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游牧民的世界史
作者:(日)杉山正明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杉山正明(1952—)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欧亚史学者。曾参与日本NHK“大蒙古”系列纪录片制作。2003年以历年研究成果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2007年因《蒙古帝国与元朝》等书获日本学士院奖。著有《蒙古帝国的兴亡》、《忽必烈的挑战》等历史专著十余部。
杉山正明教授通晓13种语言文字——汉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拉丁语、波斯语、梵文、土耳其语、阿拉伯语、蒙古语、藏语、满语;因此他能够充分掌握亚、欧、美各地区的丰富史料,贯通东西方学术,整合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突破断代与区域研究的局限性,开拓新的领域与方向。他能将世界史与亚洲史及中国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微观研究体现宏观视野,论著质优而量多,兼具深度与广度,叠有新见,久为国际学术界所推重,不仅是国际蒙元史学界的顶尖人物,也是世界著名的京都学派现阶段的代表人物。_米_花_书_库_ ;www。7mihua。com
内容简介:
一直以来,不分东西方,只要提到游牧民,一般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就直接作出负面印象的描述,几乎已经定型。
作为日本研究草原民族与蒙古历史第一人,杉山正明超越了以西欧、中国为中心的视野,在充分掌握欧亚各地区丰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描绘出别开生面的游牧帝国与世界历史,将游牧民“野蛮入侵者”或“军事破坏者”的形象彻底颠覆。他用详实的史料证明,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1000多年间,欧亚大陆舞台上真正的主角就是游牧民。游牧民的活动范围之广、活动速度之快是农耕者无法比拟的,而且他们生活朴素,注重贸易,提倡文化上的包容。正是运用这些优势,游牧民主导或引发了欧亚大陆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变革。13世纪的蒙古帝国更是书写了游牧民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成为世界历史的分水岭。
杉山正明并非从民族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历史事件,而是基于一种世界史观——关于欧亚世界史的构想。因此,《游牧民的世界史》是一部打破中原史观与西方文明史观、放眼欧亚大陆的作品!
书摘正文
第一章跨越民族与国界
欧亚世界史的构想
欧亚世界史及全球世界史
所谓“欧亚”,即是欧洲及亚洲大陆的总和,近年来也有人将非洲加入后统称为“欧亚非”,或许后者的说法较全面也不一定。而曾红极一时的“旧世界”、“旧大陆”等称谓渐渐没人使用。因为那带有某种刻版印象或价值观。不论是“欧亚”或“欧亚非”,都属较不带情绪而单调的说法,但前项称法的背景,的确是来自于“欧亚非自古以来即是人类史舞台”的这个想法。
转动地球仪,由于苏联解体后的变动,可以见到国界线频繁变化,诞生了新的国家。对从事与世界地图或是地球仪相关工作的人来说,或许被频繁改变的国界线搞得忙乱,但在本书的讨论中,倒是还没那么大的影响。
第2页 :
地球表面大多是海洋,单以太平洋,特别是南太平洋的规模来说就大得惊人,澳洲在其中不过是个小岛而己。陆地占地表约29%,主要分为欧亚非和南北美洲两大陆地板块。板块多分布于北半球,南半球时恐怕该称为“水半球”才名副其实。总而言之,地球主要板块明显偏处于欧亚非洲,且多位于赤道以北,也就是欧亚及北非大陆。因此,北非及欧亚大陆能长时间成为对人类而言的主要“世界”,有相对的自然地理条件,无怪乎成为影响人类历史的最大框架。
再说,欧亚非大陆板块的两侧、东西为太平洋及大西洋的两大海域,长时间限制了人类的迁移范围。假如偶然而无目的漂流、或小规模的航海活动不算在内的话,人类在远古时代实在没办法在海上大举移动。_米_花_书_库_ ;http://www。7mihua。com
因此,结构完整、具备在大海航行能力的船只问世,对人类史实在意义重大,全球性的“世界史”,就是在大型船只出现后的事。在那之前的海洋世界,不过是小型舢板等船只沿陆地近海或在内河航行尔尔。于是日本群岛长期被视为极东之地:相对地,不列颠群岛则处于极西。
那是一个很长的时代。亦即在人类历史中的“世界史”,有相对长的时间属于“欧亚世界史”。我们的世界进入“全球世界史”时代的时间,反而还不算太长。
“中央欧亚大陆”位于何处?
