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峰小秀小心翼翼的拖着自己的河灯,用火折子点燃中间的蜡烛,慢慢放到水里。双手合十,各自许了愿。
“大姐,我许的愿是以后咱们家天天有好吃的,永远不饿肚子。”小秀奶声奶气的说道。
这个小吃货,看来是饿怕了。
“小峰,你许的什么愿望?”
小峰摆摆手:“这个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
小秀一听,眼泪就要下来。张云忙安慰道:“没关系,说了也可以,小秀说了天上的神仙才能听到啊。这样他们就可以保佑你实现你的愿望了。”小秀这才高兴起来。
照顾弟弟妹妹放好河灯,张云这才放自己的荷花灯。她点燃蜡烛,心中许愿:希望自己这辈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活的不辜负自己的心。
看着越飘越远的河灯,张云神思恍惚起来,好似以前的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云丫头,你也在这里啊。”
张云回过头,原来是隔壁的邻居,陈聪氏。
陈聪氏带着儿子陈斐在旁边,她放过河灯,见旁边的几个人背影熟悉,试着说了一句话,果然是张云几个。
“陈嫂子好。”张云打着招呼。
陈聪氏的眼睛红肿,陈斐也是眼睛含泪,应该是祭祀陈韵礼(陈聪氏丈夫)的。
原来陈韵礼是个经年的秀才,多年考试不中,三十多上,选了许多家,才娶了县上的富户女陈聪氏。
古代的秀才是很值钱的。以前看小说,张云每每看到有作者说古代的考上进士相当于考上大学就感到好笑:古代考秀才也不容易,首先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又每三年一次乡试,即秋闱,考中的才能叫举人;另每三年一次会试,即春闱,考中的才能叫贡士人;最后才是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所以说范进中举喜得发疯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不久后陈聪氏的父亲就去世了,家产被族人瓜分。婚后陈韵礼又考了两次,均未得中,六年间陈聪氏的嫁妆早就花尽。眼见家中妻小面有菜色,陈韵礼心下愧疚,决意弃了科考,在县里寻了一门工作,给一家书院做先生。想不到没过几个月,就出了那档子事,唉。
陈家本就家贫,有给陈韵礼操办了丧事,更是负债累累,若不是宗族里可怜他们母子,时不时的周济一番,这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后来听说张云招工,陈聪氏喜得什么似的。前天领了工钱,她更是安心:只要自己再辛苦一些,说不定陈斐还能去读书呢!
这个时代,唯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大齐虽然不限制商人子弟科考,但商人的地位仍旧不高:士农工商,可见一斑。皇上还亲自写了招贤纳士的广告语: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被读书人奉为至理。
古代的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陈聪氏出自富家,从小熟读列女传,观念可想而知,一颗心全部寄托到儿子心上。此时三岁的陈斐只是含着手指,眼巴巴的看着别人手中的桂花糖!
说了这一大会儿,天色暗得很了。张云几个和陈聪氏母子相携回家,毕竟天色黑暗,一群妇孺还是小心的好。张云现在的身体素质已经恢复了五六成:一来这具身体年纪还小,力气不大;二来现在每日里都有事做,并不能像以前那样每天十多个小时都可以放到训练上。
回到家里,还未坐下,天上便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张云庆幸自己回来的及时,要不然就得淋湿了。一场秋雨一场凉,看来,要变天了。
032 变故
这几天张云家里一直很忙,妇人们做的布偶已经堆了一个炕,张云打算来个投石问路——先在镇上看看效果如何。张云一贯谨慎,虽然自信自己的点子可行,但是每次还是要先打探一番,毕竟现在本钱不多不是!
