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路军抗战秘档全公开-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3团的阵地上,指战员们十分沉着,等敌人靠近了,再突然扑出去,以手榴弹、刺刀把他们歼灭在阵地前沿。机枪也在向敌猛扫,打得反扑的敌人纷纷滚落山坡。敌人被歼灭大半,剩下的已被压缩在上庄子与雁宿崖西北的小高地上。此时,1团3营已控制了三岔口东南山阵地,很快又攻占了上下台南面河沟敌炮兵阵地。
  经过激烈的战斗,3军分区2团也攻占了615高地。没多久,上庄子敌人全部被歼,至此,雁宿崖外围之敌基本被肃清。
  但是,小高地上的敌人却还在疯狂抵抗。他们显然想坚守到天黑,等待另两路敌兵驰援。此时,另两路敌人在八路军的牵制、堵击下,已是寸步难行。
  下午4时多,1军分区1、3团和加强的3军分区2团围歼雁宿崖之敌的总攻开始了。
  各团都派出部队运动到小高地下面,把敌人包围了。小高地顶上是敌人的指挥部和炮阵地,让村宪吉大佐正督促士兵四面抵挡,山炮不停地发射,硝烟笼罩了山顶。
  3团1营担任对这个高地的主攻,营长赖庆尧在最前沿指挥。冲锋号一响,十多挺机枪朝小高地顶端猛扫。3连指导员甩去棉袄棉裤,高举驳壳枪,领着全连冲上去,占领了山顶。
  敌人倾巢扑来,山头上展开了白刃格斗,3连指导员身上数处负伤,一只眼睛被鲜血糊住了,仍然挥舞着驳壳枪不停地射击。由于只有一面陡坡能够通向高地顶端,却又被敌人的机枪封锁住了,后续部队上不去,已经攻上去的战士们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压了下来。
  太阳下山了,黑夜渐渐来临。杨成武决心已定,命令部队必须快速解决战斗。
  战士们开始第三次冲锋。冲锋号从四面八方吹响,大部队如狂潮一般拥了上去。
  在雁宿崖村西北的山头上,八路军指战员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短兵相接,白刃格斗。弹药打光了,战士们就搬起石头砸向敌人;敌人也搬起石头反抗。这样,白刃战变成了石头战,终将顽抗之敌打垮。
  让村宪吉大佐的指挥所,原设在村北的小山包上。由于八路军步步逼近,被迫撤到村西的一个院子里。1团的部队紧紧把这个院子围住,机枪、步枪不断地向院里喷射着子弹;手榴弹纷纷投进屋里,顿时火光四起,烟雾弥漫。房子燃起了大火,敌人的机枪哑了,屋里的日军发出凄厉的叫声。八路军乘势冲进院子,将敌歼灭。
  经过激烈的拼杀,600多日军被我军歼灭500多,俘敌13名,并缴获各种炮6门,骡马300匹。与此同时,向走马驿进攻的另一路敌人,被第3支队和120师一个营阻击了一天,逃回插箭岭据点。
  战斗结束后,1团7连连长钟茂华弄来一件日军将校呢大衣穿着,还挎着1把指挥刀、1把王八盒子。他笑嘻嘻地来到营部,营长宋玉琳和教导员郑三生一见他那模样,都笑了起来。那大衣上钉着金晃晃的军衔,翻开衣襟一看,里面用金丝线绣着“让村”二字。
  钟茂华说:“我们迂回到敌人炮阵地侧后时,打倒一个鬼子官儿,缴获这套‘行头’。”
  可是在打扫战场时,却没找到让村宪吉大佐的尸体。
  考虑到日军必来报复,八路军立即部署展开防御。
  

威显黄土岭(1)
这是一个战斗中的神来之笔。陈正湘只是命令杨九祥的炮兵连炮击山下小院,但令他也不能想像的是,骄横的阿部规秀中将竟在这次炮击下毙了命。
  雁宿崖歼灭战刚刚结束,军区就下达了“脱离战场,分别隐蔽于适当位置休整,待机再战”的指示,部队连夜打扫战场,埋葬敌尸,迅速转移。让敌人抓来的民夫领走各自的骡马回家。各情报站接杨成武命令,密切注意敌人的动向。
  午夜时分,杨成武拧暗油灯,想抓紧时间睡几个钟头。这些天来,他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着,实在需要休息一下了。刚躺下身,就听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军分区卫生部长张杰站在门口,高兴地说:
  “司令员,白求恩大夫来啦,带着医疗队来的。”
  “哦?”杨成武又惊又喜,急忙奔出门,说:“白大夫来了,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八路军的医疗条件十分困难,仅有的药品也是从战斗中缴获来的。伤员们经常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接受手术,奎宁、止血剂都是难得的宝贝,一支针剂往往就决定一位战士的生命。军分区医院大手术不能做,重伤员只好连夜送往军区五台医院,因为伤重路远,常常在半路上就因为流血过多牺牲了。每当战斗结束后,望着民工们抬着担架急步朝山里走去时,杨成武心中就像刀绞一样难受,谁知这些负重伤的战友还能不能再回来?
