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接管东北的战略得到美国人的支持,苏联人也不再从中作梗,从而迅速得
以实施。
苏联人利用推迟撤离增加了他们的战利品,在撤军的同时,拆除并带走
了成吨的满洲最现代化的日本工业设备。①随着活动日益向战场转移,对手们
之间的继续谈判看来已毫无意义,周恩来于 11 月底返回延安。然而这些经济
与政治的代价,与战略性的军事错误相比,显得黯然失色,蒋介石本人后来
承认,错误在于他把部署在云南和缅甸地区最精锐的美械装备部队直接调往
东北,而没能首先巩固对西南与东北之间这片地区的控制。这些军队若是在
华北作战,是否比在东北更有成就,肯定永远是一个得不到解答的疑问。但
是,蒋介石进入东北的几个精锐师都是一去不回。他让这些部队投入接收这
一地区的决定是一个大错误,这一错误像鬼魂一样缠住这位最高统帅,因为
正是在东北,随着这些军队与那里的共产党军队作战的失利,导致了他事业
① 《中国问题白皮书》第 1 卷,第 381 页。在中国别的地方投降的 120 万日本军的武器和装备大部分归于
政府军。
① 《中国问题白皮书》,第 2 卷,第 596—604 页。
的最终失败。②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几幕戏尚需在外交舞台上演完。也是在 1945 年 11
月底,赫尔利辞去驻中国大使职务,他大骂美国外交机构的某些官员,据说
因站在中共一边而暗中破坏他的调解努力。在麦卡锡时代的反共主张结束之
前的若干年内,这些指责一直让人苦恼。③但是,1945 年 12 月,杜鲁门总统
直接任命乔治?马歇尔将军为他的特使,继续执行为赫尔利弃置一旁的调解
任务。总统布置给马歇尔的任务,是实现共产党人与政府军之间的停火,同
时通过召集一次毛和蒋在重庆的谈判期间已同意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使中
国达成和平统一。
马歇尔使团:1946 年
马歇尔于 1945 年 12 月 23 日抵达中国。也就在这时,美国为政府军 39
个师及其空军 8 又 1/3 个大队提供的装备交付完毕,实现了日本投降前达成
的协议。尽管美国的军需供应行动明白无误地显示了要在中国推动内战的意
图,马歇尔的和平使团还是产生了直接的效果。
对召集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问题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同时还成立了一个
委员会以讨论停火。这就是所谓的“军事三人小组”,由担任主席的马歇尔
将军、国民政府方面的代表张群将军和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周恩来组成。停战
协定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之前的 1946 年 1 月 10 日发布。协定要求 1 月 13
日全面停战生效,停止华北一切军队的调动。政府军接收满洲和长江以南日
占区的权利,在停战协定中得到确认。一个军事调处执行部在北平成立,以
监督停火并立即开始工作。它受代表国民政府、中共和美国的军事三人小组
领导。该执行部内设立停战执行组,由人数相等的政府与中共人员组成,美
国人只对其起协助作用。
政治协商会议于 1 月 11 日至 31 日召开,它公开宣布会议以寻求和平解
决国共冲突为目的。对于这次会议,如果说不是两大《亚美论集》;罗斯?Y.
柯恩:《美国政治中的援华院外活动集团》;和斯坦利?D.巴克拉克:《百
万委员会:“援华院外活动集团”政治,1953—1971 年》。又见肯尼思?W.
