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莱尔粗犷的声音在雷蒙德的耳朵边上炸开来。
“……嘛,说的也是。”
“嘿呀——”加西亚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总之今天效果不错,散了散了,这几天我们的工作我已经安排你们的队员和同事帮忙接替了,你们回去都好好休息一把,明天早上六点继续……雷蒙德,我希望明天不需要我们三个再去你家把你一路搬过来。”
“啊哈哈……”小胖子干笑两声,也随着爬了起来。
四个人很快都爬起来,沾满一身的泥污。
“给。”
加西亚又扔给小胖子一个小瓶,里面听声音装着一些颗粒物体。
“治伤丸,从普泽药房顺路买来的。”
“顺路……”雷蒙德脑中浮现出药房和工地对于自己家一南一北的差异,也没法点破,于是挠挠头嘿嘿笑起来。
“只到怎么用么?一次两粒,一颗吞服,一颗打碎外敷……”
“知道,要两粒在一起才更好嘛!”
小胖子拿着药跑远了。
“哈,这孩子,训了一天了跑的还挺快。”
加西亚摇头笑起来,剩下的三个人于是互相告别也回去歇息了。
一夜无事,不谈。第二日早上六点,四人又重聚在训练地,经过一晚上的修整大家的精神看起来都不错,小胖子脸上的肿也消去不少,于是便继续训练,修整,训练,再修整。
如此再五日。雷蒙德从开始时的两分二十七秒到后来的六分钟再到后来的十分钟成功脱围再到后来脱围时间的慢慢减少,进步神速。
直到,第七日,清晨,从镇口传来远行道上传来的铃铛声。
商队回来了。
;。。。 ; ;
第十五章 我回来了
readx; 商人。一个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不会消失的职业。从第一天有人类有了商品概念开始商品交易开始,商人就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指标,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他们让存在于不同地区的物资流通。
不可否认,大部分的商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从事了商贸这一行业,然而,也有例外。
比如各个聚落负责与外界交流沟通的行商。
在地下国,能够自给自足的聚落其实很少,大部分的聚落,都是因为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存在,然而却或多或少地缺少了一些人类发展的必然条件,或者是矿产,或者是资源,亦或是科技产物——西南边境举例,有铁矿的地方,比方说布鲁诺镇,却缺少了足够的淡水资源和除了卡卡路合成食品以外的食物,有淡水的地方,比如说斯派斯,却缺少了铁矿与科技产品。诸如此类,行商的目的,便是用自己的聚落的优势产物去与对方聚落换去我们需要却缺少的资源。
斯派斯的商队存在的意义,也是如此。
因为铁矿与科技的缺乏,家用的科技产物与冶炼产物,从家用的手摇发电机到精巧一点的金属产品,都要依赖于行商每两个月一次的远行与回归。
“叮铃~叮铃~”
铃铛声,随着商队的行进有节奏地响动,镇口传来一阵略显沉闷的铃铛声,听声音铃铛应该是很大,而且锈蚀。
远行道是一个可以供十个人手拉手并排行进的石头隧道。道路在镇子的最东面,连接了穹顶的石壁上一个一人半高的石洞背后。石洞是一个硕大的半圆,看起来浑然天成,然而在斯派斯人口口相传的历史中,这洞口却是第一代斯派斯人从遥远的繁华区迁徙过来时开凿而成,斯派斯的所有现在,都是依托着当时开凿的这个洞口而建成的。
石洞的名字叫做回归,寓意着踏入此洞的人都能平安归来。
斯派斯行商每两个月从回归石洞洞口踏上远行道,带着镇子上的特产前往遥远的外界,同时也带着镇子人的祝福。边境小镇与其他边境小镇的沟通,边境小镇的丰足生活与发展,一百多年来,全靠这支队伍。
铃铛声虽然锈蚀,却传得很远。在东面巡逻的治安队首先听见了铃铛声,然后是东边的居民。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商队回来了!”此起彼伏的传话声便在街头巷尾响了起来。
传话声很快传到了斯派斯钟盒,喊醒了钟盒控制室里正在打盹的小达斯特。
“商队回来了!”
