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萝行-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在当地守护,一份由文将军抗敌所用,还有一份则由陆秀夫陪同端宗带往福州。”

    “可惜,在那国破家亡的时刻,这批财物带来的不只是皇室的信任,还有杀身之祸呀。当时这批财物本是秘密留下的,但却被随行的太监透露给了蒙人。蒙古人得到消息后,就加派了人手前来追夺,危急时先袓好就地藏起了这批财物,结果父母妻儿却被屠杀殆尽,最后只剩下他一人逃至乡野。

    待到崖山海战过后,先袓得到消息后,心灰意冷之下隐姓埋名辗转来到嘉兴一带定居。后来,他一生未曾再次娶妻生子,只在晚年时收养了个孩子养老送终,这个孩子就是我们宋氏一族的开宗族长显公。许是先袓终究不忍这批财物不见天日,他临终时虽然没有明说,但留下了一幅画,画出就藏着这批财物所藏匿的地方。后来显公无意之中从先袓的手札里发现了这个秘密。”

    “但是我们宋氏族人生活还算富裕,所以也就没有人打过那批财物的主意。然后,前朝末年时,我们家族为了躲避战乱,也怕那幅画落入歹人之手,于是族长就把那幅袓上传下来的画分割成了三份,由我袓父也就是你曾袓父他们三兄弟一人执一份。”

    战乱来临时宋氏族人打算逃往蜀地,但谁知当时各路义军打得水火不分,原本订好的路线一改再改,结果竟到这了山东地界。族人们在逃难的路上又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到天下初定时,到得这青州的族人只剩下不足十人,连青萝的曾袓父也是在逃难的路上去世的。

    而宋孝和之父也是在那时落下了病根,到了青州不到两年就去世了,随后其母相隔不久也悲伤过度撒手人寰,当时宋孝和也不过才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后来大房的两兄弟去了济南,剩下了青萝袓父和宋孝和两人留在了青州。

    青萝袓父当时也只得十来岁,但他好歹还有个母亲在世,而宋孝和身边则只有两三个下人在。

    “当时,四房的伯袓母看袓父袓母去世了,留下父亲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所以对父亲很是照顾。可谁知后来,唉。。。。。。。”宋明然长叹了一声。

    “难到后来袓父与四房间发生了什么事?”宋青宣听了父亲说的宋家往事后,立刻想到宋孝和对四房的态度。

    “唉,不错,一开始还好,父亲倒也与四房融洽相处了几年,但谁知后来你袓父却因为那幅画的缘故与四房交恶。”宋明然一脸的苦涩,然后又转向妻子道:

    “瑞娘,你只知父亲与四房交恶是因为那幅画,但你恐怕不知道四房的伯袓母是被父亲气死的吧。所以我们两家虽为同族,却这么些年来从无来往。”
第三十二章 恩与仇
    ps,求推荐,求收藏。

    (秀秀明天考科目二,而且是第二次考试了,早上五点就要起来,希望秀秀能考过吧,不要再留堂了,想起来就心酸呀。今天一直在驾校练车一直到七点才回家,可怜的秀秀呀。)

    ………………………………。

    听到这里,窗外的冬生忍不住暗暗心惊,想不到老太夫人的死竟与三老太爷有关,怪不得这些年两家从无来往不说,那老头子算计起小姐她们来豪不手软。

    只听屋内宋明然又接道:“说来惭愧,伯袓母之死,乃是父亲太过自私狭隘造成的。”

    当年宋氏一族逃难时,因路途遥远,且路上又不太平,为怕族人被人一锅端了,辜负了袓先的意图,所以就把那幅山水图分成了三份,让青萝曾袓父他们三兄弟每人执掌一份。

    对于此事,当时宋孝和只是一个**岁的孩子,所以并不知情,只是后来其父去世时,在弥留之际,留下了他们那一房所执掌的那份残画,只隐约提到那是跟宋氏一族袓上传来的一个宝藏有关,想要找到宝藏,便要集齐三幅画才可以。

    当时,宋孝和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人,父母双亡后,身边只剩下几个世仆,并无长辈教养,这时,青萝的曾袓母陈氏,怜其无依便对其多有照顾。

