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 重光葵:《日本及其命运》,第 222—223 页。
之间的分歧。③在事变发生地,周恩来、叶剑英等与蒋会谈,坚决主张建立一
个统一战线。④双方最棘手的问题在于如何在既往的敌视和将来的友好、团结
和斗争、革命和反革命之间取得调和。
直到这时为止,蒋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是在对付中日之间的紧张关系之
前消除中共主张的阶级斗争——这个解决办法与 19 世纪 60 年代恭亲王和曾
国藩对付太平天国叛乱的政策是一致的。王明的方法是使阶级斗争服从于民
族斗争,以达到国家的团结,因为没有团结中国将不能抵抗日本。然而毛泽
东认为团结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达到,不可能轻易获得。如果团结来得太容易,
它不会持久,不足以支持一场民众抗日战争。西安事变使蒋介石放弃了原来
的方式。此后,在中共内部开展了一场辩论,王明主张为了斗争以广泛的合
作达到团结,而毛则主张通过斗争以有限的合作达到团结。
由于王明抱有农民缺乏政治觉悟这样一种较为传统的观念,他急于把民
族革命带回国民党统辖的城市。他最初计划建立民族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这并不意味全面改造南京政府,只是让它容纳其他政党和群众团体的代表。
后来他甚至进一步倡导抗日联军统一指挥,统一训练,统一供给,统一装备
和统一计划。①按照他的观点,没有真诚合作的团结不能确保抗日的成功。②
所以对他来说,一切必须为了抗日,为了团结。的确,在他的党内,他仍然
有相当多的追随者,还有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权威的支持。中国需要俄国的帮
助,这有助于增强王明在中共党内的地位。此外,在华中和华南,游击队不
久集合在一起组成新四军,由王明的追随者项英领导。王明在共产国际执行
委员会中的个人声望、他的口才以及他的实权,使他成为能向毛泽东领导地
位挑战的重要人物。
在另一方面,毛泽东几乎不相信蒋是一个同盟者。战争可能是局部的;
它可能会和平解决并迅速转变成日蒋联合反对中共的斗争。在这次意外事件
中,放弃红军和苏区完全是蠢事。中共不仅应保持它的自主权和自卫能力以
防不测,还应促进毛所称的民主和进步以改善人民生活和发动群众投入战
争,把它转变为真正的人民战争。为民主和进步的斗争本身就是民族团结的
保证。在群众战争中,即使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放弃抗日,中共依然能单独
坚持下去,不会重演 1927 年的历史悲剧。
动员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关键在于适当的土地政策和经济改革。党的注
意力再一次集中到富农身上。1935 年王明在他的《新形势和新战略》中提出
的土地政策比毛在 1931 年以前提出的更为温和: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而富农
可以保留他们的农具并分到一份相等的土地,不只是坏地。①的确,在这一阶
段王明因土地革命的失败而沮丧,但他认为土地革命仅仅是一种武装斗争,
极少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②在瓦窑堡会议上这种更温和的土地政策被接受。
富农、中农和贫农都能得到数量相等的一份土地,而不触动富农对工商业的
③ 1936 年 12 月 14 日《大公报》社论,收入张炽章:《季鸾文存》(1962 年台北版),第 222—223 页。
④ 贝特兰:《中国的危机:西安兵变真相》(又名《中国的第一幕》),第 170 页;片冈铁哉:《中国的
抗战与革命》,第 46 页。
① 《王明选集》,第 1 卷,第 168—169 页。
② 《明报月刊》,第 61 期,第 91 页。
① 《王明选集》,第 1 卷,第 97—98 页。
② 同上,第 81 页。
投资。他们的牲畜、动产和农具无需重新分配。③到 1936 年夏,中央调整了
他们的土地政策,使它更加接近王明的观点,以促进两个主要政党之间的合
