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占领地区三种治安状况的标准》,是日华北派遣军为“查明华北占领地区的治安实际情况,要求各兵团从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观点出发,将各自负责
地区划分为‘治安地区’、‘准治安地区’、‘未治安地区’。”
所谓“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观点”,是指日军制订的一系列评价标准。据日方文献,此标准制为表格,即为:日方文献称:所谓“‘治安地区’即我方治安稳定地区。‘准治安地区’即敌我双方势力均进入的地区。‘未治安地区’指敌方势力范围的地区。”大致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敌占区、游击区、根据地。在冈村宁次到任前,这次规模不小的调查活动刚宣告结束:截至1941年7月,日军与中共的势力大致相等,即主要城市、交通干线、重要资源地的周围,约有全面积的10%可以看做治安地区。中共势力圈内,约有10%为其中心根据地,是日方不能插手的地区。剩余80%为双方势力交错的地带。其中约有60%大致认为属于日方实力占优势的准治安地区。
“治安地区”10%、“准治安地区”60%、“未治安地区”30%,在日在华占领区内,“治安”状况倒数第一,这就是多田骏留给冈村宁次的“遗产”。真是个不可收拾的烂摊子。不过,多田骏毕竟还是给冈村宁次留下了许多可资利用的“经验”,像“囚笼政策”、“治安强化”,都是冈村宁次十分赞赏的。他把这一套东西加以发展,使之执行起来更加严格,更切实际。从冈村宁次到任后
占领地区三种治安状况的标准表
地区别综合的意义区分
治安地区准治安地区未治安地区
一、治安确立,仅依靠中国警备力量即可确保安定的地区
二、新政权的措施大致浸透、各项建设措施有进展者
“四一年可就不同啰……”(8)
三、民心大致安定,对我方的措施合作者
一、军事方面的治安大致安定,其他方面尚不安定,彼我势力交错的地区
二、新政权的措施,由于日军的经常驻在,才能实现
三、敌方的游击行动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均属活跃
一、作战###时暂时的消灭了敌人势力,但作战完了后,又成为敌人的根据地,平常为由敌人占据的所谓敌地区
二、新政权的措施几乎没有渗透
军事
作战###一、分队以下的行动自由
二、仅以中国方面的警备力,即可维持治安一、大致需要常驻中队的兵力,小队以下行动不安全
二、中国方面的武装力量不能单独确保治安一、大致使用大队以上的兵力,有继续组织作战###的必要
二、中队以下的长期行动危险袭击破坏一、除对交通线小规模的袭扰外,几乎没有破坏活动
二、铁路由“华北交通会社”自身担任警备一、对交通、通信线的破坏频繁
二、对日军的小警备地点袭击频繁
政治
行政机关一、主要县城、城镇、乡村到处设有行政机关
二、大致遵守法令一、虽已设置,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二、在无威力下无法行使法令不能设置学校布置了学校逐渐普及新民教育学校有名无实,甚至有的夜间变为敌人的学校同上
经济
物资取得纳税一、不用武力即可取得物资二、纳税率2/3以上一、在武力支持下可能取得物资
二、纳税率1/2如以武力强制执行可暂时生效交通通信其他建设关系一、交通通信邮政业务大致正常二、各种建设正在进展一、军用以外的交通通信机能停止二、建设施策尚未实施
社会
群众组织新民会组织普及各处组织几乎未能普及不可能组织文化思想表面亲日###,但内在情况复杂敌方宣传工作人员的活动等活跃
备考本表的标准系根据一九四一年七月华北方面军所发表的见解及有关人员的回忆整理制成
