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姆衬账诟亲。床磺宄嫦啵痪还凼歉嫠呶颐且此痪坏牡胤剑热缢钠ぁ⑷狻⒀龋挥幸谎歉删坏模し袅鞒隼吹氖呛梗呖琢鞒隼吹亩际欠啵前乖嗟摹Fし粝碌难馐浅粜鹊模亲永锼暗亩际欠啾悖晕颐堑纳硖迨恰胺嗤啊保皇恰胺雇啊薄N颐亲钛现氐奶皔ù就是*--sèyù,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识,sè、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静。
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sè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干净的颠倒想。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
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
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
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jīng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
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
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
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处》)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
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
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
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
得来。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yù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
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
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
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①、不妄语欺骗。
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yín、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
住。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piáo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
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6、正勤(正jīng进):jīng进努力离恶向善,即jīng进修道。这里的正jīng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
①、未生善令生
②、已生善令住
③、未生恶另不生
④、已生恶另灭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
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
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
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
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
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xìng,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xìng,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
单一之定境中。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苏烙虢涠ɑ郏?
〔戒:正语、正业、正命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见、正思维
(三)、总结:
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cāo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认为正jīng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jīng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jīng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jīng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jīng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散乱了。
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既是正确生活之标准。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xìng(慧)与jīng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
………【杂阿含经中所说的五戒】………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以爪甲擎土已,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我爪甲上土为多?此大地土多?”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甲上土甚少少耳,此大地土甚多无量,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
佛告比丘:“如甲上土者,若诸众生,形可见者,亦复如是。其形微细,不可见者,如大地土。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陆地,如是水xìng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人道者,亦复如是。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生中国者亦尔。如大地土,如是生边地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成就圣慧眼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不成就圣慧眼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知此法律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法律者亦尔。如知,如是等知、普知、正想、正觉、正解、法无间等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知有父母亦尔。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有父母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知有沙门、婆罗门家之尊长,作所应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斋持戒亦尔。如大地土,不知有沙门、婆罗门家之尊长,作所应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斋持戒,亦如是说。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不杀、不盗、不邪yín、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亦尔。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诸戒者亦尔。如是离贪、恚、邪见,及不离贪、恚、邪见,亦如是说。
如甲上土,如是不杀、不盗、不邪yín、不妄语、不饮酒。如大地土,如是不持五戒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持八戒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八戒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持十善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十善者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人中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天上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人道中没,还生人道中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其诸众生从人道中没,生地狱中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其诸众生从天命终,还生天上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其诸众生天上没,生地狱中者亦如是。如地狱,畜生、饿鬼亦如是。
(八四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五恐怖怨对休息,三事决定,不生疑惑,如实知见贤圣正道,彼圣弟子能自记说:地狱、畜生、饿鬼恶趣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何等为五恐怖怨对休息?若杀生因缘罪,怨对恐怖生;若离杀生者,彼杀生罪怨对因缘生恐怖休息。若偷盗、邪yín、妄语、饮酒罪,怨对因缘生恐怖;彼若离偷盗、邪yín、妄语、饮酒罪,怨对者因缘恐怖休息。是名罪怨对因缘生五恐怖休息。
“何等为三事决定,不生疑惑?谓于佛决定离于疑惑,于法、僧决定离疑惑,是名三法决定离疑惑。
“何等名为圣道如实知见?谓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圣道如实知见。
“若于此五恐怖罪怨对休息,于三法决定离疑惑,于圣意如实知见,是圣弟子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世尊先为诸声闻少制戒时,多有比丘心乐习学。今多为声闻制戒,而诸比丘少乐习学?”
佛言:“如是迦叶,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众生善法退减故,大师为诸声闻多制禁戒,少乐习学。迦叶,譬如劫yù坏时,真宝未灭,有诸相似伪宝出于世间,伪宝出已,真宝则没。如是迦叶,如来正法yù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譬如大海中船,载多珍宝,则顿沉没。如来正法则不如是,渐渐消灭。如来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界所坏。乃至恶众生出世,乐行诸恶、yù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然,如来正法于此则没。
“迦叶,有五因缘,能令如来正法沉没。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已,然复依倚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而依止住。是名迦叶,五因缘故,如来正法于此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