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掌柜跟李老汉说了几句话,便往里边去了。

    “这王家真是大家啊,家里的掌柜都这么和善,莫说他们家里人了。”李老汉兀自说着话。

    红梅正帮张云摆东西,闻言忙道:“李爷爷,快给我们讲讲。”

    李老汉便讲了起来。原来这王家是这青峰镇上最大家族,家里有上百口人,奴仆更是上千。如今王老太爷的长子王维官至吏部左侍郎,次子王志是开封府的府尹(有王子明王子阳二子),而王维的长子王子腾官拜翰林学士,次子王子兴年仅十五也就是去年便考上了举人,宗族里其他做官的也不在少数,家里生意铺面遍布河南道,真正是钟鸣鼎食的大家族。

    红梅咂咂舌:“那他们咋不搬道大地方去呢?”

    “这是老宅!落叶归根,王老太爷怎么舍得挪走呢。不过家族里做官的做官,做生意的做生意,在外的也不少。”李老汉道。

    红梅几个年龄小,想不到镇上还有这样的大户人家,一个个羡慕的不得了。

    红梅寻思了一会儿,问道:“李爷爷,那他们是不是天天吃肉啊。”

    李老汉想了想道:“那是,肯定得天天吃肉!”

    “天天吃肉啊!”三个小家伙也是一脸神往。

    张云听了好笑,差点憋不住。她刚来这里不知道,像她们这样的山村家庭,一年也不一定能吃的上一次肉。就前天烧得一次鱼汤,是他们姐仨两年来第一次吃肉。昨天送给红梅的一条鱼,让他们家高兴的跟过年一般。那些家里有鸡鸭的,都攒着鸡蛋鸭蛋换油盐酱醋,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杀鸡宰鸭的吃上肉,而且这还是殷实人家呢!故以为大户人家顿顿吃肉都是了不得了。富的有几十只鸡单取鸡舌做菜,穷的有吃糠咽菜挖树皮的,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009 赶集 (中)
    趁着集上人还不多,红梅请李爷爷看着东西,拉着张云先去布庄送绣品。张云心想正好看看东西都卖什么价,便嘱咐小峰小秀不要乱跑,乖乖在这里跟李爷爷在一起。

    红梅跟着她娘和嫂子来过镇上几次,熟门熟路的便找到了布庄,这布庄的名字叫做祥云布庄,除了卖布料外,也卖各种绣品,还提供成衣定制,规模很大且价格公道,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喜欢来这里买布料,成衣定制主要是针对富裕的镇上殷实人家。

    店里这会儿没人,红梅把包袱放到柜台上,掏出怀里的凭条,对柜上的一个伙计说道:“小哥儿,我是来送绣品的。”那小哥儿拿过凭条看了看,笑道:“喔,是首山村的啊,你是替张嫂子送的吧?”

    红梅点点头:“那是我大嫂。”

    小哥儿打开包袱检查一遍:“嗯,张嫂子的针线活可真好,能拿到咱们铺子里最好的价钱。”然后数了一串铜钱,“喏,共十条帕子,每条四文,共四十个铜子儿。”红梅接过。

    那小哥儿又问道:“这次拿多少啊?”

    “还是十条,下个集日带过来。”李月儿在家里还得看孩子做饭,一天也只能绣一条帕子。

    出了布庄,旁边就是粮店。张云进去看看,打听一番,老板一样一样都给她说了一遍,糙米三文一斤,精米五文一斤,面粉就贵了,八文一斤,其实小麦才两文半,不过面粉不好磨,出粉率,所以贵了。黄豆绿豆之类都在四五文只间。张云手中一个铜子儿也没有,问过价钱便道回头再买。老板心有不喜,面上却笑道:“行。”

    张云路上又问了问红梅,得知猪肉大概十文左右,鸡鸭略便宜一些,鱼要十二文左右,青菜之类的大部分在五文以下。张云点点头,看来这里处在内路,海鲜水产之类的不多见。

    回到摊位上,张云问红梅:“这个蘑菇你准备怎么定价?”

    “这蘑菇寻常没有,当然要贵点儿了,四文一斤,等到收摊的时候还有的话,就最低三文卖了。”红梅道。

    张云突然意识到个大问题,没有称!跟红梅一说,红梅嘿嘿一笑,从背后抽出一杆秤来,道:“从家里拿的,等会儿咱们一块儿用。”这个时代几乎家家都有一杆秤,有些人买东西也拿着称,以防买东西的缺斤少两。不过张云家里太穷了,连一杆秤也没有。张云在现代见惯的都是电子称,这猛地一来还没意识到要用杆秤呢。不过红梅一教,她立马便上手了。

    这时有人过来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看着红梅的鸡蛋,问道:“姑娘,鸡蛋多少钱一斤?”

