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午还有五批货要发,锦绣布庄的路掌柜亲自来提取年前的最后一批货,然后把货款全部结清。快到中午的时候,曹金领着伙计来到了作坊,他先让伙计装了车,然后拿着账本跟李月儿合帐。

    李月儿在账房里算账,曹金等了一会儿,闲的无趣,走了出来,站在廊下看天。

    工人们这会儿已经停了工作,红梅指挥工人们收拾自己的工具和办公区域,然后把各种材料收拾好。放到库房里。她回到小院子里,正看到曹金扶手立在廊下,只见他一身深绿色的长棉袍,因为瘦了许多的原因。看着很有一种长身玉立的感觉。

    曹金正在看天,余光里瞥见有人走了过来,定眼一看,竟是红梅。他连忙走了出来,眼中含笑,道:“好久不见。”

    “久吗?不过就半个月而已。”红梅随口说道。

    曹金眼中的笑意更深,他声音愉悦:“你记得我们有多久没有见面了。”

    红梅这才反应过来,面色羞红,啐了一声,扭头就要走。

    曹金忙拦在她面前:“你别走啊。是我说错话了。”

    “不走做什么?你还有什么事?”红梅面色微怒。

    曹金愣了一下,道:“马上就要过年了。”

    “过年了又怎样?”红梅看他一脸踌躇,突然有些期待。

    曹金见红梅问他话,忙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盒子,道:“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镯子我看挺不错,很配你。”

    见红梅正要张口,曹金唯恐她再拒绝,直接把盒子塞到了她的手里。

    “这个事新年礼物,你不会再拒绝吧?”

    红梅捧着手里的盒子,见曹金一脸忐忑,忽然有些异样的感觉。这个盒子很有分量。外面漆着红色,上面刻着美丽的云纹。她下意识的打开了盒子,盒子里金黄的衬布上,赫然放着一只碧绿色的镯子,水色温润,通透可人。

    “看着还不错。”红梅评价。

    “你戴上看看?”曹金小心说道。

    红梅把盒子合起来。放到袖子里,道:“这么凉,让我现在戴?”

    不戴就不戴,看着红梅把盒子收了起来,曹金心中极为高兴。

    红梅向前走去:“傻站在外面不冷呀?”

    曹金应了一声。赶紧进了屋子里。

    李月儿那边已经算好了账目,她跟曹金的账本对比了一遍,两下无差错,就会了账。

    曹金拿着账本,跟众人道了别,才跟着车队走了。

    李月儿看着面色有些绯红的小姑子,打趣道:“小妹,曹金如今看着挺英俊的,是不是?”

    “大嫂!”红梅娇嗔。

    “好了好了,不说了。”李月儿见一向爽朗的小姑子这样害羞,哪还有不明白的。“反正我看这个小伙子挺不错的。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放心,大嫂回家不会说的。”

    红梅跺跺脚,快步出了账房。

    张云正要过来,被急匆匆冲了出去的红梅撞了一下。她正要说话,就见红梅一溜烟的跑的没影了。张云满头雾水的看向李月儿,道:“红梅怎么了?”

    李月儿笑笑,说道:“你想想刚才谁来了?”

    谁?几天上午来了好多人,不过刚刚离开的是王家布庄的曹金。

    “哦~~~”张云恍然大悟,看样子曹金这是快要修成正果了。她跟李月儿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李月儿把账簿拿给张云看。张云仔细对了一遍,账户上还有二百多两的结余,超出了张云的期望。

    “年底这几批新布偶卖得好,利润不低,返工率不高,所以这个月很不错。”李月儿说道。

    “真是多亏了大家。”张云把账簿放好。

    李月儿拿了,锁到抽屉里。

    吃过午饭,张云让陈聪氏把工人们集合起来,发表了一通新年贺词。李月儿坐在门口,挨个儿把工钱给众人结算了一遍。几乎每个人都拿到了额外的奖金,大家喜气洋洋的领了工钱,相互道了别,回家过年去。