实行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开始,富有经验的八路军将领都注意到,敌人对付共产党和八路军,在战略指导上有很大的发展。其实,冈村宁次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高招,说穿了不过是两个字:一是狠,二是韧。一个人、一个人地争取,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争夺,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蚕食。冀中的老人们告诉我们,当年日本人对坚决抗日的,杀的那叫狠,狼狗咬,妇女被轮奸后活埋。可对投靠他们的,要什么给什么。要钱的,口袋里有花不完的“老头票”。要女人的,养着四五个女人,中国娘们、日本娘们都有。用日军《昭和十六(1941)年度肃正建设计划》中的话说,就是“对中国方面要恩威并举,对其良民要爱护,对敌性军民要发扬武威,严格地加以区别对待。”老人们说,这些日本人眼中的良民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暴富起来。不用说,这对那些民族意识淡薄、意志又薄弱的人,无疑是有颇大的吸引力的。
冀中的老人们还说,日本人要盯上一个村庄,见天去,非达到目的不可。像定南县(今定县南部)大鹿庄,敌人几乎每天都去,足折腾了两个月。开始,干部、民兵带领群众跟鬼子斗,为了防止鬼子包围村子,家家住在野外。一天、两天,日子长了,老百姓一看老是有家难归,庄稼也没法种,日子没法过,都情绪低落。村
里支部一看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便决定采取两面政策,一面支应鬼子,建立“爱护村”,成立伪组织,一面真心抗日,又像晋北东曹村,鬼子天天去。甚至一天去几次。干部、民兵领着百姓们坚持斗争三个月:不派联络员、不资敌,不送情报、不投降。可日子长了,老百姓也受不了,有些落后群众就说:“看,谁谁整天价不做活,净瞎胡闹,眼看你家豆角都爆在地里了。八路军不吃香了,还闹个什么劲。”一些没有民族觉悟的人甚至说:“老百姓是自在王,谁来了给谁纳粮。这个年头是八路军抗日抗出来的乱子,村干部净瞎胡闹,还能挡住日本的大炮和机关枪喽!”“快成立‘爱护村’吧,不成立就被敌人把房子烧光了!”最后这个村子也不得不表面成了“爱护村”。类似情况在冀中是很多的,据1941年冀中区的调查,全冀中34个县有4314个村资敌,占全冀中60%(全冀中7200个村)。就这样,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至少表面上成了敌人的地盘。
日伪军一片地方一片地方地与我争夺,当时管敌人这种做法叫“蚕食”。真是如同蚕吃桑叶一样,今天这地方还是咱们的基本活动区,明天就成了“两面政权”地区,白天去不得,只有晚上去了,再过几天,晚上也没法去了,完全沦为敌占区。
1941年7月冈村宁次到任后,并没对冀中搞气势汹汹的“扫荡”,而是不声不响地“蚕食”。“过去,广大地区在日军的‘不知不觉’下变成了抗日根据地;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以后,却出现了抗日根据地在抗日军民不易警觉中不断缩小的局面。”
日方文献也声称:“特别是由7月7日开始的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开展以来,由于华北当局的领导得当,不断稳定而顺利地收到实效。”
这里所说的“华北当局”,是指华北伪政权。其实这些汉奸,还不都是冈村宁次手里耍的猴子。
“四一年可就不同啰……”(9)
同样的作法由不同的人来操作,会有不同的结果。冈村宁次虽说不过是继承多田骏的一套作法,却给八路军带来更大压力。彭德怀认为1941年的困难局面与冈村宁次有很大关系,不是没有道理的。考虑到冈村宁次不喜声张的性格和不声不响的策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冈村宁次对多田骏临离任前做的另两件事,抱不同的态度了。聂荣臻的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他(指冈村宁次)上台后的第一着棋,是立刻集中了5个师团、6个混成旅团,另有一部分伪军,共计7万兵力,首先向我北岳区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他把这次战役称为“百万大战”,意思是要报复我们的“百团大战。”“扫荡”持续了两个月,结果“敌人妄想消灭我领导机关与主力部队,摧毁我根据地的企图,再次成为泡影。组织这次‘扫荡’的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肃清八路军非短期所能奏效。’他还说,这次‘扫荡’,是‘狮子扑鼠,效力不大’,无非是为自己解嘲罢了”。
