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很多人会问,倘若真的开战又会怎么样呢?
早在英国远征军到来之前,林则徐其实已经和义律交过手,双方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但林则徐当时上报的“七战七捷”很有水分。真正揭开战争真相盖子的其实是定海之战,英国人用九分钟就扫荡了中国守军的岸防!
对于英国人的船坚炮利,恐怕连道光帝都心知肚明,但林则徐曾汇报说洋人陆战不行,他们脚足缠束紧密,屈伸不便,“一仆不能起”,一旦上岸,一定能够歼灭,这似乎又佐证了“洋人不会下跪是因为膝盖僵硬”的传言。
很多后人慨叹,清朝军队近八十万,居然对付不了远道而来、不到两万人的英国军队(加上后来的陆续增兵),实在是不可思议。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却又丝毫不奇怪。在冷兵器时代,人多马壮可能有用,但在热兵器时代的长枪大炮下攻击下,人多只不过白白牺牲。我们不如来看一下双方真正的军事实力。
先看武器装备。清军当时以冷兵器为主,其中也有火器,但已远远落后于英国。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里对双方的武器作了详细分析:清军的鸟枪射程约一百米,射速为每分钟一至两发,而英军的军用枪射程约三百米,射速为每分钟三至四发。清军火炮样子和原理看起来和英军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却有天壤之别。主要问题出在铸造环节,清军火炮的铁质太差,气泡过多,十分笨重不说,开炮时还容易炸开炸裂,伤及自己的士兵。另外,火炮的瞄准装置和炮弹威力都很差,在整个鸦片战争中,就没有击沉哪怕是一艘的英舰!
而当时的英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拥有风帆和蒸汽轮并用的各类船舰四百余艘,速度快,排水量大,炮多(主力战舰往往安装上百门),威力巨大。相比而言,清军水师根本就是业余水平,船小速度又慢,水师里船炮也远少于英舰,一旦出海作战,基本就是挨打的份。
从兵力上看,清军兵力表面上号称有八十万,但由于调度的原因,真正能够上战场和英军拼杀,在实际人数上并没有大的优势。当时的清军和警察部队有点像,士兵不是24小时呆在军营训练,而是象现在的警察一样正常上下班。除了出征打仗,平时军营并不开伙,经常是上午士兵操练,中午家眷送饭,士兵放操后就和妻儿共进午餐,其乐融融;下午继续操练时,家人往往在旁边观看如此军队,如何作战?!
真正以逸待劳的是英军,其海上船舰往来极快,一旦作战,大都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城拔寨,而清军反而被拖得精疲力竭、疲于奔命…走路怎么跑得过英国的舰队!何况中国海岸线极长,根本不知道英国人会攻击哪一点,防不胜防。
说到陆战,林则徐等人的情报完全错误,英军其实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不擅长陆战,他们往往正面用舰炮轰击清军炮台,随后派出陆军背后或者侧面包抄,海陆军配合熟练,进攻中几乎没有失手。
据说道光帝接到颜伯焘厦门失陷的奏折后,见有“伪陆路提督郭”的字样,十分诧异…原来英军也会陆战! txt小说上传分享
1.5、战争、谎言与真相(上)
林则徐对英国人采取断然措施,可能受到当时律劳卑事件的影响。(律劳卑的英文名为Napier,但不知为何当时翻译成律劳卑劳苦卑鄙?)
律劳卑是1833年英国政府废除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营权后,派往广州的第一任英国政府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大概毫不了解当年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使团失败的原因,他到达广州后,竟然以平等的口气向当时的两广总督卢坤发出了一封平行公函!
