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忍,也痛恨康有为的不识大局,痛恨这不公平的世界……
起义失败后,上海也跟湖南湖北一样,开始追捕自立军要犯,东南一带阴云密布,一片恐怖。梁启超躲在丰阳观中,每日靠狄楚卿送饭充饥,生活在狼牙虎爪之下,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梁启超一面设法逃离上海,一面寻求方法来挽救勤王义士,最终他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只好早早离开上海,结束了逃亡后的第一次归国生活。
梁启超从虎口脱离危险后,气愤难平,整日郁郁不乐,心情抑郁难耐。悲愤之中的梁启超随即南下来到新加坡,欲与康有为一辩资金不能到位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个局势。此时的康有为在清政府的悬赏缉拿下,四处躲逃,几经搬迁。1900年8月9日,康有为又移居槟榔屿,住进英国总督的房子,接受英国政府的保护。面对国内如火如荼的斗争,竟然闲居著述,甚至把这里称为“大庇阁”,颇有自得之意。
9月中旬,梁启超来到这里,与康有为展开了激烈争论,二人的隔阂顿时爆发。康有为斥责梁启超与孙中山联合,跟自己的立场不同,简直是叛逆行为。梁启超却质问康有为自立军起义军饷不济,联络不畅,造成失败后果。二人愤悱不平,激烈争执。梁启超因为师道尊严,不得不忍气吞声,无法为自己辩驳。尽管这样,二者毕竟师生情谊犹在,康梁二人最后互相妥协,重新站在了一起。
此时,日人宫崎来槟榔屿游说康有为,希望康有为能抛弃保皇,联合革命。可是,“香港康徒闻宫崎曾赴粤谒李鸿章,随电告康,谓宫崎奉李鸿章命,来南洋行刺请慎防。” 康有为告诉英驻新加坡官员,当宫崎到达新埠第二日,便被逮捕入狱。孙中山随后亲访英总督,说明事情真正情况,宫崎才得以释放。但这让两党的合作协议彻底抛弃,梁启超也因为此前的一系列保皇活动受到了革命党人的仇视,孙、梁彻底决裂。从此以后,两党冲突不断,沟壑难平,直到民国成立,二党的鸿沟还未消除。
勤王运动的失败,与革命党的决裂,会党内部的混乱,一下子全都从天而降,折磨着梁启超这位时刻为国操劳的才子,无尽的烦恼充斥着他的头脑,年将三十,还一事无成,失败的阴影似乎一直笼罩在他的身上。爱妻远在日本,无人聆听自己的烦恼,也无处倾洒自己的忧愁,梁启超只好将所有的不快、郁闷全部抛开,尽情地在槟榔屿的美景中呼吸,领略大海的博大,体会着友情的伟大,思索着人生的哲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澳洲之游
梁启超在槟榔屿尽情呼吸着原始的空气,暂时忘记了起义失败带来的不顺,心情一日日中恢复着,不觉间,已经过去了数十日。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来自澳洲雪梨(今悉尼)保皇会的邀请,希望梁启超能够到澳洲演说,以激励澳洲华侨。康有为此时也想能够到澳洲募集资金,以为以后活动所用。梁启超随于10月7日和罗昌(康有为女婿)一起乘坐英国轮船前往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位居澳洲大陆,风景秀丽,四周绕海,海洋风光闻名与世。华人在这里人数众多,然而由于英殖民主义者实行“白澳政策”,华人处于一个非法的地位,承受着非人的折磨。近些年已经很少有中国人前来发展,华人全是五六十年代时的移民及其后代,整天只能忍气吞声,受尽殖民者的欺凌。如果能够有祖国亲人来访,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上天给他们的恩惠。康有为原曾想访问澳洲,因为他的保皇倾向,遭到澳大利亚政府的拒绝。梁启超因为《时务报》、《清议报》在西方社会名气大增,其民主共和倾向也得以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同意。
梁启超还未起程,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澳洲大地,欢迎祖国亲人的活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雪梨保皇会首先通知各大报社,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华侨无不翘首期盼,欢喜鼓舞。随后,各地保皇会组织会聚弗里曼特尔,准备迎接梁启超。澳大利亚政府也骤然轰动,不少西人也久闻梁启超大名,争睹梁启超的风采。