小达斯特笑起来,然后跑到钟盒里,敲响了斯派斯大钟两个月才敲一次的十二下。
于是整个斯派斯都醒了。
……
“商队回来了。”雷蒙德站在自家门前,面无表情地捏着手心。
经过七天的训练雷蒙德无论是肚子还是脸都小了一圈,此时的他虽说还是体格庞大了点。却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
盒子外面人渐渐多起来,大家都朝着东面走去,雷蒙德看着人流涌去的方向发着呆,手心里,默默地捏出了一丝汗水。
“发什么呆呢,走了。”突然之间,小胖子被人从后面推了一把,发呆中的雷蒙德朝前面一个踉跄,皱着眉朝后面看去,却发现身后站着与自己一同训练了七天的上司们。
“加西亚,山,布莱尔……”
“啧,你这样把布莱尔放在最后说布莱尔很不开心啊。”加西亚的笑容依旧纯净,“是吧,布莱尔。”
“别听这个不正经的瞎说!”布莱尔走上前去勾住雷蒙德的肩膀,“想什么呢,跟我一起去接商队。”
“走不走了,人越来越多,没有治安队看着可不行。”山表情却是有些严肃,“再不走我把你拖走了胖子。”
“走走走!”雷蒙德听了这话却是笑起来,圆脸上露出两个标志性的酒窝,“不过山你现在可不一定拖得到我了。”
……
“人群,疏散!退到黄线后面!”
“留出空间给商队,不要堵在洞口了!”
“靠着回归石洞的人都让开!让商队进来!”
有两种人被称之为英雄,一种是守护者,一种是先驱者。治安队属于前者,斯派斯的商队便属于后者。然而,大家对守护者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亲近,而对先驱者则有一种狂热的崇敬甚至崇拜了。镇子上的第一台收音机,第一台发电机,第一台计重车,甚至建立治安队的海德老师,都是作为先驱者的斯派斯商队从镇子外面输送进来的。守护者让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然而,先驱者让人们生活得更好。
铃铛响起的时间很短,即使是从第一声铃铛声开始算起,到现在也不足三分钟,然而回归石洞前已经聚集起了镇子上的一小半人。大家纷纷聚集在回归石洞前,簇拥着等着商队的回归。治安队在一旁维持着秩序,把站的离洞口太近的人赶到旁边,在洞的两侧插起陶土桩子,拉起黄线,给即将归来的商队让路,然后便与镇民一同等待。
“来了么?”
来迟的山拉住架设好黄线的自家队员问道。
“还没来呢。你知道,商队的铃铛总是能传得很远。”
铃铛声飘飘扬扬,从洞口传来,声音在隧道里打着弯。听起来格外飘忽。
隧道很长,据商队说走完整个隧道到达岔道口需要整整十分钟。而商队配备的铃铛却能随着商队的行进传到很远,第一声铃铛响起时,他们才到隧道那头。
十分钟很长,却也很快。铃铛声由远及近地慢慢清晰起来,商队也慢慢近了。终于,眼睛好的人看见了隧道内模糊的声影。
“来了!”前排的人开始欢呼起来。
“看见了!”站的稍微靠后的人们也喊起来。
站在黄线里面靠后的加西亚也笑起来,他看见了商队里面自己熟悉的身影。一个老人,一个比海德老师还老二十岁,当年带海德老师回来的老人。
一个,自己不懂事的时候经常欺负的老人。
一个,镇子上所有小孩,都经常欺负的老人。
一个,值得所有人称他为英雄的人。
一个,不承认自己是英雄的人。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老兵。一个,跟我父亲一样的老兵。”
“治安队,原地踏步!”加西亚深吸一口气,把脸上的笑容压下,然后喊起来。