    “六文,都是自己家养的,赚个辛苦费。”红梅回道。

    “蘑菇呢?”妇人又问。

    “这是今年头一回,新鲜着呢,四文一斤。”

    那妇人点点头:“这鸡蛋价钱还公道,我要是全买了,就五文半吧。”红梅的一篮子鸡蛋总共有三十来个,个个浑圆喜人。

    “大娘,这价钱太低了,不行啊。”红梅不同意。

    “我这包圆儿了你不是还省事儿吗,要不是我这给闺女送喜蛋买这么多,你一时还卖不了吧。五文半我就全拿走,再买几斤蘑菇。”妇人说道。

    红梅觉得还行,便道:“哎呀,大娘家添丁啊,那就五文半吧。这蘑菇炖汤炒菜都鲜得很,您多带点儿。”妇人心想,这丫头嘴倒是甜。

    称了鸡蛋,共五斤六两,红梅算不出来,张云在旁边道:“共三十一文差两分。”

    那妇人听了,算了半天,笑道:“这姑娘真厉害。”红梅与有荣焉。

    “再给我称五斤蘑菇,给我闺女改善改善伙食。”妇人笑道。

    红梅麻利的称好蘑菇,笑道:“收您五十文好了,下次来您还买我的东西啊。”

    那妇人一听又抹去了将近一文,忙笑道:“那是自然的。”

    红梅接了钱,帮妇人把鸡蛋换到她的篮子里,蘑菇就装到布兜里。

    红梅接了钱,帮妇人把鸡蛋换到她的篮子里,蘑菇就装到布兜里。

    接下来一会儿陆陆续续有人来买东西,蘑菇卖得很快。张云的野鸡也卖了五十二文。

    但草鱼太大了,有人看看说买不了这么大的。张云称了称,这条鱼有十二斤重,得一百四十多文呢,唉,真难卖。银色鱼和樱桃好多人都不认识,也没人买。

    到了快中午,红梅和张云德蘑菇都卖完了,鱼和樱桃却剩着。红梅安慰张云:“别急,再等等。”

    李老汉的豆腐也卖了一多半了,平时买豆腐的不多,只有赶集的时候,众人才舍得掏一回腰包,镇上人家买豆腐也不少,所以今天生意不错。

    这时候从点心铺子里出来几个女子,打头的一个看着二十来岁,面容姣好,穿着一身粉色绸缎衣服,头上簪着金银簪子,腕上戴着银镯,后面两个青衣布裳,干净利落,手里面都提着精美的点心盒子。王掌柜跟在后面,一直送着。

    粉状女子出了门来,往这边看了一眼,就走了过来。她伸手捏了一粒樱桃,对王掌柜道:“终于找到了。想不到咱么老家还有樱桃卖,大少奶奶早上还说想吃呢,这就碰上了。”见王掌柜迷惑,接着道,“这樱桃本是藩国来的,大老爷得了皇上的赏,又赏给大少爷,少奶奶吃了很喜欢,一直念叨呢。”

    难不成自己发现的樱桃还是独一份?张云意识到今天可能要发一笔小财了。

    “你这樱桃怎么卖?”粉衣女子问道。

    “这个。。。”张云故作沉吟,“您看着给吧,这樱桃我家只有几颗,也都熟透了,摘不了几天了。这里边约莫有二十多斤。”要买赶快,数量有限。

    粉衣女子笑笑,这小姑娘有意思:“好丫头,就给你一两银子吧,不少了。这草鱼和银片鱼怎么卖?得,我也不问你了,后天老太爷大寿,这一尾大鱼真招人喜欢,一并给你二两银子。”让人感觉端的是财大气粗,当然她自己是没感觉。

    张云喜不自胜,把筐子和陶罐一并送给他们。王掌柜喊了伙计,对粉衣女子道:“月季姑娘,这些让小厮抬回去得了。”月季点点头,道了个谢。做了个万福,领着两个丫头走了。
010 赶集 (下)
    张云问王掌柜:“能不能麻烦掌柜的给咱换成铜钱。”王掌柜笑道:“行,反正也还是王家的银子。”张云这才知道那女子也是王家的,怪不得,整个镇上也只有王家能那么阔绰。

    见张云摊子上只剩下一只褪了毛的鸡,王掌柜笑道:“这看起来像是野**?”

