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拿回了锅铲,张云准备实现她的承诺了--今天晚上做大盘鸡。取了几个土豆清洗干净,切成果冻般的大小。然后把野鸡取下来,用水洗了一遍,同样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准备好葱姜蒜和各种调料。
现将肌肉焯水,然后爆炒鸡肉,加入酱油和水,焖一会儿后,又加入土豆。过了一会儿,估摸着土豆也熟了,张云把切好的青椒丁放了进去,又翻炒一遍,热腾腾香喷喷的大盘鸡就做好了!
此时小灶上的米粥也熬好了,开饭!
小峰小秀穿着新衣,吃着大盘鸡,高兴地叹气:“好像过年一样喔,不,比过年还好!”
“那咱们以后天天过年。”张云对于过好日子有十足的信心。
吃饭时张云额外盛了一碗鸡肉放到一边,吃过饭后,她给红梅家端了一碗。回来的时候红梅和她一块儿回来,来照料豆芽。
“看来明天早上豆芽就好了吧?”红梅问道。
“嗯,有一部分明天就可以卖。先在咱们村卖两天,过几天赶一回集,然后再去邻村。”张云想着在镇上打响名头后卖豆芽会更容易些。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就聚集在张云家里。
张云见大家都到齐了,说道:“今天是开张第一天,想必大家都很紧张。大家伙儿不要心慌,不要心急,幸福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临。”
“虽说今天只是在村子里摆摊,但大家今天最好都去。因为我们还需要拿锅碗瓢盆——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准备现场做几个豆芽菜。”
大家尝试性的先取了半筛子豆芽也就是四十斤,拿着各种器具,大家到了村子里的广场,场地边上有很多大树,其中最大的一颗是一株百年槐树,树荫浓密,古朴静谧。
这一会儿树下却很热闹,村民们兴致勃勃的挤在一块儿,讨论着张云的“豆芽”。
别的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唯有张云大方道:“各位高邻,小妹我寻思出一种新蔬菜——豆芽,绿豆芽是用绿豆生成的。大家也都看到了,豆芽的卖相是很好的,而且,我要告诉大家,豆芽是一种很好吃的蔬菜,它清香可口,细嫩多汁,做汤做菜都可以。”
“现在我们在村子里摆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谢众位高邻!”
人群熙熙攘攘,有人问道:“云丫头,你说的那么好听,这豆芽却是如何做饭?”
张云笑笑,拿出锅铲,架在刚刚搭好的简易支架上:“我现在就现炒个菜,大家喜欢就请支持一下。”
“那是自然。”人群笑道。
张云往热锅里到了一点油,清炒了一锅豆芽,拿出筷子请村民品尝。
大部分人都跃跃欲试,最终有不少人尝了,赞叹道:“这菜好吃!云丫头,你这做菜的家什俺咋没见过,这手法也怪新奇,豆芽也好吃。”
“豆芽怎么卖?”有人问到。
“三文一斤,不过咱们村上的人买,就两文一斤。”张云笑答
这么便宜!虽然村上大多数人都不买青菜,但外边卖的菜最便宜的也是一两文。这么新奇好吃的蔬菜卖的够实惠。
“买了得能吃,云丫头你炒菜的东西是什么?”
“锅铲,大家需要的话可以去镇上的万铁匠那里打,我这个就是在那里做的。大家可以先买一些回去吃,比如蒸面条,用豆芽可比青菜好吃多了。”张云推销。
大家伙儿热情高涨,一个个你一斤我二斤的称了起来。这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了起来:“哎呀,大家咋敢买她的东西?!”原来是陈美丽!