将焦点转回地球仪观之,欧亚大陆的北边为北极海,南方则为广大的印度洋。自古以来人类主要活动场域的欧亚大陆,即是位处于严寒和酷热海洋之间的广大土地。从北到南,气候依横向带状方式变化,由于地形差异的影响,气候变化并非全依这种单纯的条纹界线来划分,但人类的生活方式,基本都是依此变化形成。可以说在“经度”、“纬度”等看不见的“人为折痕”中,纬度的作用较深。
欧亚大陆沿海及岛屿属于较湿润的区域,自日本群岛以降,朝鲜半岛、中国内地南部、东南亚及印度的大部分地域皆属湿润地带,再往西去,则仅有极小范围的沿海地域属于湿润地带。
日本拥有湿润的气候绝对是老天给的礼物。山脉罗列的地势及森林山川环绕的地理,干净冷冽、丰富的水源,更是不可或忘的恩赐。尤其四面环海使各地均有海港,这般海洋立国的有利条件促使日本成为近代产业国家,真是何其幸运呀!
从日本群岛到东南亚的众岛屿海域多绿意盎然,甚至可被称为“绿洲”。曾风靡一时的常绿阔叶林及其文化思想,具体展现海洋季风带来的翡翠绿丛林世界,和热带雨林这个世界共同语言的意象联动,非常漂亮。然整体观察欧亚大陆,可能发现称为翡翠绿丛林的区域,仅限于接近海洋的地带,由于湿润的空气无法深入陆地,越往内陆,气候越干燥。
第3页 :
若以削苹果皮的方式将欧亚大陆转圈削下,虽然有些微程度差异,大抵都以干燥气候居多,是一个以干燥为共通点的地区。虽然是大略而言,所谓的“中央欧亚大陆”,它与内陆亚洲及中亚等说法稍有差异,指称范围较大。干燥世界范围之广,不仅止于亚洲地区,亦扩及欧洲。
略过欧亚大陆沿海边缘地区,而将此地带统合为一的原因在于它的风景几乎一致。顺着这条气候带,从北往南延伸,地图上几乎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半沙漠、沙漠等气候颜色标示依序排列,亦可从气象卫星取得的数据获此明确佐证。
由于每个区域单位的自然条件规模都相当大,加上地形高低分布的变化,从森林到草原、沙漠等,可见起伏的山岳、山脉及溪谷交织,沿着山中及山麓的水源处有大大小小的绿洲散布其间,又因山脉兼具承载积雪及雨水的储水库,更显出地形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如狩猎、畜牧、游牧、农耕、工商业等人类生活方式依地形分布亦因而简单明了,而生活方式也成为人种、语言差异之外的重要区别指标。┬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在这块无边无垠地区中,若将干燥气候列为首要的共同项目,加上景观、地势、生活形态等较小范围条件差距,大抵上构成了此地区特征,范围虽广,但同质性相当高,这样的超广域生活圈在地球上亦属独一无二,广布于最大的陆地之内。
在其中营生的人群意识、价值观等,也很自然地超越各自中小规模地区差异,而在某方面有明确的共同色彩。因此创造了在其他地区少见的几种人类类型。若以日本群岛的生活感来看,会令人觉得是“大陆”型的人群们,大多与此大范围地域具有共通点。且不评论这样的生活形态是好或坏,此地人群的形象,和西欧人或沿海地区、湿润地区的人们都不同。
后续将会说明这个由数个地区单位组成的广大范围内,超乎想象地与历史关系密切,且有无法切割的许多变动。因此,或许可更进一步地将其视为一个巨大的历史世界。
