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人龙大为不平,把实情告知左良玉,左良玉当然也不是好鸟,一个“平贼将军”虽然不能当饭吃,但这种侮辱,他却受不了。左良玉因此而不听杨嗣昌命令,使得张献忠有了喘息的机会。他日卷土重来,是谁的错就已经不重要了。
玛瑙山之捷后,左、贺两人都开始不受杨嗣昌节制。杨嗣昌调左良玉,九檄不至,而贺人龙亦三檄不至。杨嗣昌没有了两位大将的支持,其他总督、巡抚也为了保存实力,开始渐渐地以各种借口退出围剿军,杨嗣昌几乎成了孤军奋战。
更可气的是,恢复元气后的张献忠从湖广进入四川,压力大减,如鱼得水,运动战打得很有声色,杨嗣昌跟在后面根本就没有与他交手的机会,杨嗣昌大骂张献忠是胆小鬼。可张献忠觉得杨嗣昌这种追击战有着明显的弱点,他就是要杨嗣昌暴露出这种弱点。
果然,弱点暴露了。第一件事就是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杨嗣昌率领大队人马追击张献忠的时候,李自成在河南突然攻下洛阳,处死了当朝皇帝的亲叔——福王朱常洵。我们对这个人还应该记忆犹新,他在万历断头政治的影响下,险些成为太子,但现在,他成了死人。消息传到宫中后,崇祯皇帝痛不欲生,停止上朝三天。
杨嗣昌正在为自己的计划失败导致福王之死而难过时,又一件事发生了。他一直追击的张献忠突然指挥军队出动,飞奔杨嗣昌的督师衙门所在地——襄阳。当张献忠到达襄阳附近时,襄阳城的守军还没有得到一点消息。张献忠先派出罗汝才截断郧阳与襄阳的增援路线,自己率领精骑,一日一夜飞奔三百里,直插襄阳。二月初,兵临襄阳城下,派遣十二名士兵冒充杨嗣昌督师衙门的差官拿着调兵文书入城。二月初四日半夜,城中内应放下吊桥,迎接大部队,襄阳不战而下。天明后,襄王朱翊铭被张献忠杀死,然后又扔到了火里烧成灰。
消息传到京城,崇祯皇帝又是痛不欲生。这个时候的崇祯觉得,大限似乎已经来了。杨嗣昌在干什么?他自己的督师所在地都被人拿下了,他现在到底在干什么?
杨嗣昌什么都没有干,而是在生病。从崇祯十三年(1640年)底至十四年(1641年)年初,杨嗣昌一病不起,濒于死亡。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初六日,开始准备死亡。正月初八,他给崇祯写了一封信,信中满是悲愤与行将就木的无奈之辞。
想当初,他从京城出发之前,就已经和崇祯说过这样的话:臣此去当以死报效国家、臣当以身家性命尽力平寇等等。
当崇祯皇帝收到这封信时,才想起了杨嗣昌临行前的话。原来,一切早就已经注定。朝中大臣开始了向杨嗣昌的攻击,这群还在京城吃饱了上朝,歪着脑袋说话的大臣根本不知道杨嗣昌的处境,但他们知道杨嗣昌不是个好鸟。先是与清军议和,现在是屡失城池,这样的人应该押回朝廷杀掉。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杨督师之死(3)
他们不知道此时的杨嗣昌已经快要死了,死亡已经在倒计时。他的病完全是心力交瘁所致,明知无法力挽狂澜,却要硬着头皮去力挽狂澜,还要表现出胜券在握的样子,精神压力之大,非常人所能感受。让所有人都感到遗憾的是,他只打了一场玛瑙山的胜仗,从此以后,再没有打过一次胜仗。
当他以带病之身赶往荆州沙市徐家园休息时,就把一切大事都交给监军万元吉代理。万元吉问过他:“师相病情如何?为何不报知皇上?”
杨嗣昌吐出了两个字:“不敢!”
