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家里。

    张云在镇上的时候去布庄撕了一丈花棉布,一丈黑布。又买了一车的吃食,不能亏待了姐弟妹几个的身体。

    今天把剩下的豆芽都卖光了,还有好些人问。家里的豆芽最快后天才能好,没买到的人只能等下一次。

    张老爹已经找好盖房子的人了。明天空闲下来,张云打算先把放豆芽的棚子盖好。

    大家走后,天已经黑了,张云吩咐弟弟妹妹在家不要出去,自己提着灯笼往外走去。村长家里显然是刚吃过晚饭,一大家子,村长爷几个坐着聊天,两个媳妇正在收拾。

    村长的婆娘李氏热情的跟张云打着招呼:“云丫头,吃饭了没?”

    “吃过了,大娘。”张云走到屋里,对村长道:“村长大伯,我来找您有些事。”李长明和李长孝站了起来:“爹,俺们先回屋了。”村长点点头,任他们去了。

    此时堂屋里只剩下村长夫妇和张云。张云拿出篮子里的布,递给李氏:“我今天去镇上见这布好看,就扯了一块。大娘不拘做个衣裳被面儿的。”

    李氏拿出来一看,好大两块儿布!花色漂亮,黑色纯正,那是一个爱不释手,不过她还是塞了回来。

    “我们家来这里两年多亏村长仁义,要不然我们一家住那里去,您要是不收就是看不上我们了。而且我爹娘去了多亏村里的叔叔伯伯们,他们才能有个棺材板,还立了一座大坟,将来我出息了一定报答首山村。”

    李氏抬起袖子,抹了抹眼泪:“唉,你这孩子,是个好的。只要能帮的,俺们一定不藏虚。”

    村长有些无奈,他这个婆娘一向听风就是雨,不等他说话自己先做主,叫村长没办法。不过也被李氏制了几十年了,一辈子就这样了。

    “云丫头,有啥话你就说。”村长道。

    “我见张国才大哥他们家旁边有一大片无主的地,我想买下盖房子,不知可行不?”

    村长两口倒吸一口气,买那么一大块地盖房子,看来这丫头发了横财了,钱有那么容易挣得?莫不是。。。村长面色沉了下来,不吭声。

    “唉,我说实话吧,我们姐几个实在要饿死了,没奈何,我把家里做点心的秘方卖给了镇上的王家,村长可以差人打听打听,我的钱来路绝对正常。”

    村长这才缓和下来:“原来是这样。大伯也不瞒你,那片地是以前的人的,现在那几家人战乱时都找不到了,空了这四五十年,就是那家的小孩儿也该老了。现在这地名义上已经充公了,你要的话在村里备个案,几个长老按了手印就成。那块地约莫有一亩(600多平方米),住宅地比耕地便宜一点,三两银子。”拿人家的手软,饶是村长自诩公正,也存了私心,给了张云一个最低价。

    “行”张云高兴道。

    “既如此,那地就归你了。你明日午后去村子的议事堂去,几个长老都在那里,把手续办了。”村长表态。

    张云道了谢,说天色太晚,回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便来了四个中年汉子并三个半大小子,几人都是本村和邻村盖房子的好手,小子是几家儿子,准备传承手艺的。

    这里一般是一天二十文,中午管一顿饭。张云中午时常不在家,没法做饭,便道一天给他们四十文,让他们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几人喜得不行,吃饭能花几个钱儿?忙向张云道谢,保证给她做的好。要做就一步到位,张云让他们先把杂草和破院子铲平。

    下午张云去议事厅画了押,这块地归她了!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外来的张家发达了!

    这一块儿地方实在大,收拾了两三日才好。期间张云脱张老爹买了青砖。青砖一车车的拉进来,盖了两百多平方米的院子,院子挨着红梅家,主要生产豆芽用。院子里盖了一间屋子,堆放豆子和各种工具,院子里都搭上棚子,铺上砖头,干净整洁。总共花了十天时间。这一项花了张云将近十两银子。

    接下来就是盖自家住的屋子。镇上的活儿忙完了,香满楼掌柜赵升高兴之至,给张云封了二十两银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酒楼的生意渐渐稳定下来。张云又给掌柜的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每日里请大厨在大堂炒些简单的小菜,既不影响生意,又吸引了顾客。这样的后果就是镇上的家厨和女人们也有了去香满楼一饱口福的机会,他们吃着美食,学着炒菜的做法,一举两得。

