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欧和中东部分地区现状最为重要的时候,无论是参谋长联席会议,或是国
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于 1947 年),都不愿意将国家资源分散。
苏联对中国局势的发展也非常谨慎。似乎是为了避免给人以莫斯科与中
国共产党人共谋的形象,苏联继续把国民党人作为中国政府对待,当国民党
人被逐出南京后,苏联大使与他们一道去广东。为了怕激怒美国,斯大林不
愿公开支持共产党人。和杜鲁门或艾德礼一样,他不愿意把冷战扩大到中国。
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苏联政府企图与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建立联系,以
保护苏联在中国东北(满洲)的利益。①
上述事态的发展意味着 1945 年后本应在亚洲,甚至世界事务中起领导作
① F17397/1055/6109,见 FO371/76030,外交部文件。
① F16589/1023/10,见 FO371/75819,外交部文件。
① 中岛的论文,载永井阳之助和入江昭编:《亚洲冷战的由来》。
用的中国进入了衰落期。从 1945 到 1949 年,中国一直处在以美苏冷战为中
心的国际政治主要舞台之外。它不与任何一方结盟,而两个超级大国也不希
望把它们之间的争斗扩大到这块被内战撕裂的土地上。与此同时,国民党领
导人未能利用抗战胜利的时机。他们既未得到美苏的合作,也未同其中一方
结盟来反对另一方——这些可能性本可较好地保护其地位。
更确切地说,是由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对付日益自信的共产党人,后
者采取攻势。1949 年,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带着大国地位的梦想去了台湾
岛。也许再过 20 年,中国在一个不同的领导下,会以‘第三世界’领袖的角
色重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相比之下,日本比它以前的敌人,甚至比日本人自己所预料的更早地被
带回国际舞台。如上所述,按照定义冷战的意思是舍弃人民阵线以求重新结
合,这等于恢复绥靖德、日的框架。事实上,由于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德
国和日本与英国和西欧一起已成为国际稳定的基石,在此基础上苏联及其伙
伴将无法破坏现状。到 1949 年,美日纽带正在取代美、中联系,成为亚太事
务的关键。
1931 至 1949 年中国国际地位的历史展示了日本侵略以及其他国家与其
抗衡的对策,使中国从一个受侵略的弱小牺牲品逐渐转变为一个世界强国,
确定和平的稳定框架中的一个伙伴。但这段历史也揭示,确定一个国家的地
位,在和平时期比在战争时期困难。如克劳塞维茨很早以前指出的那样,在
战争时期,知道谁是敌人就可制定国家的政略和政策。而在和平时期,就不
容易说谁是潜在的敌人。国民党人给其后继者留下了一个提高了的国家地
位,但也把确定和平时期国家外交政策目标的任务留给了共产党人。20 世纪
是一个曾被战争和革命所震撼的世纪,在对它的长期观察中,仍有待于发现
在没有战争时,国家的政策是否能被确定和巩固。国民党人没有机会回答这
个回题。但这并不全是他们的过错。
第 11 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5 年
战争持续了八年。它的直接或间接结果是大约 1500 万至 2000 万中国人
死亡。①财产损失难以数计。而且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精神疲惫,
风纪败坏。因此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并直接有助于 1949
年共产党的胜利。同日本的这场战争,确实是中华民国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① 确凿可靠的数字并不存在。有两种官方的估算:(1)蒋介石 1947 年说军队和 平民的“牺牲”是“一千万”,
明显地是个粗略的近似数,见《国家总动员》, 第 4 页。(2)官方认可的《蒋总统秘录》,第 13 册,199
页记载,官兵“伤亡 数”是 3311419 人(经查《蒋总统秘录》,原书记载为:官兵伤亡三二一一四 一九
