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93年12月26日,韶山上屋场,毛顺生、文七妹夫妇的第三个儿子降临人间,这个名叫“石三娃”的伢子,就是后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改变中国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
1925年,毛泽东和妻子杨开慧及儿子岸英、岸青回到韶山上屋场。同年6月的一天晚上,在家中阁楼上,毛泽东亲自主持了毛新梅、李耿候、钟志申、庞叔侃4位农民的入党仪式。从安源路矿归来的中###员毛福轩被任命为支部书记。自此,中共韶山支部诞生了,因该支部直属当时的中共湘区委员会领导,故又称韶山特别支部。在第一届党支部5位成员的领导下,韶山农###动从此轰轰烈烈展开,并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韶山人民从那时起,就在党的领导下,为求翻身得解放,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难忘流金岁月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韶山,也因为出了个毛泽东,而成为世人向往的圣地。
在一栋绿树鲜花环绕的小洋房里,记者见到了韶山第一个互助组——刘秀华互助组组长、今年78岁的刘秀华大妈,她回忆起当年人们参观韶山的情景,仍是激动不已:“那时候整天红旗飘扬,村里是人山人海,参观队伍见首不见尾……了不得,了不得!”
在毛泽东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得以看到那些尘封的《接待日志》,厚厚的一堆本子里写满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人士、国际友人及普通群众前来韶山参观的真实记录。
韶山人与时俱进
在“毛家饭店”,记者一进门就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正忙着招呼客人,她就是汤瑞仁大妈。这位曾经捧着与毛主席的合影激动地哭了三天三夜的大妈,从大胆地在毛泽东故居前卖茶叶蛋,到第一个开办以毛姓命名的饭店,进而建成今天加盟店遍布全国的餐饮集团,她身上所体现的正是韶山人民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
“韶山的旅游业和文化有其独特的地位,历史既给韶山带来了荣耀,也为韶山带来了繁荣。”以收藏、开发和经营毛泽东纪念品而闻名的韶山新一代“淘金手”田海明,自豪地对记者说。
在韶山,改变观念,紧跟市场,开拓创新发家致富的人不在少数。
村庄美农民富风尚好
作为国家红色旅游基地,韶山村早已今非昔比。近年来,该村党总支领导村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使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栋栋小洋楼依山而建,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到每户农家,这里俨然是田园都市。
该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对记者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韶山党支部带领全村人民与时俱进,1994年就率先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现在,我们全村1311人,456户,98%住上了新楼房,彩电、冰箱、摩托车基本普及,有线电视入户,小汽车、电脑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毛雨时顿了顿,接着说,“现在,我们村456户人家有80多户买了小汽车,一些农民还买了电脑上网查找致富信息。去年11月,我们村的李定红通过网上远程教育,就杂交水稻增产问题,还与袁隆平院士直接对话呢!” 。 想看书来
韶山人与时俱进建设新农村(2)
谈到新农村建设的话题时,毛雨时表示,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好、非常及时,但新农村建设确实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
为此,韶山村针对自身的特点,为了留住自然净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该村对一些影响美化、污染景区的项目坚决说“不”。但对于能促进景区美化、合乎旅游产业发展的项目,他们的投入却也是大手笔的。10年前,该村与湖北两家企业合作,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毛泽东纪念园,不仅增添了新的景观,而且每年还有500多万元的门票收入。
谈及韶山的未来,当了24年村干部的毛雨时对记者坦言:“建设好毛主席故乡,是家乡人民的义务和责任,更是家乡人民的光荣。”他拿出村里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制定的总体规划,用了9个字向记者描绘未来的韶山,那就是“村庄美、农民富、风尚好”。
采访札记
伟人故里谱写新农村建设新篇章
当年,毛泽东从这片土地走出去,选择了一条带领全国被压迫人民翻身做主的革命之路,韶山人也随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动。如今,在党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号召时,韶山人民同样义无反顾,坚持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
毛泽东在他的《论持久战》中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记者同样相信,在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中,其伟力之最深厚根源仍存在于民众之中。
韶山人没有一味地躺在荣耀的功名簿上固步自封、“吃老本”,而是把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和热爱之情化作不断进取之心,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鼓舞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天的韶山人早已走出单一的农耕圈,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浪潮,开办企业、搞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规模养殖,特别是在红色旅游方面,更是搞得红红火火。仅此一项,韶山每年接待游客就达数百万人次。现在,韶山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800元,率先成为全国小康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们扎根这片热土,以情感、以智慧,从付出到建设,一步步脚踏实地行进,一步步夯实基础。韶山村数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是韶山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明证,也是全省、全国人民共建支持的结果。
韶峰巍巍,韶水流长。韶山,就像一个窗口,在折射中国农村发展建设历程的同时,也在描绘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宏伟蓝图。
