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怕失败,但我害怕自己已被困难打败,使我不再努力。我承认自己是个有野心的孩子,这种野心使我不再平静。喜欢凯鲁亚克的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冒险和体验,荆棘刺破了我们的皮肤,于是一路徘徊,不知如何是从。
一直接受这样的教育,知识有两个作用:首先,可以换成金钱满足个人**;其次,可以推动人类世界的发展。于是我们拼命地汲取知识,知识真是个好东西。
可是,我的时候我会想,世上如果没有人这种生物会怎样?无论世界如何变幻频仍,无论天体如何运转,一切都会平和有序地走下去,而维持其自然状态。人类的到来,似乎只带来了剧烈而又无目的的改变。知识越多,改变越多。更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这中改变的对与错。然而,我们的自然是否能够承受起这种巨变呢?是否终有一天,人类的所有文明,将毁灭在自己日益膨胀的私欲中?如果把知识比做一把匕首,它帮助人类抵御外来的入侵,使他们保持永久的昌盛。可是,它是否又是一把斩断平衡,切断和谐,人类自裁谢罪的匕首?!
也许对于人类来说,知识就好比是远远的太阳,即使摸不到它的馅也会感到它温暖的存在。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真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话,那就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宇质空间里,创造了一个让我们的精神得以永存的生命之帆,是知识强有力的脉搏,使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得以永存。
西方的哲人问道:什么船最安全?希腊的七贤之一阿那哈斯回答:远离大海的船。可是有那一艘船愿意离开大海?有哪个人愿意放弃生命的支撑?有哪个民族愿意离舍千年沉积的历史?是的,他们不堪陈旧,不会永远局限在不变的怪圈里。就象在《大逃杀》里所说的那样,也许我们又会继续迷失,但现在我们一定要向前走下去,走到哪里都好,只要全力以赴。他们斩断了路旁林密的荆棘,为了探索生命的永恒和精神的升华不断前进。是……我们的人类天生爱尝试,他们会带着毕生的信念和对知识的向往勇闯天涯……
………【第九十二章 双赢的智慧】………
溪绕山间,深沉宜人,泉水淙淙,天籁细细。
山于湖畔,倒影中更显山之挺拔、秀丽,微风过处,山的雄浑更加一份灵气与自然。
山与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对峙中的和谐,自然也不断演绎着双赢的智慧。
人,欣赏自然的雄奇,汲取自然的智慧。
还记得么?俏皮清新的猪之歌曾一时间红极大江南北,“猪之歌”的名气让一个养猪大县产生了定之为代言歌曲的想法,谁知“猪之歌”所有的公司竟开出了一百五十多万的天价,一个难轻易放手,一个愿便宜买下,二者相持不下,媒体关注以后,养猪大县火了,“猪之歌”更火了,没浪费一点广告费,却达到了再过广告费也难以达到的效果,待故事不了了之的结束以后,人们才拍着脑袋,琢磨着:这是双赢的智慧。
企业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都是双赢的智慧。“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诸葛亮便是双赢“大智”的体现,他正确分析了天下形式,在蜀吴独立发展,为不同目标努力的基础上,又出奇的联合起来,钳制了强大的魏国,才有三国鼎立的局面。
然而双赢的智非“聪明”一词了得,需要有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目标。三国鼎立后,刘备便因小“义”失大“义”,没有用智慧深刻的理解长远的目的,终究“运移汉祚终难复”、“遗恨失吞吴”。
如果说双赢的策划是智慧,那么双赢本身是大智的体现。
双赢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的思维、一种竞争意识的颠覆、一种与人为善的宽容。双赢体现了的创新思路所带来的,远大于其本身的价值,它可以拓展为多赢,活跃、振兴市场的手段,乃至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
双赢指引了人们强大富强的方向,通过合理健康的双赢式竞争,才能引导行业的兴盛。待水涨船高之后,所带来的利益远不是蝇营狗苟地钻营所能替代的,试问,唐朝一般的诗今日又有几人能够匹敌呢?
不仅如此,双赢还启示着新一带做人的道德,包含着磊落与宽容,健康与团结,甚至可能因此而获得“高山流水”般无价的友谊。
自然有大美而不言,双赢有大智而自现。
双赢的需求离我们并不远,少年的睿智要解决的问题也很严峻:如何做到个人抱负的实现与社会需求满足的双赢,又如何做到人类发展与自然平衡的双赢。
静静品味,细细体会。
双赢,让火焰稍减一份躁动,让冰峰增添一丝温情。
双赢,赢财赢发展,赢德赢人心。
双赢,你赢他也赢,何乐而不为?
