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停着或飞过,就张口吞食。一个晚上,一只壁虎能吃掉许多小虫。壁虎虽然居住在建设物上,但对建筑物并没有什么损害。
豹纹变色龙又叫地毯或宝石变色龙,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特有的57种变色龙之一。雄体的体色不但极美而且色彩变化多端,通常在雄体侧面有一条从颈部延伸至尾巴基部的白色线条,体色的变化由绿到橘黄或红都有,其上分布一些呈现绿、蓝、红或橘色的纵向线条,眼窝通常呈现绿或红色,有些雄体的体色呈现亮绿色,还有的是令人目眩的天蓝色,因而可称是最美丽的变色龙之一,也是宠物爱好者的最爱之一。
能够爬树的动物很多,主要靠锐利的爪。树蛙、雨蛙爬树,是靠它们的指、趾尖端吸盘里的分泌物。壁虎却不同,它能在光滑的墙壁和玻璃上爬行,主要靠前肢和后肢的指、趾。它前后肢的每一个指、趾上,都有一褶一褶的瓣,形成一条条深沟。壁虎依靠这些瓣膜,能增加指、趾与光滑面之间的摩擦,同时它还有吸附的能力,足以吸附住物体,因而它能够在光滑的墙壁或屋顶上自由地跑来跑去,甚至在玻璃上也不会滑倒。但也不是绝对不会落下来的,不过,即使它跌落下来,也不会摔死。
变色龙又叫避役。变色龙是一种能根据环境改变体色的动物,这种动物属于爬行类的变色龙科。在热带地区,大约有80多个种。最小的仅有3厘米长,而最大的则长达60厘米。所有的种类都能根据环境变换体色。
变色龙随环境变换的体色,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色。因为它缺乏和敌人作战的武器,所以就形成了身体变成和环境一样的颜色的本领,从而躲避敌人的攻击。变色龙随环境而改变的体色,不仅能迷惑敌人,而且还有利于捕捉食物。当昆虫之类的东西没觉察而靠近它时,它就用长长的舌头迅速将其卷入口中吃掉。因此,变色龙的变换体色,具有两重性,既具有防御保护自己的作用,又具有进攻麻痹猎物的作用。
变色龙体色的迅速变化,在有些情况下是受光线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控制的,受外界的光和气温的制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受脑的控制。就是说,大脑中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后,通过神经把指令传到皮肤,体色突然改变过来。以改变肤色来逃避危险。
………【43、雌雄孔雀开屏有差异】………
孔雀,又叫蓝孔雀,生活在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国孔雀和印度孔雀的样子差不多,只是中国孔雀的外型稍小一点。但它们头上的羽冠不一样,中国孔雀的羽冠像一把*的镰刀,而印度孔雀的羽冠像一把展开的折扇。
从前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长着漂亮羽毛、会开屏的孔雀,一定是孔雀公主。事实却不是这样。
雌孔雀跟雄孔雀站在一块儿,很不相称。雌孔雀全身的羽毛是灰褐色的,点缀着不规则的暗色斑纹,像是个灰姑娘。而雄孔雀则像个漂亮的白马王子,它头上长着6~7厘米的羽冠,面部露出金黄色和天蓝色的色泽。在丰满的绿色羽毛上,镶嵌着黄褐色的横纹。特别让人喜爱的是它那像裙带一样整齐的尾羽,每枚尾羽上都有宝蓝色的眼斑依次散列着,两边分披着的小羽枝,像一根根金绿色的丝带,闪烁着古铜色的光泽,被人称作“天使的羽毛”,跟传说中的凤凰羽毛比起来,一点儿也不逊色。
凡是到动物园游玩的人,都会被雄孔雀华丽的羽毛所吸引,特别是雄孔雀开屏的时候,只见它展开漂亮的尾羽,如同一把巨大的碧纱宫扇,又像是一面锦缎般的屏风,更加吸引游人的注意。
那么,孔雀为什么要开屏呢?
