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群体事件观-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树芬家乡玉华乡雷文村泥坪组对其遗体进行第三次解剖检验。
  参加检验的专家有贵阳医学院法医教研室主任、法医鉴定中心主任王杰副教授,贵州省人民检察院高级工程师叶忠源、副主任医师杨永刚,贵州省公安厅主任法医师、溺水研究专家屈剑平。法医专家组负责人为屈剑平。
  解剖检验从11时20分开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法医专家对李树芬遗体体表、胸腔、头颅、*等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验,并提取了部分内脏组织进行生化和理化检验。李树芬的父亲李秀华、姨妈罗兴菊及61岁的村民代表李成华等见证了解剖检验的全过程,并在检验笔录上签了名。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检验结果要向家属公布。7月9日11时许,第三次尸检法医专家组负责人屈剑平专程去到玉华乡乡政府,向李树芬父亲李秀华等家属公布尸检结果,再次确认李树芬系溺水死亡。
  屈剑平说,经过对遗体体表、胸腔等全面细致的检验及大量生化、理化检验,专家组排除了暴力致死、毒物中毒致死及性侵害可能。病理学检验支持溺死诊断,排除病理性死亡。实验室检验支持溺死诊断,肺硅藻检验出与现场河水中同一类硅藻。同时,检验中发现的眼结膜、心包膜、心耳尖见针样出血点及双肺膨隆肿胀等,均呈明显窒息征象,为典型的溺死尸体征象。
  屈剑平表示,根据尸体解剖检验所见,实验室检验结合现场勘查分析,可以确定李树芬系溺水性窒息死亡。通报完尸检鉴定结论后,屈剑平与死者家属进行了沟通,对死者家属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和解释。
  按照省委领导的指示精神,有关部门当天就在瓮安举行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省内外媒体通报第三次尸检结果,披露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舆论。
  与此同时,瓮安县迅速组织县、乡、村各级干部包村入户,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治安积极分子,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开展工作,分片包干,承包到户,以事实真相说服群众,教育群众,稳定人心,以一人一户、一村一乡的稳定,确保全县的稳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6·28”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1)

  石宗源马不停蹄地深入居委会、走向街头、走进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百姓疾苦,了解党政干部作风,连续工作16个小时,掌握了大量引爆“6·28”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在与黔南州、瓮安县有关干部和瓮安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座谈时,他石破天惊地说:“‘6·28’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石宗源指出,“6·28”事件起因简单,但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甚至是黑恶势力人员直接插手参与的、公然向党委、政府挑衅的群体性事件,情节恶劣,破坏严重,造成了极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影响了全省稳定和贵州形象。
  石宗源说,“6·28”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多次打电话到前线直接指挥;武警总部司令员吴双战作出批示,并派人赶到瓮安指导处置工作。
  石宗源表示说,省委、省政府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切实把尽快平息事态、维护稳定放在第一位,连夜派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崔亚东赴一线靠前掌控。29日又派出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为组长的省工作组,到瓮安指导、督促、监督相关工作。
  石宗源说,在处置过程中,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保持了最大的忍耐和克制,采取了多种稳妥有力的措施,尤其是武警部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迅速控制了事态,整个过程中没有与群众发生直接冲突,更没有死一个人,事态已得到基本控制,大局已恢复稳定。
  他充分肯定在事件处置过程中,瓮安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都是高度重视、努力工作的。县人大、县政协也积极派出干部开展宣传教育和动员说服工作,工作是有成效的。
  他分析说,长期以来,瓮安各级党委、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从这起事件来看,从一起单纯的民事案件酿成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其中必有深层次的因素。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一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矿群纠纷、移民纠纷、拆迁纠纷突出,干群关系紧张,治安环境不好。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在思想意识上,干部作风上,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还不满意。
  石宗源指出,由此暴露出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反思,要以这起事件为镜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更加扎实有力地开展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改进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真正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忠诚实践者。“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是空喊口号,要落实到行动上,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 想看书来