    这只褪毛鸡内脏什么都去掉了,但还有三四斤重哩!张云见王掌柜想要这只鸡,寻思着以后要在这店门口摆摊,便道:“可不是,好肥的鸡,在山上猎的。我们在如意阁门口摆摊真是打扰贵店了,这只鸡送给掌柜的给您家添个菜。”

    王掌柜见她衣衫褴褛,却还这样的大气,心想这姑娘倒是个苗子。这王掌柜虽然是个精明的商人,却是个和气实在的,他怎么会占这可怜姐弟的便宜,而且非要给他们五十文。

    张云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唐突了。既然如此,她便道了谢,连称“掌柜大叔真是个大好人。”对于王掌柜来说,他更喜欢听到这样的话。

    王掌柜的心细,给她四串各五百文的并五十文的散铜子儿。

    李老汉笑道:“云丫头今天可是交了好运了。”他的豆腐还没卖完。

    张云在一边笑道:“我请大家吃面。”

    李老汉推辞不受,张云道:“多亏了您我才把东西带来,况且今天好运,大家沾沾喜气。”便去面馆买了六晚肉丝面并十几个大肉包子,花了五十文钱。

    小峰小秀和瓜蛋儿喜不自胜,吃的肚圆滚饱。吃过饭,张云便和红梅去买东西。

    走到一个僻静处,张云打开包袱,递给红梅一串钱。红梅忙摆手:“干啥呢!”

    张云道:“说好卖樱桃的钱一人一半,咱俩一块儿摘的。”红梅道:“我只是随便说说,哪能分你的钱。”

    张云硬塞给她:“拿着,否则下次我可不敢喊你一块儿干活了。以后我还打算找你一块儿赚钱哩。”红梅这才接下。

    红梅听她娘的嘱咐买了五斤盐,花了五十文钱;自己买了两根红头绳,两文;给日升买了一把拨浪鼓。怀里又得了这五百文,便狠心套出来一百文买了五斤蜜枣五斤糖角,准备给家里留一份,给外公外婆送一份。

    张云买了一堆油盐酱醋,又去粮店买了十斤小米,二十斤糙米,十斤面粉,黄豆绿豆各十斤,准备发豆芽用。那老板看她回来了,还买了这么多东西,高兴地送了她一大包菜籽儿。红梅觉得张云买面粉很浪费,但看她高兴,也不好多说。

    张云又去杂货店买了一把筷子和五个大瓷碗,家里那几个豁口的碗几乎不能用了。陶罐送出去了,只能再买。幸而也不贵,张云买了大小三个陶罐,套在一起,准备用小的腌泡菜吃。比照着红梅,她也给弟弟妹妹买了拨浪鼓和陀螺,还买了五斤蜜枣和五斤糖角,其中糖角分成两份。买完东西,手中的钱几乎去了一半。

    回到摆摊的地方,只见小峰几个蹲在地上玩的灰头土脸,一个个脏兮兮的。小峰率先看见张云,欢呼道:“大姐!”然后几个小孩儿一呼啦的围了上来。

    张云赶紧扶住他们道:“跑得这么快,小心点。”

    李老汉的豆腐也卖的差不多了,他已经把东西都收拾到车上了,见张云两个回来,叹道:“云丫头可真能干啊,以后这小峰小秀的苦日子到头了。”说完这句,便走到如意阁门口,“王掌柜云丫头回来了。”

    王掌柜“哎”了一声,从柜台里出来,见了张云,朗笑道:“云姑娘,刚才我们府上的月季姑娘又派人来了,问你这樱桃还有没有,若是有的话,明天再送来两筐,还是一两银子一筐。”张云听了真是喜出望外,连连答应。

    李老汉心道:“这云丫头真是交了好运了,想不到这野果这么值钱呢。”张云心下明白村里人大部分都知道樱桃树的位置,打定主意今天回去赶紧把剩余的樱桃摘完。

    俗话说见者有份,又怕李老汉心里有疙瘩抑或把今天的事说出去,张云笑道:“李爷爷,今天多亏有你的车子,这樱桃才能运来,刚好又碰到识货的贵人买了去,再摘的话得分您一份。”

    李老汉连连摇头:“那怎么行?这是你的运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