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会科学研究所:

杨端六
1928 — 1950 北京大学文科学士,曾在伦敦 ※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后来);
大学及柏林大学研究 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
1929 — 1933 哈佛大学博士
心理学系主任
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北京大学
1934 — 1947 霍浦金斯大学博士
动物系教授及主任。

中央研究院会计主任;国立武
1928 — 1929 伦敦大学肄业
汉大学经济系教授。

( 1929 —
1934 由几个
人分别代理
所长)




任期




最高学历




其他职业关系
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中华文教基
陶孟和

动植物研究所:

王家楫
1934 — 1949 伦敦大学文科学士



1934 — 1944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
金董事会社会调查所所长。


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中国
科学社理事。



引自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第 33—36 页。
※紫金山天文台,不是气象台——译者。
※※傅斯年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不是中央大学——译者。

研究的资助

30 年代早期,研究和出版事业迅速扩大。中央研究院的 10 个研究所的
所长(见表 5)是五四年代的知识分子,他们非常严肃地肩负起了他们的责
任。由不同的研究和专业机构主办的科学杂志及其他出版物(见表 6)增加
了好几倍;在主要期刊中有 9 种属地质学和古生物学,6 种属生物学,两种
属气象学,两种属化学和化工,还有一种属物理学。①这些科学家的终极目标
是把中国科学放在与其他现代国家平等的基础上,并对科学界作出创造性的
贡献。同时在地质学、有机和无机化学以及营养学等先进领域中,其进步受
到工业化目标的直接鼓舞。②在傅斯年的领导下,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
究所集刊》及其特刊树立了中国历史和文化学术研究的高标准。
这里不可能评价南京教育部的非常广泛的工作。(前武汉大学校长王世
杰在 1933—1937 年间曾任教育部长)。该部负责推行全国学校体制,开展识
字运动,以及制订中学毕业和大学入学的标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与教育
部无关,在不平等条约体系的保护下得以从中央政府获得稳定的资金,负责
资助高级训练和研究。由于基金会的发展是独立的,它的活动不断扩大并渗
透到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基金会的资助计划涉及广泛的学术领域。基金会在
1926—1945 年的 20 年间拨款一览表显示,有 96 个机构,包括大学和学院、
研究机构和文教组织,得到总数达 24250893 元和 392795 美元的资助。
表 6     主要研究机构和专业刊物(1916—1944 年)















① 任鸿隽:《五十年来的科学》,第 191—198 页。
② 任鸿隽:《中国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活动总结报告(1925—1945 年)》,第 5 页。




创办日期
1916





1922



1926
1927
1928








创办日期




研究机构
农商部地质调查所





中国地质学会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中国气象学会
静生生物调查所
中央研究院相继建立的各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天文研究所


研究机构




主要出版物
《中国古生物志》;《地质汇报》;
《地质专报》;《中国矿业纪要》;
《地震专报》;《燃料研究专报》;
《土壤专报》
《中国地质学会志》,《地质论评》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丛刊》
《气象学报》
《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



《中国化学会会志》;《化学工程》
(中国化学工程学会)



主要出版物






社会科学研究所
1929


心理研究所
1929






1930
1932
1931


1932
1934



1940
1943
气象研究所
地质研究所
工程研究所
历史语言研究所


动植物研究所



北平研究院
物理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
植物研究所
镭学研究所
药物研究所
中央工业试验所
南开经济研究所
中央农业实验所
各大学研究室



中国地理学研究所
生理心理学研究所
《气象研究所集刊》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及专刊


《动植物研究所集刊》;《中国实验生物
学杂志》













《南开经济研究所集刊》及专著


各种专业,如《中山大学森林植物学杂志》
(广州)



