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谀抢铮匾渥琶沃械木晨觯南耄骸罢獬∶翁嬉炝耍还艹勤蚶弦档氖钦媸羌伲叶疾荒芪ケ程煲猓扇钡轮隆G岸问奔洌┏蔷统鱿止质拢盘σ患颐稍┍徽叮幢灰徽笊穹绻巫撸换褂幸恢环杀究斩担诺弥谘说称ü瞿蛄鳌V种质率担坏貌涣钊诵欧G樵感牌溆校豢尚牌湮蓿环裨颍嵩馓烨吹摹!
就在金良辅为刚才的梦境想入非非之际,一名门卫走进大堂道:“报告提督大人,魏公公派差使求见。”
金良辅听后心头一震,想道:“看来这个梦很灵验,我要看来人传达什么jīng神?如果真的为王爷之事而来;决不能掉以轻心,要按城隍指点去做。”
于是,金良辅向门卫挥了挥手:“带他进来说话。”
“是——大人!”门卫应声去。
其他同僚见此,都将目光投过来。一名同僚问:“金大人,魏公公这个时候派什么差使?难道皇宫内出事了?”
“这就不懂了。”金良辅摇摇头,“等差使到时就知道了。”
另一名同僚问:“金大人,刚才您和我们正说着话,突然伏桌而眠,是夜里没睡好觉吧?”
“是的!”金良辅不敢泄漏天机,搪塞道,“昨晚看到半夜书,一清早又要上早朝,睡眠不足所致。不过,打了一会盹,头脑清醒了许多。”
那名同僚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称赞道:“金大人已年过半百,还孜孜不倦,勤奋学习,是我等凯模啊!”
金良辅慨叹道:“做到老,学到老,人到老学不全啊!人的一生就如白驹过隙,一瞬即逝;但有许多事没做完,就带着遗憾撒手人寰。想起来,人的一生虽然短暂,多做好事、多做善事,死后不给后人留下骂名就行了。”
这时,那名大内高手在门卫陪同下,走进大堂。金良辅和众同僚起身迎接,寒暄几句入了坐,门卫献上茶水。
金良辅打量对方片刻,试探道:“您在皇宫内护驾,怎么有空来提督衙门?”
大内高手道:“不瞒金大人,在下奉魏总管之令而来。”
“哦!有事吗?”金良辅故作惊讶问。
大内高手道:“魏总管口谕,令提督大人接令后,立即关闭城门,不准任何人出入,违者格杀勿论。”
众同僚听后,不知紫禁城内又要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个面面相觑,如临大敌。
“京城内发生什么事,能否给下官透露点消息?”金良辅目光不离大内高手的脸庞,试探着问。
“是这样的。”大内高手道,“几个王爷意在篡夺皇位,被九千岁识破。现在九千岁正调兵遣将,去王府捉拿反王。为了防止他们逃出紫禁城,特令提督大人关闭九门,让他们插翅也难逃。”
“原来是这样。”金良辅故意惊讶道,“几个王爷怎能干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如此抄家灭门也不为过。”
“还是提督大人关心朝庭的兴亡,令在下佩服。”大内高手催促道,“金大人快下达令命,在下还要回复魏总管呢。”
“好的。”金良辅应承道,“如果你急着回复九千岁,请先回去。不过你放心,下官一定照章办事,服从命令。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关闭城门,并增加兵力防范。”
话说到这份上,大内高手不好拒绝,迟疑片刻站起身,向众人拱拱手,又向金良辅施礼道:“金大人,尽快布置下去,在下也好向九千岁交代。”
金良辅向对方拱拱手:“请放心,下官不负重托,立马行动。”
“那好,在下告辞。”大内高手转身出离大堂。
金良辅携同僚相送到院门外,寒暄几句才转回。
金良辅和同僚回到衙门大堂,立即对崇文门、宣武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安定门、德胜门八个门的人员作了部署,最后他道:“正阳门乃是紫禁城前门,几个王爷很有可能从承天门经过,再由正阳门出逃。在下为九门提督,应担当此重任,带兵坚守正阳门。”
同僚们见金良辅不畏凶险,主动坚守要塞,深受感动,一个个向他投来钦佩的目光。
金良辅扫视众人一眼道:“当然了,本官说的并非绝对,几个王爷也有可能从其它城门出逃。你们所坚守的城门也要担负起责任,在士兵面前要做好表帅,不能掉以轻心,不可擅离职守,违者军法处置。”
众同僚异异口同声道:“大人放心,我们一定要尽心尽责,决不敢擅离职守;违者甘受军法处置。”
金良辅笑容满面道:“好,本官与你们共事多年,知道你们能耐和个xìng,本官放心、相信你们。”
第十章 血战正阳门(二)
此时,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孙云鹤、杨寰几人在东厂大堂内,围坐在桌旁,品着茶、漫谈国事,重点是议论魏忠贤、客氏和几个王爷。
田尔耕端起杯,送到嘴边喝一口茶,然后轻轻将杯子放在桌上,扫一眼许显纯、崔应元道:“二位内宫之行,有何感想啊?”
