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式家庭面面观-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电话,联系起来相当困难。有时要通过村上边的乡甚至区、市来核实,而由于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当地这些部门还需要时间去了解,配合的话还能尽快有回音,好多时候能等到回音就已经很不错了,核实不到就只能放人。

    此外,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公安内部的户籍网有的地区还是上世纪80年代登记的,核实情况有一定困难。

    2。养老问题

    因为随着中国老人群体的逐渐扩大,一对夫妇供养4个或者更多的老人将成为普遍现象。仅仅依靠孩子,将存在现实上的困难。现在养老院一般都是收费的,最少也要七八百,多的要1000多元,如果4个老人全部由一对夫妇赡养,这个开支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所以,现在能住进养老院的老人,一般也都是有退休金的,或者家庭条件还不错的。面对老年社会的来临,有专家就建议,国家应尽快确定推迟退休年龄方案。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从城镇的养老保险计划来看,现在的比例是,3个在职人养1个退休人。这个老龄化的过程还在持续,预计到本世纪20年代末,我国老龄化将*高峰。在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人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当期征收的养老保险费和所需支付的养老金存在一定缺口。照目前的状况,今后20多年,我国养老资金缺口累计1。8万亿元左右,平均到每年约700亿元。

    3。人口增多加大计生工作难度

    很多流动人员对计生管理满不在乎,在加上经常变换住址,给计生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人口增多,无疑将加大工作难度。

    4。有效手段社会保障改变“多子多福”传统观念

    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是我国农民的传统观念,其实农民就是担心老了无人赡养或生活不好才多生孩子。只要是16至60周岁的农民,每年缴纳不同额度的费用,政府就会有相同数额的补贴,参保60岁后,每月可领200多元养老养老保险和计划生育奖励是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有效手段

    奖励扶助代替罚款:“和以往不同,现在我们对于计划生育,已经由罚款转变为奖励为主,提高农民的计划生育的意识。”

    针对我国的人口特点,重点应该放在少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而不是数量。2000年的数据显示总人口是12。66亿,文盲占了6。7%,也就是说,我国有8482万人口是戴了顶文盲帽子大步跨进21世纪的。另外,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到35。7%,也就是有4。52亿人口是小学文化程度。这么了不得的人口素质结构,如果不用心用力解决,人口数量增长没降下来,就提出“保持人口适度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是有弊无益的。今后几十年,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贫困人口脱贫困难、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滋长蔓延等五大难点将相互叠加。同时还要面对四大压力,即就业人口对经济承载的压力,贫富差距对社会承载的压力,生产生活方式对资源承载的压力,人口总量对环境承载的压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既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任务,又要统筹解决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对社会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是今天人们的共识。而中国人口的巨大增长,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新的世纪,当我们已经*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在新的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人口增长科学有效的控制。

    参考资料:网络资料



………【第七节 核心家庭的主导地位】………

    家庭不是生来就有的,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类先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杂乱*,共同哺育后代。这种团体虽也有性、经济、繁衍后代的功能,但这只是群居动物动物本能的表现。直至出现了对偶婚:至少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劳动分工,经济合作,共同抚养子女,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庭。而后,家庭发展出许多不同的结构: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占主导的扩大式家庭:一家三四代人中第二代中至少有两对以上的夫妻;在狩猎、采集社会和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占主导的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此外,还有主干家庭、多偶家庭、单亲家庭等。近30年来,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是我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此同时,家庭结构还呈现出以核心化家庭为主,小家庭式样愈益多样化的趋势。

    核心家庭是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模式。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概念。他在《社会结构》(1949)一书中认为,从亲属关系着眼可把人类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复婚家庭、扩大家庭等三种基本单位,其中核心家庭是其他几种家庭形式赖以扩大的基本单位。核心家庭这一概念被人类学、社会学广泛使用。核心家庭是由一对夫妇(包括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一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首先提出。

    单偶结合是家庭的核心框架。一夫一妻制不仅是一种**的、情感的婚姻模式,也是一种占据主流地位的家庭模式,即夫妻配偶是家庭的核心框架。近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家庭形式有了很大变化,在一夫一妻制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家庭变小,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同时,也出现了子女各自成家以后,只剩下老年夫妇生活在一起的“空巢”家庭、夫妻不主张生育子女的“丁克”家庭、夫妻之间分居的“单居”家庭、母亲与子女或父亲与子女组成的“残缺”家庭,等等。但是,核心框架不变,一夫一妻制作为家庭模式的主流地位不变。

    核心家庭是人类社会的最为重要的家庭模式,之所以称为核心,是因为在社会生活中这种家庭最为普遍,更多是家庭是这样的一种模式。它包含了最主要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或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是最基本的家庭形态,故又称“标准型家庭”。核心家庭中包含着两种最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又称夫妇家庭或血缘家庭。核心家庭从已婚夫妇离开父族、母族独居为开端,特点是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独立性、灵活性、机动性较大,具有**、生育、教育、经济、娱乐、情感交往等功能。这种家庭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平等权利、平等嗣系,可以简化家庭人际关系,减少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实现家庭中的*,有利于培养青年人的独立性,满足不同代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它弱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两代人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帮助和救援,在老人赡养和儿童抚育方面带来一些实际问题。核心家庭是现代都市和工业社会最主要的家庭模式。