    张云走的时候大厨们们合力做了一桌酒席送给她,张云用驴车拉回家里,众人吃了一顿大餐。

    张云实在受不了住的龌龊了。她自己画了建筑图,请泥瓦匠们盖。正屋三间青砖瓦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院子一角还预留了一片地方,做牛马棚,另一角则盖了厨房。

    前院青砖铺地,后院用石块铺成路,辟出地方种花种菜。后院本来就有两颗大大的无痛,夏季正好乘凉。正堂前面地面前伸,两边的门相对,刚好一条长廊。那五谷轮回之所用青石板铺成蹲坑弄成斜的,用水一冲就干净了,粪池刚好挖在墙外面,上面盖了石板,省的臭味熏天。。至于清理吗,另外一边的邻居包了下来,他们家地多肥料少,正好。

    盖了屋还得有家具,张云又央人砍树做家具。正屋的八仙桌,太师椅,横架,厢房的床,柜,梳妆台,碗橱等等家具一应俱全。

    全都弄完前前后后花了整整一月!算下来花了28两银子,接下来还要搬家,古人重视迁移,为了庆贺乔迁之喜,得摆一次宴席。张云把日子订到十八。

    -----------------------------

    农女上了分类强推榜,请大家多多支持!书友群236384158期待您的加入。
023 乔迁之喜
    把家里的东西搬到新家后,张云意识到家里太空了,很多东西都缺,慢慢办吧。

    这个月以来豆芽的销量已经稳定下来。张云算了一下,估摸每日约200斤绿豆芽,250斤黄豆芽(包括香满楼的定例和给镇上饭馆送的)。现在有别的人也卖豆芽了,不过不如张云家的,影响不大。张云占了先机,豆芽品质又好,饭馆酒楼都买她的账。

    出去豆子的成本,一个月毛利润将近三十两!粮店的老板每月卖给张云600多斤绿豆,1000多斤黄豆。加上豆芽的兴起,他的出货量翻了几番,他打算扩大店面呢。

    今天刚好是十五,上个月的这时候大家分红的时候一个个激动地无以复加。张家和张云各分了12两,李老汉分了八两。这样的收入比大部分村民一年的收入还多!

    过几天就要摆宴席,得赶紧置办东西。摆完宴席地里的麦子也该收了。

    村里总共不到一百户人家,张云想着把乔迁宴当做自己的入门礼,准备宴请附近的村邻和几家德高望重的老人。红梅一家很赞成——古人很重视宗亲邻里,张云的宴席请人请的全,以后做什么事也更方便。

    村里有人专门做红白酒席的,张云亲自上阵做炒菜,再雇几个打下手的就行了。张云请张老爹帮忙瞧了瞧,准备摆五桌,每桌八个人的量,足够了。食材大部分是自己采购的,鸡鸭鱼每桌各一,加上莲藕,甜品等共十二道菜式,有荤有素,有凉有热,有菜有汤。张云看了几遍,觉得问题不大,便念给众人听。

    啧啧!听的人倒吸一口冷气,谁能想到,前些日子还因为窝窝头都吃不上的一家,转眼间就能盖上如此阔气的青砖大瓦房,摆上如此全乎的宴席。

    张云不以为然,她打算去林子里捕鱼,做成清炖鱼,鸡鸭也按规矩做成清蒸鸡,清蒸鸭,芹菜肉丝,糖醋排骨;素菜是,凉拌莲藕,呛爆豆芽,清香手撕白菜,木耳炒豆腐,汤品一甜一咸:鸡蛋汤和苹果罐头甜汤;加上一样面点:水晶龙凤糕。对她来说,这样的宴席相当于出去吃饭时那些小饭店的平常菜式——虽然在这里很有些了不得了。