“大家不知道?张云把山上的毒果买给王家的贵人,如今又想毒害大家呢?”陈美丽阴声道。
人群慢了下来,大家对张云卖樱桃有所耳闻,所以有些担心。
“大家不要听她胡说,山上的野果本是樱桃,这可是京城里的贡品呢,咱们村刚好有两颗,这可不是喜事儿?!”张云不慌不忙,“王家那么大?能没有咱们识货?至于以前村上出的事,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医书上说:樱桃属火,性大热而发湿。旧有热病及喘嗽者,得之立病,且有死者也。其实樱桃营养丰富,经常吃对身体好,特别是女子吃了可以美白呢。”
村民被张云说的一愣一愣的,既然是书上说的,肯定假不了。
“你们就被她忽悠吧,谁知道她这豆芽是怎么做出来的。”陈美丽嘟囔道,“你要是心中无愧,就把豆芽的做法说出来,好让大家知道你是个单纯的。”
原来是这样,张云冷笑一声,正要说话。这时村长站了出来:“陈氏,话也是混说的?!人家做出来东西,秘方也告诉你?!”陈氏这才住了嘴。
张云见有人帮腔,笑着对大家道:“请大家恕罪,方法是不方便说的,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豆芽,除了豆子和清水之外,再没用别的东西,请大家放心食用。”
人群这才又开始买起豆芽来。
021 卖豆芽(下)
张云还得去镇上,拜托大家在这里接着卖豆芽,她用驴车带了一筛子豆芽去镇上。刚好她这个月要教厨师们厨艺,趁着这个机会把豆芽推广出去。
香满楼门前的街道挤了许多人,张云好不容易才到了大门口。
守在门口的小二见了张云,忙迎上来:“云姑娘,你可来了!叫我们好等啊。”见张云驾着车,他领张云从酒楼的后门进去。酒楼的后院很大,除了厨房外,还有一些厢房,是给离家远的伙计歇脚住宿的。
张云刚进厨房,便见掌柜赵升一溜小跑进来。赵升乐呵呵道:“云姑娘,外面的顾客都排队等着吃炒菜呢。麻烦你了。”
刚才的那些人都是吃炒菜的?想不到这么火。
张云听了,笑道:“既然如此,今日就早些开始。”然后掌柜推荐了自己的豆芽,赵升看了看,见这些豆芽品相俱佳,价钱也便宜,随意道:“行,云姑娘看着办吧。”他是想卖张云一个人情。
外面的人实在多,只讲了约莫半个时辰,接下来,张云只好便工作边抽空跟厨师们讲解一些要诀,伙计们忙不停地往外面端着菜品。
豆芽做菜方便,出菜快,张云打算没桌都做一两个豆芽为主的菜。素菜有呛爆绿豆芽,菠菜豆芽,清炒豆芽,五彩豆芽等随意搭配,荤菜则随意组合,肉丝炒绿豆芽,豆芽炒猪血等。以豆芽为主的菜简单易学,厨师们很快上了手,一盘盘的菜流水般的端了出去。
一直忙到午后,张云才抽出空来喝口水。这些厨师们上手挺快,张云为自己低估了他们而有些汗颜。
豆芽的反响出乎意料的好,食客们赞不绝口。看来豆芽的销量不愁了。
吃了饭,张云收拾好东西,道:“各位大厨真是厉害,看来顶多再有半个月,我就教不了大家什么了。”大厨们虽有些惋惜,却为自己能得到张云的肯定而高兴。
掌柜的笑的合不拢嘴:“哎,想不到我这几十年的老店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多亏了云姑娘了!”他向张云预定了每日100斤的豆芽,张云按两文给他算了,约定每一旬结算一次。
回到村里,大家伙已经散了。今日卖了整整一筛子豆芽,大家都很开心,出去干一天活儿未必能发十文钱呢。
众人此时都在张云家里,张云说道香满楼每日预定一百斤豆芽,大家都吃了一惊。
“现在才刚开始,以后买豆芽的人肯定更多。”张云笑道。“明天去赶集,咱们得多带点豆芽去。经过今明两天估计镇上不少人都知道豆芽了。”
张云几个把剩下的豆芽全都泡了起来,张老爹和张国才这两天也赶制了十几个筛子,还有三四个架子。
张云打算在红梅家旁边盖个带院子的棚子,一则红梅家劳动力多照料豆芽方便,二来豆芽得扩张,张云家里也摆不开地方了。
第二天一早,三家人除了老幼,剩下的全部出动——他们带了五筛子豆芽,其中一百斤是送到香满楼的。李月儿留在家里照顾老幼。
驴车上放了豆芽,别的放不下,大家走路去。只是还有一些张云展示用的锅碗等,由张老爹和张国才挑着。
到了地方,两拨人分成两部分,张云红梅和李老汉还在如意阁门口,张老爹带着张大娘和张国才则在集市的另一边。路上不时有人看看这色泽好看的豆芽,但没几个人买。
等到集市上人多了起来,张云开始耍把式。她主要炒一些简单方便的素菜。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好吃的豆芽免费品尝了。好吃不贵啊!”张云边炒边吆喝。
渐渐的有人围了上来,大家议论纷纷:“原来万铁匠那里做的‘锅铲’是这么用的。”
“这炒豆芽我昨天吃了,就是香满楼做的。不知这个吃着如何?”