天朝当时显然还没有接受近代平等外交关系观念的迹象。对于律劳卑竟然想和天朝平起平坐的大胆口气,卢坤大为愤怒,立刻拒绝了这封公函,并命令律劳卑立即返回澳门。律劳卑拒不返回,仍旧呆在广州,于是卢坤下令封闭商馆、停止供应、中断贸易。律劳卑退出广州,并擅自指挥两艘军舰打入珠江,卢坤则集合了六十八只战船应战,而此时的律劳卑失去了英国商人的支持,他本人也得了虐疾,只得黯然回到澳门,后于当年十月病死在那里。
律劳卑的失败让大清官员相信,只要大胆封锁外国人的商馆,就不怕他们不屈服。而从继任的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表现来看,他们似乎达到了目的。后来的商务监督们不想再去招惹麻烦,他们在任期间几乎都呆在风雨飘摇的伶仃洋上,成天无所事事,只盼着任期结束后早点回国。
但第四任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来广州后,大概是出于个人的进取精神,开始执行一种积极的政策。他甚至违背英国外务大臣巴麦尊的训令,向清政府递上了毕恭毕敬的“禀贴”,这让当时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很满意,义律才得以重返广州。
1839年林则徐采取断然措施后,当年11月英国军舰与中国水师在穿鼻洋海面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武装冲突,算是鸦片战争的前奏。这几次冲突双方各有胜负,但对后来的战局并无大的影响。林则徐上报说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胜果,道光帝闻讯大喜,于是在12月下令禁止广东口岸的全部对外贸易,以为这事就此了结。
但短暂的平静很快被打破了。
1840年6月,一支由20艘战舰和28艘运兵船组成、兵力约7千人的英国远征军到达广州口外海面。英军随后按照其预定方案,封锁了珠江口,并于6月底北上,准备占领舟山后封锁长江口和黄河口。英国人以为经济封锁会产生效果,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帝国并不害怕经济封锁,他们最担心的,是国土的沦丧!
舟山是中国第四大岛,为苏浙闽海面之锁喉,岛上设有定海县城。康熙帝年间,宁波曾设为对外通商口岸,定海县城曾设有“红毛馆”并接待过英国商船,但到乾隆帝年间,宁波海关被关闭,英国商船也就被禁止入内……除了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曾经在这里作过短暂的停留。
英国本有意占领舟山作为其贸易和扩展势力范围的前沿地,但阴错阳差的是,这个计划被香港和上海取而代之。英国舰队来到舟山后,当地人似乎还依稀记得当年外国商船,以为是洋人们来此卸货贸易,正当这些人为可能的获利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他们的知县却收到一封他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哀的美敦书”(最后通牒)英国人限令他们半个时辰内投降!
当地守军显然被英国猛烈的炮火吓坏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作战方式。英国人大概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击毁了当地脆弱的海岸防御体系,参战的一千五百名士兵,死亡和受伤各13人,其他的都逃跑了。在失败面前,知县姚怀祥只能选择了投水自尽,以死报国,表现了一个儒生应有的气节。
而在攻陷定海之前,英国第二批北上的舰队来到厦门,因为投书问题,双方进行了一场炮战。中国官员拒绝接受这样不恭敬的文书,因为上报朝廷,很有可能会被罢官甚至杀头。一直到8月,道光出于战局的担忧,才下令将洋人的投禀,“无论汉字夷文,一律原禀进呈。”而在此之前,浙江巡抚乌尔恭额被问罪,罪名正是“拒收夷书!”
天朝的礼仪可真让不少人吃了苦头。
英国舰队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北上,这下可把道光帝和满朝文武吓坏了,他们以为这些蛮夷可能会进攻京城。很不幸的是,这个担心在后来的1860年和1900年都成为了现实。
1840年8月30日,当英国舰队抵达天津大沽口并试图强行通过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兼署直隶总督琦善被派去和洋人谈判。在英国舰队的恫吓下,朝廷政策很快由剿改抚了。
琦善本是坚定的主剿派,但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面前,很快变成了坚定的主抚派,而这也是大部分清朝大员对待夷人的态度。琦善的当务之急就是想方设法把洋人哄骗回去,他得想尽一切办法在道光帝和洋人之间周旋,既不能让道光帝感到失了天朝威仪,也不能轻易得罪这些可恶的洋人。
幸运的是,外交文件的翻译帮了琦善的大忙。当道光帝看到英国外务大臣巴麦尊的照会时,总算感到心理平衡了不少。这份照会的中译本是这样写的:“兹因官宪(林则徐)扰害本国住在中国之民人,并亵渎大英国家威仪,是以大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求讨皇帝昭雪伸冤。”
最为可笑的是最后一句,“求讨皇帝昭雪伸冤”,原文却是“demand from the Emperor satisfaction and redress”,直译过来应该是“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天朝语言的幽默性,莫过于此。(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既然洋人是来伸冤昭雪的,道光帝当然可以大度一点。于是他给英国人发了这样一道谕旨:“上年林则徐等查禁烟土,未能仰体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蒙,措置失当。兹所求昭雪之冤,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现已派钦差大臣驰往广东,秉公查办,定人代申冤抑。该统帅懿律等,著即返棹南还,听候办理可也。”
道光帝居然给洋人下起了命令!
