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镶有三条纯银带子的镜台一个,纯银镜台七个;
纯银的盛去污粉的匣子,纯银的雕花匣子,又银子雕花漆匣四个;
油漆绘画的妆具一个,镶有三条纯金带子并有绘画的方形妆奁匣一个;
容五石水的铜澡盆一个;
镶银并有绘画的象牙杯盘五套;
皇后用的画有各种花纹的象牙尺一个,贵人、公主用的象牙尺150个,骨尺50个;
皇后用的画有各种花纹的象牙藏针管一个。
………………
开列一份这样的清单是有意思的,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东汉末年宫廷生活的一斑,看到地主阶级上层生活的奢侈腐化和当时工艺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还可以从中看到曹操当时在朝廷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曹操不仅是政治上的决策者,军事上的拱卫者,在后勤、生活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主管的角色。献帝都许的初期,百废待兴,在建立朝廷正常的政治秩序和生活秩序方面,曹操是做了不少工作的。曹操在谯县时,跟县令郭芝学得一种酿酒法,他特地为此上奏,向献帝详细介绍这种酿酒法,从这件事也不难体会到曹操想办好这类事情的心情。
当初献帝东迁来到河东时,袁绍的谋士沮授曾劝袁绍将献帝迎来邺城,认为这样做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叛逆,处于谁也无法抵御的地位。袁绍最初听了很高兴,打算采纳这一意见,但遭到另一谋士郭图及部将淳于琼的反对,认为在当时英雄并起、谁都想夺得天下、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的情况下,如果把献帝弄到身边来,有事情动不动就得向他请示,听从他的意见显得自己权轻,不听从又是抗命,不是什么好办法。沮授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迎来献帝既合道义,又合时宜,不能迟疑,否则会被别人抢先。但袁绍因当初献帝是董卓拥立的,并不合自己的心意,加之郭图等人反对,因此不再理会沮授的意见。
不出沮授所料,曹操果真抢先动手了,并因此而得到了不少实惠。曹操迎献帝都许后,得到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关中地区也纷纷归附,这下袁绍后悔了。袁绍很快想出了一个补救的办法,他以许县低湿、洛阳残破为由,要求曹操迁都鄄城,企图将献帝迁到离自己近一点的地方,以便就近施加影响。鄄城离冀州很近,但还是曹操的地盘,袁绍满以为曹操不会不同意。谁知曹操立即看透了袁绍的用意,拒绝了袁绍的要求,并以攻为守,以献帝名义给袁绍下了一道诏书,责备他地广兵多却只顾树立自己势力,没见他出师勤王,只见他没完没了地同别人互相攻伐。袁绍白讨了一场没趣,没有办法,只得上书为自己表白申辩一番。
曹操被献帝任为大将军后,又以献帝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太尉虽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三公之一,地位却在大将军之下。袁绍见自己成了曹操的下级,深以为耻,大为不满,发牢骚说: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7)
“曹操几次打仗失败,连命都差不多丢了,都是我把他救下来的。现在却忘恩负义,挟持天子命令起我来了!”
于是上表推辞,不肯接受太尉的任命。当时袁绍的实力远远超过曹操,曹操心里明白,决不能在这个时候同袁绍翻脸,因此决定暂对袁绍作些让步,上表固辞大将军的职务,而将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建安二年(197)三月,正式以献帝名义派将作大匠孔融持节到冀州策命袁绍为大将军,并赐给弓矢节钺、虎贲(武士)百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袁绍得到甜头,这才安下心来。
建安元年(196)十一月,献帝在曹操辞让大将军一职后,改任曹操为司空,代理车骑将军。司空是掌管国家土木营建和水利工程的官职,三公之一,车骑将军是将军中略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一种名号。曹操虽然把大将军的职位让出去了,但袁绍不在许都,曹操仍然处在总揽朝政的地位。袁绍虽然得到了大将军一职,并得到了弓矢、虎贲等礼遇性的赏赐和总统诸军的权力,但他实际上还是只能在自己原有的辖区内发号施令。在如何对待献帝、利用献帝这个问题上,袁绍缺乏眼光和决断,大大地输给了曹操一着棋,从此逐渐走向被动。
将窘困流徙中的献帝迁到许都,由自己来充当献帝的保护人,是曹操政治生涯中的得意之作。曹操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获取了高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而且把献帝变成了自己进行统一战争的工具,从此无论是征伐异己还是任命人事,都可利用献帝名义,名正言顺,置对手于被动地位,而给自己创造了极大的政治优势。另一方面,这样做在客观上对国家、对人民也有好处。当时群雄割据,谁都想吞灭对方,独霸天下。曹操迎帝都许,将献帝置于自己有力的保护之下,虽然使献帝变成了一个傀儡,但却也使献帝在局势极为混乱的时期免除了被废黜、被杀害的危险,保留了这样一个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使得不少割据者的野心、行为受到遏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央集权,对控制割据、分裂局面的恶性发展,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发挥了一定作用。
孔融像
四“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续之?”