雷亚和约翰?C.布鲁尔编:《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报告,1946—1949 年》。
对立党派,那么至少所有其他有关党派都寄予厚望。有一段时间,会议成了
公众注意的焦点,而且甚至在希望看起来要变成幻影以后,政府还援引政治
协商会议决议的权威性来证明其随后的若干政治行动的合法性。
政治协商会议的参加者,尽管并非民主选举产生,但也得到所有代表中
国政治舞台上各主要和次要政治团体的人士的承认。参加者包括 38 位代表:
国民党 8 人,中共 7 人,青年党 5 人,民主同盟 2 人,民社党 2 人,救国会
2 人,职教社 1 人,村治派 1 人,第三党 1 人,其他无党派代表 9 人。
② 蒋介石:《苏俄在中国:七十概述》,第 232—233 页。李宗仁后来说他提出的不要派兵到东北的意见未
被重视(《李宗仁回忆录》,第 435 页)。
③ 赫尔利最初对外交官员的责备是在他的辞职信中提出的,重印于《中国问题白皮书》第 2 卷,第 581—
584 页;又《美国对外关系,1945 年》第 7 卷,第 722—744 页。关于这一不光彩事件的现在可以利用的著
作有:柯乐博:《目击者和我》;小约翰?佩顿?戴维斯:《落后的龙》;周锡瑞编:《在中国的失机》;
小 E。J。卡恩:《中国通》;加里?梅:《代人受过的中国通》;谢伟思:
国共之间所有突出的政治与军事问题实际上都达成了协议。议案涉及如
下内容:国民政府的重新改组;一项有关结束国民党训政时期和制定立宪政
治的施政纲领;对 1936 年宪法草案的修改;计划召开国民立宪大会的代表人
数问题;在这次大会上将正式通过修改的宪法;在统一军令下对政府军和中
共军队进行整编。
政治协商会议规定组成一个军事三人小组,制定出方案来贯彻协商会议
要求全面裁军和中共军队统编为国军的决议。这个小组,即军事三人小组会
议,由代表政府的张治中将军、代表中共的周恩来以及作为顾问的马歇尔将
军组成。他们在 2 月 25 日宣布了双方大规模裁减军队方案的协定。这一协定
将在 18 个月内实施完毕,到该日期结束时,政府军计有 50 个师,约 84 万人;
共产党方面则为 10 个师,14 万人,后者将被统编为国军。关于这些军队的
部署也达成了协议。共产党的大多数师应部署于华北,这反映出那是中共军
队力量最强大和集中的地区。
不幸的是,并没有上级权威来强制停战,或强制作出军事的和政治的和
解。既然这些协议的贯彻只能依赖相互的信任和对手本身的诚意,因此,由
马歇尔将军来华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所激起的势头一过,这些协议也就很快
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也许两大党派对于制定这些协议都是真诚的。事后来
看,这些协议颇像两个对手所共同玩弄的玩世不恭的花招,以便安抚中国舆
论和美国伙伴,同时争取时间,以尽可能有利地完成他们的军队部署。事实
上,真正原因可能介于这二者之间,因为随后蒋介石和周恩来都指出,关于
实现他们之间和解的得失,他们各自的党内这时都存在真正的争论。①今天来
看,其言外之意,就是两党在 1946 年初可能都还未下决心;通过全面战争解
决他们分歧的决心,只是随着那时达成的协议被逐渐破坏后才表露出来。
国民党内反对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的右派,在 1946 年 3 月召开的国民党中
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能够在某些重要问题上修正党的立场。两项最重要的
修正是,限制地方自治和规定继续实行总统制,这后一项修正与政治协商会
议批准的内阁制是相对立的。随后,国民党还拒绝承认中共及其政治盟友民
主同盟在有 40 名成员的行政院中行使联合否决权,行政院在建立立宪政体之
前,将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这两个政党就此声称,国民党既违反了最初的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的条
文,也违背了其精神,并拒绝了承担继续履行决议的义务。国民党政府没有
因此而踌躇不前,单方面按照政治协商会议决议进行活动。国民立宪大会于
1946 年 11 月召开,目的是要通过 1936 年宪法的修改草案。1947 年 1 月 1
日,新宪法正式颁布;第一届国大代表的选举在这一年晚些时候举行,选出
的代表在 1948 年 4 月召开会议,选举国家总统和副总统。②
