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机关圈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个意识是尴尬。夏青廷心想这照片暖昧啊,会让人产生歧义的。接着夏青廷想到严重的问题:曹波为什么把这些生活场景也拍下来了?

  “波波说你还是跑步进去的?”杨不显似非笑地望着夏青廷,他一绺头发遮住了右眼,一甩甩开。

  夏青廷表面上没什么,还说了一句幽默:“小曹的摄影水平越来越高了,看还有什么好的?”他穿过杨不显走出房间,推开隔壁办公室门。

  短发刘海的曹波正趴在办公桌上剪冲洗出的照片,冲他妩媚一笑。自从两人跟胡局长下了基层后,两人关系似乎深了一层。机关里不好开胡局长玩笑,就开夏青廷玩笑,说他带着小蜜到处跑。

  夏青廷轻轻走到曹波身后,闻到一股紫罗兰幽香。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穿过她的头发望见桌上的照片,他的也不少,而且多是和胡局长在一起的场景,倒把吴宓抢了镜头。还有那个党组秘书李靖,竟没见上一张照片。

  “怎么没有李秘书的照片?”夏青廷提醒。

  曹波头也没回,只摇摇身子,轻轻说了一句:“我讨厌他。”

  气氛一下冷场,夏青廷不好再说什么,就翻弄一下照片,说照得不错,就往外走。掩上门的一剌那,他想起来了,李靖没上照片也许是曹波真讨厌他故意截取他不在的场景,更重要的是李靖自邵市后就一直没见了人影。

  再回到办公室,刘新和杨不显在叽咕什么,见他进来杨不显不自然地没叽咕了,刘新却老到地冲他一笑:“青廷,进步不如跑步呵……”

  “刘处还天天跑步吗?”夏青廷装作糊涂了。

  刘新哈哈一笑,不再言语。

  杨不显走后,夏青廷开始想材料的事,不过总静不下心来,他想他算半个局办公室的人,而局里人都说胡局长也算半个证监会的人。他认真了解过胡局长的“革命历史”,胡局长是家村孩子不假,却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高才生,那时改革开放之初用人打破条条框框,就被分到成立不久的国务院证券委办公室,一干就是几年,直做到证监会某司副司长。他对中国的股市和金融政策有着惊人的阅读能力和操控能力,他过去扶持起来的上市公司有数十家之多。既便调任省工商局局长,还有不少企业纷纷找上他。

  夏青廷上网查了,胡局长老家还真是网上说的“炒股村”。

  从京官到地方官,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胡局长不会干多久就会上去的。或者会成为地方大吏,于是省工商局系所有干职工的表现都变得微妙,连夏青廷也不例外。他刚来省局机关上班时,明显感到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与省工商联机关作风不可同日而语,人教处虽离权力中心有点远,他还是充满希望。

  写写划划,半天就过去了。

  除了杨不显就往在机关院里,刘新和夏青廷都住在外面,曹波也搬到其父母家住了。中午都在机关堂用餐。食堂没有对外承包,伙食做得丰盛,前不久网络就爆出个贴子,说省工商局食堂伙食可媲美“谷歌”食堂伙食了。省局副局长彭运带刘新到省委宣传部跑了一趟,当日晚上那贴子就打不开了。

  夏青廷在下班铃响后拖延了两分钟才走,他下楼没去后面的机关食堂,而是走出大院拦了的士,几拐几弯,停在了北京饺子馆路边。下车时他猛然又想到刘新说的“进步不如路步”那句话,觉得自己又在跑步了。

  下班前半小时他接到一条短信:中午去北京饺子馆吃饺子。没有称谓,也无落款。一查那发来短信手机号码,竟是曹波的,他一阵心跳,做贼一样立马将短信删掉。

  推开北京饺子馆玻璃门,一眼就看见背对着门坐在里面角落的曹波。

  几乎是神速地将店内所有食客扫了一遍,夏青廷才松口气,故作潇洒地甩动双手,走到曹波对面坐下。

  “来了?”“来了。”

  两人都声音轻得蚊哼一般,只有两人自己听得见。就像地下工作接头。抿了一口茶,夏青廷才装作不经意地打量一眼对方,看来曹波也是很有心理负担,秀目低垂,望着面前那杯茶不言不语。

  夏青廷刚抬起一只手想招呼服务员,曹波已轻轻用高跟鞋头碰了他的皮鞋一下,轻声说“已点了饺子”,声音轻快得瞬间消逝得捕捉不到点痕迹,仿佛她从没说过一样。

  在服务员端上大盘水饺上来之前的几分钟里,夏青廷被先见为主的念头左右,刺激而惊慌。虽然曹波不是局里最漂亮的美女,但绝对是关注度最高的。她一年前就离婚了,现带着十二岁的女儿单独过。夏青廷装作心中无鬼,问:“有什么喜事哩,请我吃饭?”

