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和一批批参观访问者以及各路记者打交道的过程中,赵世友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讲话水平,而且,他的外在气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他的土话土语,也带上了华国官方语普通话的味道。
穿上吕丽委托郑美芳从华京市买回的那套四个兜的深灰色干部服后,来三家村的人,甚至都不相信赵世友是这个小山村土生土长的泥腿子农民。
第五十三章 拼爹(上)
看着嘻嘻笑的赵河,赵海拿腔捏调地说:“小河呀,你要有心理准备嘛!你要有做一个千金大小姐的觉悟嘛!现在,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告诉你,咱爸马上就要成为全华国的名人了!不单单是你,还有我,还有部队上的大哥,咱们都要成为官二代和富二代啦!”
“官二代?富二代??那是什么东西???”赵河愣了,问赵海到。
赵力和孙小胖也在一边眨巴着眼睛,不解地看着赵海。
赵海随嘴说出了两个前世故乡才有的名词来,不由地老脸一红,急忙解释道:“这个很好理解嘛!官二代嘛,就是当官人的子女嘛!富二代嘛,就是有钱人的子女嘛!”
赵力道:“大海,照你这么说,你和小胖现在就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啊!”
“嗯?大力哥,我们俩怎么成了官二代和富二代了?”赵海没想到不善言谈的赵力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不由地随嘴问到。
赵力挠挠头,说:“我三爹不就是个官儿吗?小胖家在三家村,不就是最富裕的户儿吗?”
赵海哈哈笑道:“大力哥,我说的官,可不是我爸这样的小村官,也不是吴仁那样连芝麻粒都算不上的小官儿,我说的官是华国的大官儿。我说的有钱人,是在华国也能排上号的大富豪!”
听了赵海的这一番话,孙小胖在一边拍着巴掌,欢呼雀跃地道:“三大爷要是真的能当上大官,或者变成在全华国都能排上号的有钱人,那我就给海哥这个二代当小书童,也跟着海哥吃香的喝辣的!”
赵力则咧着大嘴笑了一会儿后,拍拍赵海的肩膀说:“到那时候,我就给你当保镖!哼哼,这保镖的身份,可比孙军那小王八蛋的轿夫身份高多了啊!”
孙小胖撇撇嘴说:“赵力哥,海哥还用你给他当保镖吗?”
“那——那——那我就给三爹当保镖!”赵力想到和赵海最近几次对打失败的情景,吭哧了半天,才转而憋出了这句话来。
赵河没像孙小胖和赵力那么激动,她瞪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问赵海:“哥,你说的话,真能实现吗?”
赵海貌似深不可测地笑道:“我嘛,我有先知之见!我说的话,都会成真的!”
不管面前的三人信是不信,赵海自己对将要有个牛逼老爹是充满信心的!嘿嘿,他怎么能没有信心呢?即便赵世友不能凭借着这次机会登上华国政坛,那他赵海,也有办法让赵世友大富大贵啊!难道五指山下的特大金矿,是要永远埋在那里,等它长出黄金树来吗?
自从乾坤圈发现了五指山下的特大金矿后,开采它,就成了赵海的一个重要计划。鼓动赵世友承包脚下的这片山地,只是计划的第一步。后面的步骤,就要等华国新时期开始,参照相关的政策,具体实施了。
赵海要去上大学,那金矿开采的事儿,自然要交给赵世友去做了。金矿投产之后,赵世友不想暴富也得暴富啊!想想前世那些煤老板、金老板等等矿产大亨,就会肯定这一点。
赵海前世在大酒店里当保安,有幸常见本县的首富。那人原本是村里的一个小混混,后来靠关系,承包了一个村集体的白土矿。结果呢,不到五年,摇身一变,成了身家数百亿的大土豪!其人穿阿玛尼,坐兰博基尼,怀拥比布兰妮还漂亮的童颜巨-乳小萝莉,整天在酒店里打麻将,县委书记要见他,还需事先预约呢。
想着赵世友的将来,赵海问赵河:“赵河,你说说,孙军能有咱这么牛逼的老爹吗?他能和咱们比吗?”
