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当即下令御厨做给他吃。那御厨无奈,只得用珍珠、翡翠和白玉入在一起,煮成汤献上,朱元璋尝后,觉得根本不对味,一气之下便把御厨杀了,又让人找来一位他家乡的厨师去做。这位厨师很聪明,他暗想:皇上既然对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感兴趣,不妨来个仿制品碰碰运气。
因此,他便以鱼龙代珍珠,以红柿子椒切条代翡翡为红玉,以菠菜代翠翠为绿玉,以豆腐加馅代白玉,并浇以鱼骨汤。将此菜献上之后,朱元璋一吃感觉味道好极了,与当年老婆婆给他吃的一样,于是下令重赏那位厨师。那厨师得赏钱后,便告病回家了,并且把这道朱皇帝喜欢的菜传给了凤阳父老。
叶蓉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很成功,在年级的预选中以第二名的成绩顺利进入了全校的联欢表演节目单。稍有欠缺的是时间有点长,十五分钟的节目,作为总长才三个小时的联欢,这个节目稍微偏长了点,评委老师最后留下点要求,要精简,最好能缩短至五分种内。而雪艮的男生群舞《众人划浆开大船》因为本身就是年级的主打节目,自然的进了全校联欢的大名单。
上世纪的中学生,面皮其实是很薄的,在教室那个公众的地方,想两个人说点学习以外的话很难。
叶蓉因为是可能是从外地转学过来,在学习上比雪艮轻松很多,雪艮的数学不好且当时,雪艮家中正生差别很大,所以雪艮就多了拿个作业本子,问这问那的事情。
这个时候,就是每天最幸福的时候。作业做完,有时两人有聊点流行音乐,叶蓉很喜欢刘德华,九十年代初正是四大天王流行之际,刀削的脸庞,酷似米开郎基罗下大卫的棱角,疯迷一群十六七少男少女的心。
全校联欢节目的初审越来越近了,叶蓉的焦急也越来越明显。
大家可以想像,珍珠翡翠白玉汤作为一个传统的名段后来才知道,这个段子是马三立大师的代表作之一想压缩到五分钟难度有多大,因为是经常一起排演的原因,有时叶蓉也让雪艮帮她看她的段子那时国文科代表还有点小光环;第一轮压缩到十分钟,效果还可以,但是压缩到五分钟就难度很大了。
稍微了解点相声的都知道,相声的包袱最重要的有一点起承转合的,而像珍珠翡翠白玉汤这种传了许久的名段不是一个高中学生就能随意压缩的,两个年轻的学生,那知道这些,一遍遍的改台词,一遍遍的排练,嗓子哑了,雪艮就跑到药店,也不懂什么药合适,跑了三个药房,才从一老中医口中知道,有一味药叫胖大海。胖大海冲茶,可治嗓哑,还能护嗓。
终于到了校联欢会初选会,男子群舞《众人划浆开大船》顺利过关。记得那是个十二月九日,外面天气已很冷,男子群舞为了表现船夫的健壮,上身只是一件单衬衫,还不能全系上纽扣,只是下襟打个结,寒冬季节,一身单衣可想而知有多冷,几个少年,一边微笑,一边表演。台下掌声中,雪艮在台上模糊中看到叶蓉的笑脸。
叶蓉是个要强的女孩子,全校联欢会的预选,其实是最终晚会的一个大彩排,叶蓉的单口相声,虽然减至了五分种,但因包袱少了,笑点减少了,远没有其他节目精彩,毫无意外的给刷了下来,
虽然雪艮的节目早早过关,但心中一直记挂着叶蓉的节目,看到最终的名单,雪艮的心突兀的不知道想怎么安慰叶蓉,走到教室叶蓉那个位子上时,往日那个神采飞扬的小女孩不在了,叶蓉直接回家了。
第二天上课,雪艮观察了叶蓉,但叶蓉的脸上丝毫没有演出失利的样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神采飞扬,好几天话到嘴边,但雪艮还是没说出口。
一天下午,叶蓉突然对雪艮说,晚上去看电影吧。记得那是个武侠片,《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李连杰、林青霞、李嘉欣、关芝琳大牌云集。但那天雪艮没有去,说:“今天晚上家里有点事,要早点回家,”。叶蓉没有问什么,自己一个人去看了电影,
那一天,是雪艮父母逝世周年忌日。
那年的十二月,天气酷冷,但少年的心却一片火热,脑子里全是淡淡的绒毛和大框的花边眼镜,圣诞不期而至,雪艮想利用圣诞的机会,表示一下安慰。