四、“6·28”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2)
在座谈会上,石宗源厉声痛斥当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渎职行为。他说,我离开基层五年后,又回到地方工作。发现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没什么感情,办群众的事没什么劲,搞自己的事却很卖力。有的人要官劲大力足,干活乏力无术。没本事就要学啊,不要一当官就是当官做老爷。少打点麻将,少出去旅游,少玩,多多学习。到群众中去,学习做群众工作。
  石宗源坦诚地说,今年“两会”期间,有记者要我给在贵州的工作打一个分,我打了60分。我要是知道会发生“6·28”事件,我就只会打50分,不及格!在瓮安和贵州,最重要的工作是改善民生,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瓮安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黑恶势力气焰嚣张,城乡人民不得安宁。我们不敢出重拳,结果让黑恶势力甚嚣尘上。公安局不作为,党委政府不作为,庸官、懒官、拿钱不干活的官多了,老百姓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石宗源高声问与会代表、委员、群众代表:这样的庸官、懒官、拿钱不干活的官,该不该下课啊?大家齐声应答:应该!
  石宗源说:“对!该下课的统统下课,决不姑息!”
  大家热烈鼓掌。
  2008年7月3日下午,贵州省委在贵阳召开瓮安“6·28”事件阶段性处置情况通报会,同时听取部分境内外新闻单位和瓮安群众代表的意见,进一步研究部署处置工作。石宗源和省委有关领导在会上谈了“6·28”事件的教训。
  石宗源说,这是一起不该发生的事件。起因简单,却由于当地干部处置失机,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黑恶势力直接参与,酿成严重突发事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不但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而且影响了全省稳定和贵州的形象。目前,事态虽然已基本控制,大局恢复稳定,但必须高度重视、扎实有效地继续做好相关工作,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确保事态不再反弹,确保老百姓有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石宗源说,“6·28”事件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必须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刻反思,认真吸取教训。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权力意味着责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事件表面的、直接的导火索是李树芬的死因。但背后深层次原因是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的事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和群体事件过程中,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他们工作不作为、不到位,一出事,就把公安推上第一线,群众意见很大,不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促使警民关系紧张。
  石宗源说,一些领导干部和公安干警长期失职渎职,对黑恶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刑事发案率高、破案率低,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这次事件中,黑恶势力正是利用群众的这种不满情绪,挑起事端,公然挑战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借机扰乱社会、趁火打劫。因此,这起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是迟早都会发生的。对此,瓮安县委、县政府、县公安局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6·28”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3)
贵州省委对处置瓮安“6·28”事件及时作出五条决定:
  第一,严查彻究在此次事件中严重失职渎职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
  第二,谣言止于真相。要向社会及时、真实、准确地公布事实真相,这是处置“6·28”事件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社会舆论要求及时了解事实真相。
  第三,进一步稳定群众情绪。贵州的各族群众是非常淳朴善良的,也是非常通情达理的,在处置事件过程中,必须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
  第四,必须严厉打击各种黑恶势力。
  第五,必须进一步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瓮安“6·28”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富玉分析认为,瓮安三中学生李树芬溺水死亡,这一简单的当事人非正常死亡事件,为何酿成滔天大祸?值得深思。概括地讲,在于当地积案过多,积怨过深,积重难返。
  一是当地党委、政府及公安部门维稳工作在思想和行动上并未高度重视。瓮安县是一个社情民意比较复杂的地方,历史上就曾发生一些恶性案件,但这些事件并未引起县委、县政府的反思,一些领导甚至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就一了百了,稳定工作有部署无落实,有安排无检查。事件发生时先是有学生*,然后聚集上千群众围观,但事前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都没有任何信息。信息不灵,思想准备不足,应急预案没有,以至于事件发生时束手无策。
  二是对刑事犯罪活动打击不力。瓮安县有组织的帮派有五六个,公安机关虽有打击,但未从根本上铲除,活动仍很猖獗,“两抢一盗”、打架斗殴案件时常发生,群众普遍感到没有安全感,当地流传着“好人散了伙,坏人结了帮;治安搞不好,难以奔小康”的顺口溜,以示对社会治安的不满。
  三是群众的一些合法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瓮安县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但在移民搬迁后期扶持、违章建筑拆除、矿权纠纷处理、国企改革改制中,出现了各种矛盾,沉积的有影响的重点信访案件就有20多起,各种矛盾纠纷没有得到及时化解。大量积案和积怨的存在,是导致党群、干群、警民关系紧张,甚至产生仇官、仇警、仇富心理的重要原因,使部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心不足、信任不够,家属包括一部分当地民众对警方公布的李树芬死亡原因表示怀疑,以至于事态恶化,发展到不可收拾。
  四是事件反映出瓮安县基层组织和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丧失,政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整个事件中,很少有基层组织和干部主动出来劝阻。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一些部门和干部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不敢面对群众,不善于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的冷暖关心不够,在工作中不敢碰硬,怕得罪人,甚至存在执法不严,情大于法,以情代法的现象。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欺上瞒下。有的干部队伍不纯洁,与黑恶势力相互勾结,充当黑恶势力的“通信兵”和“保护伞”。一些学校存在重智轻德现象,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社会黑恶势力已经在向青少年渗透。一些群众对利益诉求的期望值太高,漫天要价。以至于事件发生时,部分干部、群众和学生尾随、围观、起哄,甚至有的群众和学生直接参与打砸抢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五、迅速启动干部问责程序(1)

  贵州省委对瓮安“6·28”事件相关责任人,在事件发生不到一周之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