赵河道:“哥哥说得对!孙军永远也比不过咱们!就像哥哥说的那样,他就是个抬轿的,而咱们,是坐在轿子里的人!”
看着土炕上的《华国日报》,赵海在激动和兴奋之余,也有些焦急了。《华国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大篇幅发表了《山乡巨变》这篇文章,那么由此可知,华国的新时期已经开始了。可自己的那篇《班主任》小说怎么还没动静呢?还有,恢复高考,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实行啊?
——
随着《华国日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了《山乡巨变》和配发了社论,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新型的农村管理经营方式,也像春风一般,很快地掠过了广袤的华国大地。
华国公有会中央委员会专门下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各省市进行试点,然后由点到面,在农村推广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地方各级的报纸、电台等等新闻单位,也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起联产承包责任制来。
华国的一家叫作华京青年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厂家,还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单凭《华国日报》女记者的一些照片,配合着从全国各地拍摄的外景,就制作出了一部关于三家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一经发行,便风靡了全华国。
赵世友的名字,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新名词一起,响遍了华国的城市和农村。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赵世友便成了华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农民带路人!
县里的大大小小领导,在张会长的带领下,不断前来三家村拜会赵世友。省里的刘会长和沈省长,也在省城里接见了赵世友。甚至,新任的华国公有会总会长李强,还亲自写了表扬信,寄给了赵世友。
同时,三家村也变成了全国亿万农民神往的农业先进单位。
白龙公社首先组织起公社大小干部和各大队会长、大队长及生产队长等,前来三家村参观。这批人,足足有四百多,放眼看去,黑压压的一片。
在带队的人中,赵海没看到吴仁。他瞅空儿偷偷地问赵世友道:“吴仁是不是因为上次的事儿,没脸面来三家村了?”赵世友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随后,赵世友找到一个过去和他关系很不错的公社干部,悄悄地问了问,这才知道,吴仁调走了。吴仁具体调到哪里去了,那个干部也不知道。
新来的公社会长姓韩,他对赵世友十分热情,热情得就像是下级见到了上级。韩会长带着队伍,直接来到了小山梁的悬崖前。他说,赵力家是联产承包的典型,具体的参观地点,就是中指峰这片山地和八间新房了。
韩会长还带来了一个手持式扩音喇叭,说是公社会委特意给赵世友买的,以备他讲话的时候用。
孙长才领导四家人开拓建设的场院虽大,可也无法容纳四百多人,于是,许多人就站在了山坡和沟坎上。
韩会长简单地说了几句,大家就开始聚精会神地听赵世友介绍联产承包的经验。
第五十二章 他就是个抬轿的
初冬已到,天气有些冷了。因为搞了联产承包,大家再也不需要在农闲的冬天里,喊着口号,挖深沟、筑梯田了。吃过早饭,赵海和孙小胖趴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复习功课,赵力则在大院子里光着膀子走梅花桩。
突然,赵河大呼小叫地闯进院门来。赵河的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她朝赵海他们哗啦哗啦地扬着那报纸,兴奋地喊道:“哥,爸上报纸了!三家村上报纸了!咱们全家人,都上了华国日报啦!”
赵河把手中的报纸放到土炕上,铺展开它,赵海和赵力、孙小胖一齐去看。只见这份报纸的左上角,有四个黑色的行书大字:华国日报。
四个大黑字的下面,刊登了一篇名字叫《山乡巨变》的长文章。
赵海虽然知道胡雪和女记者不会白来三家村一趟,猜到他们回到华京市后,一定会写出关于三家村联产承包的文章来,可当事实真的摆在了他的面前时,他还是忍不住激动和兴奋起来——这可是华国第一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啊!这下子,赵世友和三家村想不出名也难了!
