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仙府种田纪事-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至听了夫人如此说,第一个把那套芙蓉的拿到手里,笑着跪下谢赏,声音清脆悦耳,处处透着喜兴。其他人也纷纷拿了一套跟着跪下谢赏。

    木艾无奈的又扶了她们一次,懊恼的说,“以后给你们东西的时候多着呢,你们每次都跪,我只是扶你们都会累到,以后记着少跪吧。”

    “是,夫人。”众人都喜笑颜开的大声应下了。木艾又和她们说了几句闲话,就吩咐散了,转身回了内室。

    舒服的靠在床上,一边吃着葡萄,一边用心神在空间里继续练习剥稻粒,算算时间,她这样练习也有一个月了,虽然离她的目标还有很远,但是,成效也算很显著了。现在已经可以每日照常做事,身体外面还可以保持着灵气罩不散,空间里面照样飞快的剥着稻粒,可谓一心三用,样样不耽误,她相信长久下去,她一定会大有收获。心念一动,空间里的一本书就出现在小厅的角落,再一动,又瞬间收了回来。随心所欲收放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十米了,好奇心一起,试着用灵力甩个小石子出去,桌子上的花瓶嘭的一声被砸碎了。

    木艾也没想到她随便一扔,力道会如此之大,被吓得呆了呆,但是转念一想,又立刻高兴起来,这是不是就表示,她除了灵气罩自保之外,又多了一样攻击的能?。

    去年冬天时,她偶然发现灵气罩可以外放到身体外面一米方圆,并且能挡住树上掉下的枯枝。这让她心里有了底气,起码经过练习,关键时刻她也能有自保的本事了。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时候她又觉得有危险时只能躲着,让人有些气闷,如果能够痛快反击就好了。如今这样算是梦想成真了吗?

    木艾越想越开心,四处看了几眼,打算一鼓作气,再找个目标试试,可惜,夏至冬至秋分听见动静,一窝蜂似的跑了进来,让她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随口扯了个借口掩饰了花瓶碎掉的原因,然后赶紧躲回房里继续干劲十足的练习剥稻壳去了。

    空间里栽种的地瓜和姜蒜,除了预备留种的,其它的都被木艾全拿了出来,姜蒜好办,分出村里要用的那份,剩下的过几日插秧时一起拉到小庄上,种地里就行了。地瓜却有些麻烦,需要提前育秧。郭淮带人又紧急赶制了五个棚子出来,除了春分需要继续做记录之外,夏至秋分几个也都放下了手头的活计,拿着刀开始按照芽眼分地瓜模子,等棚子一建好,就把这些模子,紧密的摆在里面,盖上沙土,浇上灵水,然后就静等出苗了。

    这样又过了几天,六十个棚子里的水稻秧苗已经长出第四片叶了,木艾就吩咐这半月来专管秧田的木五,把所有的油毡布都撤了下来,让秧苗昼夜都曝露在空气里,以便适应外界气温。众人小心翼翼的看护着,直到第五片叶长出,木艾吩咐郭婶做了两个好菜,阿大他们都吃得饱饱的。第二日太阳刚刚露出山顶,就起了一棚子的秧苗抬着去了水田那边。按照木艾的想法,她是想要亲自跳下去示范插秧的,可是碍于这个时空的礼法规矩,她一个女子是不能有半点衣着不整的,于是只能站在田埂上解说,心里免不得就有些急躁。郭淮知道夫人对这块地的重视程度,所以第一个赤脚跳到已经沁了五六日水的稀泥地里,忍耐着脚下的寒凉,左手托着一块秧苗,右手小心翼翼的掰了两棵下来,插到了泥里一寸的深度,试着抬起手,看着秧苗没有飘起来,他就一脸喜色的看向地边。木艾连声夸赞,比划着让他腿间跨着一垄,可以挨排插三垄,郭淮又照着做了,然后向前估摸着六七寸的距离再插两棵,就这样慢慢手里有了准头儿,速度也快了起来。阿大他们看了一会儿,不觉得太难,也陆续下了田里有样学样的插了起来。七个人每人三垄,很快一亩地就插好了,虽然秧苗有些歪歪扭扭的,但是以第一次插秧来说,还算不错了。