崔应元摇摇头道:“恐怖、可怕。”
孙云鹤不解其意,急切问:“崔指挥说话怎么藏头露尾,不妨将话说明白点。含糊其辞,在下是一知半解。”
许显纯接茬道:“崔指挥说的恐怖、可怕,指的是客夫人吧?”
“正是!”崔应元压低声音道,“作为一个女人,身边藏毒药干嘛?下官担心,如果有一天她与九千岁翻了脸,也会在酒菜中下毒的。”
杨寰沉默一会道:“我看崔指挥是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了?九千岁是什么样的人,诸位还不知道?他从对方的眼神、面部表情,便能看出对方的心理活动。谁敢对他大不敬,那是粪坑里跳舞——着(屎)死了。”
崔应元冷笑一声,立即对杨寰的话加以否定,道:“杨理刑官的话太神话九千岁了;他是人不是神,老虎还有打盹时,你知道吗?”
杨寰抬起手托住脑门,作思考状,没再插话。田尔耕接过话茬:“是呀!九千岁虽然聪明过人,明察秋毫,但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况且,他与客夫人对食,只要客夫人惦记着他,再防范也没用。有句古话说得好:‘蛤蟆头上浆,黄蜂尾上蜇,毒蛇口中牙,其毒还尤可,最毒妇人心。’在下认为,这句古话用在客夫人身上,是恰如其分的。”
“嗯!”许显纯点点头道,“我赞同田都督的见解;据说张皇后的堕胎,也是客夫人买通丫环小红,先在娘娘的饭菜中下了药,导致娘娘下泻;接下来又有九千岁抓药,打下胎儿,又以弒君之罪强加于她。这一套连环计,客夫人充当了主要角sè。我们呢,只能是九千岁和客夫人弓弦上的一支箭。”
孙云鹤环视一眼周围,连忙摆手制止:“不可说,当心隔墙有耳,谈些别的事吧!”
“好,内宫的事暂且不议。”田尔耕转过话题,“我们谈谈王府之事吧!不知两名小太监王府之行,能否使小王爷俯首就犯,喝下那杯夺命毒酒?”
崔应元道:“我认为,小王爷虽然不满九千岁独揽朝庭大权,但不敢抗旨不遵。小顺子、小安子是代表皇上去王府赐御酒的,即使王爷怀疑酒里有毒,也要舍命喝御酒,以报皇上的恩赐。”
“如此说来,几个小王爷现在已经毒发身亡,到阎王那里报道去了。”杨寰幸灾乐祸道。
“估计差不多。”田尔耕说出自己的见解,“九千岁派小顺子去王府赐酒,是选对了人。”
“是吗?”孙云鹤疑惑道。
“是的。”田尔耕十分自信道,“那一次,九千岁派小顺子去太师府诱骗张国纪去坤宁宫,据说那张伶牙俐齿的嘴,哄得张国纪团团转,坚信不疑。”
许显纯点着头,慢条斯理道:“看来九千岁有眼光,这小子好好栽培,将来是总管的料。”
他们在东厂大堂内,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不觉已过去一个时辰。正值这时,一名厂卫跑进大堂,双手一抱:“报告各位大人,九千岁派大内高手到来。”
几人听后,十分惊诧,互相对视片刻,崔应元质疑道:“这时内宫派人来,一定不是好兆头。”
“不管是好兆头,还是坏兆头,我们都不能怠慢客人。”田尔耕向厂卫做个手势,“速请他进来叙话。”
“是!”厂卫应了一声,转身出离大堂。
片刻,大内高手跨进东厂大堂,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孙云鹤、杨寰几人站起身迎了上去。彼此寒暄几句,入了坐。
田尔耕试探道:“不知您来东厂有何指教”
大内高手开门见山道:“在下奉大总管之令,调动兵力的。”
许显纯坦然道:“大总管之令,谁敢不服从?有事快宣布吧!”
