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孔明真相-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没有想到,此时的刘备已与昔日大不相同。刘备手下战将已得到战火的洗礼,变得更加成熟,更加难以对付。而且刘备还有一个不为曹操所知的秘密武器,这个秘密武器就是法正。
  建安二十年十二月,曹操离开汉中不久,张郃便率部分军队进入益州,打算把巴西地界的百姓驱赶至汉中。巴西太守张飞率军迎战张郃,经过五十多天的对抗,击溃了张郃的人马,张郃从小道落荒而逃。
  (《三国志。张飞传》: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张飞打退了张郃,让法正看到了曹操部署的缺陷。同时,一个宏大的构想在法正脑子里形成了。
  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对刘备说:“曹操一举拿下张鲁,平定汉中,却没有乘势进攻巴、蜀,只是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曹操自己倒是回北方去了。这不是他实力不足,而是说明他内部有麻烦事了。照目前夏侯渊、张郃的水平看,不足以胜任将帅之职。如果我们派大军去###这两个家伙,肯定会大获全胜。等到打赢这仗以后,我们可以积谷屯田,见机行事。最好的结果是,此役可以彻底打败曹操,实现恢复汉室的目标;稍差一点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继续蚕食雍州、凉州土地,扩大我们的地盘;最差的结果是,可以固守汉中,与曹操打一场持久战。所以,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一定要把握住了。”
  法正的分析正合刘备心意。建安二十三年春天,刘备率领大军向汉中进发了。这次进军,法正依然是刘备的随军军师。
  (《三国志。法正传》:先主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偪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拉锯战,刘备与夏侯渊终于在定军山展开了一场决战。这场决战的胜负将决定谁才是汉中的真正主宰。
  刘备大军先行一步来到定军山扎营,随后夏侯渊也领兵前来争地。这时候,法正看出了夏侯渊的破绽,他建议刘备马上发动进攻。
  随着蜀军号角吹响,老将黄忠率众杀向曹军。夏侯渊、张郃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夏侯渊战死,张郃率残部退守阳平关。
  曹操没料到自己的得力大将会败在刘备手中。当他听说了法正这个人后,不由感叹地说:“我就说呢,凭刘备的本事,哪能想出这个好的计策呢?这肯定都是法正教的。”
  (《三国志。法正传》: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第十篇  汉中论策(2)
(《三国志。黄忠传》: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二)刘备称王
  建安二十四年春天,刘备在定军山大败曹军,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三月份,曹操亲率大军前来报复。由于刘备“敛众据险,终不与交锋”,曹操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一旦曹军强行进攻,便总会吃些苦头。于是曹操便放弃了争夺汉中的念头,率军后撤至陈仓。该年五月,曹操回到了长安。汉中从此成了刘备的地盘。
  曹操之所以失去汉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他在战事最关键的阶段离开了前线。那时他忙着自己“加九锡,行天子礼”的事情,所以就没顾上在汉中亲自指挥战斗。可以说,政治上的急功近利,造成了这次的汉中惨败。
  刘备并没有从曹操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汉中战役的胜利让刘备忘乎所以,他以为自己可以松口气。于是,曹操撤退没多久,刘备也称王了。
  刘备称王的结局比曹操还惨:他失掉了荆州,还失去了自己的第一猛将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秋天,刘备手下一帮文武官员领会了刘备想做汉中王的意思,于是联名上表汉献帝,表请刘备为汉中王。
  这份奏表这样解释封刘备为汉中王的原因:
  自从我们大破曹操于汉中之后,天下英雄豪杰纷纷前来归附。但是我主刘备爵号不够显赫,九锡也未加封,这样很不利于保卫江山社稷。我等奉旨在外,与陛下的联系已经被割断。想当年,河西太守梁统等人推举窦融为元帅,由于通信阻塞,也没有经过皇帝的允许,但他却从此立下了卓越功勋。如今社稷危难,陇、蜀告急,曹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僚,朝廷已经危在旦夕,这实在让我等寒心呐。臣等依据旧典,封刘备为汉中王,拜大司马,他将率领千军万马,扫灭凶逆。我们在汉中、巴、蜀、广汉、犍为这片土地建立侯国,所有行政设置都遵照过去的法典。这次自立为王,只是权宜之计,完全是为了我们的江山社稷。等到大功告成之日,我们自然会前来谢罪,虽死无憾。
  (《三国志。先主传》;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奉辞在外,礼命断绝。昔河西太守梁统等值汉中兴,限于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咸推窦融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隗嚣。今社稷之难,急于陇、蜀。操外吞天下,内残群寮,朝廷有萧墙之危,而御侮未建,可为寒心。臣等辄依旧典,封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在表请刘备为汉中王的名单中,共有一百二十位联名者签字,其中有马超、许靖、庞义、射援、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法正、李严等要员。但名单中不见赵云,也没有刘巴。
