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母仪天下 完结-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她跟徐国公主还有几分情义。”

    “哎呦,她跟谁能有情义啊!”童贯夸张的说道,“奴才瞧着那个意思,像是准备在公主丧事上的大闹一场的架势。”

    “你既知道,又何必来回我呢?”

    “回娘娘的话,奴才担心她灵堂闹不成会长宁宫了闹,这几天宫里人来人往的,只怕传出流言蜚语。可是,刘皇后的身份在哪儿,徐国公主的丧仪她不出现又不大合适。”

    “她这个病都多少年了,时好时坏京中的人也都知道,就是不出现,也没什么不合适的。”世瑶就有些纳闷了,童贯平时可是挺明白的一个人啊?

    “娘娘,徐国突然病逝,朱太妃因病不能出现,刘皇后也因病不能出现,只怕有些……”

    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合适的,皇后刘氏自献愍太子死后就疯疯癫癫的,虽然很多时候是拜世瑶所赐,但是,宫外的人却并不知道虚实。而朱氏病了就更好解释了,哪个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得病上一场?可是,把这几个人的共同之处都提炼出来,那就显得万分的不合适了。一个是先皇帝的亲娘,一个是先皇帝的妻子,死的那个是先皇帝的妹妹,这会给人一种感觉,皇帝,在驱逐先皇帝的故旧。

    这当然是不行的,虽然皇帝就是这样做的。“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世瑶沉声说道,“圣上怎么说?”

    “圣上说,后宫之事单凭娘娘做主。”

    说了跟没说一样!世瑶心中叹道,“童都知有什么看法?”

    “刘皇后以前吵着要见娘娘,奴才怕打扰了娘娘所以从来也没有回过,眼见着徐国公主就要发丧了,要不娘娘见她一面吧?”

    世瑶真是不太想见刘氏,不管她们俩谁是胜者的姿态。因为她的确是已经忘了这个人了,谈不上仇也讲不上恨。

    “你把她带过来吧。”

    “是。”童贯高高兴兴的就去了,在他看来刘皇后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人,皇后甚至不需要动脑子就能把她哄住,有她出面,甚至可以转移人们对太妃的注意。

    不过,世瑶对上刘氏,从来都没有乐观过。有些人也许天生就不聪明,但是她至少懂得衡量利弊,趋利避害,算是人的本能,可是,刘金桂却不然,她总是随心所欲的横冲直撞,最后伤了自己也麻烦了别人。

    “皇后娘娘别来无恙啊!”世瑶淡然说道。

    一间大殿坐了两个皇后,这情景还真是少见。

    刘氏作为皇嫂,似乎看起来更理直气壮一些,虽然,世瑶并不知道她到这儿是准备讲什么理的!

    “托你的福,我还活着。”

    “娘娘说笑了。”世瑶面色不改,只是眼角的讥讽却是藏也藏不住。

    “我如何敢跟孟皇后说笑!”刘氏冷冷说道。

    刘氏心里有多少恨,大概没有人能估算出来,从孟氏进宫那天起,她就经常被以疯癫为由关押起来,好容易熬到孟氏出了宫,她也做了皇后,可还是没能逃脱那样的宿命,童贯一个宦官,竟然敢把皇后关了起来!

    而现在,就更让她生气了,同样是哲宗的嫔妃,孟氏竟然又做了皇后,同样都是皇后,境遇却是天差地别。

    刘氏心里要多不甘心就有多么不甘心,可是,她现在也开始学着辨认形势了。

    “我跟你的那些过节,都已经是陈年往事了,就连先帝都已经过世多年,还请娘娘不要介怀。”

    刘氏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令世瑶惊讶,可是,世瑶却淡然说道,“如果你是我,就不会说的这么轻松了。”

 第十六章 儿女(中)



    刘氏听世瑶说这个话,简直就好像她是受了欺辱似的,可是刘氏觉得自己的记忆并没有出错,明明她才是被迫害那一个!孟氏当皇后的时候,她是没过一天好日子,孟氏出了宫又有一大堆人护着,她是干着急也没机会下手,应该心存怨恨的,是她才对呀!

    刘皇后变化莫测的神采,并没有让是世瑶动容,曾经的一切,也许都过于遥远了,那给将诏书递到她手里妖艳宠妃,其实,早就没了踪影。

    “刘娘娘还真是有心,到现在还惦着姑嫂的情分,可是,刘娘娘时常不能自持,也让我感到为难。”

    “公主的丧事,我这个嫡亲的嫂子难道不能参加?”