相关链接
新中国成立后韶山建制变迁
1949年10月至1968年:韶山成为湘潭县属区,区管委会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这期间,韶山主要是发展农业经济,工业和旅游业等尚处于初创阶段。
1968年至1980年:韶山成为湖南省政府直接管辖的地级行政区,简称韶山区。1968年12月,根据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有关文件,将原属湘乡县的白田公社祝赞大队划入大坪公社(毛泽东外祖家乡),并使其与原湘潭县的韶山区合并,组成韶山特别行政区,直属湖南省政府领导。
1981年至1984年:省辖韶山区被撤销,韶山仍为湘潭县属区。韶山的宣传接待任务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负责。从这时起,韶山区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农业和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
1985年至1990年:1985年韶山又从湘潭县独立出来,成为湘潭市属县级区。为了搞好韶山的宣传接待、旅游服务,1986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进一步开放韶山,将其明确定位既是革命纪念地,又是风景旅游区,同时还决定把滴水洞也对中外游客开放。
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湘潭市韶山区撤销,设立韶山市(县级),辖地不变。
新农村建设我们还要走在前面(1)
西沟名片
人口:2150人
耕地:309亩
第一产业:核桃、玉米
第二产业:合金、石料、采矿等
第三产业:餐饮、房地产开发
荣誉:2005年,中央文明委授予西沟“全国文明先进村镇”称号,国家旅游局确定其为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
我有半口汤不让你饿得慌
从山西省平顺县城坐公交车只需十几分钟便能到西沟村。在村口的公路两旁,几十名村民正在刨坑栽种松树和龙爪槐,“以前这里种的都是用材木,现在换成了观赏树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沟人生活的变化呀!”同行的一位老人这样感叹道。
“山连山,沟套沟,山是石头山,沟是乱石沟。冬季雪花卷风沙,夏天洪水如猛兽。终年辛苦难饱肚,昼夜纺织无衣裤。”这就是解放前的西沟村,说这话的正是我国唯一一个连续十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西沟村委会主任、现年73岁的申纪兰老人。
申纪兰介绍说,1938年的时候,西沟村成立了党支部,当时的贫困农民李顺达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李顺达响应党的号召,以党员为核心,建立了一个只有5户贫困农民的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这就是被人们称为“边区农民的方向”的李顺达互助组。
当时,互助组提出了“我有半口汤,不让你饿得慌”的口号,互助组成员相互接济,共渡难关。随后,该模式在平顺县推广,到1947年,全县共有427个互助组。
对荒山“开刀”
1949年,新中国成立,西沟人虽然通过互助组渡过了一个个难关,但西沟仍然还是一个“东西十五里长,南北山上放红光,三天无雨旱个死,雨下一时地遭殃”的穷山沟。为了彻底改变这种面貌,1951年,西沟村办起了农林牧生产合作组。
“要想富,就要对荒山‘开刀’!”申纪兰回忆说,从1952年,他们就开始在原来寸草不生的石头山种树。提到当年的往事,申纪兰老人记忆深刻:“当年,在西沟村南山上种了300棵松树,却只活了几棵。但只要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西沟村25万亩荒山上全部种上了松树。
“过去灾害多,原因就在于沟多。”当时李顺达和申纪兰就带领群众在沟里修大坝、建水库。“当时男女老少齐上阵,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很感人。”同时他们还进行河滩治理,采取护地、蓄水、保肥等方法,建成了200多亩旱涝保收的“西沟田”。
在西沟人的努力下,到上世纪70年代末,西沟村集体资产达到60万元,农民人均生产粮食达210公斤,比50年代初增长了近一倍。同时,他们还发展加工制造业,建成了石灰窑、砖瓦厂和木器加工厂等村办工厂。
农家饭走进大城市
虽然西沟村的经济有了一定改善,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西沟人却被“甩”在后面。到上世纪80年代初,西沟村的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13元。
“江苏农民发财了,很多人住的房子比乡政府的还高。”“那算什么?河南农民都买飞机喷洒农药了。”听着外出打工的乡亲们回来谈论这些事,申纪兰的心里不是滋味,“老典型也不能只抱着过去的荣誉不进步呀,我们必须向已经发展起来的地方学习。”
经过参观学习,西沟村党支部一班人终于认清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个理。
1985年4月,村党支部决定利用本地丰富的硅矿资源建一座铁合金厂。以申纪兰为首的村干部去长治,赴太原,上北京,申请项目资金,寻找投资伙伴。1987年10月,总投资150多万元、装机1800KW的西沟铁合金厂终于建成投产。为了更好地发展本村经济,1987年5月,西沟村成立了“西沟金星经济合作社”,开始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申纪兰被推选为社长。
“人们不是都搞农家乐吗?我们这里交通不是很便利,我们就把饭店开到城市去。”1998年8月,西沟村成立了山西纪兰餐饮产业公司,公司以独具特色的山村野味和乡村文化吸引着大批顾客,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成了进一步宣传西沟、发展西沟的窗口。
最重要的还是发展生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沟金星社共兴办企业5家,全村700多劳动力中有300人进厂做工,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经济发展了,村党支部不忘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村里先后安装了程控电话、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建成了高标准的小学和卫生院,同时还对70岁以上的老人和60岁以上的党员干部实行了养老金制度。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新农村建设我们还要走在前面(2)
“西沟村原来是由44个自然村形成的,由于过于分散,有的地方甚至一户就是一个自然村,这不利于村庄的规划,更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沟乡党委书记宋义告诉记者,从80年代末,西沟村开始了移民并庄的工作,到2006年全村已经成为仅有两个大自然村的村子。
“建设新农村,我们还要走在前面。”作为村委会主任,申纪兰老人把规划的项目对记者进行逐一介绍。“建设新农村,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生产。”她说,他们将对全村所有的核桃树进行改良,种植矮化、高产核桃。“原来的核桃产量低、质量差,通过改良后可以增产30%左右。”
“今年,我们还准备引导农民种植万寿菊。”说到这里,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