  赵云和刘巴沉默不语,牂牁太守费诗却是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向刘备上疏说:“殿下您是因为曹操父子篡逆,才不远万里地约众讨贼。如今大敌未克,就先自立为王,恐怕会让人心疑。当年高祖刘邦与楚霸王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结果高祖占领咸阳,抓获子婴,还是把王之位让了出去。现在殿下您还没有走出门庭,难道就想自立为王?我以为这样是不可取的呀。”
  刘备本来正在兴头上呢,被费诗的上疏表惹恼了,他立即降了费诗的职,让他去做永昌从事了。
  (《三国志。费诗传》: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
  

第十篇  汉中论策(3)
终于没有人敢当面反对了,于是刘备在群下的簇拥下,在沔阳举行了加封仪式,刘备将王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三国志。先主传》:遂于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先主。)
  刘备自从做上汉中王以后,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刘备是汉室复兴的希望,而刘备也当仁不让地以天下之拯救者自居。但刘巴以为这样不妥,刘巴和主簿雍茂一起上谏刘备,希望刘备暂缓拔高自己的形象。没想到刘备找了个理由把雍茂给杀掉了。吓得刘巴从此再也不敢出头了。
  刘备杀臣,虽然堵住了反对者的口,但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从此再也没有人来投靠他了。
  (《三国志。刘巴传》引《零陵先贤传》曰:是时中夏人情未一,闻备在蜀,四方延颈。而备锐意欲即真,巴以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与主簿雍茂谏备,备以他事杀茂,由是远人不复至矣。)
  刘备作了汉中王后,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比如律令典籍的制定颁布。他特意聚集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让他们共同撰写《蜀科》,这方面自然也费了不少时间。
  (《三国志。伊籍传》:后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巩固新政权让刘备花去了太多的精力,从而使得他忽视了荆州方面的战局发展。这也正是荆州丢失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新政权又是不得不巩固的,对荆州的忽视似乎也是必然的。用毛泽东的话说:蜀汉之败始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焉能不败?
  

第十一篇  斗争策略(1)
刘备没有给诸葛亮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但却让诸葛亮掌管了行政大权。诸葛亮善于惩治“不忠”、肃清“内敌”,喜欢论资排辈,强调严刑峻法,这些都是刘备所喜欢的。所以诸葛亮很快就摆平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在被提拔为军师将军后,诸葛亮仍然没有机会展现军事方面的才能。他的主要任务是料理刑罚、行政和后勤方面的工作。
  (《三国志。诸葛亮传》: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由于法正在军事方面正如日中天,诸葛亮基本上插不了手,所以他暂时放弃了在军事方面的发展。经过一番痛苦抉择,他干脆另辟蹊径,转而谋求政治上的更大空间。
  事实证明,诸葛亮在政治上的确有过人之处。他不仅把刘备的后勤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以其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风格赢得自己的政治地位。
  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诸葛亮采用了不同的斗争策略。对待军功至伟的关羽,采用“捧杀”之法;对待刘备的红人法正,则采取纵容不法的手段;对待狂人彭羕,则是先“揭发”再“棒杀”。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承担了起草法规和惩治不敬的责任。这些工作都赢得了刘备对他的好感。
  (一)捧杀关羽
  《三国演义》曾经描述过诸葛亮如何如何折服关羽的很多故事,但关羽实际上从来没有服气过诸葛亮。关羽此人,自倚武功高强,战功卓著,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早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时,关羽就很有意见。鉴于关羽孤高自傲的特点,诸葛亮不仅不敢得罪关羽,还时时处处捧着他。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西凉名将马超投奔刘备,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关羽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能力怎么样。诸葛亮知道关羽的傲慢之心,于是便回信说:“马超这个人也算是文武双全,一代豪杰。但他只能和张飞一争高低,与美髯公你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关羽看信后大喜,还把诸葛亮的书信展示给客人看。
  (《三国志。关羽传》: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诸葛亮给关羽戴高帽子,使得关羽更加得意忘形。易中天先生认为,诸葛亮这样做很容易把关羽惯坏了。不过易先生同时又认为,这件事说明诸葛亮善于调和阴阳,不愧为丞相之才。
  笔者以为,诸葛亮之举把关羽惯坏了不假,但若说这件事体现了诸葛亮的丞相之才,那未免太自相矛盾了吧?实际上,诸葛亮纵容关羽,是为了避免与关羽为敌,绝不是出于公心,更谈不上什么调和阴阳的说法。
  诸葛亮对关羽的吹捧和纵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