这是让人多么辛酸的两个字,它让一直想为朝廷安定出力但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无力可出的杨嗣昌死不瞑目。该年二月初一,杨嗣昌病死于沙市徐家园,终年五十四岁。
崇祯对这位督师的死表示出了最大胸怀的敬意,专门下达圣旨,力排众议,给他极高的评价:“督师阁臣杨嗣昌,功虽未成,尽瘁堪悯。”并且发自内心地感叹道:“杨嗣昌死后,廷臣无能剿贼者。”后又在朝臣们对杨嗣昌的谴责下,追赠他“太子太保”头衔。
许多人都说崇祯皇帝刻薄寡恩,可从杨嗣昌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一位仁慈的帝王。但这一切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杨氏父子为大明效力无怨无悔,可大明帝国真的是没办法救了,一对父子的死并不能挽回大明帝国向深渊滑去。
。 想看书来
洪承畴降清(1)
说是造反人士成就了洪承畴,一点也不过分。身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的洪承畴用了十一年时间才升到了陕西督粮道参议,这个官阶仍属于中下级。这一年他已经三十五岁。按照这种速度,六十岁时能升到总督已经是很不错了。谁知他刚到陕西,陕西的造反大军就毅然决然地点起了烽火,地方官员的愚蠢与胆怯让洪承畴有了表现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造反大军并没有联合在一起,而是各自为战。洪承畴就采取了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略,屡立战功。崇祯二年(1629年),他将当时在陕西非常活跃的造反首领王左挂打败,崇祯三年(1630年),升为都御史。同年,另一位造反人士王嘉胤死在他手上。崇祯四年(1631年),他再次打败王左挂,并将其击毙。同年,他升为三边总督,成为帝国的重臣。
崇祯六年(1633年),陕西境内的造反人士在他的打击下濒临求死不能的状态,只好跑出陕西,在山西、河南、湖广、四川没有洪总督的地方活动。当今圣上英明之极,立即在崇祯七年(1634年),任命洪承畴为兵部尚书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
洪承畴,在短短五年时间里由一个中下级官员升为帝国重臣,所凭借的也只能是他与造反大军奋战的能力。这个时候的洪承畴,已经是整个帝国瞩目的对象。他的一切光荣与梦想都在帝国的西方实现着,但四年后,他的一切光荣与梦想开始了结束的旅程。
崇祯十一年(1638年),满洲人常常入扰关内,明朝边关告急,京城告急。崇祯皇帝急忙将他调进京师,保护京城。次年正月,洪承畴被授予蓟辽总督职务,他信心百倍地想要和满洲人周旋一生。
洪督师一到松锦前线,皇太极就包围了锦州,在屡攻不下的情况下,皇太极让人在离锦州不远的义州修筑城池,还种地。锦州守将祖大寿一见皇太极的架势是想长期围困锦州,就多次向朝廷告急。朝廷命令洪承畴去救锦州。
洪承畴并不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但他认为,锦州被围只是暂时的。皇太极纵有三头六臂也打不下锦州来,他想步步为营,且战且守等待时机,令敌自困,再行解围。可是,有人不允。
崇祯皇帝和时任兵部尚书的陈新甲觉得应该速战解围,并且派去了监军。监军在拿着崇祯皇帝“克期进兵”的谕旨的同时,还拿出了陈新甲制订的出兵四路进攻清军的计划。
这种计划稍有头脑的人都可以看出其不可行。首先是,当时的明朝军队已经没有任何能力与清军进行野战,其次,陈新甲根本就不了解前方战事。
但洪承畴没有办法,只能执行,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他率领十三万明军去救锦州。明帝国与满洲人的一场松锦大战就此拉开。
一个月后,明军大败。其他将领都逃之夭夭,洪承畴没有那么幸运,突围不出,只好死守城池。据说洪承畴曾听闻援军到了,冒死突围,却被清兵再度赶回城中,方知消息是假,气得他差点吐血。苦守半年,撑到城中弹尽粮绝。第二年,他手下的副将夏承德派人与皇太极取得了联系,在一天夜里,夏承德把梯子从城上放下去,满洲人从梯子上爬进城里。洪承畴没有来得及自杀殉国,就被活捉了。
过不久,洪承畴被清兵押到盛京。于是,谣言就来了。
第一种谣言是大明帝国方面的,有人说,洪承畴在皇太极的威逼利诱下誓死不降,并且大骂满洲人,同时也把去劝降的汉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不久,又传出了洪承畴被满洲人杀掉的消息,崇祯与帝国朝臣大为惊讶,同时也大为惊喜。在他们看来,我大明帝国就应该出现几个像洪承畴这样的人,这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荣耀。当然,这种荣耀是崇祯皇帝赏赐的。作为帝国的臣子,能有如此硬骨头,不仅仅是皇上的光荣,更是帝国的光荣。
崇祯皇帝从来没有想过洪承畴也是人,也是怕死的。他只是想,在这个时候,只要能激励人心,洪承畴必须要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洪承畴降清(2)
可这个时候,人心并不是用精神激励就可以归附的。崇祯皇帝大概也感觉到队伍不好带了,仅是朝中的那些大臣的心思就让他琢磨不透。
但他还是为洪承畴准备了追悼会,他想用自己这种举动来表现出自己爱护臣子的仁慈一面。远在东北的洪承畴自己也明白他效忠的帝国已经日将衰落,但是,这个帝国曾经给他的荣誉是他终身都不能忘怀的。况且,受过多年的“忠臣不事二主”教育的他如何肯轻易投降?