现在我们已知道,日方编辑的《华北治安战》一书中说的很清楚,这次“扫荡”从总体计划、到兵力部署,都是多田骏在的时候就定下来了。冈村宁次到任后,只不过是继续执行了这个计划,未予否定罢了。这次“扫荡”计划虽说“是在充分研究了历次的经验和成果,通过周密的准备而制订的。”当年晋察冀军区的侦察科长罗文坊讲,此次“扫荡”其行动之诡秘、部署之严谨,也确实是极其毒辣的,尽管比以往有所改进,仍未抓到我指挥机关,也未抓住我主力部队。几万人在山区武装大游行两个月,死伤5000多人,只不过抓了些劳工、抢了些粮食,安了些据点。这样的“扫荡”,是不太符合冈村宁次的指挥风格的。冈村宁次心里虽说明白,为了制造声势,需要来这么一个“百万大战”,但他内心对这种效率颇低、兴师动众的“扫荡”并不赞许,故而才说这种“扫荡”是“狮子扑鼠,效力不大。”并指出“肃清八路军非短期所能奏效。”当然,如果把冈村宁次说的话理解成“自嘲”,把冈村宁次的观点理解成这次“扫荡”碰了壁才形成的,也未尝不可。冈村宁次任华北派遣军司令长官这一时期的四部日记已在停战后烧掉,现仅存“临烧前将认为可能会被允许保存下来、无大妨碍的部分摘录,”从中看不出冈村宁次当时的真实想法,因而应该说,对冈村宁次所说的什么“狮子扑鼠,效力不大”的话,两种理解都有可能。不过,要是联系起1942年冈村宁次那几次大“扫荡”的狠劲——“五一”大“扫荡”一举占据整个冀中,
对太行区的“扫荡”几乎摸到我指挥机关八路军总部的鼻子上,左权副参谋长牺牲。要是论起冈村宁次这么个中国通,似乎“五一”大“扫荡”这样的部署才更像他的指挥风格。何况,当年,连华北派遣军的普通参谋都早已认识到肃清###非短期所能实现,难道冈村宁次还看不到这一点?非要等碰了壁才有所觉悟么?相反,冈村宁次对多田骏卸任前对冀中十分区的“扫荡”,倒是十分欣赏。也许有人要问,多田骏在遭受“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之余,正是手忙脚乱的时候,怎么还想着腾出手来搞十分区一下子呢?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有一段话,正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十分区处在平、津、保三角地区,战略上对敌人威胁很大。这里交通方便,便于敌人机动,不利于我军大部队活动;社会情况复杂,土匪、流氓、封建会道门以及国民党的势力都很大。我党过去在这一地区的工作基础也比较薄弱。自从1938年以来,敌人始终把这一地区当作进攻的重点,连续不断地用优势兵力围攻、“扫荡”,同时大量地建点修路。1941年初,十分区境内,经常驻着1万多名日伪军,建立了204个据点。每个据点都筑有一两个或三五个几丈高的碉堡,周围挖有深宽各一丈多的壕沟。永定河以北、牤牛河以东已被敌人控制,根据地只剩了牤牛河、霸县以西,大清河以东、以北地区和平汉路以东、大清河以西、拒马河以南地区。这两块地区各有百十来个村庄。
当年冀中区抗联主任史立德回忆说:十分区是敌人死也不放的地区,也是我们非坚持不可的地区。如果说冀中根据地是插入日寇指挥心脏的一把利剑,而十分区则是这把利剑的尖端。它既雄踞于日寇的“卧榻之旁”,又是我冀中根据地的北方门户,敌我必争,斗争极为残酷。在抗日战争与自卫战争的八年中,当腹地还能大兵团活动时,这里只能进行小部队分散游击活动;当腹地的同志还能日间工作时,这里早已是非夜晚不能行动……。我们的指战员和地方工作同志们因成年累月不见太阳,个个都成了“白面书生”,面黄肌瘦看不见一丝血色。
现在我们理解了多田骏为什么急于“扫荡”十分区:其一,这地方靠日伪在华北统治中心北平、天津、保定最近。在中国古代,像这样天子脚下的“近畿”岂能容他人插足?其二,这地方经过日伪数年“努力”,共产党的势力已愈来愈小。当时,北平到河北大名府有一条公路,就叫平大公路。这条公路由北向南,大致把十分区分成东西两半。十分区政委帅容说:“1941年时,平大公路以东大部分地区变成了敌占区,我主力部队已无法进入。”这与吕正操将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