① 莱曼?P。范斯莱克编:《马歇尔到中国的使命,1945 年 12 月—1947 年 1 月》第 1 卷,第 353—354 页;
《美国对外关系,1949 年》第 8 卷,第 358 页。
② 关于 1946 年 1 月 10 日停战协定的谈判,见《美国对外关系,1946 年》第 9 卷,第 1—130 页。关于政
治协商会议及其产生的协议的破坏,同上书,第 131—177、177—341 页;范斯莱克编:《马歇尔到中国的
使命》第 1 卷,第 8—68 页;张君劢:《中国第三势力》,第 142—222 页;钱端升:《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第 317—345 页、375—381 页。国民大会通过的宪法的英译文载《中国的政府与政治》附录 D。国民党中
央执行委员会 1946 年 3 月全体会议的决议和新闻报道,载《中国问题白皮书》第 2 卷,第 610—621、634—639
页。
与此同时,军队的裁减与统编甚至比政治上的重建进展还要缓慢。在这
方面,共产党似乎更不让步,甚至拒绝按照 2 月 25 日整军方案的要求提供其
军队的名单。然而双方对停战未能实现所进行的指责,似乎都同样地在减弱。
例如,马歇尔将军在 1 月底想寻求双方同意,由执行部派停战小组去满洲的
营口港,据报道那里发生了一些冲突。中共方面表示同意,而政府方面先是
加以拒绝,而后又游移不定。实际上,直到 4 月初以前,停战小组都未能进
入满洲,而在此期间敌对状态已经加深了。在马歇尔看来,政府方面不仅要
对拒绝在满洲遵守停火和不让停战小组进入该地活动负责,而且要对华南和
华北两地其他大量违反停战协定的事实负责。①
就共产党方面说,他们已在东北地区迅速加强了实力,足以反复向占优
势的政府军挑战。共产党军队在满洲的调动,从条文上说并未违反停战协定,
因为禁止军队调动的条款只适用于华北,而不适用于东北。敌对行动当时已
在很多方面展开。当俄国人在 3 月中旬开始撤军时,他们显然与中共军队协
调行动,在俄国人撤出满洲的大多数大城市时,其中包括沈阳、长春、吉林、
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中共军队已做好跟在他们身后进入的准备。
在沈阳,政府军能够在 24 小时之内将中共军队赶出去。而在长春,周保
中率领的部队向政府军和地方部队发动了三天的进攻,而后于 4 月 18 日进入
该城。政府军在 5 月 19 日占领四平街,但也经过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战斗。在
这次失利以后,共产党撤离了长春,而政府军于 5 月 23 日占领了这座城市。
在华北,共产党人也公开违反停战条款,沿着津浦铁路在山东和苏北调动进
攻的军队。①
鉴于停战已名不副实,马歇尔暂时不再担任正式的调停人,但他仍继续
作为双方的中间人进行活动。他以这种身份为满洲成功地安排了自 1946 年 6
月 7 日起为期两周的休战。在此期间将举行谈判,讨论如下问题:(1)终止东
北地区的战斗;(2)恢复华北地区的铁路运输,在该地区,共产党军队不仅阻
断了济南至青岛的铁路,而且也封锁了其他几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从而阻止
了政府向北方的军事运输活动,也阻止了把煤炭装运到长江流域下游的工业
基地;(3)贯彻实施 2 月 25 日整编军队的协定。蒋介石宣称,这将是他与中
共在谈判桌上解决分歧的最后时机,国民党的报纸上也出现了同样的声明。
马歇尔恢复了正式调停人的身份,休战延期到 6 月底,但是并未达成协
议。使休战归于破灭的最主要障碍是,共产党不想同意在中共军队按协议从
苏北撤军后,让政府对苏北实行管理。共产党方面坚决主张,在他们的军队
撤离的华北一些地区,所有现存的地方政府都应继续保留。然而,就在这个
时候,政府全面进攻共产党统治区的计划已经制定完毕,中共对此也已察觉,
继续谈判已成毫无意义之举。
马歇尔使团的失败和它与美国对华政策的牵连
马歇尔使团直到 1947 年 1 月 6 日才正式停止活动。但是,由于休战期限
至 1946 年 6 月 30 日就告终结,在没有必须的延期协议的情况下,这个美国
① 范斯莱克编:《马歇尔到中国的使命》第 1 卷,第 49—63 页。
① 柯乐博:《20 世纪的中国》第 267—271 页;莱昂内尔?M。蔡辛:《共产党征服中国;1945—1949 年内
战史》,第 77—8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