    张云列了一溜清单,把钱给了张老爹,央张老爹明天帮她去镇上或村里采办一下。她则去林子里抓鱼——这时候的保鲜技术和保存技术不发达,在中原内路鱼虾之类算贵重的食材。

    第二天到了山上,张云兴致勃勃的走到瀑布下。到了地方,她傻眼了。水潭里还间或游着一些银条鱼,水泊里却杂草乱飞,腥臭非常,哪里还有半条鱼。

    看来是村子里的人把鱼都逮干净了,这也罢了,竟然把水泊里搅得一团糟,可惜这一片美景。

    最后张云只网获了几条银条鱼,银条鱼太小,还不够一斤,只能做成鱼汤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银条鱼做的汤味道很鲜美。菜换成了汤,客人有可能吃不饱,张云决定去了鸡蛋汤,额外的一道弄成素三鲜的包子。

    到了天黑,临时灶台也成了型。十七这一天大家伙儿早早收了摊,收拾事物的乒乒乓乓,收拾器具的乓乓乒乒,忙的热火朝天。

    肉类提前煮熟,其他的也准备停当。能放得包子和水晶龙凤糕则晚上就蒸好。

    第二天一大早,红梅家和一些离得近的邻居就来了,能搭把手的都帮了忙。张云家的新院子里整整齐齐摆了五张八仙桌(好几张是借的)。她的右邻是红梅一家,左邻是一个年轻**陈聪氏带着三岁的小子。陈聪氏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张云请她的时候连去了几次她才答应。

    小子陈斐此时死拽着母亲的衣角,一步也不肯离开。正在干活儿的陈聪氏一脸苦相:“去年他爹在县城惊了县府的小舅子的车架,被马踩死了。斐儿亲眼看见血腥一幕,自那以后就这样了。”县府的小舅子没有追究马车的损失,陈聪氏孤儿寡母,哪敢去闹,只好葬了她的当家的。村里人很是抱不平,但民不与官斗,所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只能吃了这哑巴亏。

    呵,一个平头百姓惊了县令小舅子的马车?被马踩死?这一幕从古到今都那么相似。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红梅接过话头,转了话题:“来,斐儿,叫姐姐。”

    陈斐缩着头,一声不吭。

    “小家伙还挺害羞。”张云不以为意。

    将近中午的时候,人基本都到了。来了不到四十人,除了村里的一些长辈,就是附近的邻居。邻里有富余的就带几个鸡蛋什么的,家里穷得很的就是早上来帮忙的,庄户人实诚,吃不下白食儿。

    红梅眼尖,看见后来的竟然有陈美丽!陈美丽带着儿子狗子,见红梅望过去,不由的往后面缩。

    红梅走过去,道:“你倒可以,既不是邻居,也没帮忙,竟然还打算空着手来吃白食?就算是邻居,也不能喊你,你当初是怎么糟践大云几个的?”

    “红梅丫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嫂子做的不对,但是云丫头看着也不生气了,这一说就揭过去了,啊?”眼下有好吃的,陈美丽说话也柔了许多。

    “红梅,过来帮一下忙。”张云懒得搭理陈美丽那样的人,让她白吃一顿好了。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虽说张云不怕事儿,但也尽量避免惹麻烦。

    红梅撇了一下嘴巴,快步向张云走过去。

    人基本到齐了,宴席马上就要开始。村长清了清嗓子,拱手道:“今天是张家姐弟几个庆祝乔迁的好日子,我们这些老家伙来沾沾喜气,大家可不要嫌弃啊。”他说着话也是为了压阵,张云几个毕竟年龄小,小孩子抱着宝物走路,难免被人惦记,他这样说摆明了不许村里人为难张云几个。

    张云心下感激,道:“我们家来到首山村两年多。多亏了大家的照拂,今天趁着这个机会,我敬大家一杯。”仰头喝了一杯酒,“闲话我也不多说,请大家尽情吃喝。”

    大家欢呼一声,坐了下来。厨子们开始往外端菜,随着各色菜品一样样端出来,大家不住赞叹,多少人家里长时间没见过白面了,更别说鸡鸭鱼等肉食了。

    陈美丽暗自得意,家里那口子还不让她来,要不然哪有这一顿好饭吃!想不到这张家丫头发达了,她哪来儿的钱?哼,莫不是来路不正吧!
024 消夏
    这顿宴席吃的大家是宾主皆欢。等大家都走了,张云等开始收拾碗筷,见桌子上的菜几乎干干净净,她有些担心大家是不是吃饱了。

    “你就放心吧,估计不少人都搀扶着回家了。能吃这么一顿好的,就是撑坏了也得吃干净。”红梅擦着桌子,玩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