此外,现代国家的架构虽然确分政治、行政等要件,但这些条件之外的深处,依然可见地区环境对历史上的影响,当情势、政治因突发事件有了转折时,这些沉在底部的因素就会浮上台面影响世局,若将目前世态看成历史上单一时期事件,整体改观之可能性亦深藏其中。
超越地域的连结
这片辽阔地带的历史,几乎不曾被人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原因之一在它的范围过于广大,很难将它看成单一历史研究对象。一般而言,它与“丝路”的宣传印象相当接近,内陆地区自古以来多被视为“文明的十字路口”来思考。
所谓“文明的十字路口”,即是把它当做东西文化的交会:中国代表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则包括伊朗文化圈、中东或地中海地区等,依学者主张不同而有差异,但对东西方交流的定义则毋庸置疑。在此范围中的“文明小世界”绿洲区域也很重要,它们以点对点方式连接彼此成为“文明通道”,同时也是条贯穿“不毛之地”的线。
第4页 :
无论是人、物,或事象,世间的关注总是往外部“文明区域”的观点倾斜,也就是“异邦人”的观点。内陆并不是“文明”地域,这种思考的根底,即是某种文明主义,被视做“文明”的,仅限于近现代世界中以如此观点所认识的地域中。对帝国主义列强而言,被当做“最后的世界分割”对象的内陆地域,在人们意识中,反而成了边境。
不过,近年来对丝路的幻想渐渐暗淡,一方面过去被视为具相当难度,以当地语言撰写的书籍及出土资料为基础的研究随时间有了阶段性进展(和先前相比则是极度进步)。日本为这研究领域贡献不少。作为其结果,也有人尝试将内陆地带视为一个整体,由于之前多是个别分散的区域阐述,而今可连贯这些具有共通要素及历史等渊源,甚至可说替中央欧亚的学术科门复权。
概观近年来尝试将欧亚大陆视为整体的国内外研究论点,可发现有个几乎一致共通见解的概念:简单明了地将其区分为“草原”及“绿洲”的二分法。
“草原”及“绿洲”,亦有多种二分法:首先是“面”与“点”,或许可说是会动和不会动的东西;“游牧”及“农耕”,两种相对的生活方式;还有“游牧民”和“城市民”之分,也象征军事和经济力量,或代表支配及被支配的关系。以上是几种基本的分类范畴。
藉由两种概念组合,暗示了彼此对立及抗衡,两种体系亦有共存共生之处。若说两者最深处的共通点,毫无疑问就是“干燥”。
虽然使用“草原”这个称呼,但并不局限于被草皮完全覆盖之草地(蒙古高原的大草原就是个例外,甚至可说几乎没有像草原之处)。从远处观之,该地附近似乎绿意盎然;靠近来看,眼见所及几乎都是土壤或岩石之裸土——虽称为草原——也只是到处有块小绿地的荒地,但即使如此还是被称为草原。
既然草原、荒野、半沙漠都是缺水地域,无怪乎汉字中用“沙”或“漠”表现,不过“沙漠”和“砂漠”的意义又不同。
在前近代亚洲,与汉语同样历史悠久的波斯语中,水的发音为“a—b”,“bi—a—ba—n”,是指没有水的地方,相反的,“a—ba—d“是指有水之处。草原、荒野及沙漠就是“bi—a—ba—n”,农耕地、绿地及聚落就是“a—ba—d”。例如Islamabad(伊斯兰堡)就是由“Islam”及“a—ba—d”组成,亦即“伊斯兰之城”之意,是个适合穆斯林建国的巴基斯坦(此为意指“干净之地”的波斯语,就是指穆斯林之地)首都之名。
所有的土地都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