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的发展,与人的素质分不开。大寨村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他们先后重新修建了村小学,建成了图书馆,办起了农民文化夜校、科学文化补习班,并从北京和太原请来专家、教授给村民传授经验,以提高村民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为了给村民提供一个好的健身场地,他们还购进几十套健身器材,并修建了专门的健身场。
如今的大寨,是一个社会安定、秩序井然的农村,连续十多年没有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现象,无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事故,无上访告状现象。
记者采访时,正值大雪。一清早,虽然大雪还在纷飞,但村民们已经自觉地走出家门清扫马路上的积雪。“雪一停,连一个小时都不到,马路上的雪就会被村民自觉清扫干净!”一个老人这样告诉记者。
“大寨发展了,但是我们不会停息,我们要继续坚持农业与多种经营并存的思路,让大多数农民跳出农业,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同时,继续加大村公共设施的投入,让村民的生活质量更好!”村党总支书记贾春生这样说。
站在虎头山上往下望去,看到那长久屹立的,是大寨梯田的石坝;而更长久屹立的,是那石坝下面蕴藏着的精神。而这个精神,正是促使大寨迅速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的巨大精神动力。
采访札记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从农业旗帜到新农村典型(3)
刮目看大寨
去采访大寨,已经是第二次,上次去采访是2004年的“两会”前夕。就是在这两年中;大寨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寨门两侧的农家乐饭店、旅馆更多了,而且上了档次;村庄更加整齐干净,一些村民也已经入住了刚刚盖起的小洋楼;村民的谈吐更加文明,举止更加大方……
所有这一切的变化,有些是记者想到的,有些是记者没有想到的。之所以说想到,是因为记者相信在勤劳、聪明的大寨人的努力下,大寨会发展,会变化。之所以说没有想到,是没有想到仅仅在两年的时间内大寨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大寨的迅速发展无外乎两个方面,第一是大寨人能够正确认清形势。“过去是全国学大寨,现在是大寨学全国。”1991年年底,当郭凤莲重新回到大寨做党支部书记的时候,这样一句话就成了她给村民的第一件“礼物”,而大寨村民呢?很快就从众多荣誉中摆脱出来,走上了“学全国”的道路,他们先后走到河南刘庄、天津大邱庄和江苏华西村等发展较快的地方取经。正是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他们才开始改变“以粮为纲”的生产方式,走上了工农商一体的道路。
第二是大寨人没有忘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在经济发展明显落后的时候,大寨人没有“等、靠、要”,而是先主动地走出去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到了适合自己村庄发展的道路。
正是保持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寨人才会有一股干劲;正是正确认识了自己,大寨人才在前进的方向上找到风向标。可以说,大寨今天的发展,不仅给自己村找到了出路,也给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大寨,昨天的旗帜,今天的榜样!
人物档案
郭凤莲1947年出生在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3岁时,由于父母去世被家住大寨的姥姥收养。
14岁高小毕业后,郭凤莲到大寨幼儿园当了一年多的“孩子王”。就在这期间,大寨人改造了大寨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绵田。
1963年8月,大寨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涝灾害。郭凤莲和全村22名女青年组成一支突击队,义无反顾地奔忙在抢险第一线,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铁姑娘”队的雏形。
在大寨最辉煌的时候,郭凤莲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后曾到昔阳县其他部门工作。
1991年11月15日,郭凤莲担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之职。提出:过去是全国学大寨,现在需要的是大寨学全国。
1992年大寨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担任总经理。2003年,郭凤莲当选全国人大常委。
改革典型如何成为发展典型(1)
1978年11月的一天晚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18位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一份承包责任制的文书上按了鲜红的手印,从此,中国农村开始了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性变革。但在“敢为天下先”的辉煌之后,小岗村却渐渐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始终未能迎来发展的春天。
小岗村名片
人口:108户人家,476人
人均年收入:4000元
第一产业:粮食、葡萄、养殖
第二产业:一个电缆厂、一个面粉厂将陆续建成投产,张家港长江村的汽车配件厂将搬迁到小岗
第三产业:外出打工、旅游公司、养殖小区
如果没有30年前的那场震惊全国的包产到户的风险,小岗村也会像分布在我国其他地方的许多村落一样默默无闻。即使现在看去,它也并无二致——一条笔直宽阔的“友谊大道”,路两边各有一排疏间有距的松柏、广玉兰和黄杨。村外是土坡“岗”和大片的葡萄园,村北不远处有一座现代化的特种猪养殖场,那里不时有猪叫声传来。
18位农民立下包产到户“生死状”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全县有名的穷困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都要外出讨饭。全村没有一间砖瓦房,许多农户的茅草屋破烂不堪,家徒四壁,有的穷得全家只剩一床棉被。
1978年秋,凤阳遭遇特大旱灾,粮食歉收,不少农户又开始准备出门讨饭。11月底的一个夜晚,队干部召集全村人开会讨论生产问题。最后,他们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包产到户!昏黄的灯光下,18位农民神情严峻地立下“生死状”,在一张秘密契约上一一按上了鲜红的手印。会议一结束,他们连夜将牲畜、农具和耕地按人头包到了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序幕,由此载入史册。