命运女神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机,展现她的变数,那一年文理科分班了,叶蓉到了文科班,雪艮留在理科班,雪艮分班后,班上只留下七个女生,同学们都笑称,“少林寺班”。
刚分班同学们大概是不舍的原因,互相窜班很多,有次体育课期间,叶蓉和她好友菲,溜到雪艮班上,在雪艮的作业本上,画了一大堆的“符”,什么字都没写,为了表示有来有往,雪艮在一个周五下午,溜到叶蓉班上,留下了一个纸条
当你坐在我的桌前时,那一年就是如一天,当你走了后,我的一天慢若一年。
雪艮与叶蓉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是丝毫没有减淡两个少年间矇眬的情愫,雪艮总是能在放自习的时间,“碰巧的”遇到叶蓉放学回家,那十分钟的路是雪艮一天中最快乐的时间。
有时雪艮想找个机会表白,但有时老天总会在一个不经意间,给你一个变数,让你措手不及,在这期间,年级又生了一个事情。
另一文科班一个女生,将一个男生的表白信,交给了班主任,那个班主任以现在的标准也算极品,让那个男生在全班大会上,将那封信读了。这个事情带来的后果就是,各个班的这种类似情况,都由地上转到地下,”潜伏”起来,而雪艮为了不想对叶蓉产生困扰,整个高中阶段一直没有向叶蓉表白。
转眼到了高三,两个人还是在校门口经常的偶遇。
其实在没有手机,短信,电话情况下,像经常碰到一个人,其实还是很难的。雪艮的教室在楼梯最左边,叶蓉的班级在雪艮的班级最右边,楼梯是两边开的,叶蓉喜欢在右边的楼梯靠雪艮班级那个楼梯,而雪艮总是能从叶蓉的脚步中,知道叶蓉走过来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两个人见面,最快乐不是在一起的时间,而是等待的一个人,走向你面前的那一瞬间,那是一个人快乐指数的最高点。
高三的岁月是难忘的,难忘那文山题海,但两个人还是会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一起,叶蓉家面前有个小路,弯弯的,有点黑,虽然走多了,叶蓉没说过害怕,但是每到这个路口时,叶蓉还是会下意识的等下雪艮,然后两个人一起走过去。不久,到了高考报志愿的时间了。雪艮很想和叶蓉报一起上大学。
雪艮和叶蓉会一起上大学吗?
………【第七章 失意的夏天】………
人生的拐点,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一天放学后,雪艮问叶蓉报考那考什么学校,也许是上天的安排,在全国那么多高校中,两个人不经意间报了同一所学校,命运的顽皮却让雪艮在高考中挥失常,比叶蓉差了二十多分,考到了另一所大学。
那是一个失意的夏天,整整一个夏天,雪艮将自己关在家中,唯一的爱好,就是网上将网上书店的书,逐一看遍。
一天晚上雪艮无聊的在网上逛着,一篇网友转载的日志,打动了他,日记这样记述
“今年我不上学了,我回来种田,公供养弟弟上学。我一想起校园的欢笑声,就像在学校里读书一样。我多么想读书啊!可是我家没钱……妈妈,不上学,我一辈子的眼泪流不干。”
日记震撼了雪艮,雪艮开始思考,为什么同一个天空下,不同的人需要承受上天安排不同的命运,那些生长在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儿童们,因为无法得到正常的教育,以至将继续贫穷下去,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这种情况在女童身上更加体现。
雪艮在次在网上搜寻了起来,从网上的报道中知道在国内16岁以下儿童有3亿多,未入学率近1%,失学的儿童3oo万,这个数字还是保守说法,而真正的数字实际还比这个要大。
当雪艮看到这个数字惊呆了,从来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个人群,在未能享受美好的童年的时候,还因为贫困而无法入学。或许是双亲去世的感同身受,同时又庆幸父母给他留下的遗产,使得他生活无虞。
如果没有父母的遗产,也许这些孩子的遭遇,就是他自己的遭遇,雪艮内心觉得,高考的失意,跟眼前这些孩子的情况比较起来,真是云泥之别,雪艮的内心有一种冲动,一个声音在对他呼喊,要去实地看看,到底这些孩子的情况有多糟糕。看看这些孩子!
