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和八年,殷浩正式北上,开始军事动作。当时,北方形势早已经变化,由于东晋内争而迟迟不北进,有心归晋的冉闵已经被诸胡势力所吞灭。聚居于河南的氐族苻氏率众而起,准备占据关中地区做根据地。恰逢其时的是,东晋派去的“能人”又送去了空头委任状,于是,人家不客气地在空白处填上了“大将军”字样,使得苻氏东征西讨,均得以借东晋名义占地征粮。几年后,待殷浩北伐军到时,苻氏已经根基深厚,建都长安,国号为秦,自称天王、大单于了。
东晋朝廷小手腕产生的大恶果远不止于此。因为桓温拒绝出兵,殷浩兵锋很快被前秦挫败,索性不打了,又开始用空头支票收买苻氏朝中的大将,让他们自乱。永和九年,前秦的几个将领因此叛乱,殷浩立即麾军进攻,但他军队不能作战,只好把另一个手持委任状的羌族军阀姚襄充作先锋,玩“代理战争”。但殷浩万万没有料到,刚刚从东晋领到军饷物资的姚襄立即反叛,把殷浩击溃。朝廷版北伐,至此宣告完败。桓温马上上奏弹劾,朝廷也落井下石,废殷浩为庶人。
很快,桓温开始了他的北伐,几经反复,才于永和十二年收复了洛阳。
殷浩回到江南,精神明显受到了刺激,整日无语,只用手指在空气中写字,看护他的人时间一长,发现他写来写去的只是那四个字:咄咄怪事。 。。
书圣的后现代生活(3)
兰亭能有什么会议
那是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在会稽山北麓某溪边的兰亭,几十位贤士(也是闲士)来此雅集修禊,祓祭沐浴,品酒吟诗,感受春意,一派太平假象。
同一时间,北方战云密布,殷浩率必败之师苦苦支撑局面;桓温拥兵坐视,乐见朝廷的最后一点精锐和威信散失殆尽,他好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这样背景下,兰亭诸公心照不宣,都弥漫着那种挣不脱又说不得的不祥预感。在座有什么人呢?有来自谢家的青年才俊谢安、谢万兄弟,辞赋家孙绰,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王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一共42人。
王羲之也不是彻底绝望:他儿子王徽之缺席此次雅集,因为他正在前线。王羲之把他安排在桓温身边做了参军。
近来,有人根据兰亭雅集之日的到场者很多后来做了军政大员这一点,推测兰亭雅集是一次重要军事会议。其实不然。当时,大军都在桓温手中,朝廷的军队则在殷浩手中,兰亭这些人手中无兵,又无计可施,跑到离前线千里之外的山沟里,有什么军事可“会议”的呢?明显地不合逻辑。退一步讲,就算男人聚在一起,免不得要谈点政治,然而王羲之两边投机的做法又拿不上台面,也只好是清谈,云里雾里自作聪明一番,最后相视一笑罢了。
据记载,当时与会42人中,有11人各赋诗两首,有15人各成诗一首,时年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
于是就有了《兰亭集序》
什么是“序”?出一本书,一本集子,都要写一篇文章,说明出书的因由和甘苦,再拔高一下“意义”,是为序。同样,兰亭雅集去了那么多高人名士,都是自视很高的人,不能白白串联吟诗这一把,于是,大家推自视最高的书圣上去为合集写这篇序,做个纪念。可是王羲之提起笔来,能写什么呢?