有的动物学家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应该先了解孔雀在什么时候开屏最多。
每年的4~5月间,是孔雀开屏最多的时候,同时也是孔雀的繁殖季节。德国动物学家梅克肯定地断言,孔雀开屏是求偶的需要。通过对孔雀生活习性的长期观察和研究,他曾不止一次地发现,每到繁殖季节,雄孔雀的羽毛就会焕然一新,在山脚下开阔的草丛或者小溪,竖起美丽的尾羽,然后展开自己华丽的彩屏,紧紧跟随在雌孔雀的身后,得意扬扬地走来走去,而且还不时翩翩起舞,向雌孔雀求爱。我国的动物学家也认为,雄孔雀的这种动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动物本身*腺分泌出的性激素刺激的结果。随着繁殖季节的过去,这种开屏现象就逐渐消失了。
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孔雀开屏以后,张开的尾羽上许多艳丽的“眼点”,是用来迷惑、吓唬敌人的,这样一来,孔雀就不容易被敌人捉住了。他们指出,孔雀开屏的目的,就是告诉要捉它的敌人:“我可不是一般的鸟,不要打我的主意!”如果敌害被它的形象迷惑住了,雄孔雀就趁这个机会逃走。
我国的动物学家也认为,游客鲜艳的服装和大声谈笑,也可以刺激孔雀,引起它们的警惕和戒备。这时候的孔雀开屏,也是一种示威、防御的动作。
………【44、鸟类迁徙不迷航】………
地球上已知的鸟类有8000多种,大多数鸟类每年到了一定的季节,就由一个地方飞往另一个地方,过一段时间又飞回来,并且年年如此,代代相传,鸟类的这种移居活动,叫迁徙。
关于鸟类的迁徙,主要有两大谜:
第一,鸟类为什么要迁徙。
有的科学家认为,远在10多万年前,地球上曾发生多次冰川。冰川来临时,北半球广大地区冰天雪地,鸟儿找不到食物,失去生存的条件,就飞到温暖的地方。后来冰川慢慢融化,并向北方退却,许多鸟类又飞回来。由于冰川周期性的侵袭和退却,就形成了鸟类迁徙的习性。
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受体内一种物质的周期*导致的。这种刺激物质可能是性激素。有时候,由于这种物质的刺激导致的迁徙本能,可能超越母性的本能,因此,在这些鸟类中往往可以看到,当迁徙季节来临时,雌雄双亲可能抛弃晚出生的幼雏,而远走他乡了。
也有的科学家用生物钟来解释鸟类迁徙现象。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鸟类的迁徙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内在*的变化都有关系。
鸟类的迁徙要飞过漫长的路程,例如有一种鹬,从前苏联的最北部,一直飞到南美洲的南部去越冬,旅程1。5万公里,要飞行47天。
第二,鸟类迁徙为什么不会迷航。
鸟类的迁徙总是按固定不变的路线,从不迷航。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是鸟类通过视觉,依据地形、地物和食物来辨认和确定迁徙路线。有的科学家则认为,鸟类在白天迁徙时是以太阳的位置来导航;夜晚则以星宿的位置来导航。有的科学家则认为鸟类的迁徙路线是靠鸟类对地球磁场的感觉确定的。
尽管科学家对这些问题的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鸟类迁徙之谜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45、犀鸟筑怪巢】………
提到鸟巢,人们自然会想到一些做工精细,松软舒适的漂亮小窝,雌鸟安然地伏在窝里,饿了或渴了,可自由地出入自己的“家门”。但犀鸟却不同,它的巢不仅是用最粗糙的材料筑成,而且喜欢将鸟巢封闭起来孵卵和哺育后代。
犀鸟是一种奇特的大鸟,它的形状很特别,身体特别大,通常是70~120厘米,嘴长达35厘米。犀鸟那巨大的嘴给它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它们的主食由热带树上的果实组成,而这种果实通常摇晃地悬挂在细枝的末梢,嘴短就够不着这种果实了。另一方面,它的巨嘴还用于抵抗猴子和蛇的袭击。犀鸟的眼上有粗而长的睫毛,这在鸟类中是仅有的。脚趾扁宽,相并如掌。全身羽毛颜色多样,有黑、白、黄、橙各种颜色。最古怪的是头上有一个*部分,叫做盔突,像犀牛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盔突是犀鸟的坚强武器。