通过网上的贴子,雪艮决定到一个山区小学看看。
早晨从车站出,进山的路是那一种,山路十八弯的盘山路。坐在汽车上,雪艮只感觉人一会儿被带上云端,一会儿又落进山凹。雪艮是第一次坐车走山路,有点晕车。
汽车行走了4小时,雪艮来到了一个叫红烈的县城,据同车的老乡介绍这个地方当年红军在这打过白匪,出了好几个烈士,解放后就政府改了现在的名字。
当雪艮以为要到的时候,问起那位热心的老乡,才知道,还要坐3个多小时车才能到一个叫台南乡八岔村的地方,那儿才是此行的目的地,红星小学。
雪艮坐在县城的老式的乡村汽车,太阳已开始落山,夕阳洒落,几百片水稻梯田也就呈现在了雪艮的视野当中,这些几何图案的梯田如一片片切割好的蛋糕,层层叠叠的分布在从山脚到山腰,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扇形。阳光把梯田染成了片片明亮的橙色和金色。阳光下出现了一个个黑色的身影──那是农夫和套着木犁头的水牛,雪艮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
雪艮落脚点是一个叫红星小学的地方,雪艮很好奇,为什么这个地方的名字这么多带红字的。带着疑问,问起了陪同的老村长,老村长告诉他说:“我们这里曾经住过红军,打过白匪,小鬼子来的时候,还杀过了”,所以好多地方都跟红军有关。
为什么这些对国家,对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地方在今天却仍要承受贫困带来的不幸。
当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豪华,夜幕降临,明亮的路灯、变幻的霓虹灯、柔和的绿化灯、靓丽的广告灯,令人目不暇接;在装饰这些美丽的灯时,有几个人会想到山区那些至今仍是一盏孤灯进行最基本的照明,有的家庭因为地区僻远,线路无法拉过去。还是用着解放前所谓的洋油灯,当城市的灯越来越多的时候,点燃山区贫困孩子助学的希望之光,却越来越少,当城里的孩子为了去kFc或必胜客而和父母吵闹的时候,山里的孩子还在盘上公路上为回家的路而摸黑行走着。
红星小学处在半山腰上,条件恶劣,教学设施十分简陋,教学楼仅为两幢人字型排列的老式平房。因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墙基已多处塌陷,墙体局部严重受损。因屋顶瓦棚木腐朽,又无天花板,时有瓦片掉落教室。一个还算平整的*场上,一张张童稚而又隐藏着忧虑、欢欣而又讷于言表的脸庞,在活动着。在落日的余辉给孩子们的脸上镀出一层闪着希望的光茫!
雪艮跟老村长说明了来意,想在学校找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因为不想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所有的事情,可能要请老村长帮助进行。资助的资金雪艮从初中提供到大学,对孩子只说是村里对他品学兼优的奖励。老村长听完后,高兴的答应了下来,当听说雪艮才19岁时,连夸,好孩子,会有好报的。
老村长安排雪艮先住在了一个叫崔兰的小女孩家中,然后第二天早上到小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孩子。
由小崔兰带着路,雪艮一路跟着来到崔兰家中,在路上,小崔兰
“叔叔”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孩叫到。
“什么事?”雪艮只好答腔。
“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吧?”她的普通话很生硬。
“是。”
“喜欢我们这儿吗?”
“喜欢。”
“你是老师吗?”
“我不是老师。”雪艮有点儿诧异。我有这么老吗?才高中毕业的我,难到这几年经历的事情让我看上去有这么老吗?
“你一看就像老师,像好人。”她甜甜的小嘴很会说。
“你是来我们这玩的吗。”她继续问到,也许是山区很少来外面的人,小女孩对山外面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好奇。
“算是吧,你上几年级了?”雪艮反问到。
“我上五年级了,明年就能上初中了,我好想上县里的高中,听说县里有好多高楼,住的房子旁边还有花园。我长这么大还没出去看过了。”
其实雪艮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