    “娘娘是嫡亲的嫂子不错,但是,娘娘身体不好,也是朝野尽知的事情。若因此事过于劳神,只怕有人倒要埋怨本宫处置不当了。”

    刘氏知道孟氏不想让她在人前出现,甚至,简直就不希望世人还记得她这位元符皇后,然而,她若是继续听之任之,很可能就会无声无息的死掉,这是她绝对不能忍受的。

    “本宫可是先帝临终之前册封的皇后!”

    世瑶万分诚恳的点了点头,“正因为如此,本宫才要格外慎重。”

    “先帝至亲之人,只剩下本宫跟太妃,你这样做,不怕天下人议论吗?”

    “娘娘错了,先帝至亲之人,还有两位公主,还有当今圣上。我将公主视如己出,悉心教导,还怕何人议论?”

    “公主毕竟是孩子,如何能与本宫和太妃相比!我劝一句,为了你的名声考虑。不要把事情做的太过分!”

    “刘娘娘看来真是忘了我的脾气了!”世瑶淡然笑道,“我什么时候在乎过名声?对于我来说,从来都只是权衡利弊而已。让娘娘公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我不敢确信娘娘会说什么做什么,所以,还不如担个恶名,图个心里踏实。”

    孟氏“油盐不进”的样子,刘氏终于记起来了,她心里想着,也许她就不该来。也许,她就应该认命。然而她转念一想,孟氏如果真的不允许她出现。今日又何必见她。

    “娘娘是个爽快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刘氏这话倒是有些出乎世瑶的意料了,刘氏竟比从前明白了许多,她笑了笑说道,“我就是想看看娘娘想要的东西。准备拿什么跟我换?”

    “你想要什么?”刘氏满脸的震惊,显然她并没有想到孟氏会把话说的那样直白。

    “我想要的一直都很简单,太太平平,安安稳稳。那么你呢,你想要什么!”

    “一个皇后的体面和尊严。”刘氏坚决说道,“我知道我这辈子是斗不过你了。我认命了,你现在延福宫专房之宠,我在大内也不会碍你的事儿。咱们就算井水不犯河水吧。”

    井水河水对于世瑶来说并不重要,然而,朱氏跟徐国公主都已经死了,而刘氏作为先皇帝至亲的代表,就必须要好好活着。可是这一点,世瑶并不敢让刘氏知道。

    “刘娘娘是个明白人。你早该知道现如今不是朱太妃的天下了。”世瑶盯着她的眼睛问道,“我还是那句话,你准备拿什么跟我来换呢?”

    “娘娘可以不在乎名声,恐怕当今圣上不能不在意吧?先帝生母被囚禁了,嫡亲的妹妹死了,如果连临终之前册封的皇后都成天病着,只怕难当悠悠众口吧!”

    世瑶点头,有些话的确是好说不好听,“你想要的荣华富贵,尊荣体面,我都能给你,可是,我怎么才能放心呢?”

    “恐怕除了彼此信任,皇后娘娘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这倒不见得。”世瑶沉思了片刻,显然,她心里有准备,却又觉得不好开口。“圣上大婚之前,刘皇后似乎常召先帝旧臣入宫吧?”

    刘氏对赵佶继位不是没有质疑,但是,她并没有谋反的胆量,她跟朱氏还不一样,她好歹还知道自己有多少分量。召见了一些人,也不过是不甘心而已。

    “先帝临终之前有些话,让我转达而已。”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先帝病床之前,并没有娘娘的身影,娘娘莫非矫诏?”

    刘氏大惊喊道,“你想诬陷我!”

    “是你自己行为不当,也怨不着本宫。又或许娘娘不是矫诏,仅仅是秽乱宫闱而已……”

    “你……”

    刘氏怎么也没有想到,孟氏竟然如此狠辣,她觉得自己眼前坐着的,根本就是个魔鬼。

    “我劝娘娘还是省些力气,我既然提醒了娘娘,就是想给娘娘一个机会。大闹灵堂的事情,朱太妃做过一次也就算了,刘娘娘是明白人,最好不要效仿。”

    “你究竟是什么意思?”显然,刘氏的脑袋不够用了。

    “很简单,刘娘娘想要的尊荣体面,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你最好不要做出任何让我为难的事情,否则,娘娘的名声性命,可就都保不住了。”世瑶探头盯着她,“你知道,我说得出,就做得到的。”

    “好!”事到如今,也容不得她不答应了。

    “那就请娘娘多为公主费心了!”