23日,梁启超乘坐的轮船进入澳洲的海域。艳阳高挂蓝天,梁启超犹如进入了温房,这里远没有中国的严寒,在中国冰天雪地时,这里却如阳春三月,温风习习。这天,风平浪静,海面如明镜般映出了天的蔚蓝,云的飘逸,海鸥的高雅,还有船舷旁梁启超那张年轻的却充满沧桑的脸。海风时而拂过,海面泛起阵阵清烟,如轻纱,如凝雾,萦绕着梁启超的身影。轮船驶过,激起一流翠波白沫,幻化成蓝天碧海间的一丝白纱,逸人极了。
25日,梁启超和罗昌在澳大利亚西部弗里曼特尔登陆,各地华侨蜂拥而至,港口被围的水泄不通,西人也纷纷围观,一睹这位青年才俊的风采。梁启超被乡亲们的热情重重包围,在人群中前呼后拥,尽情和华侨们享受着这属于中国的时刻。随后,梁启超被安排住进附近的大酒店,开始了他澳洲之行的第一站。华侨的浓浓激情似乎也感染着这位聪颖多智的年轻人,他轻率的认为,这次澳洲之行定会收获大丰,急不可待的向康师报告这里的火辣场面。
旅澳华侨们视梁启超如国宾,每日都有人陪同,演说次次爆满。梁启超也将祖国和自己的祝福传达到澳洲的每一个角落。短短半年时间,梁启超遍访佩斯、杰腊尔顿、墨尔本、雪梨、格冷伊尼斯等几十个重要城镇,环游澳洲一圈,将自己的所有与华侨们共同分享。华侨对祖国的形势最为关心,盼望着中国能够早日富强,甚至对光绪皇帝也格外推崇。梁启超每到一地,向大家讲公车上书、讲维新变法、讲不畏牺牲的维新志士、讲排除阻力坚决变法的光绪皇帝,从此,这里留下了谭嗣同、杨深秀等一批祖国优秀儿女的故事。
梁启超全心投入到一系列活动中,演讲声色并茂,感情洋溢其中,感染着澳洲同胞的每一根爱国神经。他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潸然泪下,掌声震动着澳洲大地,也激醒了同胞们的那颗浓浓爱国之心。精彩的演说轰动了澳洲,很多西人也慕名前来聆听梁启超的演说,同样也深受感动,成为中国革命的同情者、支持者。
尽管澳洲华侨的热情很高,可是远离祖国,久未见到亲人,很多人早已将自己看作是澳大利亚的公民,特别是那些出生在澳洲,生长在澳洲的年轻人,甚至不知自己的中国血统,整日为生计奔波,哪里还有闲情来关心这些“外边”的世界?针对这些,梁启超深感苦恼,他一边用演说来激发爱国热情,一边要求保皇会会员以后注重爱国教育,远在异乡,可自己的祖国绝不能忘记。为此,他还编辑了一本《中国近十年史论》,在华侨中进行爱国教育,要求“要救国必先有权,要使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四万万热闹之努力。”
梁启超在澳洲期间,不畏劳苦,不畏艰险,遍访华侨埠户、到医院看病人,进入工矿区,体味平常华侨的民生疾苦,得到了澳洲同胞的欢迎,澳胞深受感动,纷纷答应捐款救国,梁启超的影响震动了澳大利亚政府。每到一地,政府官员必定到场欢迎,甚至总督、议长还主持欢迎会,陪同参观。一时,澳洲华侨无不扬眉吐气,深感骄傲自豪。
梁启超一面四处演说,激发华侨的爱国热情,扩大中国的影响,另一方面,四处活动寻求资金援助。毕竟梁启超来澳洲的最终目的就是募捐资金,支持保皇会活动开销。原开始,梁启超见到澳洲的繁华,还以为一定会有所收获,可是,当时间一点点过去,梁启超的心情一点点失落起来:勤王运动时,华侨早已捐款甚巨,有的甚至已经捐了多次,经济早已支持不住,再说勤王运动的惨败沉重打击了侨胞们的信心。尽管保皇会在逐步扩大,可是募捐却不尽人义。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这样说道:“雪梨已加捐至五六次,人心倦极矣。”“雪梨人之热心而耐久不衰,真可敬也,然亦已到极点矣。”
可是,康有为却没有这样认为,他竟然怀疑梁启超将捐款装入私人口袋,要求梁启超将捐款的详细收支情况报告上缴,让梁启超的对此更加不满,二人的沟壑也越来越大。失望委屈让梁启超苦不堪言,然师权观念让他只能忍气吞声,黯然垂泪。梁启超在澳洲的美景中陷入了彷徨,心底升起丝丝凉意。
尽管澳洲之行没能得到多少捐款,可是增进了保皇派与华侨们的感情,使得保皇会不断得到壮大,影响得到加强。梁启超在游澳期间,受到了报界、华侨、澳大利亚政府的高度赞扬,声望得到进一步提高。1901年4月,梁启超结束了长达半年的旅澳生活,准备辞别澳洲,起程回日。华侨们依依不舍,纷纷赠送礼品、诗歌、书画,以表对梁启超的谢意。当时有诗赞:
政尚维新夙有色,君民筹就义光明,
