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纯矗蚋芊从橙毡就ɑ踅羲醯淖纯觥2渭�7…2。日本长期通货紧缩严重打击了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欧洲经济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而日本经济却在这十年中长期陷入衰退之中。
图7…1日本1991一2002年的消费物价指数增长率变化图
图7…2日本1990年一2000年的批发物价指数图 
                  
 塑造中国经济的国际新形象
 面对美、日等国的“###”,中国政府和各界应花大力气来研究“中国经济形象”的国际定位问题,还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为中国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针对“###”,中国应大力宣传中国经济贡献论和中国经济机遇论,让世界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1、中国经济贡献论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贸易的增长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中国加入WTO,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市场和资源来发展中国。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日益增长的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980年到200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增长的贡献率为14%,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而位列第三的日本,其贡献率只有中国的一半,仅为7%。中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目前已跻身世界前三甲,不久将取代日本成为亚军。1980至2000年间,中国贸易和服务增长对世界贸易和服务增长的贡献率为,美国和日本的贡献率分别为和。世界银行的这些数据真实有力地证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中,亚洲最大的经济体日本没能站出来稳定亚洲经济,让日元大幅度贬值,对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起推波助澜作用。而中国却勇敢站出来,克服重重困难,一直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采取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稳定了中国经济,同时也为经济危机中亚洲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中国从这些国家庞大的进口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复苏。
通过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中国向亚洲和世界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是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的大国。
自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欧洲经济也不景气,日本经济仍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迹象。而惟有中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为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也为世界大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是有重大贡献和积极影响的。
2001年8月2日出版的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刊登的一篇题为《为亚洲经济增长注入动力》的文章说,从长远看,中国崛起为经济超级大国并不会威胁亚洲其他地方,相反,中国以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和不断增长的人均收入,将成为亚洲其它地区产品的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并将为亚太地区带来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或许将会使该地区从外国直接投资中获得共同增长。
为驳斥国际上的“###”,还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应该组织相关机构对“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这一课题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然后在国际媒体上进行广泛的宣传,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起越来越大作用的今天,我们高度重视媒体和宣传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我们要让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知道,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能为中国人带来好处,同时也在为世界经济创造机会,作出贡献。
在这一问题上,当初日本的做法存在一些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奇迹论”与“日本威胁论”充斥着美国媒体和欧洲媒体,日本当初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日本经济形象”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没有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欧美的媒体攻击,没有积极主动地宣传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没能在国际上建立良好的日本经济发展形象,以至于在当时出现许多令日本海外投资家困惑不解的现象,如美国和欧洲在热烈欢迎日本企业投资的同时,又到处攻击、指责和害怕日本企业。
直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才深刻认识到:让世界了解日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对世界经济有贡献的日本经济形象能为日本创造良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环境,能避免日本被世界孤立起来。
于是,日本一方面大规模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广泛宣传日本的海外投资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90年代,日本实施了大规模的海外援助计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平衡统计》报告,在1990年的时候,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3%,次于美国,但日本在ODA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均已超过美国。同年,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世界占有率高达,而美国只有。1990年,日本的国际贡献率为,美国为4,日本很快和美国一样,成为当时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
但在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已开始破灭,日本经济已步入长期的衰退中,此时重建日本国际经济形象已晚。
日本的经验值得中国好好反思。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国际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导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2、中国经济机遇论