除了正常大小的布偶外,还额外做了不少小孩儿手掌大小的如钥匙坠般的布偶。
这几天不时地有人在张云家门口晃来晃去,有男有女,有本村的也有外地的。有一少部分人会敲门问问张云这里是否还招工,大部分人远远地在外边观望,见别人问过了才上前去嘀嘀咕咕。
张云索性打开大门,对外面的人高声道:“众位乡亲,我这里暂时不缺人,请大家还是回家忙吧。”众人一阵失望,嚷嚷不休。
“承大家看得起,等到招工的时候,一准第一时间通知大家伙儿!”村东头的作坊还没有竣工,张云打算作坊开始运营了再公告大家。
众人无奈,只得散去。
到了后半晌,张云郁闷的看见外面还是有人晃来晃去。她仔细观察了两天,原来不过是两三个人,来来回回的晃荡。这让张云有些担心,这人不会是踩点的吧?越发加紧操练自己的功夫。好在这几个月张云一直勤耕不缀,对付几个普通人还凑合。
二十一这天,张云和红梅一大早就去了镇上。这几天的布偶都在驴车上,用筐子装着,底下垫着布。
把布娃娃依次摆开:可爱洁白的长腿兔;顽皮的大嘴猴;威武的小狮子;乖巧的蓝色小海豚。。。各种可爱的布娃娃很快便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为了促销娃娃,每个娃娃上都坠了一个钥匙坠大小的布偶。
只是二十文一个的价钱还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也有家境殷实的,喜爱这新奇可爱的玩具,而且小孩儿玩儿这个干净,所以一买就是好几个。如意阁的王掌柜一连买了八个,说要给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都带两个。
有些带着小孩儿的顾客,让小孩拿了布娃娃,把缀着小布偶的坠子直接系在小孩儿的腰上,充当腰坠,平添了几分可爱。别的人见了好看,还想要单买这些小坠儿呢!
趁红梅在这边卖着布娃娃,张云去了布庄。前一阵子刚好到了换季的时候,布庄的生意特别好,买布料的,做成衣的,络绎不绝。上次的伙计见了张云,笑问:“姑娘过来了?上次的布料可用完了?这次还要不?”他也就是随口一问。
“要!有多少要多少?”张云爽快的说道。
那伙计正待说话,忽然有人叫道:“曹金,来给我帮一下忙。”原来这个机灵的伙计叫曹金。
曹金应了一声,对张云道:“小姑娘,你且坐一会儿,我忙完就过来。”张云见墙边有把椅子,就坐了下来。布头不值几个钱,更没有什么利润,知道张云是来买布头的,别的伙计也不往这边招呼。张云只好坐着干等。
布庄这会儿忙得很,挑布的,量衣的,讲价的,熙熙攘攘。伙计们裁缝们一个个满面春风,温声细语的应对贵客们。
曹金忙完那边,赶紧过来看张云。见张云坐在椅子上,一脸从容,毫不烦躁,心生好感。
曹金超张云招招手:“姑娘,布头都在仓库,你随我来。”见张云走了过来,便一撩帘子,往后走去。
布庄后面是一个很大的库房,约莫有几百平方米,到处都整齐的垛满了布料。曹金行至一角,只见角落里放了四五个大包,全是布头。
这么多,张云心中惊喜。
“姑娘这次要多少?”曹金问道。他不太相信张云都要玩,毕竟就算做被罩什么的半包都能做不少了。
“全都要。”张云重复道。
曹金吃了一惊,但并不多问,道:“行。”一下子把这么多边角料处理掉,掌柜的肯定也心宽。
称过之后,张云付了钱,嘱咐曹金她下半晌来把布料拉走。这边忙完,张云连忙回到摊位上,红梅必定忙得很。
张云回去的时候,远远看见摊子前面围了一大群人,吵吵闹闹。她本来还以为生意好的缘故,然后就觉得不对劲。忙跑了过去。
人群把里面围成一个圈,里面吵吵闹闹,张云使劲儿挤了过去。只见红梅红着脸抹着眼泪站在驴车后面,车上的布娃娃东倒西歪。一个衣饰华丽的纨绔子弟晃着腿,摇着一把折扇,吊儿郎当的说着话:“小姑娘,跟着爷怎么了?我王家可是镇上的第一家,你跟了我,吃香的喝辣的,要多快活有多快活。何必卖这不值钱的玩意儿,哎呦,你看着小脸蛋儿都晒黑了,小爷我可心疼的不得了。”围观的人大部分是看热闹的,虽有人面色不忿,却无可奈何,这人惹不起!