曹操总揽朝政后,力图通过兴利除弊使朝政出现一个新的面貌。他特地为此给献帝上了一封《陈损益表》:
陛下即祚,复蒙试用,遂受上将之任,统领二州,内参机事,实所不堪。昔韩非闵韩之削弱,不务富国强兵,用贤任能。臣以区区之质,而当钟鼎之任;以暗钝之才,而奉明明之政。顾恩念责,亦臣竭节投命之秋也。谨条遵道奉旧训权时之宜十四事,奏如左,庶以蒸萤,增明太阳,言不足采。
“损益”,指政治上可革除和可兴办的事情。“二州”,指兖州和司隶,曹操原领兖州牧,又领司隶校尉。按东汉初年置司隶校尉,掌纠劾京师百官及附近各郡,并领一州,治洛阳。“遵奉旧训”,谓遵照执行过去的制度章程;“权时之宜”,谓权衡当时的实际需要。曹操不是恪守旧章陈典一成不变,也不是将旧章陈典完全抛弃,另搞一套,而是有所继承,有所创新,采取了切合时宜、实事求是的态度。曹操所提出的十四条建议今已不存,但究其内容,当都是围绕着“富国强兵,用贤任能。八个字来展开的。富国强兵,用贤任能。这在当时确实是实现由大乱到大治的根本途径,做好了不仅可以拯救国家,而且还可以造福人民。曹操大权在握后,不是尸位素餐,而是亟思进取,不仅仅是考虑军事上如何攻守,还力图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这是他同其他割据者的不同之处。
曹操提出的十四条建议肯定是会得到献帝首肯的,曹操自己在贯彻执行这十四条建议时自然也会不遗余力。具体到用贤任能,曹操在这一时期确实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曹操对都许前就跟随自己的一些有才能有贡献的僚属给予了重用。除荀彧被委以侍中、尚书令的重任,军国大事常与之谋划外,程昱、董昭、满宠等人也得到了重用。程昱开始被任命为尚书,因兖州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又被改任东中郎将,兼任济阴太守,担当起了治理兖州一方的职责。董昭在通使长安、迎帝都许等问题上曾给予曹操很大帮助,这时被任命为洛阳令,留守故都。满宠开始被任命为西曹属,后改任许令。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新的贡献。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8)
其次,曹操还注意大力罗致新的人才,由此而出现了一个人才来归的热潮。其中一些人是抱着效忠献帝的目的来的,但因献帝已被曹操控制,所以这些人也直接间接地为曹操所用。有些人是奔着曹操来的,认为曹操有胆有识,重贤用能,事业蒸蒸日上,来这里可以大有作为。还有一些人则可能两种目的兼而有之,因为曹操拥戴献帝,觉得为曹操效力也就是效忠献帝。献帝在许,众望所归,这确实为曹操大力罗致人才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这是其他任何割据势力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献帝都许不久,名士孔融即接受征召,到许都做了地位较高的将作大匠。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小时颇聪明。十岁时,随父到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是当世名人及世交挚友一概不肯会见。孔融很想一睹李膺丰采,于是来到李膺家门前,对看门人谎称与李膺是世交。李膺把孔融请进屋,问:“你家祖辈同我家有过来往吗?”
