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萝行-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儿子的表情,宋明然哪里不知他心中的想法,就点了点头道:“不错,那大林氏正是你袓母。只是作为子女不能言父母的不是,所以这些年来我从未在你们面前提起过此事。而且我一开始也并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再加上我小时受你袓父的影响,也曾认为四房的人对不起咱们家,期间还做了不少错事。”

    因忙着婚事相关事宜,又有李氏的遮掩,所以大林氏与宋孝和暗中来往一事,以及街面上的流言竟宋林两家竟无人察觉。

    很快到了两家订的婚期时,大林氏便知时机已经成熟。婚礼前一日晚上,大林氏便故意叫小林氏知道其与宋孝和来往一事,请小林氏成全她一片痴心。

    念着自小二人的姐妹情分,明知于礼不合的小林氏禁不住大林氏的哀求,还是答应了她,于是第二日姐妹二人换着上了花轿。

    当时对于小林氏的流言,几乎半个青州城的人都有耳闻,何况还有李氏从中插了一脚。

    于是婚礼这一日前去四房参加婚礼的人一直都在嘀咕,这到底是姐姐还是妹妹嫁了进来。

    拜堂时,李氏的事先安排好的浪荡子就故意起哄要看新娘子长得什么模样。混乱中,小林氏的盖头竟叫人扯了下来,当堂满场宾客一片哗然。

    本就心虚的小林氏顿时满脸羞愧,只让众人真以为她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虽说发生了新娘换人一事,但陈氏毕竟还有些魄力,只说儿子原本订得是小林氏,强撑着让小林氏与儿子拜了堂。

    被送进洞房的小林氏毕竟不蠢,左思右想下,哪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得知自己成了整个青州城的笑柄,还连累了家里妹妹的名声,本就耿直的小林氏一时想不开,竟然就在新房里上了吊。

    拜堂时换了新娘一事本就让人难堪,结果新娘子还在新房里吊死了,陈氏一听之下,哪里还受得了,直接就晕了过去。

    女儿不明不白地就死了,还成了众人谈论的笑柄,林秀才如何甘心,便打上宋家来讨个公道。谁知查来查去,竟然查到了大林氏的身上。

    虽说此事与四房无关,但他也无法原谅宋家四房。如果不是陈氏上门求娶,也不会让女儿年纪轻轻就丢了性命,再加上他恨及了大林氏,所以林秀才办完女儿的丧事后,与大林氏和宋家断绝关系后,就带着小女儿与侄子离开了青州。

    事后,越想越不对的陈氏又查了一下事情的经常,没想到大林氏之事竟还与李氏有关。

    对于李氏,她一向不待见,小家子气不说,还纵容得宋孝和无法无天的,于是她找来宋孝和要求他卖了李氏以及休了大林氏这个德行有亏的女人。但李氏却想先下手为强,趁着陈氏生病,她与她相好的带了一群大汉上了四房,想趁机夺取四房的那三分之一的画。

    宋家毕竟是传承了上百年的家族,族中也有些不为人知的护卫,个个武艺精湛,虽说经过战乱后剩下的人不多,但还是有那么几个好手在。

    等到李氏等人上门时,她们并没有讨得了好,反倒叫陈氏全部抓住绑了起来。

    但到得陈氏叫了宋孝和上门准备发落李氏时,李氏却反咬一口,说是陈氏一直觊觎三房的那三分之一的画,所以才假情假意地对他嘘寒问暖的,实则是想趁机谋了三房的画。

    再加上又有大林氏在一旁添油加醋,所以宋孝和当场与陈氏对峙起来,要求陈氏交出李氏等人以及那幅画,还出口辱骂陈氏,气得陈氏再次晕倒,从此后只能卧病在床。

    青萝袓父见母亲被气得病倒,就带着下人赶了宋孝和出门,结果宋孝和为了救出李氏竟然将四房的人告上了衙门,说是青萝袓父绑了他家的下人,私占他的家产。陈氏气极之下让护卫们灌了李氏一干人等哑药,远远地把人卖到了西洋。