    众人也都熟练了,等清风明月抬了第二批的秧苗来,就开始继续忙碌了。木艾看着四周都是自己府里人,就偷偷挽了袖子,把手插到田底想要试下地温,结果弄了一胳膊的泥,春分连忙把手里的笔本仔细的放在一个小布袋子里,然后,拿了帕子给木艾擦拭干净。木艾微微皱了眉,不试不知道,这田里三寸以上地温还算温和,应该有五六度左右,可是三寸以下就有些寒凉了,看着在不远处干得热火朝天的几个人,回身吩咐夏至,“夏至,你回去告诉郭婶,多烧几锅热水,中午下田的人回去要先用热水泡脚,另外,再备一坛酒,给大伙都喝一碗,去去寒气。”

    “是,夫人。”夏至正一脸兴奋的帮忙运送秧苗,听了木艾吩咐,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儿,却忘记了手上沾了泥巴,立刻变成了一只小花猫,她又是急性子,没等春分几人提醒她,就一溜烟儿的跑回去送信了,留下无良的主仆几人笑得肚子疼。

    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一上午的功夫,四亩地就插完了,众人回了府,互相打趣着用热水洗了脚,吃饭时又喝了一碗包谷酒,全身从里到外就都变得热辣辣的,没有了半点冰凉的感觉。郭淮怕耽误下午的活计,撵了他们去歇息,自己一时酒意有些上涌,也想找个地方眯一会儿。没想到,温伯来报,说是王老爷子家的二公子来拜访。他就是一愣,自家主子是个寡居女子,村里的男人们历来知道避嫌,又是都是让自家女人出面,怎么这一位还主动上门来了。仔细一想,他才想起来,王老爷子年前托付照顾的药草还在夫人院子里呢,他一定是搬药草来了。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南山田边

    郭淮笑着迎了二牛进来,亲自陪着他在正屋大厅喝茶。等着木艾出来接待之后,郭淮就恭敬的站在左侧,低头听两人谈话,偶尔回答几句夫人的问话。二牛却不是如他所猜测一样,而是为了村里的那些地瓜秧而来。原来族老们郑重托了他领着大伙儿种植新物种,他又是个认真负责的性子,就上门来想要看看秧苗长多大了。木艾和二牛交情深厚,一起卖米进城,他又知道她身怀秘术,按理算是亲近之人了,她有心想多聊几句,但二牛一直微垂着头,偶尔抬头说话,只要她一看过去,就又飞快低下去,十分尴尬别扭。木艾只得草草问了几句王老爷子的近况,就吩咐郭淮带他去了后面实验田,看了看那几棚已经长得有三寸多高的地瓜秧,郭淮做事圆融周全,笑说三日后的早晨他会带人帮忙运到地头儿去,二牛憨笑着谢了。

    两个人又说几句闲话,看看将尽午时末了,郭淮也不能歇息,该领人去南山下接着给那二亩水田插秧了,索性邀请二牛一起去看热闹。二牛去年就帮忙照料试验田,知道木艾要种的一定是很新奇的东西,两家离的又不远,这块地里又是搭棚子,又是浇水的,他常想过来看看,但是,又怕让人误会他在打探什么,也就忍着没有来,此时,郭淮约他去插秧,正合他心意,于是两人到府门口汇合了阿大他们一起抬着秧苗去了南山下。

    四月末,正是冬小麦将要收获之前,做最后田间管理的时候,南山下的地里,村民们都在忙碌着,远远看见七八个人抬着一些绿苗走过来,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就都奔过来看新奇。木艾的大院子本来就建在村子角落,两面靠山,平日里,很少有人经过她那片田地,所以这一个月来,她们府里折腾着育秧、整地、插秧,村里人大多都是不知道的,有些心急着种地瓜的人,虽偶尔听闻,知道不是地瓜之后也没太在意,此时,乡亲们看着众人把小青苗插进泥水里,都纷纷议论起来,这个说,“这不是胡闹吗,地里水这么多,青苗能活吗?”那个反驳说,“这也不见得,仙夫人去年不也是在六月里开种,九月照样收了好东西吗?”

    阿大他们上午插好四亩田,已经算是熟手了,郭淮也没什么可指挥的。平日里,木艾给乡亲们送个年礼、买个东西这些需要和村民们打交道的事情都是交代他去做,所以和这些乡亲也混个脸熟,一圈寒暄客套下来,就有那年纪相当的问道,“郭兄弟,仙夫人这是又种的什么好东西啊,这么奇怪的种法,大伙儿都是第一次见啊!”