“这豆芽看着真好看,不赖。咋卖的?”
“三文一斤。”红梅忙回道。
张云又加了一把火:“今天大酬宾,两文一斤了,明天恢复原价。到时候我们去村子里转,欢迎大家赏光!而且除了炒菜,还能做汤,蒸面条配豆芽是最好吃的。今天的是绿豆芽,过几天还有黄豆芽。大家都先尝尝啊!”
有性格外向的就拿着筷子尝了尝:呀,真好吃。见他吃的美味,后面的人忙取了筷子尝起来。
这么便宜,还好吃,大家一哄而上。有了带头的,后面的人跟风买了起来。这样的后果同样导致了镇上的几个打铁铺子忙得团团转,累得他们挥汗如雨,喜得他们哼着小调。
张云的豆芽摊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看的别的买东西的直砸舌!
买卖开始上轨了,张云去了酒楼,请伙计去把豆芽带过来,自己留下给厨师们讲解。
香满楼仍然宾朋满座,外面还排了好多人。看来这样的情形得持续一段时间了。
下午收摊的时候还有十来斤的豆芽,想不到生意这么好!幸好明天不用赶集,要不然家里的豆芽该不够了。
大家准备收摊,如意阁的王掌柜出面把剩下的豆芽买走了!
家里的豆子都用完了,张云决定再买一些。
粮店的老板看见张云,脸上笑出一朵花来。他浑家刚才也买了豆芽,看来这姑娘以后可能是他的大主顾了。
“姑娘来了!”老板高兴地打招呼。
张云分别买了四百斤的绿豆和黄豆,总共三两银子。她以前在超市打过工,说起来还是黄豆芽卖的更好。只是绿豆芽出货率高,她打算先这样,等到人们大量需求黄豆芽时在开始调整。
“姑娘,你要是能定住只在咱们家买豆子,在下就咬咬牙,再给你便宜一点,一袋再少收十文。”这样一来,老板的利润就低了,但薄利多销,长远的看有大好处的。
这老板倒是有经商头脑,只是这地方小,需求少,他的点子发挥的余地也小。这次机会,他紧紧抓住,他隐约的觉得,自己可以从中赚一笔可观的银子。
回到家里,大家算了一下总账:从今天开始,酒楼的账一旬一结,每月约合6000文,暂且放到一边。这两天到手的铜钱总共800文。支出2960文。大家伙兴奋非常,过不了多久连肉都能吃上了。
022 盖房子
到了晚上,大家伙高兴地把泡好的绿豆和黄豆铺起来。
张云打算在靠近村子的地方盖房子,毕竟住的太偏也不好。红梅快声快语道:“我们家旁边不是有一大片地,原来是有几户人家,战乱时都没了,你去村长家里说说,买下来盖房子,咱们也离得近点。”她知道张云卖秘方的事,跟她爹娘说了,张老爹听了,咂咂嘴赞叹一番,嘱咐她不要出去说,而且告诉张大娘全当不知道。这家人确实可靠。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里的长辈仁义后辈也差不到哪里去。
张云见过那一片地方,确实很大。这样可以盖个地方专门放豆芽,然后自家再盖一个大大的院子。她请张老爹帮忙寻几个泥瓦匠的好手,张老爹点头答应。
豆芽并不是都一块生好的,剩下的今天早上看着都可以了。张老爹和张国才分别提了担子去了邻村。红梅和李老汉几个则在村子里卖豆芽。张云每天需要给镇上送豆芽,则每天驾着驴车去镇上。大家上午卖豆芽,过午收摊。吃过晚饭聚在张云家里。
张云在镇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