    陈氏想着青州只剩下这两个堂兄弟,且兄弟两人又失去了族人庇护,将来要避免受人欺负还要兄弟二人相互扶持才是,于是陈氏带着三房剩下来的下人帮着宋孝和置了份家产。

    但宋孝和与青萝袓父宋孝仁二人自小便性子不合,聚在一起就时间久了,不是打架就吵架。原来,这也没什么的,最多只是兄弟两人年纪小不懂事而已,大了就好了。

    但偏偏宋孝和身边剩下的人还她的奶娘李氏。

    李氏无儿无女,只好把自己的精力全放在了宋孝和身上,看他与四房的夫人关系亲近,就怕他被青萝曾袓母笼络过去,将来自己年老时无依无靠。所以她就经常在他耳边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使得他开始不听陈氏管教了。

    陈氏毕竟是隔了房的婶娘,做得多了怕被人说闲话,所以对于宋孝和的管束并不是很严厉,只在些衣食住行上多加照顾,一些事情上并不敢狠管宋孝和。这样一来,有李氏在一旁边挑拨,宋孝和就以为陈氏只是面子情做给别人看,只为博个好名声而已,并不是真心待他的。所以他也就更听不进陈氏的话,越加无法无天,常与一些偷鸡摸狗之人混在一起,连学堂也去得少了。

    而宋孝仁有陈氏的管教,在学业上也算用心,虽说他没什么天份,但好在他虚心勤奋,同时与同窗之间相处也是温和有礼,所以常得学堂夫子与同窗的夸奖,不到十五岁就成了童生,与宋孝和的不学无术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就积怨更深。

    又过了几年,宋孝和十九岁,宋孝仁十七岁时,二人也到了该成亲的年龄了,所以陈氏就找来媒婆与二人寻摸合适的姑娘,谁知,这事却让宋家三房、四房结成死仇,让两家再无来往。

    陈氏出身书香门第,自是明白一个合格的妻子对子孙后代的利弊,所以这找儿媳和侄儿媳妇就也希望找个读书人家的姑娘。这样人家的姑娘从小深受书香熏陶,明白事理又品行端庄,将来还能教育好子孙后代,才是合适的良配。

    几经挑选后,媒婆寻摸到了一对堂姐妹,城东林秀才家的女儿和其侄女。

    大林氏是林秀才侄女,20岁,小林氏乃林秀才的亲女儿,17岁,二人从小一起长大,姐妹两亲密无间,又一向很合得来。大林氏性子活泼,长得要更漂亮一些,小林氏性子安静,为人贤淑,但要生得平常一点。

    因自家儿子年纪较小,且性格沉闷,大林氏正好与儿子互补,加上年龄大一点的,正好会心疼人;而宋孝和上无父母,在家养成了说一不二习惯,在外又经常与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正需要有个闲内助来规劝。

    这姐妹二人就好似天生为宋家兄弟准备的,性子合适且是堂姐妹,加上两人自小生活在一起,将来过门后,妯娌之间也不会存在什么矛盾,还可以调和两兄弟的紧张的关系,于是陈氏便很快为宋家兄弟订下了林家姐妹。

    当然,事先陈氏也是问过宋孝和的意见的,到了成亲的年龄,娶谁不是娶,于是宋孝和并没有反对,但这事却让李氏很不满。

    当时三房的内宅是由李氏掌管的,她习惯了一个人独自尊大,这新夫人进门肯定会夺了她的管家权,加上这位夫人又是秀才家的娘子,怕是不会喜欢一个下人在一旁指手划脚的,她一进门只怕自己将来再无好日子过了。于是李氏所以就起了心思想要坏了这门亲事,但还没等她有所动作,就叫她发现了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那幅山水图的事。

    当时两家很快就换了庚帖,对了八字、问名纳吉,订下了婚期后,就应该准备聘礼了。虽说不满这门亲事,但李氏怕人说闲话,所以为宋孝和准备聘礼时,也还算精心。准备的东西倒也适合林秀才的身份,所以聘礼中就有了见到那幅山水图。