这人是王家旁支的子弟王落秋,人称“三老爷”,跟王维王志同辈,年龄却和王子腾差不多,从小住在王家,被王老夫人宠的无法无天,整日里偷鸡逗狗,无法无天。他这次从县里的怡红馆回来,整日里觉得无聊,今天领着几个奴仆在街上游荡刚好看见纯真洒脱的红梅,面容俏丽,率真洒脱的红梅不同于府中的细眉柔眼的丫头们,他一时又动了坏心思。
红梅虽然性格也果断泼辣,只是毕竟是古代的女孩子,哪见过这种**。这人又有来头,得罪不得,一时无法!
张云过去拍了拍红梅的手背,向那年轻子弟看去,只见他大约二十多岁,面如傅粉,相貌还算英俊,中等身材,只是脚步虚浮,且里里外外透着一股轻浮猥琐的气息。
张云上前一步,不卑不亢:“不知这位大爷来我们摊子上有何贵干?我姐妹若是冲撞了您,我在这里配个不是。若是没有,希望您行个方便,我们还得做生意!”
王落秋眼睛一亮,眼前又是一个俏丽姑娘:但见她年月二七,面容清冽,气质婉约却身材修长干练,偏又一副难以侵犯的感觉,端的是一朵娇花!乡下什么时候多了这样的佳人?比刚才那个还要强多了!
他眼珠一转,笑嘻嘻道:“呵呵,误会,误会,在下只是跟这姑娘开个玩笑。”说罢瞪了随侍一眼,随侍们忙忙后退。
王落秋上前拿了一个小海豚,赞叹道:“这玩偶真是精巧可爱,我正打算买回去给我那些侄孙们玩。”见张云面色淡然,吃不准她到底对自己是个什么印象,一心想装的斯文一些,好尽兴折了这朵花!
虽然张云见这人看着大有来头的样子,但却受不了好姐妹被人欺侮。本来打算实在不行就上全武行,却见这人忽然变了脸色,一派和善,一时有些迷惑。
管他好还是坏,这种人少惹为妙。“二十文一个。”张云本打算说的贵一些,后来一想那么多人都买过了,让他知道还是自己遭殃。
“好,全给小爷我包起来!”
张云一听,管他三七二五六,把剩下的几十个全放到一个布袋里,装了起来,谄笑道:“承蒙惠顾,1200文。”
王落秋见张云一脸殷勤的笑容,道原来这也是个见钱眼开的货色,忽然心下嫌恶,失了几分兴致,随手扔了一块银子,对后面的随从道:“背回去。”摇着折扇走了。侍从里一个服色较好,带着圆帽的,踢了旁边人一脚:“还不背着?”
被踢的忙哈药道:“这就背。”
张云一看手中的银子,足足有三两,忙喊道:“还没找您钱?”圆帽侍从鄙视道:“三老爷赏你的。”
张云故意满面喜色,夸张的笑道:“哈哈,今天发财了!多谢多谢,欢迎下次光临啊。”见王落秋回头斜视了自己一眼,心中悄悄松了一口气。
033 工地
围观的人见没热闹可看,渐渐地都散去了。
一个妇人手中拿着个布娃娃,见旁边没人了,踌躇半晌,上前道:“姑娘,还记得我不?”红梅一脸茫然。张云愣了一下,笑道:“大娘,您就是买过红梅鸡蛋的那位吧?您女儿生了个儿子还是闺女?”
妇人原只是随便起个话头,不想这姑娘真记得她,心里高兴得很:“哎,这丫头真是好记性!几个月了,还能记得我。我女儿生了个小子,她婆家喜得什么似的。你看,这就是给我外孙买的布娃娃。”
“您女儿是个有福气的。”张云不知道这妇人要干什么,便顺着她的话恭维。
妇人点点头,满脸笑意。过了一会儿,才悄悄的说道:“姑娘,大娘我不是个爱管闲事的,只是看你们年纪小小,也不知道这镇上。。。唉,总之,你们以后尽量避着这个三老爷,他可不好惹啊。”
张云奇道:“我看他年纪不大,怎么都叫他三老爷?”
“这三老爷是王老太爷本家的子弟,从小父母死了,一直跟在王老夫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