这下林则徐触霉头了。道光帝本来说要严禁鸦片的,但如今洋人兵临天津,林则徐只能充当一回替罪羊给撤职查办了。据清人笔记《庸闲斋笔记》里记载,林则徐遣戍新疆后,仍旧心怀国家命运,常常自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二句话以自励。后来太平军起事后,林则徐再次被启用前往镇压,但不幸在路上病死。不过林则徐死的还算时候,不然后来的教科书上就要被扣上镇压农民起义的罪名,那就不好说了。
再说英国人。在道光帝的谕旨发下后,还真听话南返了。道光帝也很是对自己的抚策洋洋自得了一阵…皇帝出马,就是两样!接着,他还怪罪起那些接办夷务的大臣了,要是他们早点把洋人的冤屈报上来,不就早没事了吗?!
只可惜事实未必如此。英国舰队可能是考虑到当时在天津没有基地,贸然进攻北京没有胜算;而且季风很快过去,北方气候变冷后,海洋可能结冰,对舰队行动非常不利,既然道光帝说派钦差大臣到广东再议,于是他们也决定南下再说。
也许很多人会问,倘若真的开战又会怎么样呢?
早在英国远征军到来之前,林则徐其实已经和义律交过手,双方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但林则徐当时上报的“七战七捷”很有水分。真正揭开战争真相盖子的其实是定海之战,英国人用九分钟就扫荡了中国守军的岸防!
对于英国人的船坚炮利,恐怕连道光帝都心知肚明,但林则徐曾汇报说洋人陆战不行,他们脚足缠束紧密,屈伸不便,“一仆不能起”,一旦上岸,一定能够歼灭,这似乎又佐证了“洋人不会下跪是因为膝盖僵硬”的传言。
很多后人慨叹,清朝军队近八十万,居然对付不了远道而来、不到两万人的英国军队(加上后来的陆续增兵),实在是不可思议。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却又丝毫不奇怪。在冷兵器时代,人多马壮可能有用,但在热兵器时代的长枪大炮下攻击下,人多只不过白白牺牲。我们不如来看一下双方真正的军事实力。
先看武器装备。清军当时以冷兵器为主,其中也有火器,但已远远落后于英国。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里对双方的武器作了详细分析:清军的鸟枪射程约一百米,射速为每分钟一至两发,而英军的军用枪射程约三百米,射速为每分钟三至四发。清军火炮样子和原理看起来和英军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却有天壤之别。主要问题出在铸造环节,清军火炮的铁质太差,气泡过多,十分笨重不说,开炮时还容易炸开炸裂,伤及自己的士兵。另外,火炮的瞄准装置和炮弹威力都很差,在整个鸦片战争中,就没有击沉哪怕是一艘的英舰!
而当时的英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拥有风帆和蒸汽轮并用的各类船舰四百余艘,速度快,排水量大,炮多(主力战舰往往安装上百门),威力巨大。相比而言,清军水师根本就是业余水平,船小速度又慢,水师里船炮也远少于英舰,一旦出海作战,基本就是挨打的份。
从兵力上看,清军兵力表面上号称有八十万,但由于调度的原因,真正能够上战场和英军拼杀,在实际人数上并没有大的优势。当时的清军和警察部队有点像,士兵不是24小时呆在军营训练,而是象现在的警察一样正常上下班。除了出征打仗,平时军营并不开伙,经常是上午士兵操练,中午家眷送饭,士兵