  黑夜里,只见一个高大身影跳下马,向杨成武阔步走来。啊,是白求恩大夫。他急忙迎上去,握住白求恩的手说:
  “你怎么到我们这里来了?”
  白求恩来了,杨成武既高兴又担心。他医术精湛,许多伤员可以在他手下起死回生;但前方医院往往都在敌人火炮射程之内,万一发生不测……
  在两人握手时,杨成武感觉到了,白求恩身体似乎不太好,精神有些疲倦,指间还裹着白纱布,是一处创伤。
  白求恩声音却依然洪亮,他说:
  “聂司令员派我来了。说你这里要打个大仗,是不是?”
  “已经打了一个,可能还要再打。”
  “那么,我来对了。”
  “是你自己要求来的吧?”杨成武笑着问道。
  “是我要求的,聂司令员批准了。战士们在前方倒下,我们应该在前方救治他们。要是我们在后方医院等伤员,有些伤员就会死在路上。”
  这位英国皇家医学院的院士,上身披着黄色粗布军袄,腰间扎一条宽皮带,下身却没有穿棉裤,只在单裤外面紧紧地扎着裹腿,脚上却是山里老农常穿的那种笨重的布鞋。他进屋坐定,就跟杨成武说起了中文:“杨,我跟你要东西来了。”
  “要什么,说吧。”杨成武两手一摊说。
  “500副夹板,1;000条绷带,还有担架、拐杖……”白求恩说出一大串来。
  “啥时候要?”
  “明天中午12点。”他做了个手势,表示很坚决。
  杨成武想,妈呀,这么多东西咋做得出来呀?不过,杨成武还是应承下来:“好,12点就12点吧,交给你东西。”
  白求恩笑着站起身就和杨成武握手告别:“你我都忙,我走啦!”杨成武把他送到院门口,他又回头对杨成武说:“12点。”
  杨成武看着他坚定地点了点头。
  觉是睡不成了。杨成武连忙找来卫生部长张杰和供给部长董永清,对他们说:“你们想方设法也得在明天12点以前,把白求恩大夫要的东西做出来。”
  第二天中午,白求恩匆匆地来找杨成武,问东西做好没有。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威显黄土岭(2)
“好了,我带你去验收。”杨成武说。
  白求恩随杨成武来到制作的地方,见所需要的器材全部按他的要求制作完毕,高兴得连连点头:“好,好极了!”接着他不乏幽默地说:“我十分快活。让我把伤病员的感谢转赠给你,我亲爱的杨。”
  正好是中午,杨成武请他吃了一顿午饭,桌上最好的菜就是一盘炒鸡蛋。饭间,杨成武向白求恩介绍了敌情和八路军的部署。吃罢饭,白求恩就率领医疗队,带着刚刚做成的医疗器具出发了。
  11月4日凌晨,又一个情报送到了杨成武面前:
  驻张家口日军出动精锐部队独立混成第2旅团所属各部,即由中熊直正中佐率领的2大队、绿川纯治大佐率领的3大队、堤赳中佐率领的4大队、森田春次中佐率领的5大队,约1;500多人,加上一批伪军,分乘90多辆卡车急驰涞源。
  涞源城里的残敌四处抓夫。很显然,敌人将对八路军进行强大的报复性“扫荡”。敌军可能沿让村宪吉大佐来路进至银坊,然后,或西取走马驿,或东扑黄土岭,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
  杨成武立即将这些新情况电话报告给聂荣臻,要求再打一仗。
  聂荣臻在电话那头笑了,问:“部队情况怎样?”