孔融回答说:“是的。先君孔子与您先人李老君同德同义而相师友,因此我与您是世交。”
李老君,即老子,为周朝守藏史。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到周时,曾向老子问礼,算是有过交往。在座的宾客听了孔融的回答,都觉得颇机敏得宜,无不为之叹息称赏。只有太中大夫陈炜不服气,吹冷风说:
“小时聪明,大了不一定就能干。”
孔融应声回答:
“照您所说,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李膺听了,哈哈大笑,夸奖孔融说:
“长大以后,你一定是个人才!”
孔融崇尚儒学,博涉多览。十六岁时,因掩护被官府搜捕的著名党人张俭,事情败露后又与兄争死,名震远近,成为不少人推重、景仰的偶像。开始做司徒杨赐的属官,后为虎责中郎将,因触忤董卓,出为北海相。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被击败。后任青州刺史,又被袁绍之子袁谭击败,兵士只剩下百人,箭飞如雨,孔融却仍安坐读书,谈笑自若。城破后独自逃走,妻子儿女却都当了俘虏。
孔融自以为智慧超群,才能卓异,当世豪俊都不如他,常以安邦定国为己任,但志大才疏,华而不实,从未办成过什么大事。来到许都后,每逢朝会,引经据典,议论纵横,满朝公卿大夫都成了陪衬,但不识时务,所提建议往往脱离实际。不过孔融在当时士大夫中确实享有很大名声,他来到许都,投入曹操阵营,对感召和影响人才来归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颍川阳翟人赵俨,避乱荆州,得知曹操迎帝都许的消息后,便在建安二年(197)扶老携弱前来投归曹操,被曹操任命为郎陵长。
河内温人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之兄,聪敏多识见。原为董卓所留,朗料定董卓必然败亡,用财物买通了董卓身边的人,请求回到乡里。曹操都许后,征召他为司空掾属。
故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字德祖,博学能文,才思敏捷,在建安中被举为孝廉,接着被任命为郎中。
武将则有李通等人前来归附。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以侠义闻名于江、汝之间。投归曹操后,被任命为振威中郎将,率部驻守汝南西界。
曹操虽有献帝在许的有利条件,但他并不是消极地等待人才上门,而是千方百计主动寻求,并发动部属积极推荐。荀彧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有一次曹操问荀彧:
“你看,有谁还能代替你为我出谋划策呢?”
荀彧听了,便向曹操推荐了荀攸、郭嘉两个足智多谋的年轻人。
荀攸字公达,荀彧的侄子。何进当权时,被任为黄门侍郎。董卓乱起,曾谋刺董卓,事败下狱。董卓死后获释,弃官归家。后被任为任城相,辞不就。由于蜀汉险固,人物殷盛,请求担任蜀郡太守,却因道路阻隔,一时无法赴任,被羁留荆州。荀彧向曹操推荐后,曹操立即给荀攸写了一封信:
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9)
“顾”,却,反而。“蜀汉”,蜀郡和汉中,不是指刘备后来所建立的蜀汉。这里即指蜀郡。“变”,指交通情况的变化。曹操对荀攸说:当今天下大乱,正是才智之士发挥作用的时候,而你却在那里坐等蜀汉的变化,时间不是要拖得太久了吗?荀攸接信后,觉得曹操说得有理,于是立即动身赶赴许都,曹操任命他为汝南太守,后又调来朝中任尚书。曹操与之接谈,感到他确实很有才能,非常高兴,对荀彧等人说:
“公达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我能有机会同他商议大事,治理天下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于是改任荀攸为军师,留在身边随时请益。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最初追随袁绍,见袁绍不知用人,做事抓不住要领,喜欢谋划却又下不了决断,很难办成大事,于是便离开了袁绍。在这之前,颍川人戏志才很有才能,荀彧推荐他给曹操当谋士,曹操很器重他,但不幸早死,于是曹操给荀彧写了一封信: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