们采取的是“五统一”的办法,即统一机械耕种,统一水利灌溉,统一购买种子、肥料,统一提供科技服务,统一为农户耕种。对荒山,他们积极绿化。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绿化荒山荒坡2300多亩,种植46个树种,30余万株树木,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经济的发展,与人的素质分不开。大寨村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他们先后重新修建了村小学,建成了图书馆,办起了农民文化夜校、科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