“中国经济机遇论”是中国应对“###”的另一对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和媒体在广泛宣传这一观点。“中国经济机遇论”告诉全世界的投资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一个盈利前景非常巨大的投资市场,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从中国日益增长的庞大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获取了高额利润。在投资中国的财富效应吸引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了中国,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管理总部从别处迁到了中国,大量的跨国公司不断追加对中国的投资。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民的购买力不断提高,在中国投资设厂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市场大、产品销路好,这为许多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柯尼卡公司把复印机和数码相机用的镜头生产转移到中国,不仅将生产成本降低了10%到20%,而且还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在2002年度的财务决算中,由于“中国事业”的作用,公司经营利润取得了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原材料需求的增长,这也为日本的出口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日本生产聚乙烯的厂家已经连续10多年亏损。近年来,由于向中国的出口增加,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2002年,日本向中国出口的聚乙烯达到了70多万吨,为整个行业的扭亏为盈立下功劳。
日本经济贸易界的许多人士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日本企业带了很多机遇,中国事业将成为日本许多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津上俊戟指出:“中国需求的增长是处于停滞状态的日本传统产业复苏的关键”。
2002年5月18日,日本《每日新闻》发表文章说,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期望开始战胜了担心。文章分析认为,由于前往东南亚观光的中国游客不断增加,中国企业也纷纷前往投资,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那种把中国视为挑战对手的观点在隐退,而认为中国会给本国经济带来大好机会的观点逐渐开始占上风。文章援引东盟秘书长塞贝里诺的话说,“中国既会带来挑战,也会带来机会”,“中国经济增长对于东南亚经济发展和扩大出口都是好事”。
2003年6月30日,国际清算银行公布了一份定期报告。在该报告中,国际清算银行分析指出了中国为亚洲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该报告认为,尽管中国的出口增长非常强劲,但中国的进口同样高速增长,在1991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的进口与出口以同样的速度增长,这为亚洲其他国家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如今,中国的许多亚洲邻国对中国出现了较大贸易顺差,这些国家通过向中国出口优势产品,经济获得了较快的恢复和增长。
中国的境外旅游正给许多亚洲国家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增加了旅游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国家的收入。旅游产业是当今重要的产业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中国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与动力,中国的庞大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为世界许多企业提供了无数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国获得高额利润,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使许多国家的消费者受益。
中国做了这么多,但我们却说得太少了。我们没有去研究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盈利情况,我们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给美国消费者创造的福利,我们也不清楚日本企业在中国获取了多大的利益,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日本企业和欧洲企业在蜂拥进入中国,同时,在不断地追加投资,抢占中国市场的份额。中国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全球的投资者,中国不可能靠欺骗的手段成为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
我们这方面的研究与宣传实在是太少了,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我们为世界经济和世界的消费者做了什么。
中国实在应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宣传,真实良好的中国国际经济形象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经济发展软因素的作用绝对不亚于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的硬因素的作用。 
                  
 以灵活的政策和措施保持人民币的…
 2003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是中国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从6月份开始,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代表美国政府公开表明希望中国政府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让市场来决定人民币的币值,更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中国政府应如何应对这一问题?这是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繁荣的最重大问题之一。尽管中国政府多次声明,保持人民币的稳定是中国长期不变的政策。但这一问题不会就此消失,反而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由于美国政府正式加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从而使人民币升值成为一个长期的问题。
毫无疑问,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是中国必须坚守的原则,我们必须牢牢记住正是日元升值造成了日本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中国决不能重复日本的悲剧。
但面对来自国际上的“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中国政府应采取稳健措施,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积极主动地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减压”。
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这使美国对中国具有很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2003年6月16日,美国健全美元联盟(Coalition for a Sound Dollar)在其每两周一次的例行成员会议上,计划于未来的例会上讨论是否针对中国的“货币操纵政策”提出301条款,对中国进行贸易限制。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第301条的简称,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被认为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报复。
健全美元联盟属于美国的民间组织,成立于2002年5月,这个组织由61个工商团体组成,代表林业、汽车、航天及纺织等美国产业,覆盖了美国95%以上的出口,美国制造业协会是该组织的龙头,其宗旨是要求美国财政部放弃强势美元,改为健全美元。他们为健全美元所下的定义是:符合经济基本面。该联盟奉行的货币政策是:在坚实经济基本面的基础上,货币的价值由市场决定,政府不应进行干预。
美国制造业协会是美元贬值积极推动者。该组织认为,强势美元削弱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该组织研究发现,“自1997年以来,美元已增长了30%。而美国产品的出口也下降了30%。”在2002年,美国出口与同期相比下降1150亿美元或17%,这使得制造商纷纷减产、裁员寻求出路。根据该协会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8月以来,随着出口下降,已有超过40万人失业。因此,该组织多次抗议美国政府的强势美元政策。
2003年6月26日,该联盟的国际经济事务副总裁Frank Vargo在回答中国《21世纪经济导报》的记者采访使说,“我对人民币币值被低估极其遗憾”,301条款是“我们可能寻找的方式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