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捌呤哨!保鼍俅笫裕得鞑懿僖哨V唷5牵懿倌沟娜凡辉谡狻捌呤哨!崩铩
那么,铜雀台之地呢?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彰德府志》,在一幅描绘详细的临漳县图上,在位于铜雀台正南五公里的灵芝村处,清清楚楚地标着一座“魏武帝陵”。让人惊诧的是,这座“魏武帝陵”的南面,居然紧邻甄后朝阳陵!
甄后是什么人?据史料记载,乃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文昭,也就是曹操的儿媳。这就更让人不得其解了,公公和儿媳妇的墓居然在一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哪里去了?曹操玩得再疯,也不至于向这一讳莫如深的传统道德挑战吧!
我们把目光放到建安九年(204年),这一年,曹操攻破了袁绍的府邸所在地——邺城。他儿子曹丕仗剑冲入袁府,只见正堂上,一个女人披散着头发,伏在袁绍妻子刘氏的膝盖上啼哭。他觉得很奇怪,大家都去逃命,而这个女子却在哭泣。于是叫人让这个哭泣的女人抬起头来,让他看一看。这一看,曹丕张着的嘴就再也合不上了。
如你所知,此女子不但国色天香,还有一种别的女子所没有的气质,可以说,曹丕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女子。据说,他把这个女子带回住处时,曹操也看到了。男人的审美往往都差不多,曹操自然也喜欢上了这位有倾城之貌的女人。
可终究此女子还是嫁给了曹丕,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她颇为得宠,但曹操一死,曹丕立即就冷落了她,最后下诏赐她以毒酒,令她自杀。这是一个谜。但略有点想象力的人就能猜到,此女子一定和曹操有关系。而这段历史上的公案,有关文献也只是点到而已,真实情况谁也不知道。《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认为,曹丕做皇帝不但不立甄氏为皇后,还杀掉她,是“事有明审”,事情已是十分明白的了。那些编撰《彰德府志》的老学究们,则公开认为曹操与甄氏公媳之间有暧昧隐私之事,所以在绘制县图时,把公媳两人的陵墓画在一起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假设,假设曹操的墓就在这位女子附近。这种假设承认了曹操的私情,也承认了曹丕对父亲给自己戴绿帽子的认可。
可是,假设终究不敢成立,因为曹操墓是否在那里,没有人拿得出证据证实。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vip。book。sina。/book/?book=42850五代史的另类解读:乱五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曹操陵在漳河底吗?
任何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但这天没有到来之前,就只有猜测了,无论是哪一种猜测,都有道理。蒲松龄的《曹操冢》一文也该在此行列。其实,自从清代起,曹操“七十二疑冢”不断被人盗掘,“疑冢”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当时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寝不是建造在地面上,而是造在漳河的河床下面。其论据为,曹丕废汉称帝之后,曾写过一份诏书,诏书的题名叫《止临菑侯植求祭先王诏》,其中有“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之句。
一位考古学家说:“过去漳河河道在丘陵区以下到冀南、豫北平原,经常滚动。据明代修撰的《邯郸县志》(我在四十年前看的),漳河到邯郸一分为二。冀南平原到处是老漳河(即漳河古道)。说曹丕要祭先王,‘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似乎是找不到曹操坟。有无可能由于漳河滚动,而把曹冢淹没了?!因为北齐时,邺都规模宏大,城中还筑有大湖、仙岛、楼阁供帝王玩乐,以后被淹没。铜雀台也是被漳河冲垮的。河北巨鹿县城地下就是巨鹿老城。所以说,曹操冢被埋在河底,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打破曹操冢疑案,也恐怕只有将漳河两岸都发掘了才能打破。如前人所谓的“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了。