    世瑶目送着刘氏离开,眼神渐渐漠然,魏紫心有余悸的说道,“刘娘娘追随太妃这么些年,可是把太妃的手段学了个十成十。让她公然露面,娘娘这风险可是不小。”

    “我何尝不知!”世瑶轻叹道,“可是,她是元符皇后,先皇帝临终之前册立的,她若有什么好歹,都是我跟圣上遭人诟病。跟先帝有关的人,朱氏已死,无法转圜,我也就只能在她身上做点文章了。”

    “好在娘娘发现了些蛛丝马迹,否则的话,她那样的混人一时也打不着七寸。”

    “有没有用,也得看着再说。”

    “我瞧着她是多了几分顾忌。”

    “能如此就再好不过了。”

    徐国公主的丧事,办的世瑶是提心吊胆的,既怕刘氏出状况,又怕赵似会赶回来,然而,大概是老天垂怜,刘氏也没出状况,赵似也没回来。

    “总算是对付过去了。”世瑶长舒了一口气。

    众人其实也都绷着神经呢,如此,也算是放松了下来,“娘娘可歇歇吧,连着几天都没睡好觉了。”

    “只要赵似不回来,我就是累点也不要紧。”

    “娘娘对蔡王的这番心意,可惜,他却一点都不知道。”

    “他永远都不知道才好呢。”世瑶放下了心头大石,虽然累却也不像歇着,“拿上琴,咱们去杏冈。”

    “娘娘累了好几天了,想弹琴就在殿里弹吧。”

    “想出去松散松散。杏冈的雪景虽然比不得梅园,倒也还算别致,过去赏赏雪,弹弹琴,就当去去我这些日子的心焦吧。”

    魏紫叫了宫女去抱琴,自己去给皇后取了件洋红羽纱的斗篷,灰鼠的兜帽,世瑶忙说道,“我瞧着今儿还好,可用不着这么厚的。”

    “还有将近半个月才立春呢,娘娘还是多穿点好。”

    “外面暖和的很,实在是用不着,换个昭君帽,要那件天青色薄呢的大氅。”

    魏紫依言给皇后换了衣裳,瞧着浑身上下素淡淡的,忍不住说道,“娘娘如今是越发的不爱穿戴了,圣上倒是爱替娘娘打扮。”

    “好不好的,也不在这上面。”世瑶说罢,起身就往外走。

    也不知是今年的春天来得早,还是世瑶心里的春天到了,她恍惚觉得,不用抬头,就有阳光照在脸上。

    “去取画具来。”赵佶在远处看着杏冈上抚琴的身影,急忙对童贯吩咐道。

    童贯亦发现了杏冈上有人在抚琴,不用猜也知道是皇后,然而,素日里生动鲜明的孟皇后,此时在他的眼中却有些模糊了,竟像是世外仙姿一般。

    “还不快去,小兔崽子们。”童贯一叠声儿的吩咐着,这要动作慢了,害的皇帝画不下来,他们拿什么赔这么个神仙皇后。

    这边的忙乱世瑶丝毫也不曾察觉,她只是轻轻的抚弄着琴弦,和着细微的风声,别有一番韵味。

    “娘娘,冈上终究有风,这几个炭炉也不济什么事,咱们还是回吧。”

    世瑶的手指已经有些僵了,可是她还是不想回去,“难得有这么一日的安闲,切坐一会儿吧。”

    “这个时候,估计太妃要送公主回来了。公主见不着娘娘肯定要追到这儿来,到时候不疯上一个时辰是不肯回宫。”

    “偏就你话多。”

    虽然如此,世瑶还是让宫人们收了起,起身离了杏冈,而她站起来那一刻,赵佶的画也堪堪完成,一笔一触,有如神助。

    “好好收着。”

    “是。”童贯谄笑着说道,“奴才这就让人裱起来,皇后娘娘看着一定高兴。”

    “先收着,别让皇后知道。”

    皇帝费神费力的画出来了,却又不肯给人家看,童贯可就猜不着他心里想什么呢,不过,想什么都不要紧,只要皇帝高兴就行。这不,他正好有一件皇帝不能高兴的事情,等着时机回呢。

    “圣上,皇长子与大公主连日给徐国长公主守灵,似乎都受了些风寒。”

 第十七章 儿女(下)



    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