  杨成武连忙说:“刚打了胜仗,伤亡不大,士气很高,正在银坊、司各庄一带休整,出击方便。银坊以东,直到黄土岭,地形仍然利于设伏,只要敌人敢于由银坊东进,我们一定能伏击成功。”
  聂荣臻说:“这样吧,你们先以小部兵力在白石口一带迎击敌人,把他们引向银坊,让他们扑空。然后你们隐蔽起来,让敌人寻找你们决战。你们在银坊北面示以疑兵,诱敌东进,等他们进到黄土岭后,你们再利用有利地形集中兵力歼灭它。”聂司令员接着又说:“你们先做准备吧,我和彭真、贺龙、关向应再商量一下。”
  “是。”杨成武异常激动。
  没过多久,电话响了,是聂荣臻打来的。他对杨成武高声说道:“彭真、贺龙、关向应同志都赞同我们的意见。成武,你争取打个更大的胜仗吧!贺龙同志怕你兵力不足,决定让120师特务团从神南北上,天黑前赶到黄土岭地区,归你指挥。此外,我们让20团、26团、34团箝制易县、满城、徐水等地的敌人。”
  “太好了。”别提杨成武有多高兴。他在心中算计着,这样,直接的参战部队除1军分区的1、2、3、25团、军分区炮兵部队外,还有3军分区2团和120师特务团,以及游击3支队,取胜就更有把握了。
  让杨成武等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敌人“进剿”,率兵的竟是赫赫有名的阿部规秀中将。
  阿部规秀是接替常岗宽治少将,来统领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这是日军中的精锐。而阿部规秀又是在日本军界享有盛誉的“名将之花”,号称是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头个月晋升了中将,并担任北线进攻晋察冀边区的总指挥。在他刚刚晋衔之后,让村宪吉大队就被全歼,觉得丢了脸。他得知消息的第二天,就决定亲率精锐之师出马“扫荡”了。
  临行前,他写下一封家信:
  “……爸爸从今天起去南方战斗!回来的日子是十一月十三四日,虽然不是什么大战斗,但也将是一场相当的战斗。8时30分乘汽车向涞源城出发了,我们打仗的时候是最悠闲而且最有趣的,*已经逐渐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 。。

威显黄土岭(3)
这封信后来刊登在日本的《朝日新闻》上,其内容充分显示出阿部骄狂的本性。
  此时,359旅一部为了箝制涞源之敌,也由上寨向涞源城、灰堡和南、北石佛活动。部队动员了起来,“打一个更大的歼灭战”,成为每一个战士的决心。1军分区和3军分区驻地的群众也从各地赶来,组织了许多担架队、游击小组、侦察小组,帮助八路军放哨、侦察、救护伤员、送水送粮。
  夜间,敌人来到雁宿崖下,把已埋葬的敌尸,一具具挖出来,架上柴禾,浇上汽油,点火焚化。山谷里弥漫着焚烧尸体的焦臭,熊熊的火光映到几里以外。
  11月5日,1;500多名日军从龙虎村向白石口进犯。1团与25团一部在白石口与敌接火,一会儿堵击,一会儿后撤,搞得敌人是求战不能、追赶又不及。
  敌人所到之处,一律“三光”。当晚,敌人到达银坊镇,一时间,大小村庄火光冲天,彻夜不熄,四野都成一片焦炭。
  敌人四处寻找八路军主力,第二日又两次扑空。由于报复心切,离开银坊镇,倾师东奔黄土岭。敌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没有受到八路军丝毫阻挠。
  晚间,敌人来到黄土岭、司各庄一带,解开行装,支起帐篷,宿营了。入夜,天气陡然变冷,阵阵冷风扑打着太行山区的黄土岭。黑夜里,冷风中的敌人犹如孤魂野鬼,龟缩着不敢动弹。
  八路军正在趁这黑夜展开部队。1团、25团在煤斗店集结,守住了东进道路;3团从大安出动,占领了黄土岭及上庄子以南高地;3军分区2团则绕至黄土岭西北尾随敌后跟进。第3支队控制通往涞源的要道。120师特务团急速赶至3团所在位置,准备投入战斗。敌人哪里察觉,八路军已经完成了对他们的全面包围。
  第二天,天下着细雨,群山被浓雾包裹着,黄土岭呈现出一种莫名的神秘。天一亮,敌人又开始东进了。他们也十分警惕,约30人的先头部队,携轻重机枪数挺,先行占领路侧小高地,然后大队才跟进。
  中午时分,敌先头部队已接近黄土岭东面的寨坨村,大队也到达上庄子一带。直到下午3点钟左右,日军全部人马才离开黄土岭,陆续进入峡谷中的小路。这时,1团、25团迎头杀出,3团及3军分区的2团从西南北三面合击过来,把敌人团团围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