“是!”顿时,两排看着黄线的治安队队员包括山和布莱尔都表情严肃起来。队员们整齐划一地踏起步来,有节奏的脚步声渐渐压下了所有围观者的喧嚣,只片刻,回归洞口前就只剩下了治安队的踏步声和洞口内传来的无比清晰的铃铛声。
“立~定!”刷刷,随着两声洪亮的击打地面的立定脚步声,整个斯派斯都安静了。只剩下节奏如一的铃铛声。
“叮铃——叮铃——叮铃——”
缓慢的铃铛声,无比坚定地靠近。不知为何,整个斯派斯,都肃穆了。
洞内模糊的剪影渐渐清晰,终于,那支被众人等待已久的队伍,出现在所有人眼睛里。等待在石洞前的人眼睛却都模糊了。
我们的商队,又一次回来了。
一个老人,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带着同行的四辆板车,十二个拖着板车的中年男人,满载着四车的货物,回来了。
而那个铃铛,就挂在老人的拐杖上,老人每走一步,铃铛便发出一声锈蚀的沉闷的响声。一如老人的年纪。
老人今年七十岁。
他已经带着斯派斯商队走了整整五十四年。
从他十六岁那年接过自己早逝的父亲的班开始。
老人的父亲死于五十四年前商队的意外事故,老人的儿子死于十五年前大牙蚂蚁大规模入侵的的保卫斗争。
然而老人没死。
老人有一个疯了的妻子,她今年六十八了。
老人的妻子叫索菲亚。
老人的名字叫肖恩。
“老兵肖恩又一次回来了。”
老人笑。拄着拐杖,却是昂首挺胸。他对所有人笑着说。
回归石洞的正对面,路的那头,那正立着的老兵肖恩广场上自己年轻时候的纪念像,也笑起来。站在纪念像下的索菲亚老奶奶,同样也笑起来。
“我回来了。”老人对着远处做着口型。
“欢迎回家。”老奶奶对着这边做着口型。
一如五十四年前。
“我回来了。”
“欢迎回家。”
;。。。 ; ;
第十六章 即将结束的平静
readx; 物资和拖车很快被镇民们簇拥着拖到了肖恩广场的中间,四辆满载的硕大拖车围绕着肖恩纪念像放置,商队和治安队慢慢地把拖车中的物资搬运出来,在车子前摞成小山。
成捆的生铁和铁制品,铁锹、铲子,用来擦拭陶器表面的铁砂纸。新换代的手摇发电机,手电筒、收音机。用于女人们编织的成捆的植物纤维和肌腱,保养仪器的油,药品,糖果,以及其他。
说是商队,不如说是物资分发队。商队对外的贸易方式是以物易物不假,但对于自己镇子上的人们,却是直接派发的方式,每家每户多少油多少盐多少酱油多少糖果,诸如此类。而至于派发完了补充交换物资的问题,则是直接从镇子的库中拿出镇民们每隔几天自觉存放进去的腌制鱼肉、工地上烧制的土砖以及用大桶直接灌取斯派斯富足的淡水。
镇民们排队领取物资,井然有序,十分融洽。没有多少吵闹喧嚣,偶尔有小孩子为了吃到更多糖果哭闹和家长的训斥,也只是片刻,便又恢复祥和。
山和布莱尔领着治安队在人群中防止着意外情况的发生,而风尘仆仆的商队一行人则是直接解散了各回各家歇息去了,只留下年迈却依旧精神飒爽的肖恩先生和加西亚在肖恩广场外围的石头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和故事。肖恩先生讲旅途的见闻,那些加西亚知道或不知道的各个镇子的传说与趣事,加西亚讲镇子的日常,讲莫比太太讲老比尔讲疯掉的却还记得肖恩先生的索菲亚老奶奶,讲治安队讲蚯蚓入侵。
“又两个月没见了。”肖恩先生年纪大了,却是很爽朗健谈,身子骨也硬朗。即使是镇子上几乎最长寿的人了也丝毫不把自己当成上了年纪的老人,跟加西亚说活就如同同辈一样。
“嗯,两个月了。”加西亚应一声。老人没有长辈的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