跟蒲松龄的《曹操冢》相似的一个故事是在清人沈松的《全健笔录》一书中,引《坚瓠续集》里叙述了发生在漳河河底的一段逸闻:清朝顺治年间,有捕鱼人曾在河床底下发现过曹操陵墓,墓内还有许多随殉的宫女。
可我们从黄初三年(222年)曹丕所颁的诏书中却看到了另外一个版本:先帝(指曹操)一生躬履节俭,他老人家遗诏天下,要求以省约为原则,作为人子,我应该遵守孝道,听从父训。他的陵墓上的殿屋皆予以拆毁,车马还给军库,所藏的衣服也送到府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是遵从和继承先帝俭朴的美德。
这篇诏书告诉我们,曹操陵墓原有地面建筑,且规模很大,除设有祭殿、配殿外,还有车马坊等。据《历代陵寝备考》引《述异记》云:“魏武帝陵下铜驼、石犬各二。古诗云:‘石犬不可吠,铜驼徒尔为。’又俗说,魏武帝陵中有泉,谓之香水。”
那么,曹操墓在河底的猜测就又被否定了。关于曹操陵墓的形制,有人从《资治通鉴》中查到了端倪。这一端倪讲述了曹丕使于禁谒高陵这一史实。益寿亭侯于禁,是曹操麾下的一员大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与蜀将关羽拒于樊城,于禁率军增援,时汉水暴涨,所部七军皆没,遂投降。孙权夺取荆州,于禁被遣还魏。途中,曹丕恨其英雄气短,便带他赶赴邺城,拜谒高陵。高陵,就是曹操陵名,于禁见陵寝壁画上有自己被俘乞降之状,遂羞惭撞壁而死。
这段史料告诉我们,曹操陵墓前曾建有寝殿。
可是,这样一个地方无论是河底还是在“七十二疑冢”中都不会出现。曹操生前用机智诈谋使得他的对手咬牙切齿,他死后,也让对手对其念念不忘。中国历史上因为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多了许多传奇色彩。
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有太多的传说。其口碑无论是好是坏,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特别是关于他的陵墓的传说,更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曹操在生前并没有称帝,在死后被其子孙追封为魏武帝。从这一角度来讲,他的陵墓不能称为皇陵。但曹操的一生所为是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帝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把曹操墓也当做是一座皇陵,绝不为过。
隋炀帝隋炀帝陵
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皇帝,而关于他的陵墓却没有任何争议,在他临死前的最后一秒,他都不知道自己葬身何处。现在位于扬州雷塘的隋炀帝陵简陋得出奇。或许末代君主的陵墓都是如此,但隋炀帝却仍与一般的亡国之君有着不同之处。他生前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的葬身之处,同时也是隋朝历史的一个缩影。
杨广的心计
杨广是隋文帝的二儿子,又名杨英,小字阿摩,581年被封为晋王。无论别人对他的印象有多不好,但有一点无可否认,杨广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才能是相当出色的。他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都立有大功,这让朝中上下都对他刮目相看。尤其是隋文帝,对这个小儿子很是赞赏。杨广在建功立业的同时笼络大量人才,他当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
太子杨勇无意中成全了杨广的野心,杨勇在生活上奢侈无度,而杨广就迎合父亲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据说,隋文帝每到他府中时,他都把浓妆艳抹的姬妾锁进地窖,把几个又老又丑的妇人拉到大庭广众之下。这些老妇人穿着粗布衣服,让隋文帝看上去很是辛酸。为了表明自己不好声乐,杨广故意将乐器的弦弄断,使乐器上布满了灰尘,放置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隋文帝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见到杨广和自己很像,不由得高兴万分。
杨广当然还要把戏做足。有一次,他外出狩猎,正逢大雨。侍卫给他送上油衣(雨衣),他断然拒绝,大声说道:“弟兄们都在大雨中淋着,我一人岂能穿上独自避雨呢?”