犀鸟的育儿习性很特别。每年3月份,雌犀鸟经过*阶段后,自动*树洞中。这些洞大根本就存在,而不是犀鸟自己啄成的。雌犀鸟将自己的排泄物混上腐禾碎渣,由洞里推向洞口。雄犀鸟在洞外用湿土、果实残渣等,协助雌鸟把洞口封闭起来,最后只在洞口处留下一个小裂隙,便于雌鸟把嘴伸出洞外,接受雄鸟的哺喂。直到幼鸟长出羽毛,雌鸟才啄开洞口的封闭层钻出来。像犀鸟这样的古怪窝巢还是独一无二的。
在此期间,雄鸟到处奔波觅食,担负着“养家”的责任。为了多采集些食物,雄鸟还能从自己的砂囊中脱下一层壁膜,吐出来当作“食物袋”,贮存那些采集来的果实,携带起来就方便了。雌犀鸟在禁闭期间,不时打扫洞穴,将粪便等污物用嘴衔住抛到洞外,自己排粪时,就将*对着洞口,直接从洞口喷射出来。禁闭期间,母鸟和幼鸟都长得胖胖的,雄鸟却奔波得憔悴不堪了。
雌鸟闭门不出,就能不受干扰地致力于孵卵和哺育后代,免受蛇类、猴子等的侵害。另外,它还利用这个时期迅速换羽。由于全部翼羽和尾羽毛同时脱换,当然就不能飞行了。作为补偿,它的新羽也同时生长,几个星期后它就可以全新的羽毛而自豪了。在这期间,雏鸟已经孵化,经第一个巢居阶段后,它们的食欲大大增长,单靠“父亲”已不能喂饱它们,于是“母亲”就打碎挡墙,帮助它的伴侣为幼鸟采集食物。但母亲一打开入口,幼鸟就立刻把挡墙复原,它们甘愿在这安全的暗室里多呆上几个星期,直到最后需要自由时才自己打破这堵墙。为此,它们有时还发生矛盾,因为幼雏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孵出的,年长一些的急于想打开这种监牢,而年幼的还不愿意,于是就极力修补墙上出现的任何裂口。
犀鸟素来栖于密林深处的参天古木上,上面是高山峻岭,下面是湍急的溪流。它有时啄食树上的果实,有时也捕捉昆虫、爬虫、两栖类和兽类来喂养小鸟。如果到云南西双版纳去旅行,我们就会看到这些怪鸟成群地飞行。犀鸟的形体庞大,起飞时很费力气,群体飞行转移,一个个地跟随前进,鼓动几次翅膀后,就要滑翔一段,姿态很美,一眼望去,如同天空中飞着几排练队形的飞机。它们的鸣声响亮粗戾,好像犬、马嘶一般,使听到的入无不吃惊。
犀鸟约有45种,大体可分为地栖和树栖两类。地栖犀鸟只产在非洲的稀树草原地区。树栖犀鸟分布在亚、非两洲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我国有3种犀鸟:冠斑犀鸟、棕颈犀鸟和双角犀鸟。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
………【46、罕见蝴蝶大聚会】………
蝴蝶三三两两地在空中飞舞,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成千上万只蝴蝶在同一地方大聚会的壮观景象,就非常罕见了。
云南大理的蝴蝶泉,每年的农历四月都会有成千上万只蝴蝶飞到蝴蝶泉边,如果身临其境,会感到*了童话世界一般。这是世界上著名的“蝶泉”景观。
另外,每当夏季,我国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风景区,以及我国神农架旅游区的拜台沟,都会云集几十万只白蝴蝶,纷纷扬扬,像满天鹅毛大雪,充满那里的山沟。这是世界上有名的“蝶雪”景观。
蝴蝶为什么要迁飞?这是一个令人困惑不已的谜。
有的昆虫学家认为,昆虫迁飞是为了逃避不良的环境条件,是物种生存的一种本能行为,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
他们提出两种假说:一种认为,迁飞是昆虫对当时不良环境条件的直接反应,如食物缺乏、天气干旱、繁殖过剩等。另一种认为,某些环境条件的变化,影响到昆虫的个体发育,致使昆虫发育成为一种迁飞型的成虫。但是上述两种假说,并不能解释许多种蝴蝶迁飞的现象。
弱不禁风的小小蝴蝶,为什么有飞越重山峻岭,漂洋过海,航程3000~4000千米的巨大能量?这股能量从何而来?从动力学角度来看,蝴蝶是飞不了那么远的。蝴蝶在天空中又是靠什么来定向导航,克服种种恶劣天气,奔向目的地的呢?
早期有一种解释认为,蝴蝶每年按照同样路线往返迁飞是与人类一样,靠记忆识别地形来导向的。后来鸟类学家发现,蝴蝶迁飞常常跟“暖气流”一起移动。细心的科学家又发现,蝴蝶和蛾子的触角能在水面上振动,是一种天然的“导航仪”。
目前,科学家正在用先进的雷达对蝴蝶的迁飞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相信终有一天会揭开蝴蝶聚会之谜。
………【47、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蝗灾”】………
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里,昆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