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放以后,太庙被改作劳动人民文化宫,195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太庙的南门上高悬起了毛主席的亲笔题字“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匾额,从而使这里成为了普通民众学习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的场所。
txt小说上传分享
社稷坛的五色土
在我国的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在那时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作“社”,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叫做“稷”,《白虎通》上曾说:“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 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也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地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佑护五谷丰登。于是,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合称为“社稷”。祭祀社稷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因而后来用“社稷”来指称国家。
北京社稷坛,从整体构造来说,是一座三层的方坛,用汉白玉砌成,自下向上逐层收缩。坛的四周砌墙,东西南北各辟一座棂星门。坛面上铺有五色土,以五行学说中的五色对应五方。中央有一土龛,明清时立有代表社神的石柱和代表稷神的木柱各一根,后二者合为一斜顶方石柱,名为“社主石”或“江山石”,象征“江山永固,社稷长存”。
在这其中,五色土是最引人注目的,也让人无不惊奇不已,人们都想从中找出蕴含在背后的故事。所谓的五色土是指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五色土象征着我们广博的大中华,在社稷坛的东边是青土,代表着东边的大海;西边是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边是红土,预示南方的红土地;北边是黑土,象征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间的黄土,就是黄土高原的寓意。关于社稷坛五色土的分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黄,象征居中的黄帝,他统治天下,因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青,象征东方太嗥,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佐;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黄土居中,因为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辅佐。
说法尽管不太相同,但是从社稷坛五色土的方位配置,以及方位与四季的匹配来看,这与汉唐期间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相合,都意在代表我国广袤富饶的土地,此以显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威严和江山永固的愿望。
辛亥革命后,社主石被丢弃,仅保留五色土。文革时期,五色土全部被改成了黄土,用来种植棉花,文革后又恢复原貌,以供人们怀念与参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景山坐像之谜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公园的寿皇殿建筑群为“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被人们称之为“景山坐像”。这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话,那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组成的人像。这是人们有意为之,还是一种巧合呢?
在历史上,景山在紫禁城北门神武门的对面,元代的时候本是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叫“青山”。明永乐十四年在营建宫殿时,把拆除元代旧城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以后所得的泥土,堆在这里,取名为“万岁山”,意在镇压元朝的王气,所以又叫“镇山”。传说皇宫在这里堆积煤炭,又俗称“煤山”。直到清朝顺治十二年的时候,煤山才被改为景山。
那么景山的这个坐像到底是什么人?有关专家发现,故宫中轴线上最北端的一座宫殿钦安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许多年都没有对外开放了,那里供奉着被称作水神的玄武帝的造像。“玄”意为黑色,“武”古人解释为乌龟壳。玄武在“五方”中代表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打开沉重的大门,端坐在中央的水神玄武帝和殿内饰物仍然保持着明代的原貌。坐像和他有关吗?这位专家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曾经写信给溥杰先生及其家属,回信的答复是,他们这些亲属当时在清宫中没有议论过这样的事。所以,他的猜测直到现在都是悬而未解。
“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和考古界的广泛兴趣,他们虽然也提出了这幅近似人像的图形为什么会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巧合诸如此类问题,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至今仍收获甚微,直到现在仍然还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开的谜。
。 想看书来
北京城的“后门”
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从地理位置上说,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从皇城面南背北之势来看,天安门显然是皇城的前门,地安门则成了后门,这个称呼即亲切,又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观念,所谓的前门、后门,正像一大户人家对自己门口的称呼。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为砖结构之宫门式建筑,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皇城的北门,与作为皇城南门的天安门遥相呼应,象征着天地平安,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丰收、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历史上,皇城四门都曾遭受过大火的袭击。天安门,明时称作承天门。明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丙寅,承天门遭受雷击起火被毁,后来重建。祟祯(1644年)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李自成放火焚宫,承天门被毁。清顺治八年重修,并改名为天安门,寓意天赐平安。太监曹吉祥及其从子曹钦谋反,放火烧东安门。东安门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重建。1912年2月27日,袁世凯策动兵变,放火焚东安门。西安门也于1950年12月1日因用火不慎而发生火灾被毁。