于是,就又有了谣言,这谣言是满洲人传出来的。
谣言说,洪承畴开始的确不投降。但是,有一个汉人在去劝降的时候忽然发现他把肩膀上的灰尘掸掉,这个略懂心理学的汉人立刻告诉皇太极:洪承畴根本就不想死,他肯定会投降的。
于是,皇太极就找到洪承畴,把一件大棉袄披在了他身上。福建人洪承畴真是一辈子都没有穿过东北的大棉袄,这一穿上,顿时两眼放光,同时像泄洪一样地流出眼泪来。
本来,这个满洲人造的谣言很可能成为人们想象中的事实,可惜,谣言的最后一句话露了馅——洪承畴夸奖皇太极道:“真是英明之主也。”
一件东北的大棉袄跟英明之主扯上关系,你去骗鬼吧。
但是洪承畴的确投降了,从他投降到崇祯皇帝上吊,他并没有为满洲人出过什么力。其实在这个时候,皇太极与崇祯皇帝玩的就是心理。崇祯皇帝想要树立一个帝国忠臣的榜样,皇太极偏不让他得逞。结果,洪承畴让崇祯输了这次较量。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想要树立帝国忠臣榜样的行为已经无足轻重。再有四年,他就该去上吊了。而在松山之战后,明帝国再也无力进行一次与满洲人的野战。此时,帝国覆灭已成定局。
在帝国的黄昏期,洪承畴是个特别耀眼的人物。首先,他是从帝国的西方一跃而起,然后又到了帝国的东方,如果按照他循序渐进的策略,锦州之围必能解。以后的事情到底朝哪个方向发展还真说不定。可惜,由于崇祯皇帝的焦急和陈新甲的明目张胆的愚蠢,他失败了。
他是明帝国唯一一位既和造反大军交战又和满洲人交战的最高统帅(卢象升与孙传庭并没有掌握过最高指挥权),也就是说,整个帝国的黄昏期,他是最有资格对帝国危机作出评价的一个人。
他的投降只不过是在那个时代最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明帝国的边将投降满洲的还少吗?但为什么,他成了万人唾骂的对象呢?
其实,他被万人唾骂都是后来的事情。当他投降清军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只不过是好面子的一心想给他开追悼会的崇祯很是恼火,其他人对这个人的投降都抱着漠然态度。
他被人唾骂是他在清军平定中原后才发生的。
首先,他对多尔衮献策,比如清军南下时不能屠戮人民,不能乱放火,不能掠夺财物。在对投降的各府州县官,开门归降者,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者,城下之日,官吏诛,百姓仍予安全。
这些献策在百姓看来是好事,因为他保住了百姓的生命。但对明帝国来讲,就是坏事了。在他的策略下,明军队伍迅速瓦解,帝国覆灭。
其次,他在江浙、两湖一带实行的安抚政策,让满洲人统一中原提前了很多年。但就在安抚过程中,他诛杀了抗清首领和名士黄道周、夏完淳等人。你要知道,这些虽然抱着爱国情绪但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人的价值可不是一杀就能抹杀的。
在这些人身上,许多人都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即使,他们不能成功,但这种精神就值得赞扬。他们失败是必然的,但间接导致他们失败的人必将成为万人唾骂的对象。
。。
那些逝去的前辈(1)
太多的人把洪承畴投降的原因想得很复杂,说他看到明朝帝国政治制度的腐败与覆灭的必然。其实,洪承畴不是神仙,又没有大套的理论,他看不到政治制度,后人让他看到,无疑就是对他的不公。
但是,他之所以投降的确是看到了他所效忠的帝国的弊端,而这弊端就是他的那些前辈的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