  曹波掠了一下额前刘海,几分娇羞地望他一眼:“我是向你道歉的,没征得你同意,就让杨筷子把照片抢走了”她重申说杨筷子下手太快了。杨筷子是刘新给他起的绰号,因为他有乙肝,聚餐时刘新都会为他特意摆上一副公筷。于是绰号不胫而走。

  就这个理由?太幼稚了点吧。夏青廷也不说破,只说:“谢你还来不及呢,把我和胡局长光辉形象放在一快……”

  曹波又望他一眼,几分吞吞吐吐:“我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语音未落,水饺端上来了。好大一盘,足足有好几十个。还有两盘凉菜。夏青廷给曹波碟里夹了两个,再给自己夹了一个,一举筷子:“吃,吃。”

  曹波将水饺拌了辣酱,轻轻滚动几下,再举筷将水饺轻轻推入樱桃小口,轻轻吮咬,先咬了个小半,再咬一半,最后吞掉最后一半,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分多钟,动作优雅极了。夏青廷看得呆了一下,他想怎么李美就不会这么优雅地吃呢,又想想电视上宣传的淑女墙训班。

  “胡局长有两天没来了吧……”曹波搁下筷子,纤手用纸巾轻轻拭口。

  夏青廷此时已觉出异样,还没等他多想,曹波又莞尔一笑:“我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省纪委三室的副主任,姓李……”

  夏青廷一惊,不由抬起脸来,想看出她的暖昧,更想逃避这个问题,他知道自己的底线,玩暖昧可以,可涉及实质性问题,他想他无论如何也越不了“雷池”一步。他打个哈哈说辣酱好辣啊。曹波此时已从容多了,像对自己自言自语:“李说……胡局长出事了……”

  “出事了?”夏青廷下意识一个激灵,手指一软,筷子夹的一个水饺“咔”地坠在碟里,他掩饰地摇摇头,接了几分钟前曹波那句话的下半句:“……是祸躲不过……”声音的底气明显弱了几分。

3
3.食色性也

  清明过后的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坐在办公室的皮椅上,夏青廷就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事。前天逛图书城,他发现《厚黑学》、〈权谋〉之类的书籍前站满了人,有中年人,也有青年人。他就是其中之一,他挑了本曾国藩为官之道的图书,买单时顺口问收银小姐什么书好销。收银小姐笑吟吟给他找银边瞟他的书目说:“就是这种书呢。”

  刘新去向彭运汇报工作去了,杨不显在电脑后鼓捣一阵,忽然发起了牢骚。“放屁!简直是放屁!什么灰色收入,有吗?”还抬起那拔郎鼓似的脑袋左右摇摆了两下。

  对杨不显这德性,夏青廷已见惯不怪,本不想理会,不过杨不显似乎很想抒发一番感情,他又发了一声感叹:“唉,真是只许州官放炮,不许百姓自摸。”

  “还搞什么自摸,你又不是没有资源,资源不利用,就是严重的浪费……”夏青廷附和了一句。他没叫杨筷子的绰号,在这一点上,杨不显显然很认可夏青廷的涵养。他嘻嘻一笑,露出一排发黄的牙齿:“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饿呢,我是夜夜抱个枕头睡,哪有什么资源……”却又几分自得地一笑。他年近四十的人了一直没结过婚,婚姻问题一度让他在局里说不起话的。不知如今又刮起了什么风,他似乎又成抢手的香饽饽了,机关工会老大姐争着给他介绍对象,还有些相识的也给他牵线,仿佛城里的剩女已泛滥成灾没人要了似的。