人——译者),非战斗人员伤亡数为 842 万人以上。死于与战争相关的原 因——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
蔓延、征兵、征募劳工等——的人数无疑是 很大的。何炳棣估计 1500—2000 万人死亡,似乎是可信的(《中
国人口研究, 1368—1953 年》,第 252 页)。陈启天提出死亡总数为 18546000,但未指明出 处(《我的
回忆》,第 235 页)。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最近提出“伤亡数”为 战斗人员 320 万,平民“大约二千余万”
(《悼敬爱领袖》,第 2 部分,载 《中国邮报》,台北,1977 年 10 月 29 日,第 4 版)。
最初的战役和战略,1937—1939 年
战事是在 1937 年 7 月 7 日午夜前不久的黑夜中开始的。按照庚子协定,
从 1901 年起,日本就已在华北的北平和天津间屯驻了军队。而在那个和煦的
夏夜,一中队日本军队在距北平 15 公里的卢沟桥(马哥孛罗桥)附近举行野
战演习,那里是控制所有与中国南方交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枢纽所在
地。日本人突然宣称,他们遭到中国士兵射击。①紧急点名发现,他们的一名
士兵失踪了。于是,他们要求进入附近中国人驻防的宛平城搜寻。中国人拒
绝后,他们妄图猛攻这座城镇,未能得逞。这就是战争的最初冲突。
日本终究必须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这是不成问题的。起码从 1915 年“二
十一条”要求起,特别是从 1931 年攫取满洲起,他们侵略中国的记录是声名
狼藉的。然而,在卢沟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仍然是有
争议的。通常中国人争辩说,日本人蓄意挑起战端。据称日本的目标是将华
北从南京政府的管辖下分离出去;通过夺取对卢沟桥——宛平地区的控制,
他们就能控制通往北平的通道,从而迫使二十九军军长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
员长宋哲元将军变成一个顺从的傀儡。再则——接下去的论据是——日本人
眼看中国人日益团结,打算趁国民党人变得强大前建立起他们对中国大陆的
统治。
支持这种论点的证据是不缺乏的。例如,1936 年 9 月,日本人曾利用一
次类似的事件,占领了横跨北平至天津铁路的丰台。同年晚些时候,他们曾
枉费心机地试图购买宛平附近约 1000 英亩土地以建造兵营和机场。1937 年
春,日本的军事指挥官们也曾担心宋哲元正进一步受南京影响,从而威胁他
们在华北的地位。还有,
事变前一个星期里,北平曾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之中,谣传日本人即将进攻;
日本野战演习在卢沟桥这样敏感的地点持续了一周。这是异乎寻常,而且扰
乱人心的;亲日的流氓正在北平、天津和保定制造骚乱。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7 月 9 日日本人通知中国人,据认为失踪的士兵已经返回,显然他从未受到
中国人的扣押或刁难。①
但是,这一时期的日本文件表明,日本人既未部署,也不希望在卢沟桥
发生事端。1937 年,东京政府正在实施一项着重发展工业的政策,作为加强
其军事力量基础的手段;而参谋本部就在不久前的 6 月,曾再次命令其野战
军司令官避免发生可能惹起“国际纠纷”的事件。当然,华北的日军军官是
以不买他们东京上司的账著称的。不过,7 月 7 日皇军在华北的规模和部署
说明,野战军司令官们并未对事变作过准备。他们仅有 5000—7000 人(宋哲
① 据说,最初开枪的不一定是宛平驻军,而是第三方,可能是共产党人,他们希望 由此使国民政府卷入与
日本的战争。但是,这种指责得不到有力证据的支持。 见秦郁彦:《日中战争史》,第 181—183 页;片
冈铁哉:《中国的抗战和革命:共 产党与第二次统一战线》,第 54—55 页;阿尔文?D。库克斯:《诉诸
战争:中日 冲突,1937—1945 年》,载阿尔文?库克斯与希拉里?康特罗伊编:《中国与日 本:寻求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平衡》,第 299 页。