小岗实行“大包干”,一年就大变样: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跃升为400元,震惊四邻。这一变化不仅结束了小岗村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上缴国家粮食3200多公斤。小岗的成功使周边群众纷纷仿效,“大包干”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视察小岗,并对小岗村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一年跨过温饱线,20多年没过富裕坎
听说记者要前往小岗村采访,凤阳县政府的两位干部马上说:“那个地方有什么好采访的,多年来一直没什么变化。”用他们的话说,小岗村是“一年跨过温饱线,20多年没过富裕坎”。
“大包干”后的20多年里,当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小岗人却依然沉浸在“大包干”成功的荣誉里,抱着“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在吃“老本”。
小岗村位于淮河平原的腹地,举目望去地势平坦,没有丘陵。但土地贫瘠,碱化严重,适宜种植水稻、小麦。
宽阔的水泥路,两头各有一个气派的牌坊,路两边栽有四季常青的松柏;小学校里时髦漂亮的教学楼;高耸的自来水塔……
“与20多年前相比,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远没达到小康。因为农民除了种地卖粮,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小岗发展成这个样子,我都不甘心。”50多岁的段永霞愤愤不平地说,她是当年按手印的18位村民中严宏昌的妻子。在她看来,小岗失去了太多的发展机会。
作为村里的能人,在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严宏昌说自己先后搞了8个项目。其中镀锡铜线厂在凤阳县创了三个第一:投资额第一,科技含量第一,利税第一。这个项目后来成为县里的企业。
前几年小岗与全国别的农村一样,同样经历着农民负担重、收入增长缓慢的历史阵痛。
一再的挫败使小岗村人在与市场的搏斗中败下阵来,只能任由“小岗”这个无形资产被人利用。在“百度”网页上可以搜索到“小岗村”香烟的广告,但是“小岗”这个企业却跟村毫无关联。
多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给了小岗不少的支持,小岗也成了外人眼中扶不起来的“阿斗”了。
记者在河南碰到的一位县级干部,提到小岗村就很遗憾地说:“小岗村啊,没办法扶持,问题太多。”
改革典型如何成为发展典型(2)
小岗这块牌子不能闲置
在沉寂多年,几乎淡出公众视线之时,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策的提出,错过改革开放发展机遇的小岗村在村党委书记沈浩的带领下,终于又开始发威了。
如今,小岗村的村民们口里说出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发展”和“新农村”。扛了2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的大旗,小岗人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上,“旗手”落到了队伍的后面!小岗,满怀求发展、建设新农村的迫切心理和渴望。
2005年6月19日,小岗村投资300多万元的大包干纪念馆建成开馆。纪念馆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纪念馆已经被列为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10所知名高校定将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2006年2月18时下午2时,70多户小岗村的家庭代表在村委会开会,会后宣布,“小岗村发展合作社”要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的土地。
严俊昌告诉记者:“来参加会议的70多户村民100%都同意将土地返租给合作社,在合作社先给租金的情况下,大部分同意出租,租期暂定5年,5年后,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分红,或者重订租金。”
小岗全村1800亩土地,除了400余亩已经种植葡萄外,沈浩打算将其他的土地全部纳入合作社,将集中起来的土地种植高效饲料和蔬菜。
按照这种集体经营模式,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小岗村与上海三农公司达成协议,今年在小岗村兴办国家标准化的10个养猪小区,年出栏5万头,吸收60名村民就业。
“根据村民代表的讨论,小岗在未来几年内还会出现种猪生产协会、物业社等集体组织,还计划成立8个不同类型的‘社’,按照现代工厂的管理模式来经营小岗村,在3~5年内确保小岗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沈浩向记者透露。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小岗人计划在小岗建设大约占地15亩的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有100个摊位,每个摊位年租金200元。
沈浩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岗村应该重塑辉煌,在农村发展方面把红旗再树起来,我们争取成为‘富裕起来的典型’。”
采访札记
农村太需要致富带头人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啊。”这是当年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参观完河南临颍县南街村后的感受。这位当年冒着危险,带领农民包产到户的老支书却没能在解决村民的温饱后,带领小岗人迈过富裕的门槛。
多年来,小岗村的村干部换了多少届,连小岗人也记不清楚了,留给小岗人的印象就是:没有哪个村干部帮助村民们致了富。
“大包干”后的这些年,小岗村的村民们除了种粮收入,再没其他收入来源,村民饱了肚子,可钱袋子是瘪的。没有村级企业,村里富余劳动力得不到合理利用,一部分农民外出打工。由于没文化、没技能外出找工作也很难,于是一些人就窝在家里,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甚至在家里搞赌博,人心一盘散沙。
这几年,在沈浩等一班年轻村干部的动员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外面去,挣了钱,也带回了新观念和技术,回村后都在想办法寻找致富的新路子,小岗村开始出现崛起的迹象。
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记者,小岗村这两年的发展说明,小岗村要富起来关键还在村干部,他们能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领头羊,能不能扑下身子去抓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能不能把外面的钱引进来。只要村干部有新点子、新办法,敢干、敢闯,咱小岗就一定能富起来!
编辑点评
是什么把小岗村挡在了富裕门外
28年过去,寄托着中国农民希望的小岗村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崛起”在淮河岸边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是什么把小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