    从社会学角度看,一个正常的核心家庭从建立到结束,半个世纪左右家庭生命周期中可以分成若干阶段和时期,且各阶段与时期均有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特征。家庭生命周期一般要经历五大阶段和八个时期。即:“新婚阶段”、“子女婴幼阶段”、“子女学龄阶段”(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子女就业阶段”(包括前期、后期)和“老两口阶段”。中年家庭是指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时期中,夫妇平均年龄在35~54岁之间,长子女年龄在7~24岁之间的核心家庭。按照这一划分标准,“子女学龄阶段”中期、“子女学龄阶段”后期和“子女就业阶段”前期家庭即为中年家庭。随着近年来来社会、经济发展巨大变化的影响,核心家庭面临着新的问题,特别是受社会就业格局变化影响,中年三个不同时期家庭就业人口、负担系数和就业人员收入水平出现的较大差异,不仅直接导致三个时期家庭之间收入、消费水平差距的明显拉大,进而也影响了中年家庭整体生活水平。随着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实和社会救济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年家庭中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进高校深造的机会越来越多,子女在学时间的延长和学生在各时期教育收费的不断攀升,中年家庭抚养子女的经济负担明显加重。现目前核心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老”负担减轻,“扶小”负担加重。

    1、子女学龄阶段中期家庭

    中年阶段夫妇由于年龄与劳动能力的优势,收入相对稳定,事业也处于高峰。家庭负担系数小,就业人员收入处在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最高峰,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不仅大大高于中年家庭的另外两个时期,而且面临的社会压力与子女问题也相对较轻。

    2、子女学龄阶段后期家庭

    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这个时期家庭子女成长消费需求大幅增加。由于受近年来下岗、失业等因素影响,这个时期中年家庭的就业人口最少,负担系数最高,就业人员年平均收入相对也低。而这个时期家庭的子女正是初中、高中、大学三个受教育的集中阶段,且多数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因此,教育支出是这个时期家庭消费中的重中之重,成为每个家庭大宗消费之一。

    3、子女就业阶段前期家庭

    随着这个时期家庭在学子女的减少,教育支出明显下降。与中年前两个时期家庭不同,这个时期家庭的子女均已成年,且多数已经开始就业,家庭就业率明显提高,生活开始好转。

    当前,我国家庭模式以核心家庭居多,特别是城镇,更是形成了“4+2+1”的模式。核心家庭的成员只有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因此,成员家庭负担相对减轻,从而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核心家庭的成员也相对缺乏家庭支持与陪伴。社会中上阶层或工业家庭一般为核心家庭。全世界的家庭结构正体现出由扩展家庭向核心家庭发展的趋势。核心家庭(包括夫妻家庭)已在我国城市家庭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其比重是家庭数的一半以上,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核心家庭的重心在于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的未来寄希望于孩子的人生成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一旦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闪失,如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或者孩子失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则整个家庭几乎顿时就会陷于一片非正常的状态之中,预示着长辈(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教育的失败(教育子女的成功也是成功人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长辈(特别是父母)身心由此可能受到严重的创伤;严重者则意味着整个家庭结构的崩溃。因为,当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不断增多时,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往往会变得冲突和紧张起来,当父母挣扎着去面对由子女的破坏*带来的耻辱和痛苦时,他们自身的健康与平和心态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就读某名牌大学的小辉,因偷窃和故意伤害罪入狱。消息传来,全家震惊,伤心欲绝。原来,小辉是刘家三代单传的独苗,且从小聪明伶俐,成绩优秀,深受父母宠爱,爷爷奶奶更是珍爱倍加。尽管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但对小辉的吃、穿、用却很舍得花钱。此外,还不时给他三块五块的零花钱。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在他们所处的县城中,小辉得到的已比同伴们要多得多。可以说,小辉是在一种优越的境遇中长大的,物质条件优越,思想精神优越,家庭环境优越。他的父母、爷爷、奶奶也都骄傲地认为,自己的孩子优秀,就该有这样优越的生活。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小辉考上大学来到北京后,周围许多同学的生活条件又远远比他优越,他的心里感到极大的不平衡。另外,光怪陆离、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也让他目不暇接,激发起的**更是无边无际。在屡次向家里要钱仍无法满足需要后,他潜入了同学的宿舍。就在他向同学的钱包伸出手时,同学回来了,慌乱的他抓起桌上的水果刀向同学刺去……

    家庭是一个面对面进行交往的初级群体,在这个初级群体里面,家庭成员充分接近,他们的接触方式是面对面地直接进行;家庭成员人数较少,且相对稳定,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很高;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同时,家庭这种初级群体又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使得家庭的影响在其效果上显得异常有力。家庭群体对人施加的影响是极为广泛而有效的,它“不仅是调节(加强或减弱)社会对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