①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册,第 359—380 页;李云汉:《宋哲元与 七七抗战》,第 179—
212 页;李云汉:《战争的起源: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 事变的背景》,转引自薛光前编:《中日战争期
间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5 年》第 18—27 页;T。A。毕恩来:《日本在中国》,第 1—39 页。
元的二十九军约为这一规模的 10 倍),而且大多数显然是在不准备应付卢沟
桥冲突的地方从事演习。因此,日本军队仅约 135 人卷入了起初的战斗。②
不管是不是日本人蓄意挑起了卢沟桥战端,事变本来无须导致一场大规
模的战争,因为 7 月 19 日宋哲元签署了一项从宛平撤军的协议,并在其他方
面完全满足了日本的要求。但是,南京和东京的决策者们发生了较大的原则
性争论,这些争论把两个国家推入全面战争。国民政府认为,任何仅由北平
地方当局决定的解决办法,都会支持日本提出华北脱离其管辖范围的要求。
因此,它坚持维护中国在华北的全部主权。它还把几个(2—4 个)师从华中
推进到河北南部,靠近保定,对华北日军形成巨大威胁。另一方面,日本人
以把国民党权力排除出华北的原则作为其政策的基础。在中国人显示力量面
前,他们决心不向后退。因此,他们开始在平津走廊上加强他们自己的兵力。
7 月 25 日,日本人与宋哲元的军队再次冲突。三天以后,华北的日本司
令长官宣布了“一场对采取行动损害日本帝国威信的中国军队进行的膺惩
战”。①四天之内,数以千计的中国守军阵亡,而日本人控制了整个平津地区。
当时双方政府的政策都变得强硬起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于 7 月 27 日声称,
他决心取得“中日关系的根本解决”。②而蒋介石也于 7 月 30 日声明:“现
在我们唯有领导全国民众,举国一致,斗争到底”。③
8 月 7 日,蒋介石和他的高级顾问们正式决定进行一场全力以赴的抗战。
④于是,他冒了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有争议的一次风险。他决定把战争的主
战场从华北转移到上海。南京的战略家们认为,比起华北的开阔地带来,上
海更适宜于与日本作战,因为该市的阻塞地区将抵消日本在大炮、坦克和后
勤能力方面的优势。对上海日租界⑤的攻击,也会把日本的注意力从北方转移
过来,使那里的中国人有可能加强他们的防御,特别是关键省份山西的防御。
南方也希望得到政治上的报偿。中国舆论可能会像 1932 年一样支持政府,倘
若它在上海采取坚定立场的话。再则,在靠近大的外国人社区的地方打仗,
也会引起西方列强的关注和同情——还可能进行干涉。①虽然亲国民党的著述
家们依然宣扬蒋的冒险是一次巨大的成功,但是,损失可能远远超出了他最
坏的预料。
蒋介石于 8 月 11 日即已命令首批三个精锐师——以德国武器装备,并由
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将军和他的德国参谋充当顾问——占领大上海界域
② 秦郁彦:《日中战争史》,第 162—183 页;库克斯:《诉诸战争》,第 297—300 页;詹姆斯? B。克
劳利:《日本探求自主:国家安全与对外政策,1930—1938 年》,第 310—328 页;罗伯特?J。C。布托:《东
条英机与战争的来临》,第 91—95 页。
① 毕恩来:《日本在中国》,第 28 页。
② 克劳利:《日本探求自主:国家的安全与对外政策,1930—1938 年》,第 338 页。
③ 同上书,第 339 页。
④ 许朗轩、张明凯编:《中日战争史,1937—1945 年》,第 1 卷,第 357 页;吴 相湘:《1935—1945 年
中日战争中中国采用的总战略及若干大战役》,载薛光 前编:《中日战争期间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5
年》,第 52 页。
⑤ 上海没有日租界,仅有公共租界与法租界,日本自己宣称上海虹口日本人居住区为日租界,这是没有任
何条约根据的,是不符合事实的——译者。
① 吴相湘:《1935—1945 年中日战争中中国采用的总战略及若干大战役》,第 52—54 页;陈诚:《八年
抗战经过概要》,第 9—10 页;齐锡生:《战争中的国 民党中国》,第 41—49 页。
以内(但在外国人地区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