  杨不显在个人婚姻问题上有点讳莫如深。夏青廷估计,此人有那么一种阴暗心理,就是总想查户口一样把女方问个纤毫毕露,而自个不付出一点,曹波私下里透露,工会马大姐介绍的两个女孩都是受不了杨不显的怪毛病而临阵脱逃的。说杨不显怪毛病一是爱问对方的前男友,如果混得不错,他就鞭鞑,如果混得差,就说这女方没品味。怪毛病之二是怪吝得不可思议,他从不请女方下馆子,甚至女方主动提出了,在付帐时他也从不主动买单,甚至装模作样地翻口袋说忘了带钱包带银行卡。那么,带去他家里吃饭又是如问呢?刘新也没为杨不显遮丑,说杨不显和对象见面后,天快黑了,他舍不得打的,硬是挤了两路公交车,带着对象又在附近菜市场只买了几片豆腐青菜,对象提醒他是不是忘了买肉,他竟满不在乎地回答:“中午还有吃剩下的红烧肉呢。”刘新还模仿起杨不显买小菜时和菜贩讨价还价的腔调:“八毛一斤行波?八毛五,总行了吧……九毛?太贵了,哎呀,老板你就别在乎这几分钱,八毛五就八毛五,我买两斤……”说得众人哈哈大笑,杨不显却无愧惭之色,跟着笑。夏青廷觉得他简直是公务员的耻辱,是一大败类。他私下里也揣磨过,杨不显每月近四千工资加各种补助,少说也有五千多吧,他孤身一人,家里也没什么人,据说连他老家父母都是没用过他一分钱的,他常年累月穿的是工商制服,又没置一件衣服,刘新说杨不显除非想购房,不然真的无法合理解释了。问题是,这么多年了,杨不显也没有购房的动向。久而久,之机关里众人对他也习以为常了。

  刘新进来的时候,杨不显还坐在电脑前怨妇一般碎碎念:“……灰色收入……灰色收入……”

  “杨筷子,又发什么神经?……”刘新对杨不显讲话很随便,反倒对夏青廷很客气,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像杨不显这种人,刘新自有驾驭之道。他训完这句话,立马接着问:“你是不是有了什么灰色收入?可要对组织坦白交代啊。”他用这种关注方式表示对杨不显的尊重。

  胡萝卜加大棒果然对杨不显很管用,他笑嘻嘻地站起来向刘新汇报:“刘处,前阵子两会不是热议灰色收入这一话题吗?眼下还真出了这么个贪官,他称自己的非法所得只能说是灰色收入,而并非受贿所得……”

  “嗬?”刘新也感兴趣了,望向一边的夏青廷。夏青廷也是对灰色收入的定义不甚了了,人在官场,其实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经常谈论升迁真经,反而是忌讳提起这些的,刚当上科长时,他甚至连有关官场贪官的新闻都一扫而过,不敢逗留,潜意识里他觉得站进去会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他热衷于官场旁门左道。而每个官员都是不希望给上司下属甚至平头百姓这种印象的。一般有了一官半职的,见面谈的是工作,对事不对人,敏惑话题提都不提,谁不小心提了也是马上打止。给了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把柄,回过头去会懊悔大半天。夏青廷也有体会,所以他是不会由浅及深纵论这个敏感话题的,他想刘新也不会,也只有杨不显这种人可以大放厥词了。

  “杨不显,说正经的,我正要传达这个廉政会议精神。”刘新坐下抿口茶,收敛笑容,环视两人一下,“吴组长说省纪委对灰色收入的认定已进入收尾阶段,要求各处室自纠自查自敲警钟。工商局是权力部门执法部门,更是窗口行业,大家的眼睛都死死盯着呢。咱们处虽说不直接和企业个体户打交道,也要认真学习领会,收什么消费考券、烟票、艺术品等等,可都算得上是灰色收入范畴呵……”刘新左手的指关节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嘭嘭的声音。

  空调的温度有点高,夏青廷起身拿了外套挂在椅后,杨不目不转睛地聆听刘新讲话,冷不丁插了一句:“收包烟,嚼口槟榔算不算灰色收入?”

  “你说呢?”刘新把这个滑稽的皮球踢回去。

  杨不显几分激动地梗红了脖子,说:“既然是灰色收入,应该明细到一根烟、一块钱,对不对?”他把目光转向夏青廷,又把那皮球踢给了夏青廷。

  其是其人本色!刘新和夏青廷不约而同地会心一笑。夏青廷对杨不显称不称他官街倒无所谓,只要他不倚老卖老称“老夏”或直呼“夏青廷”就行了。他在心里发笑:杨不显三句不离本行,他是不是担心自己女友吃饭多花了几毛钱卖荤菜减少他可怜的那点灰色收入呢?他想很有这个可能。杨不显是不是葛朗台虽不能确定,其吝啬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