在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小黑字中,还穿插着几幅照片,其中一幅最大的,正是赵世友站立的全身照。照片里,远处是朦胧的中指峰和几片白云,近处是堆满了粮食的大场院。
“看,哥,这个是你!这个是我,这个是咱妈,这个是大哥——这个是小胖——这个是大嫂——”赵河嘴里念叨着,右手食指,不断地点戳着报纸上的另一幅照片,这是女记者前几天给所有在大场院里的人拍的合影。
随着赵河的指点,赵海和孙小胖他们都在那幅照片里找到了自己。虽然眉眼鼻子看不清楚,可凭着衣服和身形,熟悉的人,还是能认出他们来的。
《山乡巨变》的大标题下边,有一个破折号,破折号后面,跟着一行比标题小、但是又比正文大的黑字:东山省五龙县白龙公社三家村大队联产承包责任制纪实。
这篇文章很长,再加上十几幅大大小小的照片,竟然在占据了《华国日报》第一版的三分之二版面后,又占据了《华国日报》整个的第二版和第三版的一部分。
在《华国日报》第一版的右边,还有一篇文章,标题是《华国日报社评论》。赵海想,这华国的《华国日报》,堪比前世的《人民日报》,它的社论,那可了不得啊!华国今后的一些重大的方针政策,很有可能就通过这篇文章提前透露出来了。
赵海还没来得及仔细看那篇长长的《山乡巨变》和华国日报社的评论,就听赵河气哼哼地道:“真是气死人啊!他孙军凭什么跟着出名了?!点子是哥哥出的,事儿是爸爸和长才叔领着大家干的,可现在,你们看看,孙军倒成了大功臣了!”
在赵河的指点下,赵海这才注意到,《山乡巨变》的副标题下,还有三个人的名字——胡雪,钱平阳,孙军。
赵海终于搞明白了,那天在大场院里,为什么胡雪和钱平阳两人会和孙军合影。原来他们早有计划,要让孙军成为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至于他们为什么要给孙军这份荣誉,赵海就不明白了。
除去这个署名,报纸上还有两处让孙军露脸的地方。一处是《华国日报》第二版刊登的那幅照片——胡雪和钱平阳与孙军的合影照片——孙军站在中间,像是个重要人物似的。
另一处是在《华国日报》的第三版,《山乡巨变》文章的末尾,有三个作者的简介——
胡雪,华国日报社副主编、资深记者。钱平阳,原东山省五龙县白龙公社下乡知识青年,现任东山省会委副秘书长。孙军,十五岁,东山省五龙县白龙公社三家村大队回乡知识青年。
赵河说,报纸上印出来的事儿,大部分都是胡编瞎写的。像本来只有四家人搞了联产承包,可报纸上却说整个三家村大队都搞了。再譬如,交公粮的照片上,只有赵力、赵海、孙军推的三辆小推车,可文章里却说,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生产大丰收,三家村大队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超额交公粮。
文章中还举了个例子说,赵力一家承包的三十三亩山岭地,今年总产量达到了三万九千六百零三十三斤,平均亩产超过了一千二百斤,是去年平均亩产的五倍还多!丰收后,赵力一家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公粮数达到了一万六千八百斤,比联产承包合同里约定的五千斤翻了三倍还多。
赵力听赵河这么说,立马恼了,吆喝到:“真是胡说八道啊!把地瓜折合成苞米,那三十三亩地一共才收了八千多斤粮食,我家从哪出粮食交一万六千八百斤的公粮?”
赵海笑笑道:“大哥生什么气啊?写这种文章的,哪个不吹啊?好歹你的名字,也上了报纸嘛!我可告诉你,这件事啊,以后在谁面前也不要再提起来了。”
赵力哼哼鼻子,不再言语。
赵河又说,本来是赵海出了联产承包这个点子,赵世友也在被采访时特别提过,可在报纸上,却根本看不到赵海的名字!而孙军,和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名字却印上了报纸,并且,还印出了清清楚楚的照片!还被介绍给了所有看报纸的人!!
《华国日报》是华国发行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