    说话这人叫李贵,是村头儿的李二爷家的大儿子,在村子里的同辈人中算是出挑的,田地伺弄的精心,又会一手木匠活儿,农闲时常给十里八村的打些家什,日子过得在村里算宽裕的。

    郭淮回身看了看众人脸上也都是一副疑惑的神色,他心头突然一动,以前做秀才时,每日就想着考功名光宗耀祖、为天下百姓做实事,没想到,到头来一事无成,孩子媳妇都跟着他吃苦,一场大水又把他彻底打倒在地,变成了奴仆,他也不是没有怨恨过,现实太残酷,上天对他太不公。等时间久了,他被木艾任命为大管家,渐渐找到了一些运筹帷幄的感觉。而此时,这些村民求知的眼神,让他彻底明白过来了。夫人说过,这稻苗长大了,会是一种粮食,能让天下老百姓吃饱的粮食,那么他现在做的事,只要做成了,不也同样是为天下百姓做了件大大的实事吗?想到这里他心中豁然开朗,不顾众人异样的眼神大笑出声。

    李贵和旁边的人互相看看,眼里慢慢就添了一丝恼怒,沉声问道,“郭管家,我问的话很好笑吗,还是我们大伙儿有什么让你可嘲笑的?”

    郭淮知道让他们误会了,连忙做了一个罗圈儿揖,嘴里赔着不是,“各位乡亲,对不住了,对不住了。我发笑不是因为李兄弟的话,实在是因为我长久以来没有想通的事,今日突然被李兄弟点醒了,心里实在畅快,就笑了起来。”

    说着郑重对着李贵施了一礼,说道,“李兄弟,今日真是要谢谢你点醒我,哪日有闲我郭淮一定请你喝酒。”

    农村人都是直脾气,很少有得理不让人的时候,李贵见他如此郑重道歉,心里的恼意立刻散了,甚至微微为自己刚才的小题大做羞愧,连忙扶起他,说道,“郭兄弟,刚才也是我多心了。不知道你想到了别的事情。”

    郭淮怕他追问他想到什么,不着痕迹的开口岔开话题,“刚才大伙儿问,这是什么苗,怎么种在水里,说实在的,我也不太清楚。去年我家夫人不是用从南方带回的种子,种了地瓜和瓜子出来嘛,后来卖了给我们舅老爷,也就是城里仙客楼的老板,这些事大伙儿也都是知道的吧?”

    众人都点了点头,当时,因为村里人都在工地上做过活,仙夫人很大方的把宗祠的乔迁宴一起都办了,全村人都被请去吃席,他们当然也都在场。

    郭淮笑着接下去,“肖大老爷自从得了地瓜,酒楼生意就红火起来,于是,他一时兴起又派人去南方,找了一些新种子,也给我们府上送了些过来,礼尚往来嘛,他每隔几日都派人来看看,指点一下,说是,两边一起种,都记下伺弄的细节,到时看看产量有什么不同。这不,水里种青苗,我们府里人也都觉着新奇呢!”

    “噢,是这么回事啊!”大伙都点点头,郭淮趁势又说,“我们夫人常说,在咱们村里落脚,没少受大伙照料。这次又试种新东西,也担心怕种不成,不能冒冒失失让大伙儿跟着种,万一误了一年的收成就不好了。大伙儿先种一年地瓜稳当赚些银钱,如果这些再种成了,大伙明年想种也不迟。总之,乡亲们日子过的好了,我们夫人也高兴。”

    李贵在这群人里有些威信,听郭淮如此说,连忙带头说道,“郭兄弟客套了,大伙儿心里都清楚,仙夫人从来咱们村里,就没亏待过我们,建房子给工钱,过年也给送肉送点心,今年又带着我们种地瓜啥的,等秋天万一真多进些银钱,大伙儿就更不知道怎么感谢夫人好了。”

    郭淮朗声笑了起来,“好了,好了,李兄弟,大伙儿都是一个村的,可别计较这么清楚。咱么再客套下去都成酸秀才了。”

正文 第五十八章 种植笔录

    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平日里村里人互相见到,除非是年纪大的长辈需要行礼,剩下的都是点头打个招呼就好了。这么施礼客套还真是少,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慢慢对那个大院里的夫人产生了一种敬畏,说话间不自觉就带上了谦卑,要细究起这种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从她建造宅院开始的,也许是从她种出地瓜卖了大价钱开始的,也许是从她答应白送种子开始的,也许是从听说她又种了新东西开始的…总之,他们凭借庄稼人特有的狡黠直觉,心底里隐隐意识到了那个女子不是普通人。

    一群人围着说了些闲话,郭淮偶尔插上几句,城里地瓜和瓜子卖的多好,秋天能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