………【第九十三章 寂寞】………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寂寞的时候。寂寞有时候会让人变的疯狂,有时候又会让人变的安静。因此,更多的时候寂寞是一种状态,而不单纯是一种心态。
我也逃不开寂寞,哪怕是在和三两知己推杯换盏之间。这个时候的寂寞是内心的空虚,为什么空虚?连自己也不得而知。生活的压力,情感的背离,工作的艰辛抑或是人际关系的不如意都在心底纠结成一种莫名的情绪,这种情绪需要释放,需要一个爱我的人来抚慰和平息。太多的时候,我们太关注自己,太放纵自己无休无止的**,太看中金钱和物质带来的荣耀和生活的富足,而内心的真实感受却被深深的埋没在了虚假的幸福里,情感也变的麻木,变的生疏,变的不自信起来,想要束缚别人,却又怕被别人控制……
生活就是这样,寂寞总是如影随形。哪怕是你驻立在人潮汹涌的街头,寂寞也依旧占据着你心底最不为人知的角落。你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悲伤的,但你最终也或许只是寂寞的。
没有了寂寞,生活会变得很透明,很索然无趣,很不值得一提,蓦然回首间,我们才惊异的发现,我们大多的成就都是在寂寞中创造和提炼的,因为寂寞我们冷静的思考生活。因为寂寞,我们学会了一些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恒心和毅力不能够驾驭的技能。也同样因为寂寞,我们学会了珍视情感,学会了维系情感和对爱情的经营……
生活教会我们许多,寂寞却是一条通往成熟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不时的审视自己,不断地纠错,不断的重新再来,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没有人敢说自己从来不曾寂寞过,没有人陪,没有人给予快乐,没有人听你酒醉之后的倾诉,那只是表象上的,暂时的寂寞。若是内心的荒芜,情感的麻木都已经在心底成型,纠缠成了解不开的心结,此时的寂寞,却也可能成为杀人的利器,泣血锥心,见血封喉……
寂寞,还是人生之中的一道风景。风景之中的你我,因为寂寞,所以美丽……
………【第九十四章 一花一世界】………
更深夜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这世界是什么?”我知道,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问灵魂。世界是什么?数千年前,尼罗河畔,那些长髯飘飘的学者们便在争论这个难题。有的说,世界是火,有火才有生命;有的说,世界是水,海是我们最初的家园;还有的说,世界是空气、是泥……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老头甚至认为,世界是数。其实,他们都对。世界是如此多元,惟其多元才丰富,惟有丰富才有我们这些思想迥异的人。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其实他们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或许理解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人总只能占一位置,一位置就只能见一方风景。不同的只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见的片面些。一张白纸上有一黑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有的则认为那是一团黑点,他们从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样。
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一团乱麻,头绪纷纷。可以像徐志摩那样细心地解,解得“眼儿疼,手指酸”,可终于笑解烦恼结;也可以借长剑,手起刀落,亚历山大王除了连环套。哪个是更好的方法?殊途同归,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人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
多样的方法形成了多样的答案。面对这个考题,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记叙文,甚至写诗歌;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有多彩的选择。可以扬鞭大漠,可以隅居江南,可以坐拥书城,可以铁马金戈。只要我们记住对祖国有益,那么人生的答案尽可以丰富多样。
多样的理解,多样的角度,多样的方法,多样的答案。
世界是什么?真的很难回答,因为可以有如此多的答案。人生如何选择?真的很难挑选,可以快走追赶,直指成功;可以慢走领略,欣赏夹岸平沙、落英缤纷。既然有如许答案,何不在多元的世界里,以包容的心态看万事万物?容许在前提正确的情况下作出各异的价值取向,让世界更精彩。
如是想,不安分的心慢慢归于平静。因为开始明白,自己不过是多元天地中小小的一元。一花一世界,世界开满各异的繁花。
………【第九十五章 迷人的大梅沙】………
盛夏的大梅沙风景迷人,秀美如画,有细软的沙滩、一望无际的大海,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
一到大梅沙,眼前呈现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映入我眼帘的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人们,他们有的在大海里嬉戏,有的在岸边玩耍,还有的躺在沙滩上尽情地享受阳光。真是人山人海,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看到这些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奔向沙滩。一不小心,“扑通”掉进了“陷阱”,我吓了一跳,可周围却响起了笑声。哦,原来是有人在跟我开玩笑呢!于是我也开心地笑了。这时,人们发出的嬉笑声、惊叫声和着海浪拍打岸边发出的“呼哗”声,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我套上游泳圈,迫不及待地冲向大海。可是,一层大浪扑过来,我连呛了几口水,海水好咸啊!难怪盐能从海水中提炼出来。一排排雪白的浪花你追我赶,它们“贪婪”地“舔着”沙滩,似乎在召唤人们快下海游泳呢!我慢慢地游到了远处,那里风平浪静,碧蓝的海水似乎“温柔”了许多,它轻轻地*着我的身体,使我觉得无比舒服。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不时驶过几艘船。天空中出现了一片片红霞,衬着浩瀚的大海,把傍晚的大梅沙装点得更加美丽。
迷人的大梅沙,深圳人休闲的好去处,真令人留恋忘返啊!
………【第九十六章 那时·成长】………
我总是爱蹲下来,看地上时光的痕迹,像一行一行的蚂蚁,穿越我的记忆。
时间飞逝,记忆中我们从小就在一块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直到现在的高中。
她,就是我的堂妹,甚至胜过亲姐妹,我比她大一个月,所在喊我“姐”的她总显得很孩子气。
记忆之中,上幼儿园的我们有三四岁。她家离幼儿园不太近,而我家却在幼儿园旁边,模糊的记忆告诉我,上学校之前,她每次都会到我家喊我上学。妈妈在给我梳头发,我看见妹妹一蹦一跳来到我面前。两只小辫耸在头上,像两只小蝴蝶在飞舞。两只小小的酒窝,笑起来就更加显眼了,一股的孩子气天真、可爱、无邪。
几年后,我们走进了同一所小学,每当妹妹叫我“姐”时,我感到很欣慰,很体贴。于是,我学会了关心。渐渐的,我发现妹妹变漂亮了,从孩子气中走了出来。她留着长长的头发,披在肩上,很清秀。笑起来很可爱,但这时的可爱已不同于儿时了。没事时,我会就着梳子给妹妹梳头,变幻出不同的发型,这是我强于妹妹的一点,也是受到家人称赞的一点。
到了初中,我们姐妹俩去了外地上学,住校。于是,初次离家的我们成了彼此的依靠。想家时,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