    事后,陈氏付出了大半的家产后,才保住了儿子的功名让自家全身而退,并从与三房比邻而居的南城搬到了北城的花枝巷。

    病倒的陈氏自知时日不多,就强撑着一口气为儿子娶了个身家清白的农家女后,不几日就魂归了离恨天。

    许是坏事做得多了,宋孝和及大林氏一辈子就只得了一个儿子,便是宋明然,还从小就体弱多病。但大林氏毕竟也是从小被林秀才之妻严格教养长大的,很有几分能力,同时大林氏怕宋孝和被外面的女人勾走了,便趁着宋孝和对她还喜欢的时候劝着他去读书,不想过了几年竟然还考了个秀才回来。

    后来考过几次举人不中后,宋孝和突发奇想的办了个蒙学堂,二三十年下来竟慢慢成了气候,在南城一带比之官府的蒙学堂还要有名气些,也于青州一地成了有名的儒士。只是林氏就没福气了,不到四十岁就去了。

    反观四房这边,当年陈氏虽置办了不少家产,但最后家事却越来越少。

    一来宋孝仁只喜欢读书无心家事,二来被三房的人一气,也渐渐体弱,加上妻子杨氏只是寻常农家女,虽说还识得几个字,但于经济一事上并无多大才干,家业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另一边宋孝仁深恨宋孝和气死了母亲,就处处想要与其较劲,对儿子的期望也就更高,可惜……。

    其实说起来,宋孝仁的死,也与宋明然有关系。

    宋明然从小由宋孝和教导长大,对于四房的人很是仇视,加上他父亲因李氏被卖一事,一直想拿到四房那张残画,所以他就处心积虑地接近四房的人。

    刚好,宋明然与宋明义二人年龄相差不多,又在同一所学堂里念书,正好方便他行事。于是他就使人引诱着宋明义往那烟花之地而去,使得宋明义声名狼藉,连订好的亲事,也被女方退了,更让老父病情加重一病不起。

    宋孝仁临去前说了两家的恩怨,这时宋明义才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父亲已经去世,自己也成了有名的浪荡子了,于是他性格冲动之下竟想放火烧了三房的学堂,但没想到半路被打更的更夫撞见,慌乱中打破了更夫的头。

    自知闯下祸事的宋明义悄悄回来见了弟弟一面,便带了几两银子离家出走离开了青州,一去就是二十来年不曾回来。

    宋孝仁虽说深恨宋孝和,但对常上门的侄子宋明然,倒并无多大成见,许是同样多病的缘故,在他身体好些的情况下还会偶尔指点宋明然的学业,对他倒也还好,所以宋明然对宋孝仁倒还真有些亲近。

    但宋明然没有想到,败坏宋明义的名声一事,竟然会害得宋孝仁病重而死,还害得宋明义离开了青州。

    因自己之故害得人家家破人亡,宋明然也并不是多坏的人,于是他无法逃过良心的谴责,日日沉浸在后悔中,加上本就体弱,身体情况也就越来越差。

    宋孝和眼看儿子已经不中用了,对儿子也就起了厌弃之心,便想为他娶个妻子进门,生下孙子来。

    正好张氏之父是他的同窗,就为儿子聘了张氏进门。宋明然与张氏两人自小便相识,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所以二人成亲后,感情一直很好。

    虽说宋孝仁去世了,但十多年下来宋孝和对那幅画已经渐渐成了一个执念,非要得到不可。只是后来他听说宋明义离开青州时带走了那幅画,不知去向无从找起,所以就更恨四房的人了,但没有画在,加上四房家业也慢慢败落了,所以这些年来两房倒也还相安无事。

    直到半年前,宋明义竟然回来了,得到消息的他又重新把目光对上了四房一众人等。
第三十四章 匪踪
    “这么说来,他的目得是为了得到那张所谓的藏宝图了。只是爱惜他的好名声,不敢明着硬来罢了。”青萝坐在床前若有所思地看着冬生道,身后的床里青榆睡得正香,只是眼睛有些红肿。

    宋家大伯去世之前倒是留下了一幅画,被原主与宋父的书籍字画收在了一起,也不知原主是怎么想的,奇葩地把那堆东西放在一个装了石灰的大缸里摆在了小库房,上面被粗心的欢嫂放了些怕蛀的粮食遮住了,时间一久,原主也就有些忘记了,青萝还是这会听了冬生说起时才想起有这回事。