    这一段时间陈二娘没有来上工,今天的工钱也没有领。算到最后,只剩下她的一个多月的工钱还在。可能是她冤枉了张云不好意思来了,也可能是儿子刚去心情不好没有精力,又可能她家里得了陈辅材赔的银子就不打算出来了。

    张云不可能巴巴的再去她家给她送去,就让李月儿先把工钱放起来,等过完年陈二娘来了再给她。

    看着空荡荡的作坊,张云让剩下的人把最后的事情料理完,给作坊前后落了锁,放假回家。

    二十三要祭灶,家里还没有灶糖,也没有灶君的新画像。

    二十一一大早,吃了早饭。张云穿得厚厚的,喊小峰小秀一起去县城。两个小家伙连忙自己戴了手套帽子围脖,兴冲冲的等在门口。他们好长时间没有去过县城了,上一次去还是大姐被冤枉才去的。哪里都没有看,今天一定要好好玩一天。

    套了马车,张云在车板上垫了一张席子,又放了一床被子,让小峰小秀坐了上去。

    锁了大门,张云把马车驾到红梅家门口,让小峰小秀等着,她自己去喊红梅。

    红梅正在吃饭,听说张云要去县城,忙道也要去。小日升也叫着要去。李月儿哄也哄不住。

    “那月儿嫂子还有大娘一起去吧,马车上坐得下。”张云笑道。

    张大娘搓了搓手,道:“我就不去,她奶奶还得我照料呢。你们年轻人好好玩。”

    李月儿向张云道:“要不我和国才也跟着,到了地方你和小妹逛你们的。我们去买东西,吃过晌午饭咱们再一块儿回来。”这样不用麻烦张云,也省事。

    红梅拍手道:“那敢情好。”

    几人赶紧收拾了,拿着篮子出来。小日升一看见小峰小秀两个就“哥哥姐姐”的爬了上去。

    李月儿连忙给他脱了鞋,看着他小屁猴一样钻进被子里:“乱喊!这是小姨,小叔。”

    “来,日升!小峰叔叔搂着你。”小峰伸出手臂。就要搂动个不停的小日升。

    小秀一把抓住小日升的衣角,道:“姨姨搂着你。”

    小峰只好松手,一脸无奈:“算了,让给你玩。”

    众人看的哈哈大笑。小日升觉得大家是在笑他,用两只小手捂了脸,趴在被子上不吭声。

    “我怎么才发现你家这个小不点儿这么逗啊。”张云看的忍俊不禁。

    李月儿抿着嘴。笑道:“小孩子都是这么逗的,你看看,他们几个多可爱。”

    张国才坐在边上赶着车,张云红梅和李月儿三个索性对坐着闲聊,几个人好久没有这么放松的拉家常了。一路上说的热烈,连寒风都几乎感觉不到了。

    张国才听着几个“女大王”热烈的谈话,脸带笑意的赶着车往县城的方向去。

    过了二十,办年货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张云一行一路上看见不少买年货的。路上的人大部分都是挎着篮子背着竹篓走着去镇上,县上,见张云的马车经过,投过去羡慕的眼光。

    张云感慨的看着路人,谁能想到大半年以前自己还不如他们呢?想当初自己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姐弟妹几个挤在小小的茅屋里,守着一亩薄田,几乎都要饿死了。真是真正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若不是自己胆大,强行去林子里打猎,又运气使然,侥幸赚了一点资本,现在还指不定如何呢。

    勤劳致富好,要靠双手和大脑。中华上下几千年,百姓们无疑是勤劳的,可是大部分人安于现状,习惯被领导,又擅长忍耐,容易被剥削压迫,所以长时间的处在温饱线以下拼命挣扎。张云看着衣衫破旧的路人们,心有不忍。

    有道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不仅是给士大夫们说的。接受过新时代教育的张云,天生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不是矫情,而是对生命的尊重。什么时候自己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可以帮助万千穷苦百姓的人呢?这个时代女子不能为官,施展不了政治抱负,实行不了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张云希望能在商业上有所建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是能够创建足够多的工作机会,也不枉自己来这里一遭了。
082 铅粉
    张云突然明白了自己想要做什么,整个人都焕发出一阵不一样的感觉。红梅愣愣的看着她,道:“大云,我怎么感觉你不一样了?”