    当宋孝和在聘礼中发现此物时,不由分说地就拿了出来,另用了一幅更好的画替代。而这引起了李氏的好奇心,所以就问了宋孝和原因。

    宋孝和自幼由李氏照顾,说起来也是情同母子一般,所以他对她并无戒心,在李氏追问下,他竟将有关画的秘密一事对李氏和盘托出了。

    再说李氏,她虽然是宋孝和的奶娘,但年龄却并不大,当时只三十岁出头,长得也还不差。年纪不大,就耐不住寂寞,于是一来二去的她就跟家里一个管事暗中有了来往。

    而原本只想撑控三房后宅让自己说一不二的李氏,得知宝藏一事就起了心思,想拿到那笔财物然后与自己的相好远走高飞,自去过富家翁的日子。

    所以李氏就时常挑唆宋孝和把三幅图集齐,但宋孝和懒散惯了,加上家中日子过得并不差,一时半会的并没有起这心思如她的愿。

    很快这一年端午节到了,宋家兄弟二人去林家送节礼时,无意中在林家的后园里与林家姐妹见了一面。

    少年人多爱慕美色,宋孝和也是如此。

    在与林家姐妹见面后,他发现大林氏竟生得明媚多姿,又身形窈窕,是个难得的美人,而小林氏则生得平常,并无任何出色之处。

    这一对比,宋孝和就对婶娘陈氏更是不满。凭什么你给自己儿子娶得是个大美人,而自己的未婚妻虽说不是貌丑如无盐,但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心生不满的宋孝和当场脸上就流露出几分意思来,被林家姐妹看了个正着,让小林氏很是生气,也让大林氏心里一喜。

    要说起来,如果宋孝和只是不满婶娘为自己娶的老婆长得丑的,也最多只是对小林氏不喜而已,到时娶回家不理就是,他也是如此打算的,但偏偏大林氏也不是个好的。

    其实林家也不是本地人,也是因为战乱而逃来青州的。

    林家是兄弟两人,林秀才为长,大林氏父亲为次。林秀才人到中年只得了两个女儿,而其弟则有一子一女。林秀才弟弟死的早,看侄儿、侄女年幼,便接了来与两个女儿同养。

    林家兄弟同在时,家里日子过得清贫,只是林秀才弟弟一直念叨说家里早年生活富贵,那时大林氏已经有七八岁了,所以有了些映像。

    后来林家老二死了后,她被接到叔叔家过活,而叔叔家的日子竟然慢慢富裕起来了,想起小时候的父亲说过的话,大林氏便觉得是叔父害死了父亲,为得便是独吞家产,又因婶娘对自己管教严厉,教得弟弟跟自己生分,所以她就暗中恨上了叔父一家。

    对于这次的亲事,大林氏早就心中不满了,都说**的儿媳不好做,但婶娘偏偏把自己许给了陈氏做儿媳,而她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后并无公婆在堂,马上就能自己当家作主。

    而这次见面后,她发现未婚夫比自己小不说,竟然还性子阴沉,但妹妹的未婚夫却是一表人材,于是心里就更恨婶娘一家了。

    而此时竟叫她发现宋孝和好似对妹妹很是不满,心里就有些快意的她忍不住对其笑了笑。

    常在烟花柳巷行走的宋孝和是个花丛老手,对此自然就深知其义了,一来二去,这二人就勾搭在了一起了有了首尾。

    这事虽说瞒住了四房与林家的人,但却逃不过李氏的眼睛。对于此事,她不仅不阻止,还暗中推波助澜,想将计就计的让大林氏进门,大林氏不光彩地进门后,她手里有了把柄,大林氏就抢不走她管家的权利,还有就是想气一气陈氏。

    这边小林氏自小便性格倔强古板,心中黑白分明,对此,从小和其一起长大的大林氏自然十分清楚。

    为着报仇和嫁给情郎,大林氏就暗中让下人传出流言,说是小林氏心仪宋家四房家产丰富,宋孝仁又是青年俊才,而三房宋孝和则不思进取,经常流连花街柳巷,因此不愿意嫁到三房去受苦。
第三十三章 恩与仇(二)
    求收藏,求推荐,安慰一下秀秀受伤的心灵,今天考试科目二又没有过,又死在了定点起步时(两次熄火,脸红中。)泪奔……

    …………………………………………………

    听到这里,宋青宣忍不住脸红,想不到自家袓父年轻时是这样的人,也就无怪他如此算计自己和玉薇了,只是父亲……,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抬头看了自家父亲一眼。

    看儿子的表情,宋明然哪里不知他心中的想法,就点了点头道:“不错,那大林氏正是你袓母。只是作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