这个消息特意让人传给了隋文帝,老皇帝听后,认为杨广要比太子杨勇强多了,日后能成大事,对其更加喜爱。与此同时,杨广又勾结和杨勇不和的越国公杨素,在文帝和独孤皇后面前极力中伤杨勇,诬陷杨勇在文帝生病期间,不是盼望父皇康体反而盼望父皇快死。杨广还制造各种谣言说杨勇想造反,隋文帝本来就对杨勇没有好感,一听到这种消息,顿时大怒,令人逮捕了杨勇,并将其废为庶人,而改立杨广为太子。
由此,杨广看到了曙光。但他丝毫不马虎,继续着他的“演戏”生涯。
604年七月,隋文帝突然得了一场大病,久治不愈。老皇帝只好在床上躺着,希望能把病躺好。杨广毕竟还是有些心浮气躁,他见父亲已经半死不活了,就认为登基称帝的时机已到,迫不及待地给杨素写了一封求教信,信中他对父亲死后的丧事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询问。杨素当然也没有给皇帝办过丧事,但还是写了回信。可这封回信却被送信人送给了病危的隋文帝。
隋文帝读信后,鼻子都气歪了,马上宣召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就在这时,隋文帝宠爱的宣华夫人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乘她换衣时调戏她。隋文帝当时听后更加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他拍着床大骂:“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一面说,一面脸色发白,居然又一面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但是,一切都晚了。凭着过人的智慧与良好的人际关系,杨广安插在文帝周围的爪牙比隋文帝的头发还多。他得到此消息后,又与大臣杨素商量,两人决定,来硬的。
杨广调集士兵包围了皇宫,赶散宫人,逮捕了柳述、元岩。据说,当时隋文帝还没有死,杨广就上去用枕头捂住隋文帝的鼻口,使得隋文帝因缺氧而死掉。
为绝后患,他又派人假传文帝遗嘱,要废太子杨勇自尽,杨勇还没有作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拖出去杀死。就这样,杨广以弑父杀兄的手段夺取了皇位,历史上称他为炀帝。第二年,他改年号为“大业”。
杨广凭借着对皇位的热衷和玩弄心机,得到了大隋的天下。他一登基,就把自己的面目暴露了出来。这是一张“荒淫奢侈,残虐人民”的脸,同时也是一张具备了“浪子、暴君”的脸。
*********************************
阅读‘何木风’的其他作品:
//vip。book。sina。/book/?book=41911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vip。book。sina。/book/?book=42850五代史的另类解读:乱五代
玩乐主义的极致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在登基后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修建自己的陵墓,但杨广却是个极大的例外。他对自己陵墓一事只字不提,因为在他看来,人生才刚刚开始,至于结束,还离得很远呢。
他登基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月役使二百万人营建洛阳,同时又征集各地的奇材异石,运往洛阳。许多农民迫于性命的压力,不得不劳作。所以,在当时的隋朝,四处可见络绎不绝的搬运工人推着破车行走在路上。许多身体羸弱的人就活活累死在路上了。
没有人知道杨广为什么会对洛阳如此偏爱。在建造基本完成时,他又下令在洛阳西郊建筑一座西苑,这座苑子占地二百多亩,苑内有海,海中修造三个仙岛,高一百多尺,岛上建筑亭台楼阁,壮观非常。在海北面,有龙鳞渠,渠水曲折流入海中,沿渠修建了十六个别院,建筑非常华丽,每院由一个妃子主管。整个西苑被点缀得四季如春。就在这一年,杨广下令征调一百多万民工,开始修建东北起自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东南到苏杭,全长四千多里的大运河。这条河就是有名的隋唐大运河。他下令在河的两旁开辟大道,道旁种上榆树和柳树,岸边每隔两个驿站设置一座供他休息的行宫。自洛阳到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共设置了四十多座行宫。
据统计,杨广开凿大运河,共用了约一亿五千万人工,按照当时的人口数量来算,平均每户百姓要出近二十个人工。为了让这条运河能名垂千古,杨广对工程质量要求相当严格。曾经有一段河道挖得浅了些,杨广就下令将挖掘这一段的官吏和民工五万多人全部捆住手脚,活埋在岸边。
那么,这条运河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杨广不愧是那个时代“最聪明”与“最有魄力”的帝王,他建造这条运河,名义上是为了连接南北,以达到统治作用,其实是为了游玩。从大业元年(605年)八月起,他曾三次坐船通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