狂澜力挽中原局,砥柱应留万载名。
可见当时澳洲侨胞对梁启超的才华、智慧和卓越成就的钦佩。梁启超得知后,和诗一首,赞扬澳洲华侨的无私伟大:
一曲骊歌带别色,归于时节近清明,
胸中落落无穷事,爱国原来不为名。
4月18日,梁启超、罗昌踏上航轮告别了雪梨,告别了这帮远离祖国的游子。轮船在太平洋上缓缓航行,梁启超百感交集,心情格外激动。海涛激起一阵喧哗,如仙乐一般,流畅在梁启超的耳畔,伴随着他度过了这平静的几日。轮船跨过珊瑚海后,折向西北行,经菲律宾东北行驶,5月31日抵达神户,随后赶往东京的家里。这时,家中喜气洋洋,原来梁启超又作了父亲。梁启超欣喜之外,心情颇为沉重,望着妻子惠仙,深感惭愧。自己常年在外,家中没能照顾,如今还一事无成,于是便给儿子起名“思成”,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早有成就。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重返报界显雄风
澳洲之行后,梁启超回到东京的家中,正值梁思成出生,所有的不快和郁闷随着浓郁的亲情渐渐消于无尽。“吉田宅”中整天充溢着欢声笑语,望着满脸沧桑的父亲、贤惠的妻子、天真的女儿、勤劳的王桂荃、还有“张牙舞爪”的小思成,梁启超心中填满了幸福,脸上泛起了欢乐的波纹。
家庭的幸福,亲人的笑容并没有让梁启超沉溺其中,反而带来了无尽的斗志。他明白,自己的目标不是自己的快乐,而是天下所有中国人的幸福。稍做休息,梁启超和汤觉顿便赶往横滨,开始了新一轮的拼搏。
《清议报》1898年12月23日,创办于日本横滨居留地139番,介绍民主自由,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成为中国报界的先锋。梁启超去了檀香山后,报社交由麦梦华主持。麦梦华秉承康有为的旨意,凡革命、自由、独立、自主等方面的文章一概不予刊登,梁启超的《印冰室自由书》也不得不停止刊发。由于梁启超的离开,特别是报纸特色的改变,使《清议报》陷入了低迷,完全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引领报界的气势。这种情况让梁启超气愤不已,可在那种情况下显得无能为力。
事隔一年之后,梁启超重返《清议报》,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整顿。1901年10月,复刊《印冰室自由书》,介绍俄国的自由思想,又陆续发表了《中国积弱溯源论》、《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反对奴性,鼓吹革命,号召民众起来为争取“与统治者相等的权利”。梁启超在《清议报》上“疾呼而棒喝之,以冀同胞之一悟”,重新振兴了报社,又开始了“执天下言论之牛耳”。
《清议报》将“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作为办报特色,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传播与中华大地,启迪人民心智。梁启超规定该报以维持中国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增长中国人的学识,发明东亚学术为宗旨,“陈宇内之大势,唤东方之顽梦”, 成为刺向清王朝封建专制的尖刀。
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第一百号发行,梁启超等在报馆举行了百号纪念仪式,这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简直是一种怪闻。当时的中国以保守闻于天下,向来无所谓的祝典,使得这“前无古人”的功绩流离于历史之外,有赞叹而无继述,有率循而无扩充,有考据而无纪念。 三年来,《清议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1899年的火灾,1900年的低迷,还有清政府时时刻刻的压制,可以说,《清议报》在坎坷中一路蹒跚走到如今的地步,浸满了梁启超和报社同志的汗水。在百号发行的日子里,梁启超将这一切记录在中国救亡史的一页里,开创了报界的又一先河。
不幸的是,第二天报社又一次遭受浩劫。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