写写国家将兴盛,北伐将成功,黎民将有安定富庶的生活,还是兰亭诸公将来都有好的出路?又实在写不出。
他只好讲生死,讲参悟,写了非常个人化的一篇序文。此文处处落笔,都想写出点“意义”,但是却捕不出什么意义,想抒发,话未说完却又不得不回来。于是,文章系之于感慨,行之于迷惘,而收之于云烟。
但也正是他这种心态,笔随意走,使得这篇书法暗合了“绵郁守拙”的最高境界,古今临摹书圣此作者,大概都有这种即时的感会——正如文中说的“幽情”。
什么是幽情?就是那种很复杂的、说不出的情感。
从文章本身看,这篇序的意境递进很不连贯。诗文有句无篇,是两晋南朝之人容易犯的一个通病——那时的文言文章还远没有后来唐宋时期的成熟。
在东晋士林之中,王羲之为世所重,并不是因为他的政绩和文辞,而是因为他的书法实在好得前无古人。一个人的字有名以后,会有个副作用,就是会经常有大人物给你写信,而且文末还多有“盼回信”“待高论”之类的字样。所以,王氏得意之余,也常自诩“能为言辞”(自夸理论水平很高)。其实,书圣作到王羲之这个份上,就算他写句骂人的脏话,也会有人淘去收藏,精心装裱并悬而挂之的。
王羲之的“言辞”因此传世的有很多,但与其同时人的文章细比,王氏的文法、思维水平都实在没有什么特出之处。
后人不察这里边的曲折,又觉得《兰亭集序》的味道实在有些奇怪,于是就断章取义“找优点”。比如说,序里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话,就拔高说,王氏是在指斥当时玄学的“虚妄的人生观”,而“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好像王氏是个很崇实而且唯物的实干家。事实上,王羲之一家世代信奉五斗米教(即后来的道教)。永和十二年,王羲之被本家王述排挤,辞去官位,从此赋闲,与道士许迈一起修炼,服食丹药,在江南各地神出鬼没,直到59岁去世。而五斗米教的基本教义“长生久视”,就是鼓吹长生不老的。王氏在《兰亭集序》里,其实正是这一层意思的俗语流露:谁说活得长活得短都一样?长命百岁才是最重要的!
王氏之子王凝之,更痴迷于五斗米教。后来当孙恩起义,攻打会稽时,王凝之不修战备,进入“靖室”祷告,出来对诸将说:“我已经搬来神兵破贼了!”于是,在敌兵来时不设防备,王凝之被杀。
兰亭雅集之后3年,桓温收复洛阳,上表要求朝廷迁都(其实是怀着跟当初董卓迁都长安一样的目的)。朝廷并不就范。桓温恼火,与朝廷激烈交涉,曾私下对亲信说:实在不能流芳后世,至少我们也要遗臭万年!但,桓温及时早逝,没有能够实现篡位的梦想。他的理想,后来由其幼子桓玄实现了。而北方的氐族苻氏也越来越强,到苻坚时重用王猛等,一举扫平了北方。
兰亭雅集之后30年,苻坚南下。当时的东晋朝廷由谢安掌权,打赢淝水之战,又帮东晋挽回了三十多年的气数。谢安也是参加过兰亭雅集的。桓温死后,谢氏牵头重建了有战斗力的“北府军”作为朝廷的直属武装,因而,淝水之战中,谢安虽然在家里下棋,却是胸有成竹,不必再像30年前那样的硬充风雅了。
陶令不知何处去(1)
——桃花源里有怎样的玄机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里都选的古文名篇。其取人之处,即在于它真真假假地描写了一个叫做“世外桃源”的地方,因此成为古今中外的文人、驴友与玩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所在。
一般人往往忽略的是,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到刘宋初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其实是有很多的原型的,在当时也根本不是什么稀奇事物。
也就是说:桃源并不远。人就在桃源,桃源怎么会远呢?