《中国生理学杂志》

来源:根据任鸿隽:《五十年来的科学》,第 188—189 页;陶英惠:《蔡
元培与中央研究院》,第 7 页。



由该基金会发起或资助的项目有下列数类。①(1)从 1931 年到 1937 年
与国立北京大学直接合作,每个项目每年由此捐赠 20 万元以补助教职员薪金
并支持他们腾出时间从事研究。基金会的资助大幅度减少了在其他学校兼职
的教授人数;而教授们因薪水增加得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
北大的精神状态大有改进,有多位杰出的学者被吸引来任教。(2)按照地理
差异在沈阳、南京、武昌、广州和成都选定 6 所主要高等师范学校,并设立
理科教授职位。(3)向高级科学家提供研究基金以资深造;这些资助(表 7)
是长期的,给予专业成就已得到广泛承认的数量有限的个人。(4)向年轻的
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基金,以便在国内或国外接受高级培
训。在 1928—1945 年共拨研究基金 723 笔,特殊奖金 3 笔(表 8),其中 327
名研究人员在国内从事高级研究;在出国的研究人员中,208 名去美国,64
名去法国,56 名去德国,39 名去英国。他们的专业分布甚广,从农业和考古
学,经植物学、化学,以及数十种其他领域,到动物学。值得注意的是土壤
技术,这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在这期间收到 15 笔研究基金,而在人
文学科和社会科学方面没有一个领域超过 10 笔。战争开始后,工程学作为颁
奖领域崭露头角。(5)在中华基金会赞助下建立了一些机构和组织,其中有
几个逐渐演变为科学文化界的主要研究所,如 1928 年为纪念基金会首任干事
长范源濂而建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34 年与中央研究院一个研究所合并的
北平社会调查所,以及在美国管理庚子研究基金的华美协进社。
教会院校的教师根据特长可获得该基金会的支持,而另一个基金会,即
哈佛燕京学社,则特别支持教会学校中的汉学研究。这个以哈佛为基础的机
构于 1928 年由燕京大学负责人(司徒雷登)和哈佛商学院负责人(沃利斯?B.
多纳姆)发起建立,它支持燕京大学洪业领导下的汉学经典文史方面的学术
培训和研究计划。目的是按照欧洲汉学采用的方法运用现代标准和装备(如
索引)以促进在中国的研究。拨款还帮助其他教会学校研究汉学;基金还提
供给中国学者在哈佛接受训练。
1931—1949 年间为大众所知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起初是中华教育文化基
金董事会的一个特别项目,后来发展为一项中国文化的主要财富。①
表 7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科学研究基金,1930—1945 年
姓名
陈焕镛
庄长恭
葛利普
胡先驌
李济
秉志
翁文灏
领域
植物学
化学
古生物学
植物学
考古学
动物学
地质学
隶属机构
中山大学植物学研究室
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
国立北京大学
静生生物研究所所长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中国科学社生物实验室主任
国立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



① 这一说明根据同上书,第 6—16 页和彼得?巴克:《美国科学与近代中国: 1816—1936 年》,第 221、
224 页。
① 到 1926 年,据报中国最大的图书馆是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176000 册),清华 第二(87000 册),岭
南第三(68000 册),金陵第四(61000 册),以下是交通、南 开及其他。《中华年鉴,1926 年》,第 430
页。





来源:根据《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活动总结报告(1925—1945 年)》,
第 8 页。
表 8 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研究基金的专业分配,1928—1945 年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总数
动物学 5 13 12 10 11 13 9 12 12 6 7 8 10 6 6 3 3 1 147
化学 5 8 7 9 13 11 11 9 7 9 14 10 11 5 5 4 2 6 145
物理学 2 4 7 9 4 6 5 6 8 8 6 2 1 3 1 2 2 3 79
植物学 3 1 6 8 6 6 10 9 5 7 2 — 1 — 1 2 2 6 75
地质学 2 3 3 1 2 3 4 7 4 4 2 4 4 2 3 4 2 2 55
生理学 4 5 1 — 2 2 4 3 5 7 4 2 2 2 — — — 6 49
数学 — — 1 — — 2 5 4 3 4 2 — — — — 2 1 6 32
工程 — — — — — — — — — — 2 6 7 5 5 4 1 1 31
农业 — — 3 — — 1 — — — — 1 1 — 3 7 4 2 4 25
医学 — — 1 — — — — — — — — — 1 1 8 3 1 2 17
土壤技术 — — 2 — — — — 2 1 — 2 1 1 1 2 1 1 1 15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总数
气象学 — — 1 2 — 1 2 1 1 1 1 — — — — 1 1 2 14
历史学 — — — — — — — — — 5 1 — — — 1 1 1 — 9
人类学 — 1 1 — 1 — — — 1 1 — 1 1 — 1 1 — — 9
经济学 — — — — — — — — — 3 2 — — — 2 — — — 7
心理学 — 1 — — 1 2 — — — — — — — — — 1 1 — 6
社会学 — — — — — — — — — 2 2 — — — — 2 — — 6
天文学 1 — — 1 1 — — — 1 — — — — — — — — — 4
古生物学 1 — 1 1 — — — — — — — — — — — — — — 3
地理学
1 1 — 2
语言学 — — — — — — — — — — — — — — — 1 — — 1
教育学 — — — — — — — — — — — — — — — — — 1 1
总数 23 36 46 41 43 47 50 53 48 57 48 35 39 28 42 37 21 41 735



来源:《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活动总结报告(1925—1945 年)》,
第 10 页,表 1。
1928 年,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出资建立北京图书馆,作为建立国
家图书馆的第一步,把临时馆址设在北海公园,并任命袁同礼(1923 年纽约
州立图书馆专科学校毕业)为馆长。三年后该基金会提供 1374000 元建造了
一栋宽阔的新图书馆大楼,同时教育部建议北海图书馆与原国立图书馆合
并;后一机构于 1909 年建立,藏有由前帝国翰林院和军机处大库转来的珍贵
图书。这样,1931 年新楼落成时,国立北平图书馆也成立了。①袁同礼使北
平图书馆成为中国图书馆活动中心,带头引进新技术,如编辑联合目录、联


① 任鸿隽:《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活动总结报告(1925—1945 年)》,第 12—13 页。袁成(音):
《袁同礼:赞颂》,第 53—54 页。



合期刊表、馆间互借、影印服务,与其他国家的机构交换资料以及交换馆员。
②此外,国立北平图书馆还发起出版研究工具,其中《图书季刊》、文献汇编,
以及汉学、文学和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索引受到高度评价。袁在 1925 年协助建
立中华图书馆协会后,在出版两种图书馆学期刊方面也起了作用。①袁和 30
年代其他有远见的图书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