    如今三房的老头为了那幅画,竟如此执着,连亲儿子、孙子都如此狠心,自己能讨得了好?如果光是为了宝藏一事的话,大不了把大伯留下的那幅画给他算了,但他竟然想把自己嫁给一个傻子,这事可不美妙呀。

    “我听到宋明然亲口对他儿子讲的,不过小姐,有关宝藏一事是真的吗?大老爷去世前真留下了画?”冬生有些好奇地问道,一边又端起一大海碗面条吃得欢快“不过我总算知道了,为什么砚爷爷功夫那么厉害,却还窝在老爷家里。”

    又一脸讨好地对着青萝道:“当时,我不觉得老爷家里不好,只是砚爷爷的功夫确实厉害,不像是能屈就在一般人家的。原来他是当年老袓宗身边护卫的弟子呀,那些护卫能护着老袓宗他们从战乱里逃了性命出来,想来功夫自是不弱。

    想我跟他才学了几年就够受用的了,只是可惜砚爷爷去世早,我功夫还没学到家呢。还是大哥有福,自小就砚爷爷习了一身好武艺呀。”冬生一脸羡慕地盯着自家大哥。他自小极喜习武,在这方面也有一定天份,不过可惜,在他九岁时,宋家的老仆砚爷爷就去世了。随即他又想到宋明然一家提到的藏宝图一事。

    “三房那个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还惦记着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不知道他还有不有命等到集齐三幅图呀,就算是费尽力气集齐了三幅画,找到地方了万一那些东西早被人挖走了,那他到时岂不是要气死呀,哈哈。”冬生有些忍不住地偷笑出声。

    现在已经是晚上亥时正了,青蓉因为早上起得早,刚一入夜就疲倦得很,被青萝赶去睡下了,只有青萝和冬平等着冬生。冬生听了宋明然一家的墙角后,又去衙门找了高捕头,出城时已经快关城门了,加上不放心家里,又跑了一趟家里后才来的茶寮。

    “先不管有不有宝藏的事,那幅画毕竟是大老爷留下的遗物,不可能随便就让三老太爷得去,加上老爷的事情,如今只怕我们要尽快离开青州,不然依那三老太爷心狠手辣的劲,小姐要是被他们找到了,只怕以后就没什么活路了。”端着在桌旁的冬平白了自家弟弟一眼,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情说笑。

    “说到老爷的事,小姐,今天高捕头告诉我一件奇怪的事情。”放下面碗的冬生抬起头来道。

    “他说,前日衙门里的主簿大人,让他和几个捕快大哥帮忙搬去年的文书存档时,他在一份公文上好像看到了老爷的名字,只是主簿大人盯得紧,他没有来得及细看。”

    听昨冬生的话,青萝和冬平两人对视了一眼,看来,那就是宋父出事时,顺天府发来的公文了。

    “哦,对了,他还说,这几日城里好像有些不太平,来了很多外地人,说话的口音跟那日小姐发现的几个匪徒差不多,而且我也注意到花枝巷多了两个陌生的货郎。”倒了杯茶正喝着的冬生又接道。

    “多了两个陌生的货郎?”青萝有些奇怪的看着冬生道。

    “是呀,花枝巷转几步路就到了福递街,平时需要个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的,人们都喜欢去福递街口的周记杂货铺,所以从来没有货郎到那里去卖货,如今竟然多了两个货郎,我估计他们应该是哪里来的探子,一直鬼鬼祟祟的,他们还以为别人没有注意到呢,我装作路人上去问了他们货物的价格,光是把梳子,竟然都要价100文,东西卖得这么贵,边假装都不会。”冬生脸上挂满了嘲笑。

    看自家大哥狠狠地盯了他一眼,冬生忙收了脸上的嘲笑,说起正事来,“我听了高捕头的话后,就给了高捕头二十两银子,让他今天晚上找机会看看那公文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对了,今日小姐说的那个季老爷有来过吗?老爷到底怎么样了?”

    听了冬生的问话,青萝有些低沉地叙述了今天上午季忠的说话,“如今我们要尽快上京城,不然不知道还能不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呢。”

    听了青萝的话,起先他还有些不大相信,转过头去求证般地看向自家大哥,结果看自家大哥也是一幅难过的模样,慢慢地眼睛涌上水光,“怎么会如此?老爷最是善良的人了,往日我还嘲笑老爷恐怕连只鸡都不敢杀,怎么会因为妒忌别人而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