东晋时,中原一片混战,世家大族及作为其家产的农奴纷纷南下,在江南新垦植的地方圈地,建立新的庄园。晋的皇族司马氏在南方推举司马睿建立东晋以后,皇帝手里一没有大军,二没有钱粮,三没有人才,所以,只好与士族门第“共天下”。除了皇上姓司马之外,小朝廷里的显要职位和东晋境内很多战略要地的军政长官,其实都归士族门阀之间协商分配。
如此,则东晋的政治大局实际是一种“大贵族代理政治”,皇权是很弱的。在东晋境内,除了贵族们着力经营的肥沃庄园,皇帝的官吏能够管辖的范围和力度都很小。如果,皇帝的威权与国是能够下达到每个乡村聚落,则皇帝将有基础建立直属于自己的强大军队和赋税进项,并用进项培植、招徕人才,皇权就会坐大,门阀的日子那时候恐怕将不好过了。所以,东晋皇室在立国的100多年中,一直想实现自专的军队和赋税系统,但是又一直招致来自士族势力的掣肘。
这就给老百姓提供了开辟“乐土”的空间和必要。
西汉末年开始,很多中原百姓成群结伙,逃进南方的深山老林,自给自足,这是当时社会的一大现象。扑现在看东汉末的人口资料,常看到“人口锐减”这个词,其实这些“锐减”的人口,多数不是死亡,而是跑路了。跑到哪里去了呢?比较多的是去巴蜀、荆州、瓯越、武夷等这几个方向。他们到达南方后,多选择闭塞、险要的山林深处,开辟平地而居。其中发展得比较大的聚落,以乡党为核心,选出首领,称为坞主。坞主选精壮组成私人武装,在聚落周围修筑壁垒,这就形成了坞壁或坞堡。这种坞壁的结局,或是被朝廷招安,或是被贵族武装攻灭,或是继续独立下去,成为土豪。
晋宋时,皇帝从贵族那里得不到钱粮人力,所以对细民的征求徭税都非常重。史载,当时贫者不复堪命,很多逃亡入“蛮”,成了山民甚至山越。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主角渔夫从武陵的某个小渔汊子出发了。
让我们跟在渔夫的背后,把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提到的细节放大,来看看真实版的《桃花源记》是怎么回事——
武陵是当时荆州的一块很大的半开发地区,境内地形复杂。为什么这位武陵渔夫要驾船“缘溪行”,往上游的深山老林里去呢?小河沟才被叫做“溪”。渔人捕鱼,不往水阔鱼多的地方去,而要顺着小河沟逆流而上,这种行为本身就很蹊跷。是因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吗?不是。他肯定是在溪水里发现了什么异常的东西——当时的朝廷,对于当时的逃户聚落,是悬赏诛求的,渔夫到上游去冒险,当然有他的目的。再联系后文渔人出了桃源的所作所为,更是理当如此。
文中说桃花源的入口在什么地方呢?在一处不显眼的山洞洞口,洞外还有一条可走船的溪水。这就有意思了:如果桃花源里的居民真地一直与外界“塞绝”,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巨石把“极狭才通人”的洞口封死?很显然,桃花源里的居民,跟外界一直是有交通和往来的,甚至可能有买卖。
渔夫眼中的桃花源里又是什么情景呢?跟外边没什么区别,只是更富足些。陶渊明特意强调了一句:“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边的人,穿着竟和外边一样!如果他们在这里真是“避秦时乱”而“不复出焉”,那么,这里又该会是什么穿戴风俗?而外通的洞口就在那里,又怎么能称为“绝境”呢?
如果陶渊明真要把桃源塑造成一个脱离王道的乐土,那他为什么还要用心强调这个细节呢?
下面更明显了:桃源中人见到渔夫(生面孔),“大惊”(立刻明白了他的来意,而且怀疑他背后还有人,甚至官方的军队),“问所从来”(揣测他背后还有没有人),“便要还家”(马上把他看起来了),“设酒杀鸡作食”(稳住他,灌迷汤),“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明明有村,头领却端着不出来,小民的智慧就是这样),“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就都是忽悠了——“无论魏晋”,怎么还能穿着当时的衣服,能用当时的口音说话?强调自己是“避秦时乱”来的,意在暗示自己不是归本朝管。其实,他们如果是秦时就在桃花源里住,到太元年间已经有600多年,就算当初只有几户,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计算公式推算,这时也定然繁衍成老大一个镇店了,那么,这片土地又该有多大?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陶令不知何处去(2)
接下来双方都装糊涂,渔夫给他们讲“外边的故事”;村民们装傻,也跟着“感叹”。
渔夫为什么装傻?因为他知道得太多了,随时可能被灭口。接下来几天,村民轮流请他到自己家里招待,可以推测,就在同时,桃源里的头领们一定在讨论:这个鬼头鬼脑的家伙是不是官府派来的探子,有没有必要干掉他。
过了几天,没什么动静,大家心一软,而且怕渔夫的家属把他失踪的事告官,于是才把他放还了,但临走时还是向他申明:“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个渔夫一脱离险境,马上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