    “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张云微笑。

    红梅想了半天,实在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

    “自信,就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气质,对吧?”张云不害臊的自夸。

    红梅认真的点点头,道:“大云说的真奇怪,不过就是这样的感觉。”她想了一小会儿,又道,“我只在那个谢大人身上看见过这样。”

    李月儿附和道:“小妹说的有理。”

    到了县城,张云让王家布庄的伙计帮忙照看马车,然后两拨人分开各自去买东西,约定回去的时候还在这里碰头。

    县城里很热闹,除了办年货的,还有好多闲逛买东西的。

    小峰小秀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每个都喜欢。两人一手拿糖人,一手拿糖葫芦,眼睛还眼巴巴的看着卖糖果的。张云和红梅跟在他们后面去了糖果铺,糖果铺里的糖各式各样,有白砂糖、红糖、冰糖、黄糖、麦芽糖、橘子糖、薄荷糖等各色糖品。马上就到了腊月二十三,最近还多了灶糖和芝麻糖。

    雪白的芝麻糖一根根的排放在一起,摞成塔形,旁边的伙计见有顾客买走一些,连忙把空缺补上。旁边是团成花卷一样的灶糖,不同于芝麻糖的酥脆,灶糖很粘牙。一般人家都买灶糖,这样可以吃的久一点。小孩子们大多数也喜欢灶糖这样的粘牙糖,糖化了粘住牙的感觉很有意思,他们使劲儿的嚼着,然后用手抠牙上的糖,乐此不疲。

    张云买了一斤灶糖,她吃不惯这个东西。纯粹应个景而已。小峰小秀却很喜欢,当即拿了一个就要啃上去。张云制止了他们:“回家再吃!等会儿弄的手上嘴上都粘粘的怎么办,又没有水洗。”

    两个小家伙失望的把灶糖放回纸包里。

    红梅的大哥大嫂出来了,就用不上红梅买东西。所以她跟着张云不过是闲逛。她兴致很高的来回看着,却很少买东西。所以说逛街时女人的天性,就是只逛不买也是高兴地。

    买了灶糖,几人接着往前走。到了一家胭脂铺子门口,红梅站住了。她看向张云:“咱们进去看看。”

    “行。”张云同意。虽然她不是很喜欢某些古代的“化妆品”,但是架不住这些东西的包装好看啊!这家胭脂铺子装修的极为雅致。里面的东西也雅致。

    店铺里生意很好,不管什么时代,女人的钱都是最好赚的。而女人花在化妆上的金钱和精力,更加难以预算。正如古人所说,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看看,越看重自己的外表,就说明这个人的操行越好。这话对不对暂且不论,眼前胭脂铺繁忙的生意已经说明了一切。

    装着面脂的是描着青色花纹的小瓷盒,有掌心那么大,精巧细致;装着红色口脂的是洁白的瓷瓶,红白交映。如同涂了红唇的美人脸;装着青罗黛、碧玉黛等的是暗色的小木盒子,方方正正的,雕刻着缠枝梅花、喜鹊闹春、瘦荷广叶、仙鹤起舞等各种吉祥图案,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铅粉是比较贵重的化妆品,一个个用铁盒衬装着。外面是雕刻着仕女图案的精美檀木盒子,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丝绸包裹的粉扑,美丽至极。张云看了半天,但见盒中的铅粉洁白细腻,上前嗅去。只觉得香气扑鼻。多试了几样,除了茉莉香,竟然还有玫瑰香,百合香等,看来这些铅粉里掺了不少香料。

    这些铅粉五百文一盒,真是不便宜,买的人却也不少。时下非常流行铅粉,用铅粉敷面,可以黄皮变白,糙皮变嫩,许多女子省吃俭用也愿意买一盒铅粉。

    店里面正有一个三十许的女子,她衣着华丽,后面跟着丫环,看起来不是普通人。进看去,只见他脸色微黄,面上有一些细小的皱纹。她拿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