作。④
中共土地政策的缓和,也有实际原因。陕北的基本土地问题不是高地租
和渴望获得土地,而是缺少劳动力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劳动力以达到高产,
整个华北都是如此。早些时候在那里推行的极左土地政策已证明是不利于农
业生产的。⑤1935 年 12 月土地政策发生了变化,它只没收富农出租的土地,
消除了土地分配中的极端不平等,并激发了中农和贫农对群众工作的热情。
他们的积极性在于结束地主和富农对地方权力的垄断。当时强调的不是重新
分配土地,而是更公平地分配粮食。⑥
毛泽东的另一种战略并不是一种未经深思熟虑的“既打败日本又打败
蒋”的政策,像张国焘所描绘的那样。①他的要点是如何使蒋继续抗战,以及
假如蒋介石与日本媾和,中共将如何独立战斗下去并赢得这场革命。由于军
事力量处于劣势,只有动员群众建立并保卫和扩大根据地,才能确保胜利,
从而加速全国范围革命形势的到来。抗日战争的总战略,与以前内战的总战
略一样,必须是农村包围城市,以切断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而把革命引
向城市。与此同时,农村的社会革命仍由共产党的军队加以保护,并由共产
党的群众路线加以指引,不断地取得进展。1937 年初,如 1936 年夏——当
时毛泽东与斯诺正在进行系统的谈话——一样,他的战略可能尚未完全形
成。但是基本观点都已经有了。毛泽东的许多同志,特别是王明,不同意他
的观点,党内仍在继续辩论。同时,有关民族阵线的事态急剧发展,迫使两
个主要政党在 1937 年 4 月缔结了正式的联盟,距抗日战争爆发还不到三个月
了。
③ 何幹之:《中国现代革命史》,第 1 卷,第 191 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指示(1935
年 12 月 15 日)》,《毛泽东集》第 5 卷,第 13 页。
④ 《毛泽东集》,第 5 卷,第 63—65 页。
⑤ 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第 8 — 9、12 页。
① 《明报月刊》,第 60 期,第 88 页。
第 5 章 土地制度
前面几章记述了到 1931 年为止的中国国际关系,以及直到 1937 年在南
京掌权的国民党政府和其对手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但是,正如本丛书前几卷
已阐明的那样,中国的近代史很难只通过叙事来把握;太多的特殊情况(虽
然往往鲜为人知)影响了事件的进程,如体制运行、经济和社会条件、领导
人及其追随者的思想和抱负等。所以下面几章将讨论农业经济、农民运动、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和文学倾向——这些是影响 1937 年到 1949 年的戏剧性
事件的相关因素。我们从估价这一国土上的普通人的生计入手。
到 1912 年旧制度结束,中国的农业供养着庞大的农业人口,他们辛勤劳
动,必须用精耕细作的方法才得以靠为数不足的土地维持生计。由于缺乏综
合统计材料,本章只作定性说明,以勾划出不为大多数欧美人士所熟悉的情
景。
费迪南德?冯?列区荷芬于 1869 年 1 月旅行到南京时记录了以下情景:
像蜜蜂一样辛勤地耕作,是中国人特有的品质。我了解到一件极令人惊讶的事例……在一
座矿井后面,矿工曾把大块的煤矸石倾倒在地里……附近村民筑起阶梯,直达石山顶部,并背
来泥土和肥料……用这样的方法,在那块土地上开垦了小块土地。这些地块大小只有几平方米。
从下面往上看,只能见到锯齿状的煤矸石向上突出,但是从上面往下看,就只看到构成复杂图
案的绿色田野。冬季,农民在上面种小麦,夏季种稻谷。
中国农民掌握了补充土地养份的秘诀,甚至一些地区一年两熟,而另一些地
区两年三熟。用美国农学家金在 1909 年的话说,他们的复种技术使“最充分
地利用生长期的每一分钟,和最充分地利用家庭成员的时间来照料庄稼”成
为可能。②
但是种植技术和勤劳并不足以使所有家庭都能得到温饱。有些家庭——
不知他们占农业人口的几分之一——生活困难,甚至难以忍受。下面的报告
记述了 19 世纪 70 年代江苏、浙江两省一些农民的困境:
昔日男耕女织,一个农业劳力可种地百亩(6.6 公顷),八口之家无虞饥饿。一家有地五亩
(0.3 公顷),由一位妇女养蚕;七十老妪不难自食其力。今日农家男耕女织,家庭人口一如往
昔,拥有土地亦然,却难令一家大小温饱。昔者,鳏、寡、孤、独之人因无家庭供养,诚难免
不期而卒;而今日虽父母犹存,亦处于死亡边缘,实无以为生也。今之情景比之昨日何如?③
叙述者没有说明粮食产量是否下降,税收是否增加,或者商品的售价和劳务
费用与收入的市价相比是否下降。农村的贫富状况在地区之间,甚至在区域
之间有很大不同,随收成的好坏而波动。
然而放在一起看,外国观察者,甚至本国专家关于清朝最后几年农村情
况的著作,既未表达产量下降的意见,也没有一次表达粮食或布匹短缺的情
况。日本的来访者可能是农业的最为严厉的批评家,他们经常把中国的农业
与他们自己国家的农业加以比较。1911 年在华中和东南部旅行过的益子呈辅
① 费迪南德?保罗?威廉?冯?列区荷芬:《中国旅行日记》;老原正雄译,第 1 卷,第 139 页。
② F。H。金:《四千年的农人:中国、朝鲜和日本的不变的农业》,第 233—234 页。
③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第 910 页。
的下列评论堪称典型:
在中国的各个产业部门中,农业生产占国家财富的 50%,雇佣了大约 70%的人口。此外,各
种农业技术已长期发展。尽管在这些方面有广泛的知识,但是在山冈之间有不少地块未加开垦,
大量的荒地未加种植。这些改进的可能性完全被忽略了。由于没有结余,农民不能逃脱赤贫的
水平。一遇坏年景,他们就陷于饥馑。①
为什么农民没有结余,逃脱不了靠天吃饭的不安定的命运,从未得到说明。
这一困难是否起源于土地贫瘠、人口过多,或者农民是否无力缩小潜在产量
与实际产量之间的距离,从对这一时期农业的描述看,也从不清楚。
但是有一点似乎是清楚的,那就是有些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他们因丧失
优先使农业现代化的机会而蒙受越来越多的损失。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采
用有效的现代技术以增加土地和劳动的生产率。葛敬中在 1921 年为上海主要
的报纸《申报》创刊 50 周年撰文,评价了半个世纪以来国家的粮食状况,发
现成绩很差。
稻、麦和其他五种杂粮是我国农业的基本产品。但因为人口持续增长,没有开拓耕地,农
业技术未能改进,收成一直不够丰裕。有荒地,人们却不知道怎样去开发。有河流,我们却不知
道怎样去治理。多年来生产的粮食不敷国家之需。多年来,我们面对洪水和干旱而束手无策。读
者会注意到海关关于粮食进出口的统计资料,会看到出口量仅占进口量的三分之一。我只能说农
业史上的近五十年,是令人极其失望的五十年。①
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失败也不是绝对的。在铁路和新的条约口岸城市中心出现
之后,农业逐渐更加商品化。这一过程在北方比南方更快一些。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之后,当许多地区的农村市场体系受到来自外界的供需急剧变化的干
扰时,农业状况随之改变。在人口稠密地区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要求重新
分配资源,以避免大规模的失业和农村收入的下降。由于国家和地方管理部
门未能维护法律和秩序,或提供经济资助,这种市场再调节付出很高的社会
代价。但在描述这些农业危机状况之前,概述和阐明这一时期的土地制度是
必要的。
① 益子呈辅:《中国中部》,第 29 页。
① 葛敬中:《五十年来中国农业史》,载梁启超等:《晚清五十年来之中国》,第 210 页。
土地制度的状况
到 1887 年中国大约有 87%的土地归私人所有。其余的属于满族朝廷、满
洲八旗、学校和军事组织,不然就是村里的公地。②在私有土地上,典型的农
村家庭并不仅仅务农,它的成员有的修缮房屋和农具,纺线织布,用草缏编
织装饰品或日用品,贩运货物,或兜售小商品。20 世纪 30 年代的农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