与皇城四门屡遭火灾形成有趣对比的是,地安门在历史上也曾屡次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是皇城的北门,所以凡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都要出地安门,而且亲祭地坛诸神时也要经地安门而出。就是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侵略军也曾在地安门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而且在紧急的关头,慈禧太后带了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正是从地安门而出,再出内城德胜门,远走西安的。还有,1924年冯玉祥将军驱逐溥仪出宫时,这位末代皇帝也是从地安门灰溜溜地走向他的出生地摄政王府的。早年,地安门内设有许多为皇家服务的衙门,诸如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火药局、司苑局,还有钟鼓司、供用库、蜡库、帘子库、兵器库、皮房、纸房、安乐堂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城市交通的治理,政府部门曾在1954年将地安门拆除了。不过在拆除地安门的时候,曾遭到一些社会名流的反对。在当时,政府也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等构件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都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后来天坛发生了火灾,也将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烧坏,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泡了汤。
近来,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深入以及北京人文奥运计划的实施,北京城北中轴线的整治和保护已经提上日程。市政府有关部门和西城区也已经开始着手编制北中轴线的整治保护方案;同时复建地安门已经作为北中轴线整治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现在整治保护方案中,围绕地安门的交通道路组织方案也在论证过程中。由此看来,北京地安门的复建已经是指日可待了。这对于渴望一睹地安门风采的国民来说,的确是一件令人非常振奋的好事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
许多人都知道北京有个故宫,也知道北京有个紫禁城,相信很少有人会了解故宫为什么又被称作紫禁城。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皇家宫殿是在明成祖时期开始修建的,先后有明、清两代24个皇帝在此执政。关于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被称为紫禁城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典故有关。相传春秋末年,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将出函谷关的时候,守关人看见有紫气从东而至,不久,老子骑着青牛从东方而来,自然守关人便认为他是圣人。于是守关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是具有吉祥的含义,也预示着圣贤和宝物的出现。对此,杜甫曾赋诗曰:“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住的地方便被称为紫海,将神仙称为紫泉,城郊外的小路则称为紫陌。俗话说“紫气东来,象征吉祥”,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的“紫”字是大有来头的。又因为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被称为紫禁城。
还有人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迷信和传说有关。在古代,皇帝都自命为天帝之子,也就是天子。天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也自然是天子的居住之地。《广雅·释天》上说:“天宫谓之紫宫。”因此皇帝住的宫殿就被称为紫宫。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代“皇垣”学说有关。古代的时候,天上的星垣被天文学家们分为三垣、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三垣是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是代称天子的,处于三垣的中央。古时有“紫微正中”之说和“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朝官员四海分”之说。 既然古人将天子比作紫微星垣,那么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极之地,所以称帝王宫殿为紫极、紫禁、紫垣,称这座帝王之城为紫禁城确实名副其实。
宫门:解读故宫之谜的钥匙
到北京故宫参观游览时,人们往往会发现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而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则是只用汉文书写,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明朝的时候,宫城(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汉文来书写的。只是到了清代,由于满文代替汉文而变成了国文,在顺治皇帝进驻宫城以后,就把皇宫中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改成用汉、满两种文字来并列书写的,而且少数匾额上还出现了蒙文,一般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边,这是由于人们习惯上都以左为上右为下,所以满文都写在了左边。
1911年爆发了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统皇帝也被迫宣布退位,但当时他仍然住在后廷里,也就是乾清门以北的宫中。而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宫殿都交给了民国政府使用。后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但他贪心不足,还要恢复已经废除了的帝制。后来,经过他和谋士的筹划,篡权成功,并自封年号为“洪宪”。由于他的行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所以他刚复辟,就立刻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人们的反帝情绪也一天比一天高涨。袁世凯深知自己太不得人心了,这个皇帝恐怕也当不了多久。可他自己又欲罢不能,于是就把自己的心腹一个叫王景泰的人召到密室,商量对策。
王景泰说主要是想个法子稳定人心,所以就建议袁世凯把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匾额的满文都去掉,只留下汉文,以表示他们也是反对清朝的。如此做法,老百姓或许就不会反对袁世凯当皇帝了。袁世凯一听,此话还真有几分道理,眼下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就急忙写了一道“圣旨”,要在十日之内,把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可“圣旨”刚要往下发,他又想到内廷里还住着宣统皇帝和清廷的遗老遗少们,怕遭到他们的反对,于是他将“圣旨”改了一下,写成了“把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这样清廷的遗老们不到外朝来,自然也就不知道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没了,也就不会对他的举动有所反感了。
王景泰接了“圣旨”后,就连忙带着一帮人把外朝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了,从而改成汉文单书了。这就是为什么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