“好,那我就直说吧!”大内高手站起身,命令道:“传大总管口谕,令许显纯、崔应元二位指挥,立即率领五百名厂卫,带着各种兵器赶往王府,剿灭几名叛王及王府所有家丁女佣。”
许显纯、崔应元站起身,抱拳应道:“在下遵令!”
说着,匆匆出离大堂,去营房集合队伍。
大内高手又道:“田都督听令,大总管命你立即赶往兵部大堂,他等你过去议事,不得有务。”
“遵令!”田尔耕站起身,抱一下拳。
却说几个王爷回到府上,令家丁女佣收拾该带的衣物打成包裹,及府上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装进箱子里,上了锁。然后套上马车,将箱子、细软、行李统统装上车子。接下来,安排女佣上了车,男丁骑上马,出离王府,锁上院门,赶往信王府会合。
如此一耽搁,已过去一个多时辰,几个王府的人马才到齐。信王府的家丁女佣,该上车的已经上了车,该上马的穿上盔甲,拿着兵器上了战马。几百号人聚集在一起,黑压压一大片,好不威风。
几个王爷坐在马背上,在队列前嘀咕一阵,信王朱由检挥一下手臂,高声道:“诸位!阉党权倾朝野,残害忠臣良将,三宫六部,尽在阉党掌控之中。目下,我大明江山已到岌岌可危地步,我们作为皇族中的一员,不能眼睁睁见阉党残暴横行下去,要以武力对武力,将阉党诛灭。但是,阉党不但掌控京师所有兵马,就连全国各地的军政大权也在他们掌握范围。而我们呢,靠众家丁冲锋陷阵,负隅顽抗,那是不堪一击。要想生存,不要眷恋王府的安逸生活。因为,阉党已经把刀架到我们脖子上了,不容我们安逸下去。我们得出离王府,出离紫禁城,到外州外县去,安营扎寨,招兵买马,聚草屯粮。待兵强马壮后,再杀回京师,捉拿阉党,枭首示众,还我大明,恢复朝纲,江山一统,万民安居乐业。”
家丁女佣异口同声道:“我们愿追随在王爷的鞍前马后,杀jiān贼,保大明,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朱由检微笑着向家丁女佣挥手致意:“好!本王相信你们的忠心,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现在本王宣布,立即出发,由承天门而出,过正阳门就安全多了。如在紫禁城内遭到官兵截杀,能冲出去的话,在正阳门郊外二十里处的黑松林会合。万一冲不出去,化整为零,在京师居民区躲避一段时间,互相串联,寻机出城。”
朱由检宣布完毕,各个王府的人马按序而出,向正阳门进发。
鬼头与众小鬼驾起yīn风,在队伍上空护驾,随着马车和马蹄的辗踏,再加上yīn风习习,使得队伍上空尘土飞扬,遮天蔽rì。
却说崔呈秀、田吉和一班同僚在兵部大堂内闲坐,谈论朝庭最近一个阶段所发生的种种怪事。
一名同僚道:“崔尚书、田侍郎,您说前段时间张皇后和张太师被押上刑场斩首,三通炮响之后,刘大人拋下斩令牌,刽子手拔掉犯由牌挥起大刀下砍之际,您说怎的?那举刀的手,就像被定身法定在半空一样,一动也不能动。
崔呈秀质疑道:“有这等事?是否是某些人制造谣言杜撰出来的?”
田吉接茬道:“我看道听途说不可信,愿叫耳见,不叫耳闻。不过,那天的刑场上,三通炮响后,突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之后就不见了犯人。这件事既离谱也奇怪。但下官也没有新眼见到,只是听御林军士兵谈论过。”
崔呈秀听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